讀書路之一,《浮士德》為什麼偉大?(一)
近些年,從很多渠道聽到中國人看書少,每年的人均閱讀量只有四、五本,相比以色列人的閱讀量,我們只有十分之一而已。就是這有限的幾本也都是以工作方面的書籍為主,或者就是一些無聊的小說。聽到這個閱讀量的消息,我大概統計了一下自己的閱讀量,2016年全年應該是在五十本本上下,和以色列人差不多一個水平,其實是希望能有他們的智商。
雖然說這個統計數據沒有驗證,也可能存在水分,但是通過對自己周圍家人、同事、朋友的觀察。首先,平時能抱著本書看的幾乎沒有,甚至很多人說我一天捧著本書是為了裝X;其次,聊天的內容,無非票子、房子、車子、劈腿、備胎,說點形而上就被鄙視了。
閱讀量少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喪失了思考問題的能力,失去了獨立思想,而變得人云亦云,所以各種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上各種各樣的低級趣味和以訛傳訛佔據了大部分的版面。大家的閱讀方式也是統一的圖片式閱讀,一篇文章看完你問他講啥了,基本都是不知道。這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不能統一進入大腦便最終便都成了垃圾。就像吃東西,不管冷熱酸甜苦辣葷的素的渾圓了往下吃,結果輕則消化不良、重則食物中毒。
一直在和身邊的人建議,多讀些書,讀些好書(不是什麼書都讀),會對自己有很大的提高,而不僅僅是社會化了的功利性思想和追求,但聽的人寥寥,甚至我還背上了自視清高、極端主義的名頭。與人禮物也多半是自己認為的好書,還不忘叮囑一句:「記得寫讀後感!」但對方是否翻了,也是未知,興許還落得一個小氣的名聲。
今天開始,寫一個持續的連載《讀書路,大叔與你同行》,自稱大叔不是因為老,而是因為有態度。那麼目的呢,有三:其一呢,和大家分享一些讀過的好書,如果大家喜歡也不妨看看,不喜歡便隨我去,畢竟每個人口味不同,但是我相信總會有你喜歡的;其二呢,希望恰好看過此書的朋友留言討論自己做個記錄;其三呢,便於將來總結和思想的形成。
那麼,第一篇就從《浮士德》開始吧,熟悉我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意外,為什麼第一篇不是我的偶像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因為我覺得如果尼采沒看《浮士德》,很可能寫不出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歌德1749年生於法蘭克福(隸屬神聖羅馬帝國),1832年卒於魏瑪。被稱為「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最後一位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浮士德》是歌德傾注畢生心血寫成的共計一萬二千一百一十行的鴻篇巨著。從1773-1775開始寫《浮士德片段》,1797年在席勒的鼓舞下重寫《浮士德》,於1808年完成第一部,逝世前一年的1831年完成最終的第二部,全書前後歷時68年,凝聚了歌德一生的思想。
有人說過,不提到歌德,就寫不成一部世界文學史;同時,不讀《浮士德》,也難以理解歌德為什麼是歌德。在整個歐洲文學史上,《浮士德》與《荷馬史詩》 、《神曲》 、《哈姆雷特》並稱為四大名著,在整個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無出其右。
《浮士德》來源於浮士德博士的德國民間傳說,別林斯基稱她是「當代德國社會的一面完整的鏡子」,「是它的時代的史詩」, 歌德在這裡通過他所塑造的極完美的藝術形象浮士德,把一個特定時代的錯綜複雜的客觀世界從多方面真實地反映出來。也是資產階級整個上升時期的歷史的藝術概括,對於資本主義萌發只有30年左右的中國,目前正是小資產階級突破上升的階段,重視現世享受,而物質豐盈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開始重視精神生活的需求滿足。在這裡,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是將他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而這部《浮士德》, 正是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闡釋了一個社會對於審美的需求,對於當代的我們,是不可不讀之書。
浮士德經歷了書齋、愛情、政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以現實為依據,它們高度濃縮了歐洲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幾百年間歐洲資產階級探索和奮鬥的精神歷程,雖然書中都是以悲劇收場。儘管如此,浮士德一生從沒有滿足於或屈服於個人的物質享受,是帶著進一步為人類造福的信念倒下的,雖然與魔鬼的契約最終兌現,但看到浮士德的靈魂在天使的護衛下進入了天界,所謂的悲劇決不能按照通常的意義去理解。
浮士德與梅菲斯特的契約,不是簡單地靈魂與物質的交換,而是人類不斷奮鬥和進取的的精神向懷疑與否定的挑戰。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著這兩種靈魂,我們的一生也是在這兩種靈魂的的持續鬥爭下行進的,一方面是對真理的肯定和追求,一方面又是這種追求產生的荒謬,終其一生我們都在糾結著和努力著。
狄俄尼索斯的隨從薩提兒(可能不是,記不清了,反正是希臘神話里的)曾說:「對一個人最好的是不要出生,次好的是馬上就死!」
正是因為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荒謬和痛苦,所以我們活著就要通過奮鬥去化解這痛苦和荒謬!
你們又臨近了,
游移不定的身影,
想當初一度呈現於朦朧的目光。
敢情這次我試著要把你們握緊?
難道我的心仍然傾向那個痴想?
你們擁上前來!來吧,隨你們高興,
盡可從煙霧之中圍著我裊裊飄揚;
還讓你們的行列蕩漾著一股靈氣,
它使我的心胸感受到青春的戰慄。
你們與歡樂韶華的風物同歸,
於是眾多可愛的亡靈冉冉而出;
最初的戀情與友誼隨之浮起,
有如一樁古舊而漫漶的掌故;
無奈愁腸重結,太息不已,
恨人生迷離曲折多歧路,
忍不住輕喚故人,風華正當時,
卻不幸為命運所欺竟先逝。
我向亡靈們唱過最初的歌曲,
可惜他們聽不見下面的樂章;
友好的聚會久已杳然無尋處,
唉,更堪嘆消逝了最初的迴響。
我的苦衷只好向陌生的眾人傾訴,
他們即使喝彩也會令我心傷,
當年賞識過我的歌詩的知音,
縱然在世亦不知向何方飄零。
於是我產生一種久已生疏的憧憬,
嚮往著那寂靜森嚴的靈界,
我怯懦的歌聲有如風神之豎琴,
以飄忽的音調若斷若續的搖曳,
我不禁渾身戰慄,涕零復涕零,
凜冽的心隨之軟化而親切;
我所有的一切眼見暗淡而悠遠,
而消逝者又將現出來向我重演。
這首獻詞創作於歌德48歲時的1797年,正是席勒鼓勵他寫完《浮士德》之後。48歲的年級已經經歷了人生大多的悲歡離合,正是知天命之時,在失去了一些親人和朋友之後,對人生的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在放下了一切思念後,得以開始了20年前未完成的創作,隨即才有了這部經典。
用一篇文章去寫這本巨作實在是不夠,今天只是先寫個引子,對《浮士德》的理解也會逐步隨著這出偉大悲劇的展開而深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