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的寒武紀地層系列)黎明:滄浪鋪階,龍王廟階
大半夜睡不著,乘著還沒考試再自娛自樂的寫一篇簡單的吧~
上一篇結尾留了個預告,從這篇開始估計會用5到6篇來為大家逐一介紹華北寒武紀年代地層各個階的具體生物帶和地質情況。現在讓我們再看一次這張眼暈的圖(我保證以後都不會再用全圖啦╭(°A°`)╮):
(彭善池,2009)
我們今天只講「下寒武統」的這幾個階:
滄浪鋪階代表了華北地台寒武系最早的海侵階段。早期華北發育的三葉蟲為許氏盾殼蟲(文中寫為Husaspis,實際是Estaingia的晚出異名),但是這種三葉蟲的分布過於局限,以至於這個帶的資料十分匱乏,在華北是否還有其他同時的三葉蟲都是存疑.....
(許氏盾殼蟲,代韜,2012)
分布區域:安徽、湖北、貴州、雲南
這個三葉蟲帶的地層大體可以和辛集組對應。這個時候華南已經接受了相當於兩個「階」的海洋沉積了,華北海侵的主要方向是從靠近華南的地台邊緣開始向北。因為海侵剛剛開始,沉積物主要以粗質為主。形成的岩石主要有含磷礫岩、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並夾磷塊岩、砂質灰岩、白雲岩等。
到了晚期,華北的三葉蟲和原「滄浪鋪階」的最後一個三葉蟲帶對應起來:Palaeolenus(大古油櫛蟲帶,以前長年使用的Megapalaeolenus為他的晚出異名(?))
(註:彭善池研究員等人根據對比Palaeolenus模式標本和原「Megapalaeolenus」標本,得出Megapalaeolenus為Palaeolenus的晚出異名(彭善池等,2004),然後雲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羅惠麟根據滇東產的Megapalaeolenus新標本,發了篇《論早寒武世三葉蟲大古油櫛蟲屬》(羅惠麟等,2007),然後他們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不過還是很高興Palaeolenus(或者Megapalaeolenus?)這個屬有如此豐富的資料......方便我們學習了不是....
and從時間順序看,或許2021年我們能看到《論《評《再論大古油櫛蟲屬Megapalaeolenus》》》?!......)
幸運的是,因為大古油櫛屬是曾經的「滄浪鋪階」的一個帶化石,所以他的標本在華北或許不多,但在華南滇東地區異常的豐富:
(Palaeolenus命名標本,(林天瑞等,2004))然而在華北,這種三葉蟲是這樣的:這樣的:
這樣的.......:保存品相有如此的雲泥之別,不是沒有原因的。從震旦繫到早寒武,以滇東為代表的華南楊子地台普遍發育了一套海相沉積。
當時的滇東因為偶然的風暴,快速沉積時常發生;而長期的海水侵蝕使得沉積物異常細膩。所以活埋了當時的海洋生物,就產生了所說的澄江生物群。同時,活埋也使得三葉蟲得以完整保存下來。而當時的華北處于海侵初期......想想海灘潮上帶是什麼樣當時的華北就是什麼樣就好......所以保存成這樣也不奇怪了....
過了古油櫛帶就是華北真正意義上的廣泛分布的三葉蟲帶——中華翼形萊德利基蟲(Redlichia (Pteroredlichia )chinensis),這篇文字的題圖即該帶內同時的化石Redlichia murakamii (村上氏萊德利基),題圖產自大連。
這個蟲的全稱為Redlichia chinensis Walcott 1905,其中Walcott是人名,1905是該種的創立時間。
walcott這個人,是美國的古生物學家。他鑒定了維里士(Willis)白維德(Blackwelder)自1903年起採集的中國三葉蟲化石,創建了這個種,並在1907年出版的《Reseaech in China》中發表。
(這才是中華萊德利基,圖源見右下角)
這個帶主要以萊德利基目的元素為主,華北的代表品種即為中華翼形萊德利基蟲和村上翼形萊德利基蟲。
特別要注意,在大連的Redlichia (Pteroredlichia) chinensis 帶里,除了三葉蟲還有一種特異埋藏生物——始海百合化石(黃迪穎,2012)。這說明了在華北地台同樣有可能小規模存在像揚子地台區那樣的特異埋藏。
從我目前查到的資料看,Redlichia (Pteroredlichia) chinensis 在華北分布很廣。從淮南到河北,從遼東到陝西,都跟蹤到這個帶的存在。這個帶大體可以和饅頭組下段(原狹義「饅頭組」)對應。經過之前的李官組、硃砂洞組的沉積,到了饅頭組時,海侵進一步擴大,沉積物進一步被打碎、磨圓,在某些地區(如遼東、淮南)開始沉積泥岩、頁岩。
從這個帶開始,華北岩石地層進入了廣泛發育頁岩、泥岩的饅頭組,三葉蟲也算是脫離了萊德利基目「一家獨大」的局面,同時華北區的三葉蟲也開始走向繁榮......本來這篇的故事到這裡就完了,不是嗎?
當然不會。
彭善池在2008的這個圖裡,給華北的下寒武系加了兩個階:
Redlichia nibilis/Bonnia—tingyuania帶(著目萊德利基/波尼斯蟲—定遠蟲)。(5——8為著目萊德利基......)Bonnia,這貨詢問了大佬@豹子,得知是一種叉尾蟲元素,且多數發現於北美......嗯.....
那我就找個叉尾蟲偷個懶吧(≧▽≦)....
(張夏階的叉尾....不知道差了多少帶了......)tingyuania,這個蟲可能不是很出名,但是命運很坎坷啊.....
這個蟲的屬級名稱為Genus Tingyuania Sun et Chang in Chang, 1937 ,其中的「 Sun et Chang」就是命名者——孫雲鑄和張文佑。然後他們在創建這個屬名不光沒有發布這個蟲的標本照片,而且......就連模式標本本身現在都已經下落不明了......
不過後來經過考證,盧衍豪在《中國的三葉蟲》一書中圖版的定遠蟲圖片即為模式標本照片。而且也有了更清楚的新的標本圖(朱學劍等,2009):
Qiaotouaspis(橋頭盾殼蟲),嗯......
哪位有這個蟲的圖片請務必私信我_(:з」∠)_........
(題圖來自化石網,如有侵權通知即刪)
參考文獻:
1.彭善池,2009,華南斜坡相寒武紀三葉蟲動物群研究回顧並論我國南、北方寒武系的對比,古生物學報
2.代韜,2012,三葉蟲個體發育研究3.林天瑞,彭善池,2004,峽東地區寒武紀三葉蟲 Palaeolenus 的新材料,古生物學報
4.羅惠麟等,2007,論早寒武世三葉蟲大古油櫛蟲屬,古生物學報
5.林天瑞,彭善池,再論三葉蟲 Megapalaeolenus Chang,1966 屬的無效地位,古生物學報
6.羅惠麟等,2014,再論大古油櫛蟲屬Megapalaeolenus,古生物學報
7.彭善池,林天瑞,2016,評《再論大古油櫛蟲屬Megapalaeolenus》,古生物學報
8.黃迪穎,2012,遼寧大連寒武系饅頭組始海百合化石 ,科學通報
9.盧衍豪等,1965,中國的三葉蟲
10.朱學劍、袁金良等,2009,論寒武紀三葉蟲定遠蟲與雙島蟲,古生物學報
推薦閱讀:
※筆石:在岩石中書寫的痕迹
※求鑒定化石價值?
※目前以殘缺的化石作為滅絕生物的分類依據會不會存在許多謬誤?
※這是鸚鵡螺嗎 有收藏價值嗎?
※如何平衡GDP與科研:貴州甕安挖掉6億年的寒武紀化石考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