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歷代帝王都模仿的千古一帝,還是有虎狼之心的獨裁暴君?

如果沒有秦皇,中國各省就等同歐洲的小國,一個個分裂獨立。

秦皇的郡縣制、皇帝制,影響了中國2000年,其他人都是模仿他。祖龍雖死魂猶在,百代皆行秦政法。

秦皇的萬里長城,一直是中國的標誌。秦皇的兵馬俑、陵墓是國家最珍貴的寶庫。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大唐最優秀的皇帝李世民,也推重秦皇。

唐大詩人李白,更赤裸裸地歌頌過秦皇: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功過三皇,德兼五帝

秦皇奠定了三皇五帝以來最大的版圖,擴張程度超越了歷代的前任。秦朝還奠定了漢民族的形成,居功至偉。大家說秦皇是千古一帝,其實是實至名歸的。

秦皇本名應該叫趙正,即趙政。根據出土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稱秦皇為趙正。嬴姓只是姓,而不是氏。先秦時期的規律,姓、氏有別,姓與氏代表不同含義,而且男子不能稱姓,只能稱氏。誤稱秦始皇為嬴政,是從西漢司馬遷開始的。

而當趙政登大位之後,百姓不能直呼其姓氏了,一般叫秦王政、秦始皇。明朝顧炎武《原姓》中有解釋:「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

趙政身高甚偉,年輕的時候便不同凡響。他剪除呂不韋,獨攬大權,為統一六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之後,他重用法家李斯,開始策劃吞食天下的大計,首先他讓縱橫家實行連橫之策,分化六國。然後他用王翦、蒙恬等名將為元帥,武力兼并六國。六國之中以楚國最難吞併,秦皇不得不命王翦召集六十萬虎狼之師,去全力平定,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秦皇統一之後,做了很多重大的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開築靈渠、建造了很多宮殿、最龐大的陵墓、陵墓外圍的兵馬俑等,其中,還有傳說中的阿房宮,歷史上阿房宮是未建成的,因為建造的那一年就爆發了全國範圍的起義。考古發掘表明,阿房宮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所以,項羽所燒的並不是阿房宮,燒的是咸陽宮。咸陽宮遺址上,發現了大量的灰燼和紅焦土。

秦始皇陵已經找到了具體的位置,但政府沒有挖掘的計劃,因為以現在的科技,對裡面的歷史文物並沒有妥善的保存方法。陵墓有國內最龐大的封土,內部有劇毒的水銀、自動發射的弓弩,一般盜墓賊也沒法進入。此外,陵墓還有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讓墓室不遭水浸。

大秦帝國的工藝有所失傳,成為了千古之謎

例如兵馬俑發掘出來的秦箭頭,箭頭最小誤差0.02mm,這是極致的精確,在2000年前的古代是難以想像的。應該是由鑄模後流水化所造就的。

不單是箭頭,戰車、弓弩、刀劍的工藝技術也是有所失傳。篇幅有限,這裡只能從簡。

工藝失傳的結果就是,蒙恬的30萬軍隊能壓著匈奴來打。秦皇收復今內蒙古河套一帶,擊退匈奴七百餘里,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漢高祖劉邦同樣是30多萬,卻打成了白登之圍,漢高祖被匈奴人圍困,解圍之後被迫施行和親政策。

「秦王掃六合"的功績就少說了,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我們來談談容易被誤導的問題。

秦皇的皇帝制、郡縣制、中央集權制,一直被後世模仿。有人認為秦皇時代是封建制度,秦皇根本是不封不建的(即不搞分封制),所以大家不要拿著馬克思理論來生搬硬套,秦皇實行的應該叫君主集權制。

那麼,秦皇是獨裁暴君乎?秦皇的確是暴君,但說獨裁的話,在君主專制的環境下,每一個皇帝都是傾向於獨裁的。當時還沒有什麼民主之說,拿現代的理論去苛責古人,是非常不合適的。秦皇的制度是符合他當時的歷史條件,只是秦皇「虐用民力」,制定的秦律過於嚴峻,後來又有趙高亂政,才導致秦朝二世而亡。但是,秦皇的制度在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是有進步意義的,否則後世也不會採取他的制度。

焚書坑儒問題,其實秦皇坑的主要是妖言惑眾的術士,只不過這些術士也讀儒家之書罷了。這個說法有沒根據?當然有,《儒林列傳》記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

焚書坑儒雖然禁錮了士人的思想,但當時天下粗定,一定程度地抑制異端思想,以法家為官方制度,是有原因的。過於百家爭鳴的話,會引致六國復辟,剛剛粗定的天下又會分裂起來,這是不利於大一統的。

秦皇一生滅六國、並天下、稱皇帝、廢分封、置郡縣、征百越、逐匈奴、修長城、通溝渠、銷兵器、遷富豪、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以法治國。

——他的偉大,不是一篇文章能說完的,也不是一小撮小丑能詆毀的。他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推薦閱讀:

玄宗的哥哥為何那麼大度,竟將太子的位置讓給了他?
世上有沒有神仙?
唐朝有一個皇后, 本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宋朝歷代傳統是否「得國不正」?
這位皇帝曾兩次向自己的貴妃下跪, 亡國後卻在敵國當官, 令人不恥

TAG:秦始皇 | 皇帝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