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摔跤吧!爸爸》:歧視女性是真正殘酷的屠刀

在印度,罵人最狠的話是「願你生個女兒」

如果你不能站在印度現實的社會背景中去看《摔跤吧!爸爸》,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狹隘腐朽的作品,抑或會對一個父親猶如「暴君」般逼迫兩個女孩成為摔跤手的「殘酷」,產生「何不食肉糜」的質問。

但是我們反觀印度的人文環境,審視印度仍處於女孩兒是賠錢貨,女人沒有工作機會,女人就該從屬於家庭和男人的時代。再跟隨這位爸爸去想一想,對於吉塔和巴比塔而言,到底什麼是真正「殘酷」?——那些打心眼兒里瞧不起、覺得她們只能打掃家務、下廚房;覺得她們與男人比試摔跤是自取其辱、不自量力;覺得她們剪短髮接受嚴格訓練就是腦子有毛病;覺得她們要通過自立來改變命運簡直是痴心妄想的這些歧視與壓迫,才是真正殘酷的屠刀!

刀刀砍掉她們身上的每一種可能,這些觀念是印度男人用來否定女人、拍砸向女人們走出窨井的磚石,是印度男人不屑著輕蔑地抽掉的出井階梯。更殘酷的是,男人們若是發現女人做得到,就會變本加厲的在精神上瘋狂打擊或者反攻般地麻醉。

而影片中的爸爸恰恰是女權的捍衛者。所以,爸爸才會說,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更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如果你明天贏了,並非自己獨享勝利,而是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的勝利!

我不禁淚流滿面,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摔跤,是代表著印度女權乃至世界女權的艱難覺醒與抗爭!爸爸剪掉的不是女兒的頭髮,而是剪掉人們對女性必須留長發的固有偏執與壓迫。正如電影《讓子彈飛》中張麻子砍掉的不是替身的頭顱,而是砍掉土豪劣紳在人們心中的「權威」。如果你把摔跤看成是摔跤,足球僅僅看成是足球,那就太簡單了,就好比看了《爸爸,我們摔跤吧》就回去練摔跤,看了《少林寺》就回去練功夫,一樣幼稚可笑。體育不僅僅是「體育」,而是一場政治,她是宣言書,她是宣傳隊,她是播種機。她宣示了弱者的翻身,展示了人民的執著與光榮!

她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了:女性不是家庭的累贅,不是成年後男人的附屬品(陪葬品),不是一生只能與鍋碗瓢盆相伴的賢妻,女性還可以參加摔跤比賽,可以通過競技體育改變自身的命運,延伸開去,即女性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從事各項工作,走上掌握自身命運的獨立的道路。吉塔成功的意義不亞於中國的秋瑾和向警予!

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場由父親領導女兒反抗男權的勝利!正如新娘所說的:「你們的爸爸在跟全世界對抗,就是為了你們的未來。」因此我們怎麼看待影片中爸爸的「權威」,是理解這部電影的關鍵之處。一旦理解了這部電影,就能正確認識封建式的家長作風和影片中爸爸利用父權對女兒近乎「殘酷」的訓練的本質區別。

如果抽象地、無條件地反對父權,這是幼稚可笑甚至是錯誤的。因為,並不是違背子女意願的「權威」都是反動的。難道不是嗎?早期父母的必要引導甚至「強制要求」對兒童長遠成長非常關鍵。所謂任由孩子天性成長是一句不太負責的話,孩子在童年時期只有愛玩的天性,而沒有對未來職業規劃或其他更長遠規劃的覺知,金牌不是從樹上長出來的,他需要愛心,努力,還有熱情來澆灌。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你不關心他的作業,任他隨意玩手機,吃他喜歡的垃圾食品,隨他喜歡什麼就學習什麼,他堅持不住的時候和他一起放棄。難道,這是你給他的幸福?等他想實現夢想,等他想有更高的社會價值時,難道你只想冷冷地說:當初是你自己不想學?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恩格斯認為,無條件地反對權威,幻想消滅權威(規律)是荒謬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無論在資本主義社會還是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權威都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因為,沒有權威,活動就組織不起來,越是複雜的聯合性活動越需要權威。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槍桿、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權威的手段強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沒有太陽光芒四射的「權威」,就沒有地球萬物的欣欣向榮;沒有心臟血液循環的「權威」,生命將變成一堆毫無生氣的碳水化合物;沒有交通規則的「權威」,就沒有交通事業的繁榮發展;沒有統一意志的「權威」,民眾就是一盤散沙似的群氓;歷史選擇了毛澤東,使之成為「權威」,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個人的權威不能違背規律的權威。毛澤東之所以能成為權威,是因為他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代表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亦即民意所向。慈禧太后看似是「權威」,卻最終遺臭萬年,光緒皇帝希望有所作為卻無能為力,免不了大清帝國的滅亡,這就是說,他們是假權威,紙老虎,是反動的權威,是開歷史倒車的權威,我們常說的,人要有點反抗精神,要敢於打破權威,恰恰指的是不合發展規律的權威,亦即個人的權威違背了規律權威,那麼這個權威就不會長久,就會被消滅。影片中爸爸的權威是符合男女平等的歷史發展規律的,這種權威恰恰代表了婦女的利益,恰恰是要擁護的,強化的,而不是反對的。

如果沒有了辛格式的「權威」的堅持,兒們將依舊落入男權的窠臼。陳獨秀幻想放棄「權威」迎合蔣介石,結果共產黨人血流成河。所以說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而權威問題是無產階級政權建設的重要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影片中新娘羨慕吉塔有這麼一個「為她著想的爸爸」的原因。

父親這個「權威」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常面臨官僚主義權威的壓迫。吉塔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後,接受了官僚主義的權威,回來後挑戰爸爸的權威。

爸爸說要進攻,國家體育學院的教練卻說要防守。爸爸說該防守的時候,教練卻說要進攻。為什麼爸爸能夠很好地指導吉塔,而教練卻誤導吉塔呢?這個原因在於官僚機構從來是一刀切指揮,忽視了個體性和靈活性,而辛格卻是了解女兒的實戰幹將。問題不僅僅在於官僚機構的愚蠢,可惡的是官僚機構還利益集團化,他們當然在乎吉塔在國際賽場上獲獎,但他們真正在乎的是吉塔按照他們的打法在國際賽場上獲獎。如果吉塔不是按照體育學院教練們所教的打法獲獎了,教練們顯然是反對的。所以說,官僚集團的教條化加利益集團化,導致他們從來不願意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更不敢放手發動群眾。所以才有教練的預測——吉塔這次努力可能拿個銀牌。而爸爸充分地相信吉塔具有拿金牌的實力。

一個信仰人民的國家才能打敗美帝,而後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發明了兩彈一星,研發了胰島素,製造了運十大飛機,實現了基本工業化··· ···而官僚集團認為人民群眾就是瞎折騰,他們相信的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洋奴哲學。

最值得稱道的是,《摔跤吧!爸爸》中父親與女兒的關係,並非強勢,而是引導女兒走向獨立——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負責教你戰鬥,最後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自我拯救。最後的決賽中,父親是不在現場的,女兒依舊贏得了比賽。這是這部電影中,對於女性身份的建立,對於平等、獨立女性的體現。


推薦閱讀:

權威的合法性從哪裡來?
獨裁者的普遍意志|城與邦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都是傷痛,絕望類的所謂文學?難道人性中的美好不值得追求?
最新權威論文刷屏:喝酒後患無窮!能導致DNA不可逆突變
為人熟知的世界權威市場數據調查機構都有哪些?

TAG:摔跤吧!爸爸电影 | 女性 | 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