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孔子之「仁」的本質含義

說到美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仁,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僅次於禮。那麼,什麼是仁呢?我們先看看孔子對弟子的回答。

【眾弟子問仁】

06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務:專力也,即是用心、下工夫。如當務之急,即是最應當下工夫的最急迫的事情。

義者,宜也。民之義,即是民所認為的應當做的事。

敬鬼神而遠之:前面分析過,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存在的。那他為什麼要說遠之呢?各位要注意,孔子所答是何為智,但不是民之智,而是為政者如何做才可稱為智。因為當時為政的士大夫們,對鬼神過於崇拜和依賴。疑而不決時,請於鬼神,困難無助時,請於鬼神,把希望都寄托在鬼神的保佑而放棄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不重德行,不重禮樂,所以孔子說對鬼神要敬而遠之,過於依賴便不可稱為智。

務民之義,即是為政者當在民之所需民之所急上下工夫,對鬼神應當尊敬,四時祭祀不可荒廢,但應當敬而遠之,不能什麼政策法令都取決於鬼神,如此才可稱為智。所以董仲舒說:

聖人於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之而不獨任也,事之而不專恃也,其公報有德也,幸其不私心與人福也。

敬畏鬼神古今皆然,但能做到敬而遠之者卻為數不多。

先難而後獲,艱難之事先於人,獲功享樂之事後於人,如此才可稱為仁。類似於今天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孔子還說過先事後得,敬其事而後其食,都是這個意思。

12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問知。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問知」中的「知」通智。後面「知人」中的「知」是動詞,曉也,明也。

這裡所說的愛人和知人,其所指的人不是一般意義的人,而是前面所說的士大夫這兩個階層。後面子夏說舜「舉直」就是「舉皋陶」,湯「舉直」就是「舉伊尹」,皋陶和伊尹二人當然是屬於大夫這一階層。子夏提及此二人以說明知人和愛人的含義,可見這裡的人與受人役使的下愚之民是毫無關係的。孔子還說「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人是要愛的,而民是用來使的,各位看出敬來了吧。後來人們常以「仁者愛人」來解釋孔子仁的思想,這四個字其實就出自這裡,殊不知孔子的仁確實是愛人,但其所愛是有具體所指,仁者所要愛的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所有人。

13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之,動詞,往也。

執,持也,為也。

居處之際,行事之時,皆能恭敬有禮。與人相處,忠字為本。即便到了不講禮樂的夷狄之國,上述幾項為人處事的原則也不可拋棄。

120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大賓,重要的賓客。大祭,重大的祭祀。接待重要的賓客,舉行重大的祭祀典禮必然要態度恭敬,莊重謹慎。出門在外,役使庶民時如果能做到這樣,就算是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別人也不會想要,所以也不可把它強加於人。在邦君之朝堂,無人對你心生怨恨,在大夫之私家,亦無人對你心生怨恨。能做到這些,便可稱為仁。

120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訒,言頓為訒,即是說話緩慢謹慎,與木訥相近,與利口、口給和佞是反義詞。

為之難,這裡的「之」代指所說的話,說的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所以「其言也訒」。大概司馬牛是想問「仁」的本質含義,而孔子只是說「其言也訒」,所以司馬牛又問,僅僅「其言也訒」就可算是仁了嗎?

1510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70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不侮,不受人欺侮。

任,任用。

敏,行事敏捷迅速。

上面兩章言辭簡潔易懂,沒有必要再翻譯成白話。

《論語》中,樊遲三次問仁,而孔子所答各不相同。一次說是「先難而後獲」,一次說是「愛人」,一次說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而對其他弟子的提問,孔子也給了不同的答案。仲弓問仁,孔子答之以「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司馬牛問仁,孔子答之以「其言也訒」。子貢問仁,孔子答之以「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子張問仁,孔子答之以「恭寬信敏惠」。難道孔子對仁的沒有統一的界定嗎?有。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有兩個原因:

一,孔子因材施教,弟子們性格各有不同,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孔子告訴他們怎麼做才可符合仁。如司馬牛問仁,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訒,也就是說話謹慎,不佞,這樣才是仁。大概司馬牛平日總能侃侃而談,談話不夠謹慎,所以孔子才對他這麼說。

二,或許也是因為,弟子之中,有中人以上,也有中人以下,也有上智之人。而中人以下不可語上,如樊遲,所以孔子告訴他的是如何做才符合仁符合智,而不告之以智和仁的本質含義。

【仁的本質含義】

那麼,仁的本質含義到底是什麼呢?三千弟子,孔子獨稱顏淵好學,也只有顏淵堪稱上智之人,所以,要了解仁的本質,我們還是要看看孔子給顏淵的答案。

120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目,具體的條目。

事,為也,行也,即從事。

要正確地理解「克己復禮」,「克」與「復」這兩個字是關鍵。

復:返也,還也。

返、還即是去而又回,所以《說文解字》將「復」釋為「往來也」。復婚,即是婚姻去而又回。復職,即是職位去而又回。去而又回,就是第二次來,所以復又可引申為再一次。複診便是又一次診查,複習是又一次練習,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不復,即是不會再一次教育啟發。在此基礎上,復又引申為多,如繁複,複雜。某人去而又回,是為了向另外一人說明情況,所以「復」又引申為回應,回答,即反饋。如回復,復命,複信。如:

060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復我者,便是去而又回,對我有所反饋的人。

克,能也,勝也,一方勝過另一方。如克服,攻艱克難,鄭伯克段於鄢。克己奉公,即是戰勝一己之私慾而以公事為先。克己復禮,便是能戰勝自己不當之慾望,使言行皆返於禮。

後世之人,談及孔子的仁時都會寫上長篇大論,洋洋洒洒數萬言,又是從哲學角度,又是從道德角度。其實,孔子的仁沒有太過高深的理論內涵,仁便是克己復禮,如此而已。孔子提倡仁,其根本目的便是使人知禮守禮,所以孔子說:

030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若是世人皆成了不仁之人,那禮樂將會被置於何地呢?換句話說,人不仁便會禮壞樂崩,禮壞樂崩的結果便是天下無道。孔子的這句話,說明了仁與禮的相互關係。他教導弟子擁有諸般美質還是為了能使禮行於天下,仁亦是如此。若人人守禮行禮,道便可行於天下,便可實現天下有道。如果人人能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天下怎會不歸於仁?天下怎會無道?所以說,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禮而不是仁。


推薦閱讀:

當代中國是不是沒有思想家?
世界上還有沒有喜歡打坐勝過喜歡美女的男人?
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學了那麼多年《論語》,突然發現很可能錯了

TAG: | 论语书籍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