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羅振宇的「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只是聽起來很帶感?

羅振宇在「慈善+」2017跨界公益論壇上進行了演講,開場一句「商業是最大的公益」激起不少反彈。

當我把逐字稿《你們要的羅振宇「慈善+」演講實錄來了!》看完以後,覺得有些話不得不說,有些道理不得不講。

羅振宇成了「公益商業化」最大腕的代言人?

羅振宇說的「商業是最大的公益」這句話是一定會引起重大誤讀的。

拋開不找原文看,就望文生義的讀者和羅輯思維慣用的修辭術,這句話會被或者已經被公益界嚴重誤讀的原因在於:近年一波又一波「把商業思維引進到公益」、「商業取代公益」的思潮。

(關鍵詞句在微信上搜索結果)

這種(偽)技術輸出的背景羅振宇不知道,所以不知不覺成了這套觀點最新,也是目前為止最大腕的代言人。

這套觀點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公益人就是好心人,空有善意但是一無是處。要解決問題,還是要靠目前已經被證明比較高效的商業來推動。

事實上,這也是羅振宇的基本觀點。他在第一段的演講里,拋出「商業是最大的公益」這句話以後,介紹「勞動分工」是促進現代世界百年文明發展和飛躍的秘密,藉以勸勉公益同行,要把事情做的專業,才能讓這個領域得到認同和發展。

唉等一下,這不就是「公益專業化」的意思么。所以羅振宇所謂「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原來是標題黨啊。真正的意思不過是「公益需要更專業」。

然而,他沒有說怎麼才是公益的專業。一般人的解讀就是「公益的專業,在於運用商業」、「商業做起公益來更專業」。目前反彈的文章,反駁的也是主要針對這個層面,釐清公益自有的專業邏輯和使命分工。公益有自己的專業性,跟商業的專業性天南地北,只是羅振宇不知道罷了。

公益專業化的問題已經談了和做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尤其是2008年以後,公益走上前台,規模擴大以後,專業化的討論在業內就沒有停止過。

羅振宇不知道,還把這點當做新鮮來講,這不是羅振宇可悲,是中國公益可憐。說明專業化的議程沒有深入民心,大部分公益組織或第三部門的專業性沒有得到社會主流的認可。

用羅輯思維的語言來說,很多人還完全缺乏對專業公益的基本認知。這是一個公益傳播的問題,也是一個公益科普的問題

分工真的會發育出專業的公益嗎?

既然羅振宇談公益專業化,那麼我就沿著他的思路推下去,分工真的會發育出專業的公益嗎?很多人看不到,其實目前公益專業化的問題,真正的命門在專業和社會參與之間的張力。

羅振宇講公益的專業,提到他把錢捐給公益組織去做公益,就是因為相信這些組織比自己做公益更專業。這是沒有異議的「術業有專攻」。

問題在於,公益要處理的分工,和商業要處理的分工,有點不同。商業世界裡,分工所導致的專業性,最終以一種「專家」的形態被大家所接受。基本上,我們的教育系統就是把學生往各式各樣的專家的方向培養,每個人透過證明自己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是哪方面的專家)來體現自身價值。最後,不同的問題,最終歸結為找到相應專家進行處理和解決。這種現代社會的主流思維,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是反社會參與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廣州該不該建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該不該花5個億給珠江沿岸建築裝霓虹燈?這些問題,目前主流的思想是,找專家去判斷和解決。但問題是,已經有大量的案例說明,這樣的決策方式,民眾零參與或缺乏足夠的參與,是會造成各種問題的

2009年,廣州建垃圾焚燒缺乏民意基礎惹爭議

專家給的答案,有時候也未必是最佳的答案,又或者只是對一小撮人最佳的答案。專家治理下的社會,民間會日益萎縮,參與的缺乏加劇社會的原子化,進而造成階層固化和隔閡

商業的原型是交易,出發點是顧客(用戶),它是一種從個人層面出發的需要。例如每個選購手機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可以相信雷軍的專業,也可以相信喬布斯的專業。專家模式天然地成立。

公益處理的問題,都是公共問題,關乎超過一個人的問題。這時候專家模式就會失靈,比如保護女童反性侵,光一個專家提出最佳解決方案是沒有用的,需要學校、家長、政府等不同力量深度捲入和共同參與,才可能得到改善。

可是現在都用「解決問題」去要求公益,所以公益的專業性,最終就落實在了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性上。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變成了一個反參與的過程:這個問題你不要碰了,你不專業,找專業公益組織來解決吧。商業上的分工,在公益這裡就成了某種推卸。

公益恰恰是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只有每個人的參與,更多的社會問題才可能被看見、被理解,最終被解決。真正為解決社會問題著想的公益組織,恰恰不想因為標榜自己的專業,而阻斷了社會大眾對公益的參與。

所以說,在公益的世界裡,專業和社會參與是有張力的。大眾期待公益組織專業,甚至期待他們獨立解決社會問題,但是公益組織希望不要被過分期待,而是普通人更多地成為公益的主體,參與其中,這兩點之間的矛盾怎麼破?

出路可能是把對專業公益的想像,從「專家」轉變成「協作者」。

公益的確在一件事情上特別專業,但它的專業不是像醫生或者律師那樣,替別人解決一個問題。而是一種促進社區社群成員參與的能力。這種能力,不等於動員能力也不等於籌款募捐能力,而是協作的能力。

「協作者」(Facilitator)和「協作」(Facilitation)是其中一套相應技術以及價值觀念體系。而這些技術和想像,都應該進入「公益專業化」的視野。

商業和公益真的在合流?

演講的第二大點,羅說:

商業靠金錢推動的歷史很可能就要結束了,靠資本就能夠撬動經濟奇蹟的這個歷史階段已經走到了終了。

他舉了谷歌、臉書、馬化騰、馬雲做例子,認為這種超級人才越來越主導世界的發展,而他們做事的方式,更為接近公益。羅問: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做商業的方式,各位,你們是親眼所見,跟做公益、慈善的人有重大區別嗎?可能在制度上仍然有所區別,但是你不覺得他們正在和我們這群人在合流嗎?

我是很想羅振宇說清楚,馬化騰馬雲做商業的方式怎麼和公益慈善一樣。但他不說,並且覺得大家就能懂。評論區里也一片叫好。反正我是不懂像在哪裡的。

是像在都搞了基金會嗎?我估計羅振宇的意思不是這樣,他的意思是,這些超級互聯網公司做的產品,到最後都是符合最大的公眾利益的,是讓世界更平的,是理想和情懷的,所以這些天之驕子做的到底是商業還是公益,界線已經很模糊了。(但是羅又說他不信共享經濟覺得是逆流,那肯定不算他說的「商業和公益合流」,所以真的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很爪急)

姑且先假設谷歌臉書馬化騰馬雲做的事情更接近公益這句話成立。

如果我們把商業看作由一個一個的商品交易和服務交易構成的總和,那商業只不過是描述人類社會一類行為的統稱而已。如果一家公司,每一次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行為,都以公眾利益為最大依歸,那這家公司當然就是公益。由此可見,商業的確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是最大的公益,畢竟交易行為是人類社會最頻繁發生的行為之一。

問題是,現在的商業是不是以公眾利益為最大依歸?哪怕是谷歌臉書,作為上市公司,所有的決策,首要出發點是股東的利益。至於公眾利益,對於一個牟利的機構來說,永遠只能是公共關係和品牌形象的倒逼,考慮和妥協的程度,更多地取決於所在地區的道德水平和價值風氣。

所以,商業可以是最大的公益,但問題是沒幾個人願意這麼干。

哪個CEO敢說自己不是對股東負責而是對社會公眾負責?哪個經理在決定生產哪種洗髮水的時候,先考慮公眾的健康,而不是利潤的高低?即使考慮公眾健康,也是因為公眾合力制訂的法律和安全標準在監督。相反,一個提倡消費者權益的公益組織,它的首要考慮就是公眾利益。

所以羅振宇說商業和公益合流,商業是最大的公益。我想說,要真的商業肯跟公益合流,商業真的肯做最大的公益,請馬上給我來一打。

但就現實來說,金錢和資本依然是對社會保有巨大的型塑力量,絕對不是幾家高科技公司的發跡能逆轉的。

舉個最當下此刻的例子,比如我的這篇文章,如果給一些小氣的行內大佬看到了,覺得這是在抬杠,讓資方下不了面子,那就有可能撤銷一些公益項目的資助,或者我的領導不夠開明的話就會不讓我發。

為什麼不讓,不就是對權貴和資本有忌憚嗎?的確,如今競爭已經不再是只看原始資本,但資本和權力對民間的宰制卻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每一個毛細血管里。仔細咀嚼,你會發現這樣的宰制無處不在,無比頻繁地發生在我們目前社會日常生活的幾乎每個環節里。

馬雲和羅振宇們的成功不靠爹媽靠智力,跟一個社會依然處在被權力和資本循環尋租的水深火熱里,這兩者並不矛盾,實際上,這才是當下中國真正同步發生,真正「合流」的悲慘事實。

本文經NGOCN授權發布。

本文作者:涼意@有點涼意 。原文《為什麼說羅振宇的「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只是聽起來很帶感?》為NGOCN原創,首發於NGOCN微信公眾號(ID:ngocn05)。如需轉載,請發送郵件到editor@ngocn.net獲取授權。

世界在沉默,我們有話說。點擊關注-恩記貓奴-知乎賬號!


推薦閱讀:

怎麼看美國華人抗議ABC辱華事件?
全世界人的名字都是「姓+名」這種結構嗎?
出遊路上遇到年齡相仿的情侶遭遇事故,是否會停下救援?
曾經在戲中演過黃海波父親的孫海英公開替黃海波道歉,是否合適?
承包的荒山現在不讓動是不是屬於退耕還林?

TAG:公益 | 商业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