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賣了房子去大理的姑娘,4個月以後又回來了……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夢:到一個安靜美好的小地方,開一家小店,就這麼慢悠悠地晃過這一生……

不過,你真的確定這些是你想要的嗎?

一、那個賣了房子去大理的姑娘,4個月以後又回來了……

1.

我一個女文青朋友年前賣了蘇州的房子,去雲南大理追求她的文藝夢想去了,她說去隨便開家精緻的小店,看陽光斑駁的古城,路上有安逸的行人和貓,偶爾寫寫字,跟來往的遊客聊聊見聞,聽聽他們的故事,餘生就那麼閑散慵懶地活下去……

她跟我堅定又充滿憧憬地描述這一切的時候,我有種想哭的衝動,從內心裡佩服她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放棄自己高收入高壓的工作,抽身於城市的車水馬龍,為了自己的理想中的生活不顧一切。

送別的時候她跟我說:以後可能不會常聯繫了,但我會把有關你的一切都寫下來,寄給你看。

我有點黯然傷神,對她說:等我空了,去麗江找你!她笑容發光「只要你想空,就能空下來的!沒那麼多身不由己

2.

我以為再見她時,會是在大理的某家小店裡,細碎的陽光在她的頭髮上跳躍,一襲清湯寡水的長裙笑顏如花。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四個月以後,再見她依然是蘇州火車站,灰濛濛的臉色滿身疲憊。嘴角擠出一絲笑容對我說:終於知道了什麼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她又重新投身了城市的繁忙之中,她說:存在於你想像之中時,你會不停地去美化它,當你得不到時, 你就會不停地給自己的想要加註,繼續美化它,無限地擴大那種美好,等你真的去實現它時,也許等著的就是死水一般的無聊。

然後聽她描述這四個月在大理的種種,經常的停電、有老鼠的房間、吃不慣的食物、溝通不了的人等等,這時我也冷靜了,思考了良久忍不住問了她一句:

「會不會並不是理想和現實的問題,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你以為那是你畢生追求的生活狀態,其實你需要的僅僅是個對現狀不滿的短暫的避世?去度個假就能解決的問題卻當成了一種人生?」

3.

我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以為很了解自己需求的姑娘。我會為一個對自己形象有更高追求的姑娘提供她的全套形象提升方案。

給她們每個人從形體、妝容、髮型、搭配的具體方案、也有些姑娘千里迢迢的從遠方趕來,帶著滿滿的追求更好自己的誠意。你給她減肥的、矯正形體的、護膚的、穿搭的等等具體方案,她們覺得內心的需求已經被填補,很滿足。

但後來呢?事實有很多人不會具體地去執行,拿到了一套報告、拿到了幾套服飾,就又回歸原來的樣子了,就像這種追求從未有過。

所以這種情況內心的真實需求是什麼?其實是緩解自己的焦慮,而不是真的追求更美好、拿到了解決方案,焦慮就緩解了。如果真實需求是更美好,那麼必然會去執行方案。

4.

最好操作的方法就是直面自己的「血海深仇」。

當我們把內心的痛苦挖出來,也許對應的真實需求就會明朗起來,如果我們確定了真實的需求,也許很多痛苦也變得無謂,我不知道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總之我認為想方設法驗證自己追求的是不是內心的真實需求,是最重要的事。

走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看一看,你現在為之沉迷的,是真實的嗎?那個你深愛的人,你確定不是因為你需要陪伴和照顧?那個準備開始創業的你,確定不是只想逃離無聊的職場?

「你朋友圈轉的健身減肥方法,你99%都沒有甩開胳膊做過;你轉的旅遊攻略,你99%不會背包去走過;你轉的勵志哲理,你99%不會去踐行;你轉的精緻生活需要斷舍離,你99%的多餘東西都沒扔過…那個存在於你渴望里的身材窈窕、文藝洒脫、生活精緻美好的你,在原地捧著手機,一動沒動過。所以這一切你當時以為的真實需求,都是真的嗎?

二、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後......

我一直是個後知後覺的人。比如,這一輪舉國談論了大半年的房價飛漲,我很晚才覺察到周圍人的異樣。怎麼每個人都在談房子,就連平常看的一些安貧樂道的公知們寫的公號文章,都忽然間畫風突變,瀰漫著焦慮、憤恨,還有捶胸頓足地教導大家「賺錢的重要性」。

當然,也因為對時局的後知後覺,我在去年年初,興高采烈地賣掉了北京的房子,舉家移民邊陲小城大理。

買我房子的是一對大學教授,孩子大了,賣掉自己原有的一套小學區房,再貸款兩百多萬買下我的房子。

然後排號預約過戶,等待買方申請貸款,直到我拿到房屋尾款,已是9月。

這期間,我搬家,用時髦的話叫「逃離北上廣」,用賣掉北京房子的首付定金在大理買了一套能看到蒼山洱海的大房子,有大大的露台,和在夜晚能躺著看星空的陽光房。我計劃用賣房子餘下的錢給孩子存一筆教育金和我的養老金,從此斷了後顧之憂。

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手忙腳亂地適應新生活,認識各路來到大理的新移民,體驗每天不用看霧霾數據隨時出門的美妙感受,去有機農場買剛摘下的蔬菜。

每日晚飯後,在蒼山腳下的林間,在深藍色的星空下散步,我覺得我能想像的最好的生活,不過如此了,幾乎就要認定,我就是人們說的那種人生贏家了。

然而,這平靜的一切,卻被我的房屋中介「主動的安慰」打斷了。

「姐,買方的銀行貸款這周就批下來了,貸款的人太多了,批的有點慢,你別太難過了啊。。。」

「等等,我為什麼會難過?」

「哦,您不知道啊,哦,那您當我沒說,省得您鬧心。」

「說!」

「哦,就是,就是您那個戶型的房子吧,我剛賣了一套,比您賣時漲了兩百多萬。

……

唉,怎麼說呢,我自認是個情緒十分平和的女子,可那一刻,心裡翻湧而上的酸水,讓我連著咽了好幾口才壓制住。

談不上悔恨,遺憾,焦慮,這些都沒有,只是意難平。

不平的是什麼?是你跳下一趟賓士的列車,然後眼看著列車駛向繁華,拋下你遺世獨立,感受一種世間的一切繁華都與我無關的悲戚。

接下來三天,我著了魔一樣在心裡一遍遍換算著,兩百萬可以用來做什麼。比我給娃存的教育金還多,可以在大理再買套房做民宿也好,可以環遊世界,可以捐一所希望小學……我忘了這兩百萬從不曾屬於過我,我確定地認為它是我得而復失的。

久難平復的心緒,驅動著我去注意身邊的人,他們的生活或心情,有沒有像我一樣被房子改變。

我驚訝地發現,怎麼好像所有人都在難過?

在聚會上,當大家熱鬧地談論房子時,無論怎麼砸鍋賣鐵都買不起房的年輕剛需,常閉口不談,神情中有一種平靜的絕望,我幾乎要擔心下一秒就會看到他掩面低泣。小房子換了大房子的,背兩三百萬貸款的司空見慣,像賭徒一樣,把賭注都壓在房價不停上漲的期待里,看得見的未來不敢辭職不敢移居不敢任性。

當然還有像我這種早早把房子賣了錯失大漲良機,在可見的未來再也買不回來的,幾乎是全場默默同情的對象,我都快要聽到他們在心裡與自己的處境做一番對比後暗暗欣慰的聲音了。

無論職業如何,地位如何,手中可支配的金錢數量如何,每個人心底,都潛藏著一種害怕被時代拋棄,害怕在日出月落中就悄無聲息變成窮人的恐懼。

「中產階級最大的焦慮,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階級。」在這一點上,我們整齊劃一地具有了成為中產階級的資格。

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套房子再值錢也只是個賬面數字,除非賣掉房子套現,離開所在的城市,換到房價差巨大的小城鎮,過一種歸於平淡的生活,大多數人並沒有脫離軌道的勇氣。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人人生開掛,在合適的時機買下幾套房子,又在合適的時機賣掉幾套,套現離場,出國或移居小城,去過想要的生活。他們一般都很精明,總會在一線城市留一兩套繼續增值,備著給孩子上學住,以及賺取租金。

如果呆在北京,我恐怕一輩子也無緣認識這類被稱為人生贏家的人。但搬來大理後,鄰里鄰居的,我竟然發現了不少這個類型。

我以為,他們是舉世羨慕的對象,憑藉善於抓住機會的敏感和聰慧,一舉改變命運,成為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主人。最關鍵,他們是在三四十歲正值壯年時,就擁有了退休的資本。

我無法控制地流著口水窺探他們的生活。

他們不用再做事,每日主要日程是散步、發獃、逛吃、養生、會友,以及遊覽青山綠水。日復一日,我在他們眼中捕捉到一種安享晚年的寂寥與無奈。閑得久了,他們不再能淡然以對時間的荒原,我悲哀地發現,自由舒適的日子過久了,與繁忙焦躁的日子過久了,結果一樣都是厭倦。

於是,他們有的開起了咖啡館、客棧,有的不計投入地裝修完一套房子又裝修一套房子,常年朝九晚五地往返於裝修工地與家裡。也有的致力於花錢回饋社會,在小城各種機構的追捧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

他們把曾經奮力卸下的枷鎖,又一件件戴了回來。

觀察他們的生活,竟能獲得一種療愈的力量,看到人生這齣劇的荒誕之處,會讓我因賣力演出而起伏不定的心緒平靜下來。如果人生的追求繫於外境,心隨境轉,那麼閑適時想忙碌,繁忙時想避世,這一生的日子就在這樣的兜兜轉轉中消耗殆盡。

在我有限的見識里,有兩種人面對外境的大風大浪還能心如止水。

一種是我每天在路邊見到的小攤販,與我相比,他們是赤貧者,守著一個麻辣燙或烙餅攤維持全家的生活。與大多數人善良的人們一樣,我看向他們的眼神里,總帶著同情。

每天路過的次數多了,我看到女人會在忙完晚上的活後,用手機小聲放著音樂在路邊獨自跳廣場舞,一臉旁若無人的陶醉。我看到賣水果的夫妻,在租的水果棚里,搭起一個高高的木盒子當卧室,半上午我去買水果,說話時看到男人對我做出小聲點的暗示,一臉溫柔指指高高的木盒子,那裡面是他的女人在睡懶覺。

他們背後的心酸我無緣看到,可我身邊很多看似過得不錯的朋友,他們背後的心酸我也無緣看到。表面上看,這兩類人沒有誰比誰更幸福。

還有一類人我認識很多,他們有的是做陶的,有的是畫畫的,有的做茶,設計衣服,各人技藝不同,都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相同的是,不論房子多大,工作室在鬧市還是山裡,他們每天專註的,就只有手頭這一樁事。對於未來他們最大的願望,是能無限接近自己所在領域的大師級境界。

我跟他們說起自己賣房子的遭遇,抱怨損失了一大筆原本能讓我接近財務自由實現理想生活的錢,他們白我一眼,不痛不癢地丟來一句:就算財務自由了,每天過得又有什麼不一樣?

在他們眼裡,房子貴還是便宜跟自己毫不相關,反正有地住,有茶喝,餘下的那點精力還不夠琢磨手裡的這個手藝呢。

想想也是,如果你很確定自己想過的生活,還有一件能打發餘生並樂在其中的事可做,就算忽然中了樂透,每天不還是這樣子過。

人生大多數東西,沒得到時以為得到了該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覺得不過如此。在想要的慾望和得到後的無聊之間不停切換,一生就過完了。

還有少數人得以跳出這套路,其中有一位,半生沉浮之後跟我說過一句話,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別無他路。

深以為然。

【部分觀點轉載,如有衝突請聯繫】

個人交流微信:18148919770

推薦閱讀:

當一個人面臨三個事物,一個是自己嚮往的,一個是自己擅長的,還有一個是最穩妥的,他應該把重心放在哪一個?
如何看待支持國貨?
是攝影優先還是旅行優先呢?
送給那些即將「醒來」的姑娘。
有哪些類似《大逃殺》這種「一群朋友參加,但只有一個人能活」的表現人性的電影?

TAG:生活 | 心得 | 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