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式的痛苦,走不出童話故事的公主夢
文/ 深度八卦(shendubagua001)
30年前,侯孝賢說,」伊能靜是大人和小孩的奇妙混合「。今天,這句話同樣適用。
1.
伊能靜一直自稱公主,雖然她並不是天生的公主。
她有一個顛沛流離的童年。父親一心想要兒子,在她之前,家裡已經有6個女兒。她一出生,父親便棄她們而去,和生了兒子的小三再婚。
母親責怪她,「如果不是你,他可能會對我們好一點」。這樣一句話伴隨著伊能靜的成長,特別是在她崩潰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是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多餘的人。
但母親對父親的離開毫無怨言,教育她說,「沒有把男人照顧好,是女人的錯」。還說,女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嫁給一個好男人。
所以有很多年,愛情是伊能靜的全部。她渴望為愛情犧牲奉獻,把苦果當禮物。就像她在自己書里借用的席慕蓉的話,「因你而生的苦果我都要親嘗」。
在18歲遇到哈林之前,她16歲就和一個36歲的男人交往過。當時很叛逆,對方一個電話就能讓她棄事業不顧玩失蹤。在台媒眼裡,她是十足的「小太妹」,所以自打她出道開始,就多是嘲諷。
18歲和哈林在一起之後,她受到的攻擊更多,但這卻讓她越挫越勇,認為這是愛情應該經受的磨難和考驗。從此便是13年的地下情,不被承認,回應都是「朋友」兩個字。
我感謝這世界對我們的不公平,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更相愛相守。——伊能靜《生死遺言》
2000年他們在美國秘密結婚,沒有婚禮。結婚兩年後,她出版《生死遺言》,其實就像是「13年抗戰勝利」之後發表感言一樣,感動自己以期感動別人。
它是寫給哈林的一封封情書。從相識、相戀還有中間的一次分手,文字黏膩又情感充沛。
她向哈林表白:
想念你的時候,我便聽音樂,然後把所有歌者的聲音想像成你。
有生之年,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天。我會幫你安葬,讓你安心,不受失去的苦痛,然後我再陪伴你。
這樣的話與其說感動別人,不如說是為了感動自己。
哈林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字很多」。伊能靜說他還是感動的,這麼多小事都能記這麼清楚。
然而在數年後他們離婚,哈林卻說並不喜歡用煽情聳動的方式曝光自己的私生活。
伊能靜也在這22年的感情無果後,又突然醒悟他們的愛情是有問題的:「你不看我的表演,你不看我的文字,你只是愛我,不懂我靈魂的出口」。
離婚時鬧得並不好看,伊能靜和黃維德的「牽手門」鬧得沸沸揚揚。因為婚內出軌,伊能靜被罵聲淹沒,走向谷底。
面對媒體窮追不捨,哈林說他們「沒有分居也沒有離婚」,伊能靜哭訴其撒謊,說他們已經分居了很久,婚姻的問題不是因為第三者。
於是被伊能靜筆下故事感動過的人懵了,原來看了一本假言情。如果長期分居是真,那對缺愛需要感情填補的伊能靜來說,出軌就是意料之中了。
但伊能靜依然努力讓自己的婚姻生活看起來不那麼「糟糕」。
輿論攻擊之下,伊母曾站出來為自己女兒說話,稱他們夫妻的問題主要是「婆媳關係」,庾母一直看不起他們家。但伊能靜又連忙站出來向婆家道歉,說母親是被「誘導發言」,外人對婆家的評論讓她很憤怒。這也是在維護自己的體面。
一晃這麼多年,2015年伊能靜站在TED的舞台上演講時,對於離婚,她說,「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並且著重強調,曾經作為一個妻子,「無論如何順從,都依然失敗」。把離婚的責任,又往自己的身外推了推。
這一段長達22年,最後沒有大團圓結局的感情,在伊能靜的自我世界裡,也以完整的姿態收場。在這場愛情中,她為自己搭建美好虛幻的愛情藍圖,卻沒想到自己親手把它毀滅。
2.
第三段愛情,遇見比她小10歲的秦昊。伊能靜依舊懷著當年的少女心跳,把熾熱的情感和細膩的心思都給了他。
她說,秦昊彌補了她父親的角色,給了她很多的父愛。沒想到,已過40歲的伊能靜,依舊在找的是像「父親」一樣的男人,童年的缺失感貫穿了她的整個感情世界。
她依舊在為秦昊寫情書。說秦昊教她看清人性,保護她的單純,把塌下來的天頂回去。
還有那些小事。比如秦昊認識她之前夜夜笙歌,和她在一起之後就幾乎不出門。說他的溫柔,帶她回老家讓家人接受她,帶她去見哥們兒,打包好吃的螃蟹,開好久的車去劇組等她回家....
這些讓她感受到愛意的細節她都要牢記並分享給所有人,讓大家看到她在被愛。
在結婚的前一年,伊能靜還自己做導演拍了一部賠錢的電影,《我是女王》,找來宋慧喬、陳喬恩、鄔君梅、姜武、鄭元暢主演。結果投資8000萬,票房慘淡到只有900萬。
這部電影其實是她在和自己過往的青春告別,主演宋慧喬在電影里的名字,正是她自己的英文名Annie,是「女王一號」。而劇情是Annie多年的戀愛被第三者搶走,被推到風口浪尖之後,找到了自己成為「女王」之路,重生逆襲。
看起來,又像是伊能靜給自己的上一段感情,找到了一個既能自洽又完美的結局。
和秦昊結婚後,她為了讓秦昊有一個孩子,冒著47歲高齡產婦的危險,生下米粒,之後的自稱除了「公主」,便是「米粒媽」了。
她依舊愛抒情愛分享自己的私生活,恨不得把自己從內到外都翻出來給眾人看,常在微博髮長文抒情。有相愛的老公,有已成少年、關係親密的「小王子」,在47歲時又生下女兒米粒,她的生活看起來完美無缺,被她稱為「閨蜜」的女粉絲都視她為榜樣。
就像她所說,把自己活成了一顆糖,自稱是「愛笑的懵圈寶寶」。看她的微博,溫暖、愛和正能量一個都不少,生活幸福充盈,於誰都是完美。
3.
這樣的伊能靜,一開始得知她要參加真人秀時並不奇怪,換一種方式分享自己的完美公主生活而已。
然而,《媽媽是超人》播出後,大家卻看到了她生活的另一番樣子。
節目一開始,她帶著14個箱子200多斤的行李,去上海找正在拍戲的秦昊,因為「米粒應該和秦先生熟一點」,「不該只是手機里的小孩」。此言一出無不詫異,要知道米粒已經8個月,秦昊和她還不熟?
而從秦昊和米粒相處時的畫面來看,他和米粒的確生疏,不懂孩子哭喊是餓了,依舊在推著她在床上翻來翻去,舉高高。這至少說明,他沒有和伊能靜一起帶過女兒,即使兩人在一起時,也很少關注女兒的成長,對女兒的習慣和脾氣都不了解。
最近一期的節目,伊能靜因為要陪伴兒子回台灣一天。鏡頭轉到上海,家裡除了秦昊,還有兩位特地被叫過來帶孩子的女助理。
更奇妙的是,助理把米粒抱到秦昊跟前,米粒張手要抱抱,秦昊激動不已,「這是第一次米粒向我索抱啊」。第一次?
雖然這樣的畫面引發了「喪偶式婚姻」的大討論,生了孩子就做「甩手掌柜」的一抓一大把,秦昊並不是特例。但因為伊能靜此前太愛秀曬炫自己的生活,秦昊被包裝成完美愛家的超級奶爸,這樣的反差才會引起爭議。
面對網友對秦昊的指責,伊能靜挺身而出護夫心切,說一切都是節目組後期剪輯的問題:秦昊是好爸爸也是好老公,你們不能這麼說他哦。
但一些細節還是不能甩鍋給剪輯,比如有一期秦昊對伊能靜說,「你是在說相聲,而我是在生活」。
一次他拍戲回來,看到伊能靜給他的驚喜,桌子上擺滿心形蠟燭,還有伊能靜花了兩天時間手工做的米粒成長相冊,這應該在秦昊的日常生活里太常見了,所以他第一反應是,「喲,又換布局了」。
毫不懷疑秦昊對伊能靜的愛,畢竟很少人能全方位回應她的細膩敏感,和直接又暴力的情感索取方式。但旁觀者也都看出伊能靜的「用力過猛」,甚至有人說她太「作」,「戲多」。
就連有人發文稱讚她的努力,比如即使秦昊不回應,她也會努力著去溝通,去回憶戀愛時的美好,賭氣說「我對你是愛情,你對我卻已經是親情了」。於是稱讚她,在無聊寡淡又辛苦的婚姻生活里,她依然在追求生活的情趣。
這樣的「稱讚」她也要辯駁,甚至要找律師處理,因為她並沒有刻意努力啊,她自認她的婚姻生活是美好無缺沒有死角的。不僅她自己需要得到「完美」的認同,老公秦昊也不能被認為是有缺憾的。
節目中她和其他媽媽最不同的是,她的舉動像一出自己編排好的戲,而其他家更像是在生活。
不是說她在作戲表演,而是太過認真地扮演完美的自己,對自己對生活都充滿著完美的想像。這樣的她一旦被嘲諷自己的生活並不完美,不僅會難以忍受還會憤怒。
大概就是,我在自己的公主世界裡幸福的不得了,為什麼要叫醒我?
4.
無論是對哈林,還是秦昊,伊能靜都有拚命去愛的架勢。她要讓自己的生活看起來圓滿,於是可以等13年去等一個婚姻,在得到新的愛情後高調恩愛,放大自己的幸福來獲取他人羨慕的滿足感。
伊能靜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對公主生活的嚮往,多是源於對愛的饑渴。童年的顛沛流離和漂泊,讓伊能靜對愛的需求超出常人,沒有安全感,只能折騰自己又折騰別人。
不僅期望從對他人的奉獻中獲得愛的回報和存在感,還需要進行自我的催眠,即我很幸福,我的生活很幸福,心理暗示是我一定要愛我自己,把自己寵成公主。
但如果不把握好奉獻和索取的度,只會讓身邊人越來越不知所措。獨立的個體和靈魂,從不是說說而已的空話。
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愛的匱乏感不該被嘲諷。她心裡缺失的那一塊,只能等待用秦先生的愛、孩子們的愛來填補,一個完整美滿的家庭才是良藥。
身邊有很多單親家庭出身,或者小時候被父母忽視、得到的愛太少的朋友,長大後的他們對愛的需求,往往都高於其他人。因為家庭不得不很小就獨立,但因為愛的滋養太少,在感情上脆弱敏感。
這隻能靠著自己的力氣和愛人的幫助,從泥潭裡一步步走出,開始第二人生。
成長所帶來的苦痛可以自憐自惜,但不要把生活過成了劇本。
<END>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包文婧在媽媽是超人里的表現?
※大家如何看待澳洲綠黨議員Larissa Waters在國會大廈一邊母乳三個月大的孩子一邊發表演講?
※如何評價小魚兒沙俊良?
※如何評價《媽媽是超人》中安吉的和小魚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