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革期間的經濟發展到底如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對這樣一件事抱有懷疑: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經濟到底有沒有到崩潰邊緣?有沒有遭受嚴重損失?

由於長期只有一種官方宣傳聲音,連這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懷疑竟然也慢慢滋長了起來。現在,被這樣的觀點所影響的人已經為數不少,感覺還是需要做一點簡單的科普,來做個糾正。

(上一次出現這種對官方宣傳的大規模反動,大概已經是《蔣委員長鐵血衛隊大戰雨花台》之類的帖子大行其道,微博上出現一大批國民黨粉絲的時候了。其實,這兩者很接近。)

為了「不要讓謠言重複一千遍變成事實」,我感覺有必要寫這個回答。

下表來自李成瑞的論文《 十年內亂期間我國經濟情況分析—— 兼論這一期間統計數字的可靠性 》,該論文寫於1984年,他將建國以來經濟數據較為完整的年份劃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比較。

用戶上傳的圖片

可以看到,從1967年到1976年,是各項產出指標全面落後的時期——十四個指標全部落後於1977-1982年,還有十個指標的增速比1953到1966年要低。

但這張表並不能打消人們的所有疑慮,反而成為了懷疑的起點。從這張表開始,一些人構建了他們對主流宣傳懷疑的理論框架:

1,文革期間進行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加速提供了基礎,因此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增長,不來自改革,而來自文革。

2,文革之後,工資大幅度提高,享受消費增加,雖然短時間內提高了經濟增長,但擠出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造成了80年代末期的經濟波動。

真的是這樣么?

一,結構失調

首先從「積累率」這個名詞開始講起。積累率,可以看成是你為了未來的消費而放棄的當期消費。這部分被放棄掉的消費,通過一系列投資建設,變成了下一期的生產力。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86》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國的積累率僅有兩個明顯的波動,第一次是在大躍進初期快速上升,而在大躍進後期所有項目一律停工時降到谷底;第二次是在文革初期全國內亂時下降,而在70年代初三線建設進入高潮時上升。而其他的時間段,積累率都較為穩定,在30%到35%左右。

很顯然,「文革期間進行了高積累」這個論斷,從積累率這個數據上看並不能得到支持。那麼「文革高積累」這個印象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裡就要看另一個指標——歷年主要產品新增生產能力。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1950-1985)

上表列出了不同時期的一些主要工業品的新增生產能力,為了便於查看,這裡按照不同的五年計劃來劃分,其中三五(1966-1970)、四五(1971-1975)和一部分五五計劃(1976-1980)的新增產品生產能力是在文革中建成的。

可以看到:

1,在鋼鐵與機械行業、支農行業,文革期間的產能增加非常明顯

3,在能源行業和交通行業,文革期間的產能增加與文革後相比各有高低;

4,在輕工業產能增加上,文革期間的產能增加相對很少。

不過在很多「工業黨」看來,只有鋼鐵機械和支農行業算是積累,其他部門,尤其是輕工業,壓根兒不算產能積累,這部分產能增加也就被他們無視了。

不能否認,鋼鐵、機械和肥料是工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可這誰不知道呢?連屏幕之前的你我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可是為什麼文革之後,這兩部分的產能增加被減少了那麼多,而輕工業的增長成為了主要積累?

對這個問題,我們在知乎上看到了太多的片兒湯話,什麼收買階層啦,寅吃卯糧啦,這話誰都會說,但還是那句話——連你都知道是寅吃卯糧了,那時候的人們不知道?

這時候我們還是得回到文革期間的兩個基本經濟特徵上來,才能理解文革後的產業方向大轉型:

1,十年不漲平均工資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84)》

工資不變這個特徵在這個回答大數據技術是否有可能拯救計劃經濟? - 知乎 中也提到過。工資十年不增長,是積累率太高的緣故嗎?不是,從前面積累率的變化看,文革中和文革後的差別並不能解釋為什麼77年之後的工資能快速增長。

但在平均工資不變甚至下降的基礎上,工資總額卻在不斷提高。這個現象叫做「低工資,廣就業」,也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前長期堅持的政策。而文革時期,是這個原則被實施得最極端的階段,這和意識形態的極端化是分不開的——為了防修反修,因此極力避免勞動生產率的人與人差異擴大。

這個原則的初衷當然是好的,為了讓最廣大人民分享經濟受益嘛!但是當這個原則被引向極端時,平均工資不能動,工人增加卻相對容易,人們便採取迂迴戰術,用增加就業人員的方式來增加家庭收入,這導致了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降低。

當然,勞動生產率這個指標在當時並不重要,他會被套進「經濟主義」或者「唯生產力」的大帽子裡面,被狠狠批判。

2,生活水平不增反降

除了平均工資不變之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出現了下降。62年大躍進結束後,在63到65年,「抓吃穿用」政策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流。但是,隨著文革開始和三線建設的鋪開,吃穿用政策無疾而終,重工業偏向的政策重新佔據主流。

用戶上傳的圖片

上表可以看到,在糧食和食用油方面,在整個文革期間基本沒有增長,如果說這個部分和化肥與合成氨相關,因此增長緩慢也情有可原的話,布和食糖的增長在三線建設全面鋪開的四五時期也非常緩慢。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1950-1985)

上表為各個時期不同房屋的建築面積,單位是萬平方米。可以看到,文革時期的住宅、學校和醫療機構的建造都比較緩慢,一些指標比文革前還要慢許多,尤其是住宅,1966年到1978年竣工的還沒有1953年到1965年竣工得多。城市居住環境和公用事業發展,在文革期間非常緩慢。

想想看,十年不漲工資,十年的生活水平沒有提高,十年了住的房子越來越小——但國家仍然在重工業上加大投資。

不是說國家不能投資重工業,而是如果在投資重工業的同時,讓民生相關的工業一點點都得不到發展,結果會如何?

在防修反修和集體主義佔據絕對主流的年代,你可以把國家看成一個人,把人們看成一個個細胞。突然,國家要健身了!於是各種忌口,勞其筋骨,一年後獲得了一副美好肉體。

但是,一個個人,並不是完全聽從大腦指揮的一個個細胞。他們不是不可以參加國家的工業化大計,不是不可以暫時性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時間長了,他們是會不滿意的。當這樣的不滿意越來越多,下一個步驟就是補欠賬了。

就好像健身到一半,身上的細胞不幹了,大病一場,你不得不進醫院躺上一個月,花很多錢,吃上很多營養品,身上剛剛練出的肌肉也消耗掉不少。在這種情況下,把「因為健身太狠了而不得不在醫院躺一個月」這種補上欠賬的行為看成「寅吃卯糧」,未免就有些可笑了。

二,效率低下

如果僅僅是停留在這裡,我們可能還只是將文革看成是一個經濟比例失調的年代。但事實上,文革真正造成的損失,是在效率上,包括工業生產效率和投資效率。而工業效率和投資效率的低下,則要從當時的工業組織形式上破題。

在這個方面,最好的著作是夏爾?貝特蘭的《大躍退》。貝特蘭因為1976年政治風向的變化,在1977年辭去中法友誼協會的主席,並在1978年寫下了對文革後一些問題的看法,即《大躍退》。

這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分左派「防修反修」的大預言和聖經,但也同樣讓我們看到,在「防修反修」的同時,還要提高生產效率,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為了制止修正主義路線的露頭,堅持工人階級的絕對領導,要反對的東西有很多——要反對一長制,要讓工人能有很高的權力反對規章制度,要制止企業的唯利潤傾向,要堅持工資上的平均主義——可是這樣做確實造成了生產效率的低下和生產的一些混亂。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煤礦傷亡事故統計分析資料彙編(1949-1995)

上圖可以看到歷年來不同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變化。可以看到,大躍進和文革時期,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都很高,而與此同時煤炭挖掘的變化幅度並不大。(當然我們也能看到鄉鎮煤礦在80年代後期的死亡率增高,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諷刺的是,在工人階級真正當家做主的階段,工人的生產死亡率更高了——說完這句話,我已經替一些人想好了回復,「你以為資本家/修正主義者設立的規章制度真的是為了降低工人死亡率嗎?錯!他們是為了更好地剝削工人!」我可不打算回復這麼永遠正確的話,不過我還是先替你問了。

在文革階段,工業生產的一項重要瓶頸出現在鐵路運輸方面。鐵路運輸的問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很簡單,那就是無法準點,運力被嚴重限制。鄧小平1975年回到領導崗位開始抓經濟,第一件事兒,就是抓鐵路。1975年3月5日,鄧小平在省、市、自治區黨委主管工業的書記會議上發表《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講話,說:

怎樣才能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分析的結果,當前的薄弱環節是鐵路。鐵路運輸的問題不解決,生產部署統統打亂,整個計劃都會落空。所以中央下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就要發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解決鐵路問題的辦法.還是要集中統一。但是近幾年這方面實際上大大削弱了。由於削弱了集中統一領導,鐵路運輸總是上不去。按現有的實際能力裝五萬五千車是沒有問題的,而現在每天只裝四萬多車。所以中央的《決定》是根據鐵路的特性,重申集中統一。

現在鐵路事故驚人,去年一年發生行車重大事故和大事故七百五十五件,比事故最少的一九六四年的八十八件增加好多倍。這中間有許多是責任事故,說明沒有章程了,也沒有紀律了。現在有些規章制度要重申。火車司機不能下車吃飯,值班不準喝酒,現在也不嚴格執行了。喝醉了酒扳錯道岔,就會造成火車相撞的重大事故。所以必要的規章制度一定要恢復和健全,組織紀律性一定要加強。這個問題不光是鐵道部門存在,其他地方和部門也同樣存在。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管理大事記》

嚴格的規章制度!火車司機不能下車吃飯,值班不能喝酒!這麼修正的論調,毛澤東照樣批轉了他。毛澤東看不出他修正嗎?還是毛澤東認為在此時有比防修反修更重要的任務?看看下圖的各個五年計劃的正點率,就明白了。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鐵道年鑒(1999),注意坐標軸下限為70

工業生產效率的降低,事實上直接影響了文革時期的積累效率。

我將《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1950-1985)》中建國後到1985年的所有重大建設全部保存了下來,計算一個指標——文革間的建設和文革之外的建設,在效率上有什麼區別,在同樣的生產能力增加前提下,建設工期分別要多久?

用戶上傳的圖片

資料來源: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1950-1985)。為了防止三線建設的「山散洞」對建設難度的影響,我在計算時特意控制了建設地區,並主要分析那些在同一地址興建的多期工程。

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文革期間進行的建設,除了火電廠的建設速度更快一些之外,其他的基本建設速度都要低於文革之後,差不多在一半左右。事實上,不少重大工程的建設速度還遠低於文革前。同樣新增產出的重大工程,在文革以外需要3、4年造好,而在文革期間要花6、7年。

建設效率的降低,意味著文革的積累還出現了大量的浪費,平白拖長了固定資產投資的戰線,佔用了大量本可以用在其他方面的資金。一些在文革時開工的建設戰線鋪開過長,也從另一方面導致80年代初一些建設項目被迫下馬。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幾個主要結論。

1,文革期間的經濟結構嚴重失調,在積累率與文革前後差別不大的同時,基本上完全忽視了人民吃穿用的需求,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保持停滯。而80年代的輕工業偏向的建設,很大一部分是在補文革期間人民生活水平停滯的欠賬。

2,文革期間的生產、建設效率嚴重偏低。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投入下,卻得到了更低的回報,造成了更大的生產傷亡事故。而這些,與意識形態和文革期間的工業組織形式是分不開的。

文革的經濟緩慢發展,和八十年代的快速增長分別來自哪裡?貝特蘭其實說得很對,那就是中國原來不「修」,而後變「修」了,在很多地方變得和蘇修一樣了。修的結果,是企業的利潤導向,但同時也導致在生產率差異下,自由主義開始從個別積累慢慢滋長出來,並最終導向了雙軌制。

雙軌制下,無論是要並軌,還是要消滅其中一條軌道,都難以避免動蕩。80年代末期的價格闖關是為了什麼?是因為什麼「80年代初的寅吃卯糧」或者什麼「80年代初的全民狂歡」嗎?

大錯特錯,那是在修正之後社會主義的不斷退卻的必然結果。最後一點社會主義殘餘,就是在80年代末的強烈對比之下被完整地顯示出來,並且最終被消滅掉了。

推薦閱讀:

遇到趣店詐騙,請問趣店貸款是真的嗎?
怎樣才能將肯德基、麥當勞上綱上線到國家安全層面?
如何反駁「去日本旅遊、購買日貨花費的錢就變成以後戰爭射向你的子彈」?

TAG: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