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投資項目的發展性比「盡職調查」能更有效控制風險

什麼是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指投資人在與目標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後,經協商一致,投資人對目標企業進行的一切與此次投資相關的人員訪談、現場作業/業務流程觀察、法律/合同/文檔/賬目/賬本證照等材料文件的查閱/複製/留檔、分析、對比、評估等一系列活動的統稱。(個人經過實踐得出的總結,力求盡量完整總結)

一般包括五個方面:

  • 團隊情況和背景等盡職調查,評估道德風險、可能的風險動機

  • 組織體系和機制盡職調查,評估企業的決策、執行、反饋、監督組織設置的相關風險

  • 法律主體/政策法規/產權/債權債務/潛在訴訟糾紛等盡職調查,評估法律權責、權益歸屬、訴訟、監管政策等風險

  • 財務盡職調查,評估賬目、報表真實性、準確性

  • 業務/客戶風險相關盡職調查,評估業務和客戶相關真實性、可持續性等風險

視乎實際流程需要可能也會參考律師的法律意見、會計師審計意見、相關行業資產評估師意見、以及相關行業顧問的意見等等。

盡職調查的目的:

主要是因為投資是非標準化、信息不對稱的交易,需要通過盡職調查對團隊、法律、財務、業務等方面的歷史性資料,儘可能全面的掌握、分析和評估交易對方的真實風險。

盡職調查應重視實質而非形式,但調查只能做到程序性完整,無法做到實質性完整:

關於應重視實質而非形式

參考最近輿論非常關注的某十三年左右歷史,從5億註冊資金開始,資產增長到近2萬億資產的保險巨頭,有媒體質疑其股東資質和出資真實性問題,但是保險行業是高度受監管的,股東的資質和出資是要受到很嚴格審核才能獲得和維持牌照,一個持有牌照的公司,如果按形式性來看,已經合規了;但是媒體指出很多的問題確實令人疑竇叢生。

倘若最終被查證是通過不正當、甚至是違法手段獲得了牌照,哪怕已經取得形式上的合規,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是可以被宣布吊銷這個牌照的,所以盡職調查應該更側重實質性

程序性完整,無法做到實質性完整

盡職調查是通過設定的標準程序和項目內容,對歷史的資料進行梳理、分析和評估,最終得到的完整是一個程序性的完整,沒辦法保證實質性的完整(這個觀點,我參考了法學裡的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的對比)。無法保證實質性的完整就代表可能會存在未被了解、發現、識別的風險,風險的程度和可控性也無從知曉。因為一個企業的經營,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完全準確的記錄其歷史,舉三個方面例子:

  • 財務上交易支付的電子化已經解決了款項往來記錄的很大問題,但依然有現金交易的情況或者款項可以提出現金,再進行現金交易往來,這部分就難以保證真實性了;

  • 會計記賬製表是對資金的往來根據一定的會計準則、稅務法律進行分類、記錄,在實踐中怎麼根據會計準則、稅法規定進行會計科目調整是有解釋空間的;

  • 公章的使用,目前依然沒有辦法對使用歷史進行第三方獨立的完整記錄,通過盡職調查無法保證企業的實際控制者不存在和其他方進行有損公司利益的交易,只要他在盡職調查時隱藏起相關的文件即可。

通過書面稱述和保證來兜底可能未被披露的風險

很多時候只能通過相關實際控制人的書面稱述和保證所披露和提交的相關材料是公司完整的材料,否則相應未來發生的損失由相關實際控制人個人承擔由此發生的損失和法律責任。

不過非常建議企業實際控制人不要去隱瞞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因為隱瞞了相關問題,未來這些問題爆發了,所產生的後果就需要自己去承擔了,往往涉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刑事責任。

圖一:某上市企業的招股說明書里的聲明:書面陳述和保證

圖二:證監會對相關上市公司欺詐和信披違法的處罰案例

瑕疵無處不在,坦誠溝通共同應對風險

不要因為擔心企業面臨的一些問題就選擇不披露、不溝通,一方面是將面臨巨大的潛在法律風險,另一方面是:

  • 這個世界沒有誰是完全沒有任何瑕疵的

  • 這個世界也沒有公司完全沒有瑕疵

決策的核心是要對這些主體的情況、風險、瑕疵摸底和評估其對合作(投資)預期的影響程度

  • 再所謂「璀璨閃耀、絢麗奪目」的鑽石,在放大鏡下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

  • 再所謂「水嫩剔透、白皙無暇」的臉,在放大鏡下肯定有斑點

  • 化學讓我們知道自然界上不存在100%純凈的物質

大家有看過一些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就會有印象,招股說明書里會詳細披露各種各樣存在風險的情況,並進行免責聲明

圖三:某A股上市招股說明書的風險披露

圖四:某香港上市租車公司披露他們未能全面遵守中國多項交通法律的風險

建議坦誠的和你的支持者(投資者)溝通你存在的所有問題,坦誠的溝通結果很可能會讓潛在投資者就放棄跟進。

但是,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要做的事業足夠大、目前的階段足夠讓這些投資者看到信心,即使你坦誠全方位的溝通你的歷史和問題,也行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可能你依然會得到支持。

這樣的好處是,你既不會承擔虛假稱述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又能夠和支持者坦誠溝通問題,儘早一起分析歷史遺留問題並設法解決。如果所面臨的問題無法解決,損失無法挽回,那就去接受,有的問題有處理解決空間,必須承認有的問題只能承受,但是坦誠和信任是合作發展的基石。關鍵是這個世界沒有秘密,遲早會爆出來,那個時候就很被動,甚至影響全局。

圖五:「從宋家兄妹談述此事的記錄可知,蔣介石向三小姐求婚事,宋家曾召開家庭會議,討論美齡該不該嫁給蔣總司令。宋母倪太夫人不贊成這樁婚事,她的理由是蔣不信耶穌基督,且結過婚;宋家另兩個反對派是慶齡和子文,慶齡認為蔣是有婚之人,而掌管國民黨財權的宋子文則與蔣時有摩擦,他們並不看好蔣介石。不過,宋靄齡則積極推動婚事,她力排眾議,堅信蔣的前途不可限量。」——摘自:人民網,作者:凡歌,原題:宋美齡:世紀婚禮背後的政治與愛情

圖六:後來陳獨秀參與創立了GCD

道德風險會引發所有風險,高速發展的業務才能有效預防

企業面臨各類風險,除了戰略風險、業務風險、監管風險等外部競爭和監管的風險外,其實最難以預防的是企業內部的道德風險。如果道德風險頻繁發生,團隊心思在怎麼將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企業利益最大化,那個團隊是沒有心思將大量精力花在考慮公司的戰略、發展、業務和監管變化上的,道德風險引發的是全方位的風險和危機。

怎麼預防道德風險呢?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除了結合歷史材料分析動機、監督預防之外,更關鍵的是要選擇投資具體領域的發展機會足夠大,發展速度足夠快的企業。

財務投資者無法全程的監控整個企業的發展,甚至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也無法完全把控企業的道德風險。

當企業的發展空間大、速度快,理性的企業負責人和整個團隊看到公司整體的利益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個人利益,比自己私底下以損害企業利益為代價獲得私利更多時,自然有更多的動力發展整個企業。

哪怕從企業弄出1個億人民幣的現金在手裡(加上這個過程中的法律風險)的這個收益相對於成為某個行業里的領頭羊,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的企業負責人帶來的個人影響力、社會地位、股份增值的收益要小得多而且還要給1個億的現金找保值增值的投資方向,其實是很困難的,最保值增資的往往是自己的事業,當然了,在有條件的時候在不同資產類別配置自己的資產肯定更能分散風險,但是最有增長潛力的應該是自己的主業。(否則就是升遷無望在機關單位里看報喝茶的人,這類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圖七:崑崙萬維董事長周亞輝談羨慕映客創始人奉佑生

註: 封面是陳尚昌的畫作《陰謀論》


推薦閱讀:

TAG:尽职调查 | 风险控制 | 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