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究竟離進口奶有多遠(一)

過去二十年,我們見證了「中國品牌」崛起的時代。衣服出口了,鞋子出口了,手機出口了,就連老乾媽和辣條都出口了...

但...牛奶呢...?

牛奶別說出口了,好像就在本國家都很容易被進口奶吊打。

真是這樣嗎?中國奶難道就是比進口奶差嗎?我們別慌下結論。這期我們就先來平心而論一下,國產奶和進口奶在原料奶方面有多大的不同?

一、牛

牛奶好不好喝,很大程度上牛是最關鍵的因素。

先說說牛的本身。更準確一點說,是牛的基因。目前世界最廣泛養殖的奶牛品種就是產自荷蘭的荷斯坦(Holstein)奶牛。大家都對它的樣子耳熟能詳。那種標誌性的黑白花紋也成為了「奶牛」的標誌。

當然,還有其他的奶牛品種存在,比如澤西島的娟珊牛(Jerseycattle),瑞士的瑞士褐牛(Brown Swiss)等等。它們產出的牛奶口感都有一些不同,但是目前荷斯坦是最常見的品種。

為什麼常見?原因很簡單:高產嘛!這種奶牛的年平均產奶量可以達到7 噸。這個數字很可觀,試想一下,如果你的面前有一頭這樣的奶牛,它產多少牛奶你喝多少,那麼你平均每天需要喝83.38 杯牛奶才能把它產的奶全部喝完!

中國最廣泛使用的奶牛也是荷斯坦奶牛。在之前,很多牧場中奶牛的基因並不純正,混有其他品種牛的血液。這可能導致了牛奶的產量和品質沒有純種荷斯坦奶牛來得高。

<那麼中國現在做得怎麼樣?>

越來越多的養殖場已經直接進口純種高產荷斯坦牛了。牛種不純導致的問題已經慢慢得到了改善。

二、草

牛奶的品質好不好,「草」的質量也是決定因素。

跟很多人想像不同,奶牛通常是不需要在草原上放牧的。當然,想要放牧也可以,但牛消耗的能量多了,牛奶產量反而會下降。

當然有一些廠家會放養奶牛,然後特地生產「放牧牛奶」,這種牛奶的ω-3脂肪酸可能稍高一些,但論總體營養價值,和圈養的牛產下的牛奶區別不會很大。簡而言之,喝的是情懷。

那麼,圈養的奶牛吃什麼呢?

這個水就很深了。奶牛在不同階段吃的飼料配比都不一樣。飼料本身分為很多種,包括粗飼料、精飼料、蛋白質類飼料、維生素類飼料、糟糠類飼料等等。而粗飼料中就又分成乾草類飼料,青綠飼料(也就是青草),青貯飼料(發酵過的青綠飼料)等。在奶牛的不同生理階段,需要配置不同比例的混合飼料。這種混合飼料被稱為全混合日糧(TMR),如何準確配置 TMR,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才行。

青貯飼料是應用最多的飼料。有人做過統計,一頭奶牛每年需要青貯飼料6000 公斤左右。青貯飼料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原料奶的品質。不過,青貯飼料製作並不容易,發酵溫度、濕度需要控制得當。國內之前很多青貯飼料的品質與國外有差距。奶牛吃得不夠好,產的奶當然也不會好。

<那麼中國現在做得怎麼樣?>

現在國內奶牛飼料已經有了很大改觀。隨著「糧改飼」的推進,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發展迅速。這種飼料可消化率高達70%-80%,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秸稈青貯和莖葉青貯飼料。

在 2016 年,已經有 70% 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配備了全混合日糧(TMR)攪拌車,精確配置的全混合日糧讓奶牛都吃上了豐盛的「營養套餐」。

三、擠奶

一想到「擠奶」,大家總是會想到「擠奶工人」在奶牛身旁辛苦勞動的場景。但是,這種場景已經快變成歷史了,因為現在,「擠奶工人」正在被機器人取代。

用手工擠奶方式,每人每小時最多只能擠6-8 頭牛;而如果使用轉盤式擠奶機,每小時100 頭牛不成問題。機器人擠奶不僅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比手工擠奶更加衛生。

手工擠奶過程如果不幹凈,很可能導致牛得乳房炎,產下劣質牛奶。而且如果擠奶環境不幹凈,奶中微生物很可能會超標。但是如果交給機器來做的話,只要操作得當,這些問題就比較容易避免啦。

<那麼中國現在做得怎麼樣?>

之前在中國,由於機械化水平較低,大部分奶牛場採用手工擠奶。但是最近幾年,各個養殖場都相繼採用了機械化擠奶的技術。在2015 年,中國的規模化養殖場已經100% 實現了機械化擠奶。

傳統意義下的擠奶工人在大型養殖場中已經不復存在。

四、飼養環境管理和疫病防治

奶牛要住在舒適的環境中,才能產下高質量的牛奶。對於保持優質環境,世界各國都有一套相對成熟的計劃,稱為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良好農業規範)。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中國對於奶牛飼養的標準是《GB/T 20014.8-2008》,標準里詳細規定了牛舍、擠奶廳、儲奶廳,奶罐車等需要達到的衛生要求,以及常見疫病如何防治等內容。

在之前,小規模農戶目前在我國佔了奶牛飼養量 80%,多數農戶飼養的奶牛數在20頭以下。讓沒有背景知識的小農戶嚴格遵守 GAP 計劃,相當難。

<那麼中國現在做得怎麼樣?>

目前情況好轉了很多,因為最近幾年奶牛養殖的「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技術落後的小企業已經被淘汰出局了。在 2005 年,大規模養殖場已經佔據了奶牛飼養量一半,根據「十三五」規劃目標,到 2020 年,這個數字將達到 70%。嚴格實行 GAP 規範對於這些大規模養殖場來說,當然不成問題。

五、從牧場到工廠

牛奶被擠出之後,需要保存在儲奶罐中,然後經奶罐車運送到工廠,進行後續的殺菌工序。但牛奶這種東西其實是微生物最好的培養基。微生物在剛擠出的生牛奶中會大量的繁殖,換句話說,牛奶的變質從擠出的那一刻就在持續進行著。

所以,從牧場到工廠,時間越短越好。

有一些國家會對牛奶從牧場到工廠停留的時間做限制,比如規定在儲奶罐中停留不超過 48 個小時,在奶罐車停留不超過 2 小時。除了時間限制,還有溫度限制。美國規定牛奶自從被擠出之後就需要快速冷卻到 7 攝氏度,之後一直到工廠,都需要保持這個溫度。也就是說,需要採用全程冷鏈運輸。

<那麼中國現在做得怎麼樣?>

儲奶罐的溫度控制對於大型養殖場早已不是問題。不僅如此,目前一些乳品企業已經可以實現時間限制的要求了,國內乳企中,大型企業也要求冷卻到4攝氏度,在奶罐內停留的時間不超過24小時,在未來各大乳品企業肯定會按照標準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

六、中國奶 PK 進口奶,勝算何在?

其實,目前的國產牛奶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或者超越了進口牛奶的水平。

我們直接拿原料奶的檢測指標說話吧。比如,從「乳脂率」來看,國產原料奶的平均值已經達到了 3.69%,已經超過了美國 3.25% 的標準。「菌落總數」雖然平均看沒有達到美國標準,但如果單看規模牧場(16 萬 CFU/mL)的話,也已經小於美國標準(30 萬 CFU/mL)了。而「體細胞數」中國奶(33.3 萬個/mL)成功超越了美國(≤ 75 萬個),歐盟(≤ 40 萬個)和加拿大(≤ 50 萬個)的標準。

2015 年,農業部對中國各個城市的奶產品進行了檢測,共檢測了 200 批次樣品,其中包括 150 批次的國產奶,50 批次的進口奶。結果顯示,對於黃曲霉素M1、獸葯殘留和重金屬鉛的含量,進口奶和國產奶之間也已經沒有顯著差異了。

七、總結

國產原料奶,特別是出自大規模牧場的國產原料奶,已經具備了正面 PK 進口原料奶的條件。隨著國內幾大知名乳企收奶的標準越來越向歐美看齊,他們在奶源端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硬體設施上相差無幾,同樣都是荷斯坦奶牛,同樣都是進口飼料,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軟實力了。如何培養出懂技術、懂運營、懂科學的新型牧場主,這是奶源質量提升的關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提高自己牧場里的原料奶質量。但問題是,沒有一所職業中學/高中或者大學在真正地教這些很實用的內容,總不能拉著每個養牛人去大學裡面上相關的專業課程吧。

於是,這幾年我們就看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牧民知識培養項目,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蒙牛和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大學聯合開展的社會責任項目「蒙牛牧場主大學」了。這倒是個很好的模式,大型的乳企和農大有技術有資金,牧場主需要提高姿勢水平。把牧場主培養起來了之後,牧場主能更高效地提供更高品質的原料奶,增加收入;乳企也能收到更多達標的原料奶,為以後的加工和擴大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只是原料奶可以跟進口原料奶pk可是遠遠不夠的,在下次的內容中,我們將跟大家分享,把原料奶運到工廠後,中國的牛奶工廠有著怎樣的加工水平和姿勢,還是不是依舊可以跟進口奶pk,敬請期待。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技術型吃貨】---

推薦閱讀:

雞翅長毛了還能吃嗎?
添加劑,防腐劑,色素有什麼區別嗎?
既然癌症和腌烤炸食品關係很大,那麼川渝地區癌症病發率高嗎?
聽說現在的草莓是打了膨大劑等激素,才會長的那麼大。是真的嗎?
請問為什麼美國法國(特別是亞馬遜自營)不賣康寧玻璃鍋,反而中國有大量法國進口玻璃鍋?

TAG:牛奶 | 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