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已不是當年的格力,小米還是當年的小米
文/秋源俊二
今天看到一篇寫格力的文章,有著一段論述:
戰術的勤奮不能掩蓋戰略的懶惰。
美的和海爾早已布局海外,用國際化引擎驅動增長。美的更是憑藉收購庫卡快速切入機器人領域,打開新的想像空間。
格力作為空調老大,在海外市場卻落後於人。2016年中報顯示,格力外銷佔比24%,2016年美的外銷佔比為43%,2016年上半年海爾外銷為29%。格力外銷毛利率21.2%,比內銷低23個百分點,顯示出格力品牌在海外溢價困難。
美的2016年電商銷售230億,佔比已經達到14%,預計2017年將達到20%。而格力從未披露線上業績,格力電商搞了兩年多,進展如何,外界不得而知。
格力空調還停留在開機激活、手機操控上,海爾和美的早已跨過了控制這一關,以單品為核心搭建智能家居,引入第三方共同做大生態圈。
2017年,美的股權激勵計划進行到第四期,向1600名員工授予1.3億股,佔總股本2%。青島海爾的核心員工持股計劃也進行到了第二期,總共拿出5.2億元從二級市場購買4700萬股,激勵1130名員工,佔總股本0.77%。
格力股權激勵遲遲無法啟動。2016年董明珠給全員加工資1000元,一線員工感激涕零,但對中層作用微乎其微。
在全行業補庫存、房地產火爆的大背景下,可以肯定2016年格力年報依然靚麗,凈利潤150億傲視群雄。2017年樓市紅利持續釋放,格力業績還將繼續飄紅。
但三年五年後呢?
言下之意,作者認為三五年之後,格力將不再是格力。
對此,我是不認同的。
一、
前兩天,還和一位朋友討論,旺旺、康師傅和統一,最近一年財務數據很難看,具體如下:
在過去的2016年度裡面,這三家企業的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康師傅和統一,凈利潤下滑恐怖。
(康師傅是三倍總槓桿,統一是五倍多槓桿)
順帶看了看這三隻股票的股價走勢圖:
正是起高樓,宴賓客,轉瞬卻樓塌了。股價飛流直下三千尺啊。
這背後深刻的原因:無他,消費升級,市場由增量轉為存量,競爭加劇。
二、
簡單來說,當時康師傅、旺旺、統一,進入中國時候,大陸市場是一塊處女地。前些年高速增長,來源於市場「從無到有」。在空白市場上,典型的躺著掙錢。對於企業而言,只要生產,就能夠產生高速業績和巨額利潤。市場情況,偏向於賣方市場,只要生產,基本就可以賣出。
企業財報數據,節節攀升,股價也是蹭蹭蹭的上漲。
這樣的情況,在2010後開始轉變了,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為買方市場。時代變了,以前大家都是從無到有,現在轉型,從有到優。
簡單來說,這些企業別看數據靚麗,金玉其外,但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只是趕上好時光而已。
類似於牛市,咋都能掙錢,但這並不是因為你眼光、投資有多牛逼。
而從2014年後,就是考驗企業深耕能力了。產品創新、產品優化、產品開發,才能成為繼續存在市場的理由。
當然這些企業也可以選擇進行市場開發,比如去欠發達國家,繼續維持高增速。但現實往往殘酷,貧窮國家往往由於政治、軍事因素,讓這些企業望而卻步。
繼續在存量市場上,真的要白刃相見、血拚刺刀,發現自己戰鬥力渣渣。
三、
這讓我想起了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經過多年廝殺,可樂市場剩下競爭對手只有百事和可口兩家。
熬到最後,可口可樂開始大規模國際化,進入欠發達國家。
也正是這個時候,1989年的春天,巴菲特買下了10.7億元的可口可樂股票。從此以後,我們經常在鎂光燈看到他喝櫻桃可樂的場景。也成為巴菲特引以自豪的投資案例。
究其原因,就是可口可樂,在存量市場,競爭成功了,在激烈的競爭中,鍛煉中一身真本事。隨後揮師南下,勢如竹破,掃蕩全球。
在巴菲特看來,就是產生所謂的「心理壟斷」,是消費者最終主動形成的品牌壟斷,是可樂可樂成為「可樂」代名詞的壟斷。
四、
回到我們的主題,目前旺旺、康師傅和統一,只能他們在增量市場中,成功了,是佼佼者。
但現階段,隨著大陸經濟這些年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市場開始變向了,由處女地開發變為存量競爭。
在各自的考試中,這三家快消食品企業,均表現一落千丈。究其原因,沒經歷過牛逼的血拚唄,像可口可樂經歷過各種廝殺,所以能活下來。
還是一句話,以前掙錢太順了。
這就是為什麼改革開放那會,錢好賺,下海就是萬元戶。增量的生意,是輕鬆的生意。
五、
那麼,存量市場競爭,究竟需要企業哪些能力?
根據產品策略,很顯然是產品開發和產品滲透能力。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研究開發、細化、優化、深耕等能力。
做細分化市場,針對不同客戶做出更多產品,提供細化服務。例如速食麵,研發健康、綠色等概念食品;營銷做得更細緻,廣告打的精準;
這些,我們稱之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就是企業優勢所在。往往在增量市場中,企業高速發展,數據華麗,但企業本身並不具備多大優勢。反而導致自己盲目自大,看不清楚自己。
六、
我們現在回過頭想想,小米在2011——2014,那銷售手機數據,多麼牛逼。
為什麼呢?因為那會小米處在一個基本沒有競爭對手的階段,國人正處於從非智能機轉換為智能機階段。
市場是增量市場,小米憑藉這股風,把估值拉倒450億元,但隨後,國內其他手機玩家也看中,市場也由增量轉變為存量。
瞬間,發現小米戰鬥力渣渣。
隨後,小米通過兩個舉措,想繼續位置高增速:
1、國際化,大力開發印度、南北市場;
2、多元化,生產充電寶、耳機、電子秤等等;
總之,雷軍寄希望於用空間換時間,讓小米深耕下去,產生核心競爭力。從而整體看起來,仍然保持高增速。
我們看看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產生來源,大概有四種:
1、物理上獨特資源,例如專利;
2、具有路勁依賴性資源,例如多年的京東快遞口碑;
3、具有因果含糊的資源,例如華為的企業文化;
4、具有經濟制約性資源,例如滴滴快的、新美大等;
小米這幾年,核心競爭力是有所提高的。但顯然,雷軍提倡的「新零售」、「好市多(Costco)等等,顯然學習的是經濟制約性的路徑,有點不對路子。
製造業,顯然是精益製造、產品質量、技術專利,才是立足源泉。日本、德國、美國製造,莫不如此。
新零售的思路,在我看來,還是一種「迴避」、「躲避」策略。說白了,本質上對自己的產品不自信,缺乏信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迴避戰略,換來時間。
不過問題的疑問是:小米是否落腳地放在持續的改進產品質量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規模,讓數據符合投資人,最終忽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小米還是和當年一樣,靠的戰略勤奮,意圖忽略戰術問題。
當然,由於我不在小米,不清楚小米對於研發、技術的態度,如果想做國民企業,這個坎,真的不要逃避了。
假若,雷軍只是想通過新零售產生的空間,換取小米發展核心競爭力時間,我認為沒什麼問題。
否則,終究成不了世界級企業,實現不了自己內心的夙願。
華為後發制人,說到底,是具有核心競爭力,有技術、有研發做支撐。當其通信設備領域做到全球老大的時候,轉向做消費端,難度小多了。
所以我們看到華為,這兩年,在手機製造,迅速崛起。最近華為手機業務,利潤很差,也是由於競爭導致,這不是文字論述的重點,但是華為在全球手機業務,站穩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七、
回到文章開頭,關於格力的論述。否定這看法,原因就在於此。
格力本身就在一條路黑到底後,再考慮多元化。格力是在完成市場滲透、產品開發後,再考慮多元化和市場開發。
相比美的,格力在把一個線做穿了、做透了,市場佔有率高達40%,才考慮多元化,例如手機、電動汽車、家電等等。
類似華為,在通信網路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達到了天花板,才開始無線終端產品。
現在格力,已經不是當年,只囿於空調領域的格力了,經營理念也發生的變化。
對比小米,小米還是當年的小米,始終戰略勤奮。
當然,我們也要客觀看待進入新領域,複製過往的經驗。本文的意思不是說,格力就一定能夠做好多元化,一定要看不起格力和小米。
走增量路,確實容易些,但也是路啊。
格力一直深耕存量市場,現在才考慮轉型增量市場,美的市值雖高,但是這個公司,一直做增量市場!
看看國內大的形勢,消費升級,在存量之間競爭,美的本身創新,優化等等,這方面能力是不夠的!這是美的為什麼進行市場開發的原因!
和小米一樣,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所以選擇多元化或者市場開發。
當然,這兩種經營策略,並沒高低優劣之分。但是必須清楚,如果想成為世界級企業,一定是在存量市場中,經過考驗,真刀真槍,拼刺出來的。
跑馬圈地的,只是生意。深挖潛航,
從無到有,做增量很容易;從有到優,難度經營大!
其實,我想到一個電影《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扮演的中校在影片末尾處一段慷概激昂的演講: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就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他媽的太苦了!
作者 秋源俊二 微信公眾號 QYJEQYJE
推薦閱讀:
※董明珠造的SUV咋樣?靠譜嗎?
※格力電器的接班人問題其實已由不得董明珠
※財務報表分析—2016年格力電器(上)
※在格力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
※家用的120平左右的房子,問下德業的抽濕機和格力的那個抽濕機那個好?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