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的「西遊記」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李志常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覺得非常有趣,寫一段讀書筆記。這書是四大名著《西遊記》原型之一。
◆成吉思汗問丘處機:約嗎? ◆
丘處機是王重陽的弟子。1148年出生,1167年開始學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給他起了個號,「長春子」,後來他修道成功,也成為了全真教掌教。大家尊稱他為「長春真人」。
當時正值天下紛爭,他掌教後先後收到了金朝及南宋的邀請,都回絕了。那段時間,年近花甲的成吉思汗逐漸感覺自己越來越不行,他的近侍、大忽悠劉仲祿瞅准了機會向成吉思汗進言說天底下有個活神仙叫丘處機,活了三百餘歲,有長生不老之術。丘處機就這樣被劉仲祿坑了,成吉思汗立刻派劉去請活神仙,學習長壽秘訣。
畢竟當時成吉思汗勢力強大,丘處機知道躲是躲不掉了,只好答應了……大家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丘處機帶著勸誡成吉思汗停止殺伐的理念去的。這應當是他審時度勢、判斷時局後很謹慎地做出的決定吧,大勢已定、天命不可違,倒不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天下蒼生做一點什麼。
丘處機說:那就約吧,能不能約在燕京?(地方近,還能喝點啤酒唱唱歌)但成吉思汗可不同意,他想把他請到自己的「雪山行宮」去。雪山行宮在哪兒呢?在現在的阿富汗……別說元朝了,現在我們都會覺得阿富汗是萬里之遙。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上路,這次「意外之旅」從一開始就蒙上了「坑爹」的色彩。
◆成吉思汗下了一道詔書 ◆
得到丘處機「謝邀」的答覆後,成吉思汗非常開心,寫了一道詔書: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師:
省所奏應詔而來者,備悉。惟師:道逾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馳傳訪諸滄海。時與願適,天不人遠。兩朝屢詔而不行,單使一邀而肯起。謂朕天啟,所以身歸。不辭暴露於風霜,自願跋涉於沙磧。書章來上,喜慰何言?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誠雲可尚。朕以彼酋不遜,我伐用張。軍旅臨試,邊陲底定。來從去背,實力率之故然;久逸暫勞,冀心服而後已。是用載揚威德,略駐車徒。重念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游於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几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秋暑,師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這道詔書語言淺顯易懂,字面意思不用多解釋。不過有幾處細節我覺得非常值得品味。
「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醜話說在前頭啊,我請你來不是討論打仗這樣的事情的。實際上勸止殺伐是丘處機西行的初心,但一下子被成吉思汗給堵住了。後來丘處機歷經千辛萬苦到了阿富汗,和成吉思汗第一次見面時,成吉思汗更是開門見山地說,我請你來就是想知道如何長生不老的……我想丘處機一定會很心塞吧?當然,聰明的他從上路起就應該知道了這樣的結局,漫漫西遊路上,他有好幾年的時間考慮如何迂迴地諫言。
「重念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游於天竺」——列子可御風而行,常人眼中神仙也可以駕鶴游於雲端。這句話好像是說,「你不是神仙么,從蓬萊到阿富汗這點兒路對你來說小case啊,你駕鶴飛過來,給我瞅瞅唄!」
「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這兒有一個很著名的典故,叫「老子化胡」,說的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到西域(包括天竺)對西域人、天竺人實行教化。例如有書中記載「老子入關,之天竺維衛國。國王夫人,名曰凈妙。老子因其畫寢,乘日精,入凈妙口中。後年四月八日夜半時,剖左腋而生,墜地即行七步。」也就是說,老子到了天竺某個國家,看到國王夫人長得漂亮,就做了某種不可描述的事情,之後國王夫人生下一個孩子,孩子出生後就會走路。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吾獨尊。熟悉佛教故事的讀者應該知道這個孩子是誰了吧?這個故事對佛教徒而言是莫大的侮辱,但成吉思汗把它寫進了詔書裡面,似乎是默認了這則謠言。由此可以窺知當時的蒙古貴族對佛教的態度。再說句題外話,有一回看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貼了一段佛教經文,文後有這樣的標註「——[周] 釋迦摩尼」,當時我就樂了。不知道寫這個注釋的人是什麼心態,因為老子是周人,所以默認釋迦摩尼也是周人?
◆哭笑不得的安排 ◆
總之,最後丘處機不得不親自西行拜見成吉思汗。他準備帶18個弟子出行,其中就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清和真人尹志平(後來他接替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師)以及本書作者李志常。
出發前,坑貨劉仲祿準備挑選一批處女與丘處機同行,到西域後進獻給成吉思汗。這讓丘師非常惱火,怎麼會不生氣呢,簡直有辱神仙的人格(神格)、有辱聖賢的斯文。丘不得不搬出孔子去魯的典故教育劉仲祿:齊景公曾經挑選美女八十人獻給魯定公,魯定公好色、不務朝政,最後孔子這樣的有德之人只能棄官離開了魯國。
最後這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只好作罷。
◆塞北悲涼 ◆
一路向西,所過之處多為不毛之地。塞外的悲涼讓這次艱難的行程籠罩了陰鬱的色彩。每到一處,丘處機總會觸景生情地寫下詩句,記錄自己的心情。他在塞外的詩篇多是悲壯的。例如:
夜宿陰山下, 陰山夜寂寥。
長空雲黯黯, 大樹葉蕭蕭。
萬里途程遠, 三冬氣候韶。
全身都放下, 一任斷蓬飄。
時隔千年,當我們再讀此詩,都會為這位自比「斷蓬」 的老人的處境感到憂心。亂世之下,即便是這樣的神仙,也不得不在皇權下委曲求全。
◆觀察時差 ◆
這本書對沿途風土人情記載得頗為詳細,使其成為研究當時中外交通、民俗、宗教、文化的珍貴資料。這一方面是因為作者寫作認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帶隊的丘處機觀察細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丘處機居然在西行的過程中,總結髮現了不同時區的時差現象!在沒有精確的計時工具的情況下,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說來也巧,這次西行途中,他們遇到了一次日全食!這是非常難遇的,這次日食讓他印象深刻,在其後的行程中,他不止一次地和遇到的新朋友提起這一天文現象。他驚訝地發現了這樣的科學事實:
他在一個叫陸局河的地方看到日全食,時間是午時;
向西南走,到了一個叫金山的地方,當地人說是日偏食,發生在巳時,太陽被蓋住了十分之七;
再向西走,人們看到日食是在辰時,太陽被蓋住了十分之六。
丘處機參考了孔穎達《春秋疏》的解釋,進一步分析認為,月亮擋住太陽形成日食,我們大概在太陽正下方時能看到全食,否則不同地方看到的遮擋比例會有所不同;就好比用扇子擋住燈光,「扇影所及,無復光明;其旁漸遠,燈光漸多矣」。
似乎他離真理已經不遠了,限於當時的認知水平,他並沒有能進一步理解和闡述地、月、日的相互關係。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到他有較強的探究意識和一定的研究素養。
◆ 澤被教眾 ◆
本書大部分講沿途見聞,但高潮部分則是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見面。大汗有言在先,只關心如何長生不老,不關心其他事情。而丘處機誠實地告訴他,我沒有長生不老之術,並擇機諫言,建議成吉思汗止殺伐、修生養息,是切切實實地為蒼生吶喊。他們談話的細節我就不多介紹了。
丘處機不顧高齡、不辭辛勞出了這趟遠門,其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他用自己的智慧為道教在元朝朝廷那邊爭取到了很高的地位,成吉思汗免除了道教教眾的徭役賦稅,讓道教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吸引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道教自然也給了他應有的尊重,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全真七子被稱為「北七真」,其他六子的封號都只有10個字,例如二代掌教馬鈺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而丘處機則有12個字「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
不過後來,元憲宗年間,佛教和道教的矛盾激化,矛盾的焦點就是「老子化胡」的真偽。據記載,當時元朝朝廷舉行一場大辯論, 那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佛道大辯論」。道教方面雖然派出了精英,但最終未能取勝。這次辯論後,全真道遭到嚴重打擊,鼎盛局面也就此中止。這都是後話了。
原載於公眾號「鶴運」:丘處機的「西遊記」
推薦閱讀:
※共產主義的成功之道為何?
※是不是歷史好的人普遍愛國,喜歡文學的人普遍憤青和喜歡黑TG?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天文學家?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V——舊日本帝國陸軍的中堅力量 舊日本中型坦克
※皇帝的新年:一邊吃素「凍」餃子,一邊想新年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