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宗的港式蛋撻是怎麼樣的?
擅長寫出《霸王別姬》、《青蛇》等奇幻愛情的作家,李碧華,筆下的食物文字也同樣精彩:
新鮮出爐的酥皮蛋撻,油麵團和水麥團均勻覆蓋,烘香厚一層一層又一層的薄衣,承托那顫抖的、脹胖的、飽滿的、活活地晃蕩,但又永遠險險不敢泄漏的黃油蛋汁,凝成微凸的小丘。每一搖動,就像呼吸,令人忍不住張嘴就咬……
剛出爐的蛋撻,保持著最完美的熱度和鬆軟。當夥計從廚房裡捧出這些蛋撻,烘焙的香味馬上吸引眾人眼球,「哇,蛋撻正啊,我要半打!」誰也不願錯過與這份美味的邂逅。
第一口的蛋撻滋味最香甜,咬下去,酥皮鬆化,撻心滑溜,儘管舌頭被燙著,還是心滿意足地露出微笑。那一刻的幸福,就像在最後一分鐘趕到了公司,打完卡。
這份人人喜愛的小確幸,在百年前,從西方來到了廣州,經歷戰火後,輾轉香港發揚光大。到今日,「一件蛋撻,一杯絲襪奶茶」已成為了國際知名的香港名片。蛋撻的精彩又點止呢D啊(意為 不止這些),眼花繚亂的蛋撻家族-牛油撻、酥皮撻、葡撻,有哪些區別?廣州、香港又能找到哪些蛋撻老店?蛋撻的百年故事是什麼?今期,半島君和你開啟一段有趣、有味的蛋撻之旅。·1920年的廣州,出現蛋撻·
(代表名店:大同酒家、蛋撻王)
撻(tart)同批(pie)屬於西式餡餅,區別在於前者的餡料外露,後者的餡料被餅皮密封。早在中世紀,英國人用牛奶、雞蛋和糖製作出類似蛋撻的食品。
-英國蛋撻-
到了1920年,中西文化交流最熱烈的時候,牛奶、蛋糊、果醬製作而成的撻(tart)漂洋過海,來到廣州。聰明的廣東廚師將這種西點和中式燉蛋結合,創造了屬於華人的蛋撻。
蛋撻最早出現在百貨公司的「星期美點」,之後再普及到廣州的酒家和茶樓。
-中國早期的百貨公司-
粵點界泰斗之稱的何世晃,何師傅還為蛋撻作詩一首:皮層疊疊灌黃湯 ,尤似鳥巢卵破漿。展現人前如亮鏡,平民美食世無雙。廣式蛋撻最有名氣的要數「大同酒家」了。2016年停業以前,大同蛋撻在每日早上的7點半準時出爐,這份軟熱甜滑的新鮮滋味,讓不少年輕人願意早起,和公公婆婆一起搭台(意為 拼桌子)。
-大同蛋撻,外賣也很新鮮-
早期的大同酒家和港資合作,有錢有名,食材從香港運回廣州,師傅巧手匠心,做出的蛋撻秒殺其他酒樓。
最巔峰的時期,蛋撻從早上7點賣到晚上12點,每天出品幾千個都供不應求,真是「有錢都買唔到」。
雖然大同不做了,但好吃的蛋撻還是有的,「蛋撻王」就是上面寫詩的何師傅開的,他做的蛋撻價格親民,熱吃冷吃的口感一樣酥化,街坊們都話食過翻尋味。·1940年,蛋撻在香港發揚光大·
(代表名店:檀島咖啡、豪華餅店)
同半島君前面介紹過的雲吞面如出一轍,廣州發生戰爭後,蛋撻師傅紛紛逃難到香港。1940年,蛋撻在香港的高級西餐廳可以吃到,真正為大眾所知就要到1950年以後。
五六十年代的蛋撻不算美味,那時候物資短缺,做出來的撻皮又硬又實,不像現在,有鮮牛奶、花生醬等好料,口感和味道大大提升。
儘管如此,當年的蛋撻還是賣得很好,人們工作辛苦,要藉助蛋撻的糖份和熱量填飽肚子。
-舊時的工作累,吃點甜的很有必要-
一些做了幾十年蛋撻的老師傅感慨:以前的人吃蛋撻犀利,一次可以吃7-10個,現在的人胃口變斯文了,吃一兩個就說膩。《月滿軒尼詩》上映後,檀島咖啡的蛋撻、奶茶一時風頭無兩。在電影里,學友就是吃著這裡的192層酥皮蛋撻,和湯唯談情說愛的。中環的上班族一到下午,就會來檀島「叫件蛋撻,嘆個下午茶」。可惜啊,老店在上個星期結業,又一間經典的食店消失了。
九龍「豪華餅家店」的蛋撻也是賣到街知巷聞,連發哥都是常客。
「靚料+心機」是老闆的常勝秘訣:法國奶油、北京雞蛋,荷蘭奶粉......只要食材品質好,再貴老闆也捨得用。講到心機,每日上千個蛋撻都由老闆親力親為,也是服氣!
·蛋撻的美味奧秘·
蛋撻主要以撻皮分類,港式蛋撻主要分為酥皮和牛油皮(在肯德基經常吃的葡撻屬於葡國甜點)。
區分二者也很簡單,看外表就可以:酥皮撻的外皮粗糙,酥皮層層疊,吃的時候要用手接著殘屑。
牛油撻的皮像曲奇餅,賣相光滑,吃起來也有牛油香味。
半島君還記得有首叫《牛油蛋撻》的粵語老歌,歌詞形容迷人女子的臉蛋比牛油蛋撻還要滑,親一下,就像嘗到了味香滑甜的新鮮蛋撻一樣,令人陶醉。
小時候吃蛋撻,我喜歡用小勺子,挖著黃澄澄的撻心來吃,剩下的撻皮就留給爸媽吃,直到長大以後,才發現蛋撻整個地吃,味道最好。
其實,蛋撻的美味秘訣在於撻皮,最難做的又要數酥皮撻。行業里有個說法,如果師傅發現學徒勤奮,有悟性,就會教他做酥皮撻,如果懶惰,只會教他做牛油皮。
牛油皮像曲奇餅乾一樣,只要食材好,能把麵糰搓好,味道不會差到哪去。酥皮就不一樣了,如果溫度、配方比例、開爐時間等小環節控制不好,就做不出酥化的口感。酥皮撻的皮由水皮(水、糖、雞蛋、麵粉)、油皮(豬油、牛油、奶粉、麵粉製作)兩部分組成。
由於水油分離,兩種皮交疊後,才有層次分明的外表、松化酥脆的口感。所以說,一個靚的酥皮蛋撻真是可遇不可求。
-左為水皮,右為油皮-
小小的一個蛋撻,背後不僅包含了各種技藝,還有人們不休止探索美食的精神和故事,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我是半島君,一個城市漫遊者,也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我的微信公眾號:半島便利店,歡迎來找我玩~
文 | 半島君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公開資料
推薦閱讀:
※老Tao游食路線 | 順德老饕悄悄告訴你,本地人都未必「識食」的美食路線(一)
※一起發過酒瘋,我們就算是好朋友了。
※你吃過最好吃的面是……?有哪些不出名但超級棒的麵館?你的家鄉有沒有隻有本地人才能欣賞的麵食館子?
※海南雞飯怎樣做?
※怎樣腌制雪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