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公司的估值怎麼算?
朱禕舟(zyz@freesvc.com)
峰瑞資本早期項目負責人
朱褘舟本科期間做過一段時間機器人,2012 年從斯坦福畢業回國後,參與創辦人工智慧公司 「出門問問」。目前,他重點投資人工智慧、智能硬體、新能源,新材料等以核心技術為驅動的創業項目。
我是貼心的文章要點
AI 創業的技術、人才紅利都迅速放緩。
互聯網這條線會繼續往前發展,AI 做的事情則更偏向底層——在生產端提高生產效率
AI 技術有它固定的規律和速度,不太可能迅速通過融資拔苗助長。
在人工智慧創業的第一階段,公司的估值是 「演算法 x 人才」;進入第二階段後,AI 公司的估值=演算法+數據x商業價值。
↓ 下文詳解 ↓
AI 公司估值的階段論
口述/朱禕舟
來源/朱禕舟在 Xtecher 杭州私享會上的分享
加入峰瑞資本做投資之前,我在人工智慧領域創業。下面,我從投資與創業交叉的角度和大家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觀察,也歡迎隨時交流。
先簡單介紹一下,峰瑞資本是一家新基金,成立於 2015 年 8 月。我們希望做成一家研究型導向的全鏈條基金,不看風口,長期持有。我們比較早就開始看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投資了十餘家 AI 領域的初創公司。
下面切入正題。
/ 01 /
技術、人才紅利都迅速放緩
過去在人工智慧能領域創業的時候,大家會問我這些問題:
你的演算法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深度學習的演算法?
你是不是用了神經網路?神經網路多少層?
這是投資者或大眾關注的第一點——「演算法如何」?
然後,大家還會問:
你的團隊里有 PHD 嗎?有 BAT 研究院出來的人嗎?有高校教授嗎?
人工智慧能剛剛起步時,大家的焦點基本集中在兩個方面:演算法和人才。
這兩張圖反映了我過去一段時間對這兩個方面的觀察。
第一張圖,我稱之為「技術的紅利」。這張圖是在 ImageNet 歷年圖像分類任務中獲得第一名的演算法的錯誤率。2013 年的時候,獲得第一名的演算法錯誤率是 13%,2014 年時是 7%,2015 年時是 3.6%,到 2016 年時變成 3.0%。大家可以看到,從 2013 年到 2014 年,錯誤率下降了近一半,從 2014 年到 2015 年,又下降了近一半,而 2015 年到 2016 年的時候,下降的幅度就變得很小了。
做技術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深度學習的框架下,以現有的技術處理圖像分類任務的能力,錯誤率繼續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多了。看到這個結論,我非常吃驚。技術放緩的速度遠比我們自己想像的要快。
第二張圖,我稱之為「人才的紅利」。
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是工資。過去,人工智慧公司招人都很貴。最近,我隨機選取了一家非常知名的人工智慧公司的招聘列表,2017 年時,這家公司招聘圖像識別處理工程師的薪水是15—30K/m,已經和普通的 IOS 工程師差不多。
目前,大家普遍的認知是:人工智慧領域,所做事情的框架已經日趨清晰明了,但人才缺口比較大,學校的供給不夠。任何一家人工智慧公司招人,都更傾向於熟練的、很快能將想法實踐落地的人,傾向於招有一定專業院校和學術背景的人才。
通過上面兩張圖,我想說的是:人工智慧技術跟其它技術一樣,到了一個階段性平台期,技術紅利放緩的速度非常快,人才供給發展的速度非常快。
對投資人來說,在人工智慧創業的第一階段,公司的估值就是 「演算法 x 人才」。它們的乘積,大概就是你的公司在市場當中的價值。而目前,這個乘法的兩端都在快速地下降,這是我們對第一階段人工智慧創業的的判斷。
/ 02 /
AI 公司估值的階段論
我把人工智慧賽道上的公司分成 5 個階段:
1. 提供狹義技術的階段
2. 提供解決方案的階段
3. 提供模塊化產品的階段
4. 提供整體產品的階段
5. 業務閉環數據循環階段
大部分創業公司處在 「狹義細分技術」 的階段。這一階段,判斷公司的標準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公式:「估值 = 演算法x人才」。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公式下的公司,價值在被快速地拉平。在我看來,這一波的機會紅利已經基本結束。
在這一階段的人工智慧創業浪潮中,獲利最大的科學家創業團體,現在在創業上的優勢不會那麼大了。接下來,我相信機會仍然會留給產品經理、工程師和商業人才。過去的估值方式,過去的價值判斷方式,和過去的技術、人才紅利都已經基本結束。
現在,很多公司都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了。不論是圖像公司還是語音公司,大家都開始進入提供解決方案的階段。
在第二階段,判斷公司市場價值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我自己列了一個公式,就是從 「演算法x人才」 演變成 「估值=演算法+數據x商業價值」。演算法後面是一個加號,主要原因在於,大家都還沒有數據和商業價值的時候,比的是演算法,但是當大家都有了數據和商業價值後,商業價值的重要性會迅速地超過演算法,所以演算法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少。
/ 03 /
人工智慧並不是互聯網的下一代
互聯網在過去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解放渠道,釋放渠道的效率。所以我們看到,過去的創新型模式都是為了讓產品能夠直接抵達消費者。不論是電商打掉中間的零售商和經銷商的渠道,還是滴滴打掉計程車的渠道,其實都是在渠道上做文章。
我覺得人工智慧並不是互聯網的下一代,也不是互聯網的替代者。這兩者是並行的。因此,移動互聯網、互聯網的機會依然有,並且依然非常大。互聯網這條線本身會繼續往前發展,人工智慧做的事情則更偏向底層——在生產端提高生產效率。
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什麼覺得 to C 端的機會比較難:生產端還沒有被改造,於是就不太會有新的產品出來;沒有新的產品出來,用戶端體驗也就不會有特別大的提升。
這波人工智慧的浪潮,凸顯的是 「數據x商業價值」。我們從 to B 和 to C 兩個角度來分析。
to B 端,我的判斷是人工智慧會向行業的縱深端去發展。從生產端來看,不論是服務業、農業還是工業,大家對效率提升的需求是非常明顯的:在醫療領域,提升診斷的效率;在金融領域,提高金融數據服務的效率……需求和商業空間是巨大的。於是我們的挑戰不再是技術被拉平了,而在於對行業需求的理解和產品的設計。
另外提到一點:大數據。這個詞其實是老生常談了。從企業服務端來看。美國企業服務市場的路徑是:傳統軟體→ IT 服務→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最後才有了人工智慧。所以,在美國做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好處是基礎設施非常成熟、完善,但很多事情都被大公司做了,初創公司需要在大公司的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在中國,企業端基礎設施還是非常落後的,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國有一個特有現象:跨越式的發展。在電商、本地服務、金融支付等行業,跨越式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
to C 端,我的觀點是:想用人工智慧去提升消費者的體驗,通過一個單點去突破比較困難,更多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比如,車載語音的交互體驗,智能家居體驗等。它需要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做得多好,更是整體的居家環境、車載環境。這些基礎的感測器和基礎的服務、數據足夠完整之後,我們才會有一個體驗足夠好的東西出來。反之,現在做這個事情,就會感覺很累或者說撬不動,因為基礎設施和服務沒起來。
互聯網領域,單點做個小 APP 就能撬動一個很大的空間。但在人工智慧領域,這幾乎不可能。關於這個結論,我自己心裡也有個問號,我也很好奇人工智慧里能夠單點突破的產品到底是什麼。
這是我對於 AI 創業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的一些投資思考和筆記。
/ 04 /
人工智慧沒有網路效應
最後,回答四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是:人工智慧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後的下一個創新,或者是替代品?
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人工智慧和互聯網是並行的,相對獨立的。照套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是很危險的。
比如,人工智慧是沒有網路效應的,也幾乎沒有馬太效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馬太效應基於網路效應,因為網路效應能快速地集聚資源、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所以會出現行業通吃的情況。而人工智慧是基於生產效率的提升,它本身沒有網路效應。至少現在看起來,行業通吃的事情可能不存在。不見得誰比誰快、誰能把誰滅了,而是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塊地盤。
第二個疑問是:人工智慧領域創業有沒有勢能?
我們可以看到,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窗口期,創業公司要打仗,要迅速融資。但是看起來,在人工智慧領域似乎沒有所謂的 「勢能」 。技術有它固定的規律和速度,不太可能用融資的方式拔苗助長。在同一個人工智慧細分領域,誰先做、誰後做差異並不會特別大,能夠扎紮實實把事情做好倒是更加重要。在傳統互聯網領域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或許可以在四年之內做出一個上市公司,但是在人工智慧領域,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疑問和第四個疑問其實是連在一起的:投資人們都喜歡問,人工智慧公司會變成什麼?到底能做多大?這個行業到底能做多大?
大家以前對這類公司的期望是做成一個技術平台公司。技術平台公司的意義更多的是,怎麼把演算法和數據整合成一個產品,或者整合成一個服務。雲計算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但現在看來,「技術平台」 只是其中一種選擇,還有許多其它方式。
從人工智慧領域公司的壁壘來看,要從演算法開始,讓你的公司從一個技術平台公司做到一個數據產品服務公司,然後再抽象到一個更高層面的技術平台公司。
人工智慧很難像互聯網一樣從單點突破,做橫向整合。它做大做深最大的可能性是縱向整合,整合整條產業鏈里不同的生產者、生產資料,再往上整合到產品層面。這比較抽象。舉個例子,比如你做人臉識別,是只做人臉識別?還是做人臉識別加上人臉識別攝像頭?還是做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攝像頭,還要再加上人臉識別系統,做成一整個產品?它不是只做一個人臉識別就把所有人臉識別都做全了,而是做人臉識別可以選擇從產業鏈下游往上做,也可以從上游往下做。
這是人工智慧領域創業的狀態和規律,它和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完全不一樣,我的一點思考供大家參考。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xtecher,有修改。
推薦閱讀:
※拳頭做一個可以打贏對面5白金的人機難嗎?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ecture 2 Representation Dimensions
※《深度工作》| 釋放大腦天性
※如何看待柯潔cj現場打昆特牌,圍棋和昆特牌為例的桌游卡牌遊戲哪個更難?阿爾法狗和柯潔打昆特牌誰厲害?
※目前國內研發什麼類型的機器人會較有前景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