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上最大旁氏騙局——麥道夫詐騙案
麥道夫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詐騙犯,前後一共騙了650億美元。
麥道夫全名伯納德· 麥道夫,猶太人,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曾經擔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在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他曾一直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家」之一。沒錯,「投資磚家」之一。
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麥道夫利用良好的口碑,超額的回報,編製出一個驚世騙局,把各大知名銀行(各個國家的)、對沖基金公司(華爾街知名公司)、金融機構、知名個人(其中包括中國的「打工皇帝」唐駿,美國著名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等玩弄於鼓掌之間。
這樣的人,雖然壞,但你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個天才。
巴菲特以前在他的股東大會上說過:如果遊戲開始二十分鐘,你還不知道這個遊戲在捉弄誰,那你肯定就是那個被捉弄的傻子。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各個精明的參與者一起在玩一個遊戲,這個大遊戲里分為各個小遊戲,監管機構就相當於裁判員,隨時要保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可問題是《鐵甲小寶》里的蜻蜓隊長這種維持公平公正的角色真的只能是在電視里看到。
比如美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安然案件(2001年世界最大能源、商品和服務的公司之一安然宣布破產,醜聞黑幕一堆),布希家族都參與在內。你說還有什麼說的。
話說回來,歷史上的龐氏騙局大大小小的多的你數都數不過來,但像麥道夫能玩這麼大的,肯定是前無古人,後面應該還有來者,但是想超越他,還是比較難的,因為監管日趨嚴格。像中國的e租寶這些比較大的案子,跟這個比,還是要靠邊站。
龐氏騙局,說白了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國內很多屢禁不止的非法集資,都屬於這一類。那為什麼麥道夫能搞到數百億美金這麼大的額度呢?這就跟他的會包裝自己有關。
打個比方,你看前兩年國內那些擔保公司,地方性的,比如一些二三四線城市,斂財額度一般在幾億到幾十億人民幣,而一線城市或者全國性的公司,斂財額度一般在幾十億到幾百億人民幣。同理,放在美國的華爾街,麥道夫站在全球最頂尖的金融中心,斂財數百億美金,三四千億人民幣,也就不足為奇了。
麥道夫在1938年出生在紐約的一個普通猶太家庭。1960年的時候,華爾街開始從戰後的昏睡中蘇醒,那個時候,麥道夫也剛剛大學畢業(霍夫斯特拉大學),據他自己所述,在他畢業後,利用自己做救生員和賣洒水器所賺的5000美元投資成立了伯納德· 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麥道夫投入了25萬美金升級辛辛那提證交所的電腦設備,從此開始為投資者買入賣出紐約證交所的股票。這次的電腦升級,帶來了首次全電腦化的場外電子交易。
其實麥道夫在成為金融巨騙之前,也是規規矩矩在美國金融市場尋找著暴富的機會,比如在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盤的時候(1987年10月份道瓊斯從2746點跌到了1600多點),他由於提前買入看跌期權,賺的是盆滿缽滿。
到了1989年,麥道夫的公司已經掌握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超過5%的交投量。同時被當時的《金融世界》雜誌評定為華爾街最高收入的人物之一,同時上榜的還有97年引發亞洲金融危機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在1990年,麥道夫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納斯達克的非執行主席。
可能是由於不滿於此現狀(因為你雖然身居高位,頭銜滿身,但是相比於一些大佬來說,賺的錢真的是不多),又或者是人性的貪婪,麥道夫開始包裝自己,從此走上了成為空前絕後的金融巨騙之路。
1992年,麥道夫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他在1970年就使用可轉換價差套利策略,也就是購買藍籌股票,然後再買相應的期權合同。but這種交易策略,幾乎是國外每本期權交易的入門教材都會介紹的策略,一般在市場不錯的情況下,年化收益也就在5-8%。而麥道夫的公司對外承諾許報的年回報率在18%-20%(人家可以數年都保持這個記錄),這不得不讓人匪夷所思:額外的十幾個點的收益到底是哪兒來的呢?
但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還都是比較單純,甚至現在大部分人依舊是:如果對方許諾的高額回報已經到手,誰還會在乎這個錢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可能有人會問,那既然如此高額回報,總會有監管出面吧?難道不會跟蹤或者通過交易所查詢?
如果是這樣就暴露在大眾面前,那也太小瞧麥道夫的包裝能力了。麥道夫一直保持極其低調的作風,很多人知道只是知道他的公司效率高,收費低,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選擇他的公司投資,委託人則獲利更多,什麼意思呢?麥道夫一直有一個飽受爭議的做法,就是付錢給那些將交易訂單給他的經紀公司,從而這些經紀公司不再把訂單交給紐約證券交易所或者當地的交易所。以至於後來,麥道夫的公司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可獨立從事證券交易的交易商。從此以後,也就沒有人知道麥道夫到底在做哪門子交易。
初開始的時候,麥道夫給人的感覺是不愛出風頭,少言穩重,和藹可親,彬彬有禮,不愛參加行業聚會等。但其投資業績卻一直很有吸引力,其客戶平均一個月曾有過近2%的盈利記錄(很穩定)。但業績如此平穩的麥道夫是怎樣招攬到大批頂尖客戶的呢?
首先,麥道夫比較會運用自己的資源,比如在自己長17米的「公牛」號遊艇上設宴,這其實不重要,因為這種方法誰都會用。但是這貨就是經常不出面,而讓自己的好朋友社交達人恩格勒經常在聚會上四處散播消息:「我認識伯尼(麥道夫的昵稱),我能幫助你和他取得聯繫。」這樣一來的話,麥道夫不僅有了神秘感,而且加上他的猶太人出身和納斯達克主席的身份,業績也在那裡擺著,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在廣大人群中就有了良好的口碑。
麥道夫後來最主要的營銷渠道就是通過富人俱樂部,猶太人社團等。而在富人眼中,錢只不過是符號,他們追求的,其實不是一種更高的絕對收益,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正是抓住了富人這樣一種心理,麥道夫就下全力打造自己神秘高貴的形象。比如96年,他跑到美國棕櫚灘買了一套瀕水公寓,經常舉辦高端聚會(棕櫚灘是美國的富人天堂)。棕櫚灘有個棕櫚灘鄉村俱樂部,名字聽起來就跟那美國七八十年代的小鄉村社團一樣,but這個俱樂部可是在美國的一堆猶太富豪1959創建的,每年的會費就要25萬美元,那可是1959年,兄弟們。經過幾年的發展(忽悠),這個俱樂部三分之一的富豪,都把資產交給了麥道夫來打理。
到後來,那些有錢人們似乎根本不在乎麥道夫能不能幫他們賺錢(當然有點誇張),而是只要能把錢交給麥道夫打理,就是一種身份的標誌,一種踏入了更高端的上流社會的象徵。
如此這樣玩了二十年。。。你沒看錯,二十年,麥道夫從中年玩到了老年,截止2008年10月(金融危機前夕),他的投資公司在納斯達克排名23位,平均每日成交量約為5000萬股。客戶早已遍布全球,比如全球頂尖對沖基金,各國知名銀行,大學募捐基金,好萊塢明星and導演,社會名流,猶太人社團,海外的富婆,遺孀。。。上當的人從地理上來劃分包括北美,南美,東歐,西歐,中東,亞洲。。。我覺得基本上可以用全球化來概括他的騙術了。。。
比如說這幾位我們所熟知的人物:夢工廠總裁卡森伯格,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我覺得斯皮爾伯格如果有機會有必要考慮讓這貨出演男主角什麼的),以及中國的「打工皇帝」唐駿(唐駿那時候可是很出名的,差不多被騙了300萬美元),這是咱們都知道的,那些不太出名的,但資金很充足的受騙者多了去了。下面是麥道夫詐騙案的一張受損機構的名單:裡面包括美國,西班牙,法國,瑞士,荷蘭,日本,韓國。。。。
你看國內的那些擔保公司,同樣的手法,同樣的手段,換湯不換藥,人家能幹20年,你們干一兩年都歇菜捲款跑路了,多學學(我可不是讓你們多學學騙人)。其實要不是08年美國金融危機,我覺得麥道夫到老(不對,應該是到死,因為他當時已經七十多了)都沒人能認出來這個騙局。沒準這貨真能把自己公司的投資者遍布在全球的每個角落。
後來由於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12月10日,投資者們集中要求贖回資金,麥道夫當時面臨著70億美金的資金贖回壓力,他實在是扛不住了。但知道自己快不行了,這貨做了一個牛逼的決定(這個決定我非常佩服):他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大兒子是交易主管,二兒子負責公司納斯達克交易業務)叫到面前,告訴他們「其實自己一無所有,這一切都是一個長達20年的謊言。。。」,而麥道夫的兒子們當晚便告發了他老爸。看似「大義滅親」,其實檢舉主犯有功,自己又是不知情的罪犯,所以無論怎麼說,麥道夫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家人。而事實的確如此。
就這樣,美國著名伯納德· 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董事長、與「股神」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猶太人的「基金教父」,納斯達克前主席——伯納德· 麥道夫,因詐騙650億美元(其個人總資產竟然達到了1700億美元)遭舉報,被美國FBI執法人員帶走。。。(其實挺打臉的,不是人家自己想舉報自己,美國這麼多金融監管機構還沒有人能發現這樁騙局)
你想想,連監管如此嚴密的美國金融市場都能跑出來個這麼牛逼的巨騙,在中國投資,你可不得小心點兒。
公眾號:一葉隨風天下知秋,沒事講講金融故事。
推薦閱讀:
※購物全額返現?你又被套路了!
※汪涵妻子被閨蜜詐騙近800萬 涉事公司有點「邪」
※如何看待继肯尼亚后,马来西亚向中国大陆遣返台湾诈骗犯?
※QQ 被盜,家人受騙匯錢到某一賬戶,能通過登錄 IP 和銀行賬戶找到騙子,找回錢嗎?找回來的幾率大嗎?
※徐玉玉案昨日宣判,騙錢索命的手機詐騙,是如此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