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無缺的科學巨人——路易斯·巴斯德(一)

這次的主角路易斯·巴斯德

在微生物學領域,巴斯德是奠基人般的存在,他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我們耳熟能詳的「巴氏消毒法」,就是他研究微生物的「副產品」。

巴斯德從小胸懷大志,不過他的志向不是研究微生物,而是做一名化學家。

畢竟那個時候,是化學研究的黃金時代,在大眾眼中,化學就是真正的鍊金術。

他研究酒石酸結晶,發現了兩個新品種;他把生物放在磁石之間,想改變它們的化學性質,然而什麼都沒有發生……

總之,他的實驗失敗很多,成功很少,不過他依然勁頭十足,毫不氣餒。

然後呢,機會就找上門來了。

「巴斯德先生,請您幫幫忙吧,我的酒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顏色渾濁,氣味不對,我每天要損失好幾千法郎!」

一個釀酒廠廠主找到了他。

巴斯德慨然應允。他來到釀酒廠,分別從正在發酵成酒的甜菜汁和渾濁變質的酒中取一份樣本,帶回了他的實驗室。

他先取出一滴甜菜汁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裡面充滿了淡黃色的小球,球里有許多跳動的小顆粒。

「哦,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酵母分子,發酵是酵母分子振動引起甜菜汁分子分解的結果。」

這內容在現在看起來嘈點滿滿啊……

然後,巴斯德又取出一滴變質的酒在顯微鏡下觀察。

「哎?這裡面怎麼沒有酵母?」他把眼睛緊緊貼在顯微鏡上,「等等,這是什麼?好像有一些杆子,在剛才那滴里可沒有這個。」

順便說一下,現在我們知道,顆粒是酵母菌,而杆子是乳酸桿菌。

那一夜,巴斯德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第二天一早,他又撲在顯微鏡上繼續觀察。

那些細杆子似的小東西,它們糾纏在一起,還在不停的顫動。

巴斯德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些小東西是活的,那些酵母分子也是活的。這些杆子剛死了酵母分子,並且產生酸,導致變質。我一定要證明這一點。」

巴斯德立刻動手,他將一些正常的酵母液過濾,在濾液中加了糖和白灰,再用針挑了一點變質的酒,小心翼翼的散布在純凈的濾液里。

隨後他把酵母液放進了培養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微生物必須有足夠的時間生長,而他又是個急性子的人。

過了幾天,巴斯德在顯微鏡下滴了一滴濾液,然後附身去觀察。在顯微鏡的視野里,充滿了數不清的杆子。

「它們繁殖了,它們的確是活的!」他跳了起來。

不小心把眼鏡摔了。

以後幾天,巴斯德反覆這個實驗:在杆子成群的濾液裡面取出一小滴,滴入新鮮純凈的酵母液里。

這些酵母液原本一個杆子都沒有,但是過了幾天,就會出現無數的杆子,酵母液也變質了。

現在,他得出了結論:甜菜汁發酵成酒精,和分子振動啥的沒關係,而是微生物活動的結果。

想要發酵的好,就要保護好那些小顆粒;想讓酒不變質,就必須徹底清除裡面杆子狀的微生物。

如何清除這些杆子呢?

將酒隔水加熱,在5、60℃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這樣可以殺死杆子,又不會影響酒的風味。

這就是巴氏消毒法(低溫滅菌法)。

在這之後,巴斯德拋開了那些酒石酸結晶,迷上了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小東西。

而他,將在揭開更多微生物世界的奧秘。

所以說,轉行其實挺好的,前提你原本就是個學霸……人家在轉行之前已經是大學的化學教授了……


推薦閱讀:

傳統手相和面相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作為醫護人員,有哪些讓你難忘的病人或病例?
阿姆斯特朗為啥是第一個登月人?
2018年再發18顆衛星, 北斗導航2020年覆蓋全球
如何手工製作一本精美的書籍?

TAG:科普 | 微生物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