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索橋的前世今生(上)——亞東橋話

在當代,哪種橋型的跨度最大?大家都知道答案:懸索橋。毋庸置疑,懸索橋起源於中國,但它是怎麼演變到今天這個樣子的?這就是本文討論的內容。

古代人怎麼想到造索橋的?

在古代,若遇到不寬不深的河水溪流,人們在河中擺放一些石塊,或者將石板擱放在石堆上,或者將樹榦搭放在兩岸,就可踏石或踏木過河。待技術有所發展後,就可建造一些跨度十分有限的木樑橋、石樑橋和石拱橋。對實在難以造橋的地方,就只能坐船渡河,或者望河興嘆了。

相比而言,在崇山峻岭之中造橋,其難度就要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區造橋大得多。例如,在我國雲南的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併流區域,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在四川、貴州的一些地區,那裡高山崎嶇,峽谷深切,急流洶湧;即便是今天建橋,也絕非易事,更遑論沒有現代造橋技術、材料和工具的古代先民了。

圖1 山林間靈長類動物藉助藤蔓攀援

即便再難,橋還得造。但拿什麼造橋?造什麼樣的橋?假定古人有能力建造跨度不大的梁橋或拱橋,但以今天的橋樑工程角度看,在高山深谷之間建造跨度十分有限的梁橋或拱橋,那就得在峽谷急流中建造橋樑基礎,並架設高墩,這肯定不合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與水打交道,一跨越過。古代人大概是從山林間動物藉助藤蔓攀援(見圖1)而得到啟示,發明了以藤、竹、草等自然界材料加工成索來造橋的辦法,逐步創造出了三大基本橋式(指梁、拱、索)之一的索橋。

怎麼造橋?最簡單的方式是在兩岸固定一根索,一頭高,一頭低,人就可借傾斜之勢滑越渡河。這就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溜索。生活在三江併流區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各少數民族,歷史上多使用溜索過渡。直到今天,極少數邊遠地區仍在使用溜索,但材料已改用鋼絲繩或鋼絞線了。見圖2。

圖2 雲南怒江溜索

溜索通常只能渡人,而且不方便,很危險。多用幾根索,上下布置,索間用藤或繩連結成網狀,或者直接用藤編成網,就成為索網橋或藤網橋(見圖3),過河就相對比較安全了。後來出現了多索的形式,即一部分索平鋪在下面,上鋪木板形成較寬的橋面;一部分索高置兩側,兼做扶手和護欄(見圖4)。這樣的索橋,既可以行人,也可過渡貨物、牲畜,這就是早期的索橋。

圖3 西藏墨脫藤網橋(冀文正攝於1955年)

圖4 西藏早期索橋(庄學本攝於1934~1942年間)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古代中國開始逐步把鐵索應用於橋樑。何時開始應用的?眾說紛紜。下面討論的,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將銅、鐵等金屬鍛打成環,環環相扣,稱為鏈。現知最早的銅鏈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公元前5世紀)中出土的提鏈鑑(盛水器,見圖5)和炭爐等,可見「鏈」是古而有之的。

圖5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提鏈鑑

但鐵鏈是何時出現的?先看鐵器。可以想像,作為重要的稀缺資源,古代鐵器應該首先滿足戰爭需要,其次是用於農業生產工具;待產量高了,才有可能用於其它方面。中國古代從青銅兵器向鐵兵器過渡,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始於戰國後期,加速於秦代,大概完成於漢代。

再看鐵鏈。最早的關於鐵鏈的描述也與戰爭有關。《晉書·列傳十二》明確記載:西晉伐吳(公元280年)時,吳軍用鐵鎖(即鐵鏈)橫在長江三峽西陵峽口,以擋敵船。在晉朝,似乎還沒見到將鐵鏈用於索橋的記載。

最後看鐵鏈橋。直至公元6世紀(南北朝,參見《洛陽伽藍記》)至7世紀(隋及唐初),同一時代的史書中才開始出現關於鐵鏈橋的記載。現在的一些資料中說,公元前206年西漢大將樊噲在陝西褒城縣(今留壩縣)建成的樊河橋可能是一座鐵索橋,我國在漢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就建成百米長的鐵索橋,在漢明帝(公元28~75年在位)時期建造了雲南景東蘭津橋等。這些說法的依據,要麼是「據傳」,要麼是來自於一千幾百年之後編寫的史書或方誌(這隔得太遙遠了)。基於上述分析,筆者以為這些說法的可信度不高,還有待考證。

著名的古代索橋

下面,有選擇性地介紹幾座國內外著名的古代索橋。

都江堰安瀾橋

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索橋,可能出現在東晉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中。這本志書記述了古代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地理、人物等,成書於公元348~354年間。《華陽國志·蜀志》中言:「西南兩江有七橋:直西門郫江上曰沖里橋。……。上曰笮橋。……」。

古代中國稱索橋為笮(讀zuó)橋,笮就是用竹篾擰成的索,那笮橋就是竹子做的索橋。現四川都江堰(過去稱灌縣)安瀾橋,就是由古代笮橋延續至今的。這橋不知始建於何時,宋朝以前叫「珠浦橋」,明末毀於戰爭而改為船渡,清代(1803年)仿舊制重建,改名安瀾橋。安瀾橋分八大孔,兩小孔,長334.55m,最大跨徑60m左右,見圖6和圖7。注意,圖7可是建築大師梁思成親手繪製的(見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1964年,山洪沖毀古橋,1965年重建時改木樁為混凝土墩柱,改承重竹索為直徑25mm的鋼絲繩。1974年,修建外江閘門時,把橋從魚嘴處向下游遷移了130m。1982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項目。

圖6 都江堰安瀾橋(攝於1908年)

圖7 都江堰安瀾橋手繪圖(梁思成)

關於笮橋,需要討論一點。現在的網路媒體中,涉及索橋起源時,均少不了引用來自於清時編撰的《鹽源縣誌》中的一句話,即「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秦置蜀守,固取笮,笮始見於書。至李冰為守(公元前256~251年),造七橋」。於是,由此推論竹索橋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實際上,笮除了表示「用竹篾擰成的索」這個意思外,還可以指民族或姓。古代有部族名為笮都(此處讀[zé]音),主要分布在今涼山地區。秦國滅了蜀國並設吏治理(秦置蜀守),也就勢佔了人家笮人的地(固取笮)。後來,漢武帝時設置笮縣,其就是今天的鹽源縣。顯然,這裡的「笮」代表一個民族或地區。若把「笮」當成竹索解,那隻能說明早在李冰之前,就有人能架笮橋了(這種可能性非常非常大)。總之,拿《鹽源縣誌》中的這句話來說明竹索橋的起源,邏輯上似乎有點不順。

神川鐵橋

在雲南麗江玉龍縣西北的塔城鄉,曾有一座建於唐朝的跨越金沙江的鐵索橋,後毀於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吐蕃與南詔之間的一場戰爭。史料中沒有關於鐵橋的具體信息,今天能看到的,只是1991年當地政府在遺址處設立的一塊「古鐵橋遺址」碑。

據史料記載,唐天寶年間,南詔與吐蕃發生神川(指金沙江)鐵橋大戰。《舊唐書·南詔傳》中記載了南詔偷襲吐蕃的過程,結果是:「……乘其無備,大破吐蕃於神川,遂斷鐵橋,造使告捷」。唐朝樊綽所著《蠻書》中亦云:「……貞元十年,南詔蒙異牟尋用軍破東西兩城,斬斷鐵橋,……。」。至於神川鐵橋的建造者,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有的認為是隋朝名將史萬歲(這名字起得霸氣)所建,有的說是雲南閣羅鳳(南詔第五代王)所建,但當代史界學者一般都認為是吐番(公元618~842年間的古代藏族政權)所建。結合藏族後來的建橋技術看,筆者也傾向於是吐蕃所建。

瑪雅橋

1995年,詹姆斯·奧康(James OKon),一位多年從事瑪雅文明技術研究的美國結構工程師和考古工程師,依據殘存在河中的石堆和岸上的基座等線索,藉助法工程學、考古工程分析、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模擬,推測在瑪雅古代城市遺迹之一的Yaxchilan這個地方,曾經在公元7世紀晚期,建有一座懸索橋。這橋主跨63m,石塊做塔,劍麻類材料做索,木板做橋面。圖8所示為這橋的計算機復原圖。瑪雅人會造索橋,這大概可以成立,但令人生疑的是,詹姆斯·奧康是如何從一堆亂石中考證出瑪雅橋具有現代懸索橋的構造特徵(橋面設在大纜之下)的?若真如此,那隻能說明古代瑪雅人的造橋技術相當了得。

圖8 瑪雅橋復原圖

唐東傑布建造的鐵索橋

唐東傑布是600年前西藏的一位傳奇人物,得道高僧。他懂建築、會煉鐵,善藝術,被後世尊稱為「鐵橋活佛」,藏戲戲神。

唐東傑布的建橋事迹流傳很廣,但關於橋樑的信息卻比較模糊。普遍的說法是,他在西藏的大江小河上共建造了幾十座鐵索橋。1430年(一說1420年),他建造了跨越雅魯藏布江的曲水橋(位置在今拉薩曲水縣達嘎鄉達嘎村,1966年建成的曲水大橋附近),也叫甲桑(Chaksam)橋。這橋早已不存,圖9為英國探險家和學者L. A.Waddell在他1905年出版的Lhasa and Its Mysteries這本書中的插圖,據Waddell描述,這插圖是根據英國間諜1878年(此時橋還在使用)的草圖重新繪製的。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這鐵索橋的鐵索與橋面是通過吊索(氂牛毛製成)連接,這被公認為是世界首創;第二,橋的跨度達到300步(pace),換算成150碼(137m,我不知道步與碼之間是怎麼換算的),這在當時是相當了不起的!

圖9 曲水鐵索橋立面布置示意(繪製於1878年)

現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城的湘河上,還存有一座(據說是)唐東傑布主持修建的鐵索橋,名南木林鐵索橋(或湘河鐵索橋),見圖10。這橋兩頭設橋頭堡,之間在橋面上端掛索三根(一側兩條,一側一條但為雙環),橋跨長55.7m,人行走道寬0.9m。且不論唐東傑布修建這橋的可能性有多大,從圖中還是可清楚看出這橋的構造與圖9所示的曲水橋是一脈相承的。1996年,南木林鐵索橋被評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10 南木林鐵索橋

霽虹橋

位於雲南大理州永平縣境內,跨越瀾滄江。該橋始建於公元60年前後,為藤篾橋,史稱「蘭津橋」(因橋位於西漢時期的蘭津渡處,其為「南方絲綢之路」博南古道的要衝);元朝(1295年)改建為木橋並改名「霽虹橋」;明朝(1475年)改建為鐵索橋,並經清朝多次修葺和重建,一直沿用至1986年。

圖11 雲南霽虹橋

圖11為美國著名旅行家蓋洛(Geil)在20世紀初拍攝的霽虹橋照片,十分珍貴。該橋總長113.4m,凈跨徑為57.3m,橋寬3.7m,由18條鐵鏈(其中承重底鏈16根,扶鏈2根)組成。1986年10月,在橋上游150m處的燕子岩因暴雨滑坡,截斷瀾滄江達15分鐘,高漲的江水突破滑坡體後,巨浪沖斷了15根鐵鏈,沖毀了兩端橋亭。後保山市洞經協會募捐,在1999年6月,在原橋上游20m處重新架設了一座長120m、寬2m的索橋,取名「尚德橋」。2007年1月,在霽虹橋上游100m處高位,再建一座善德橋(單跨鋼懸索橋,跨度185.5m,載重為汽-20單車)。另外,大瑞鐵路瀾滄江大橋(主跨342m的上承式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提籃拱橋)也建在附近。

霽虹橋的一端有一面絕壁,名普陀崖,上面布滿了文人墨客的題刻,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好,國內罕見,見圖12。徐霞客也曾到此一游,但估計當時他還沒資格留下墨寶。題刻中有明代成化年間的「西南第一橋」,明嘉靖年間的「壁立萬仞」,清康熙年間的「霽虹橋」和「天南鎖鑰」,乾隆年間的「懸崖奇渡」等等。圖11中依稀可見的「人力所通」四個大字,是對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褒獎稱頌。可惜的是,隨著下游小灣水電站的建成蓄水,這些珍貴的摩崖石刻也就此消失了。

圖12 霽虹橋頭的部分題刻

繩橋和藤橋

採用各種藤蔓或編織的草繩為索造橋,這一古樸的手藝存在於中國西南、南美、日本、非洲等地,有些地方還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這類橋的特點是:保存時間不長,隨壞隨修。限於篇幅,只介紹下列兩座。

圖13所示為印加草繩橋(Incarope bridge),當地語言稱為克斯瓦洽卡(Qeswachaka),克斯瓦意為「草繩」,恰卡意為「橋」。印加帝國是11~16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其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在今日秘魯的庫斯科(Cusco)。最大的一座橋建在秘魯南部庫斯科省克維地區阿普里馬克河上(圖13),長度大約45m。每年6月,由當地土著居民負責重建一次。今天,克斯瓦恰卡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得到重視和保護,2013年12月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

圖13 秘魯的草繩橋

圖14所示為日本的葛橋(KazuraBridge),或叫藤蔓橋。這橋位於日本德島縣三好市,跨越祖谷川(著名旅遊景點);該橋採用獼猴桃的樹枝編織而成,長度約45m,寬度約2m,每三年重建一次。至於該橋何人始建於何時,無人知曉,傳說或由日本佛教一派的奠基人所建,或是源平合戰(公元12世紀日本國內的一場戰爭)的戰敗者逃進山中時所建。

圖14 日本的蔓橋

瀘定橋 1706年建成的一座鐵索橋,在「亞東橋話7:電影中的橋(下)」中有較詳細描述,這裡不再敷述。

小結一下吧

根據上文,可得到對古代索橋的幾點基本認識。

第一,儘管不知道人類採用天然材料建造索橋起於何時,但中國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國家。除了東晉的《華陽國志》外,更早的《漢書·西域傳》中就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渡)」的描述。

第二,把鐵環連成鐵鏈,用于軍事和索橋,也是首先在中國出現。在索橋方面,說古代中國鐵索橋最早出現在隋唐,比較靠譜,雲南神川鐵橋就是一個佐證。

第三,中國西部山區的各族先民,對懸索橋的起源和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未完待續)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

不妥之處 敬請指正


推薦閱讀:

【土木生】工程製圖 101
FRP筋混凝土抗剪切性能有哪些好的提高方法?
路面結構設計彎沉值為何用抗壓回彈模量而不用彈性模量?
鐵路隧道與公路隧道在設計上有哪些不同的考慮?

TAG:桥梁 | 土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