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王陽明

王陽明,真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精通文學,哲學和軍事,可謂是一個天才般的人物。他還精通儒,道,佛三家,遍讀古書,最終創立心學,對中國的哲學史影響深遠。

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心思想,總結起來其實就是,無論是什麼學問,什麼行為,什麼修養,其實都是為了成為善,去掉惡,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以自己內心的良知為標準,然後帶著良知去做事,做到知行合一。王守仁認為我們有時候會被外部的名利等慾望蒙蔽,不能正確的分辨善惡,從而會誤入歧途,我們應該自己加強對自己的要求,保持一顆正直有良知的心。從某種程度來說,這跟「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心學比起這句還要深化了,要求了我們應該帶著良知去做每一件事,去做出貢獻,有著一種英雄式味道。我們用自己的心去分辨善惡,用格物致知去踐行自己的良知,那麼天理就在我們的心裡,我們就能用自己的心去丈量這個世界,也許我們無法成為一個偉人,但這麼做我們可以成為一個自己心中的偉人。

王陽明的博學多才,跨時代的思想性,與他早年及其大量的閱讀密不可分。他從小就不同常人,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聖人,以拯救世人為使命為自己讀書的動力。這種思維與當時讀書人普遍以科舉為天的思維不符,所以他在私塾一直都是刺頭,經常各種搗亂。他有一個當狀元的爹,身居高位,一個典型官二代,所以大家都拿王守仁沒辦法,但他父親王華可不是一般人,他對自己的兒子也有著很大的期望,所以他就擔負起了打擊王守仁的重任。在他的教訓和知識的碾壓之下,王守仁正式投入到了書海之中。無論王守仁想看什麼書,他都找來,無論多偏門,都立刻找來給他閱讀。並且王守仁在名師的教導之下,習武,學習軍事。王守仁正是在他父親的鞭策之下,為自己日後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的傲氣隨著他年紀的增長,不增反減,他的父親也不知為他惹下的麻煩丟了多少面子。但僅有一次,他的父親沒有批評他,反而第一次稱讚了他。那時王守仁因為不肯趨炎附勢,得罪奸人劉謹,被流放荒地,更連累他父親被下放南京。但他的父親不僅沒怪他,還鼓勵他。我覺得也許這個時候,父親的肯定,讓王守仁更加堅信了良知的重要性,某種程度下也啟發了他心學吧,因為就在這之後,在流放的日子裡他的軍事才能大放異彩,之後震古爍今的心學也誕生了。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大家不必盡信。

心學是十分實用的,就如我們教導孩子,完全就是出於我們內心對他們的愛,正因為我們內心有了這種愛,我們才會去教導他們,並且是不斷學習如何正確的教導他們。這不是天理使然,而是我們的心與行為,在自己良知的指導下,做到了知行合一。當然這個例子也許並不恰當,但我也是儘力解釋了,能力有限。

最後分享王大師的求學路上的一些阻礙吧,王陽明長大後為了自己的抱負,也去參加了科舉,但他卻屢考屢敗。最後才考中一個進士,排名也不高,但他並沒有難過或是懊惱,而是說出了「世人以落次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這樣的話。後來他的官路也不太順利,空有一身驚世天賦而無處施展,不被賞識,所以天才也會遇到許多挫折的,平常人就更不用說,我們應該謹記「無常是常,常有無常」,不忘初心,努力認真的去過自己的一生。

推薦閱讀:

當我們抬頭看見一片雲,有多大的區域里的人能同時看見這片雲?
12光年外就有4個超級地球,2個宜居地球?
一本正經地胡思亂想:黑洞如何吞掉地球?
為什麼便便前會有肚子疼的先兆?
【元素家族——連載20】改造金星、火星(上)

TAG:冷知识 | 科普 | 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