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來說說車燈的故事

歷史上,翻燈(以及另外一些形式的隱藏式前照燈)的出現,事實上源自美利堅在1940年頒布的一項「無厘頭」的法令。該條法令規定,在美國銷售的車輛必須統一使用圓形的前照燈(一邊一支)。1957年,這項法令被修訂,提出也可以使用尺寸縮小、但形狀不變的前照燈(一邊兩支)。

因此,在那個法令還有效的年代,幾乎所有車輛的前照燈都長這樣

不難理解,這樣的設計肯定會影響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性能,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耗,降低效率。因此,很多汽車製造商(尤其是主打運動型轎車的品牌)都開始採取隱藏式前照燈的設計。

隱藏式前照燈的形式之一如上圖,即結合車身設計線條,為「直挺挺」的圓形前照燈加蓋一層燈罩。應用此類設計的其他經典車型,還有同時代的福特GT40,以及晚輩雪鐵龍DS 21和日產/Datsun Fairlady 240Z等。

此類設計至今依舊時常能在跑車上見到,比如上圖的福特GT,以及與福特GT在賽場上爭奪冠軍的,諸如法拉利488和雪佛蘭Corvette C7 Stingray等跑車。但是,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要選題,幾句話帶過便是。

在那個年代,還有很多主打運動風格的性能車,會使用如上圖這樣的「跳燈」,在不適用前照燈的時候,Ta是藏在發動機艙蓋之下的,而當需要點亮燈光是,Ta就會翻出來。然而燈的形狀,依舊是看上去獃獃的純圓形。

直到C5車型在2004年停產,雪佛蘭Corvette才徹底告別跳燈。但是相比現在的新款Corvette,小編更喜歡十幾年前,能「眨眼」的那一代。

跳燈的開端,與法規無關

首先,需要在此說明,全世界第一款採用跳燈設計的量產車,其生產和銷售的年份,比上文提到的法令,要早了好幾年。

就是這台車,儘管其顏值與後來那些美不勝收的跳燈跑車相比,簡直丑出了先進水平,但作為跳燈的鼻祖,小編依舊得提Ta一下。至於這個商標寫作Cord的汽車品牌,則是一個隸屬於美國奧本汽車公司(Auburn Automobil Company)旗下的子品牌。

這款別克 Y-Job豪華轎車,生產於1938年,也採用了與Cord Model 810相類似的隱藏式前照燈(黃色箭頭處)。綜上所屬,儘管那條美國法令並非引發跳燈出現的直接原因,但這種設計源自美國,卻是不爭的事實。

無奈之舉與跟隨之風

如果說Cord Model 810、別克Y-Job等車型,以及美國當年頒布的「圓燈大法」,都已經足夠無厘頭了。那麼眾多車商利用跳燈滿足規定的策略·,則在市場上所取得了不盡相同的實際收效。

上文交代了,當時法令規定的汽車前照燈模式會增大車輛的風阻。導致汽車製造商選擇利用跳燈,來優化車身的流體力學性能。但是,一些美國的老牌肌肉車,則用了類似上圖的設計。即使把前照燈隱藏起來,恐怕也無法改善這種方方正正的「大臉」帶來的風阻。小編只能把這種設計理解為,保護前照燈免於被手欠的人拿彈弓打碎。

歷史上,美國車企之間,經常就一些設計達成默契或共識(有些時候則真的就是迫於政策壓力)。因此,品牌不同但生產年份相近的車型,總是會有些相似的感覺。我們姑且把這種「雷同」,稱作「時代標籤」。

擁有「大方臉」的美式肌肉車,肯定不適合在賽道上拼搏。無奈之下,道奇公司在1969年為戰馬戴通納特別版車型,裝配了「尖頭」的外接前臉,用於減少風阻。而這款外接部件,則採用了真正意義上的跳燈(Pop-up Headlamps)。

如果說,龐蒂亞克、福特和道奇的運動型轎車,是為了所謂的降低風阻而使用了跳燈,那麼這款主打豪華的林肯MK III也把前照燈藏起來,就不免有些「追趕潮流」之嫌了。

跳燈無意間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美

其實,在那個圓燈時代,更多的「跟風者」是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原因其實很簡單,美國是全球各大廠商都非常看中的大市場,然而如果不安裝合乎規格的前照燈,就不能在美國上市銷售。故而,很多來自歐洲和亞洲,主打性能和高效的汽車製造商,不得不讓跳燈成為自己的「美國標配」。令人欣慰的是,這些來自北美以外地區的廠商,讓跳燈在自己的產品上,呈現出了非同尋常的美。

很明顯,美國是日系廠商七八十年代最主要的出口目標。也因此,很多那個年代的日系車型,都裝備了在北美更為常見的跳燈。

誕生於1989年的初代馬自達MX-5,在打開前照燈之後,瞬間就變成了一個長著大圓眼、圓頭圓腦,彷彿還在咧著嘴憨笑的萌物。

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由日系品牌生產的跑車,經常出現顏值頗高、性能出眾的精品。而在當時,幾乎所有面向全球市場的跑車,都設有跳燈車款。

曾經有一度,日系廠商普遍使用類似楔形的車身設計。在當時看來,偏楔形的車身就代表著跑車的身份,而跳燈與這種車身看起來真的很配。

如果我說,NSX NA1是本田歷史上最漂亮的車型之一,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在這款曾經發誓要挑戰法拉利的車型身上,跳燈無疑為Ta增添了很多魅惑之感。

MR2是一台不太為人知的短軸距性能車,也是一款較為非主流的豐田運動型車。這台車的跳燈,也是Ta吸引玩車愛好者的原因之一。

早年間,征戰WRC的豐田賽利卡,也曾經是一款兼具顏值與戰鬥氣息的運動型轎車。相比現在的雅力士,15年前賽利卡,真是太美了!

事實上,德國廠商開始使用跳燈的時間,要比日系廠商早。寶馬M1早在七十年代末就頂著跳燈出沒於各大賽車場了。

前文提到,蘭博基尼繆拉跑車,通過燈罩實現隱藏式前照燈。而後來的蘭博基尼車型,不僅使用了跳燈,其前輩繆拉所使用過的設計,也得以延續。

這可能是最不容易引起臉盲症的一款保時捷911,但也是極其稀有的一款車。把「青蛙眼」大圓燈換成跳燈,其實看上去也並不違和。

一直生產到1991年的保時捷944,則代表著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全球汽車的風向標。仔細想想,與之時代接近的馬自達RX-7 FC3S,也採用了相近的設計,「年代的烙印」清晰可辨。

F355是小編本人最喜歡的法拉利車型(沒有「之一」),Ta也幾乎是最後幾款的採用楔形車身設計的跑車之一。當這款車在1999年停產時,跳燈的生命也進入了倒計時。

2003年款的456M GT,是法拉利最後一次在量產車上使用跳燈。這家亞平寧跑車廠商,宣告了跳燈,從那一年起,與超跑絕緣。

跳燈用不好,也會讓車變醜

如果薩博不啟用那款經典的「四條」進氣格柵,可能就破產了

點亮前照燈,就好像「8點20的眉毛」

這歐寶GT的跳燈,翻出來之後,就如同剌了一整圈的雙眼皮

沃爾沃在結合跳燈之後,居然把自己的產品做得好像日系家用車

龐蒂亞克給自己的經典車型設計了這樣一張「蛤蟆臉」,不倒閉才怪

隨著蓮花Esprit在2004年停產,跳燈終於迎來了自己退出歷史的時刻

跳燈的離去,是安全所需

長期的使用證明,凸出整體車身輪廓之外的跳燈,在車輛與外部行人發生碰撞時,會對行人造成較為嚴重的傷害。因此,在保護交通弱勢群體的訴求越發強烈的21世紀,跳燈已經顯得不合時宜。

當車輛正面與行人發生碰撞時,被撞行人的運動趨勢如上圖。而如果此時車輛開著跳燈,則很可能對被撞行人的大腿在成嚴重的傷害。大腿上有大動脈,如果弄破了後果很嚴重。

隨著歐洲Euro-NCAP和美國IIHS等碰撞測試將行人保護效果納入考核範圍,跳燈、立體車標等曾經風靡全球的設計,幾乎是在瞬息之間就完全被拋棄了。

起初是為了應對法規而出現,最終又是為了適應新法規而被放棄,跳燈走完了Ta的生涯。但任憑時間流逝,卻仍有無數的愛車人,早記憶中為跳燈留有一個位置。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都在聲討遠光狗,但是路上的遠光狗一個沒少呢?
汽車車燈濕氣問題多發的環境因素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分析?
遇到遠光狗,你怎麼辦?
智能車燈應有的態度 Garmin Varia UT800
汽車霧燈有用嗎?

TAG:车灯 | 汽车 | 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