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碗暖暖湯圓,結束這個熱鬧的年
在中國人的字典里,元宵節是比除夕更熱鬧的節日:春節收尾,新年伊始,定是要團簇街頭、擠擠雜雜「鬧」一場的。
還記得小小的我,由父母牽著去賞燈,觸目所及皆是燈輝交映,遠遠聽得爆竹震天,只覺流光奪目、聲色動人,這一場春節的壓軸大戲,著實熱烈非凡。
當然,對於年幼又貪吃的我而言,元宵節最隆重的節目,一定是守在廚房等著湯圓出鍋。糯米丸子團團如白玉,在湯里微微晃動,勺子一撥就泛出瑩潤微光,在寒夜裡是尤其誘人的溫暖。
又是一年元宵節,今晚,你吃湯圓了么?
先有元宵節,還是先有元宵?
元宵節很可能起源於漢代祭祀「太一」神的典禮。《史記·樂書》云:「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後來,隋煬帝崇尚佛教,因著「佛法即明燈」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在街上處處張燈,從此開啟了元宵燈會的傳統。
然而,元宵/湯圓的出現卻晚得多。魏晉南北朝人在正月十五吃的只是加了油膏的豆糜或白粥。唐朝的元宵燈會上出現了「粉果」和「焦飠追」,據說是湯圓的始祖。宋代周密《武林舊事》也記載了「乳糖元子」、「澄沙糰子」,不知是怎樣的軟糯香甜。
明代宮廷所吃的是「搖」出來的元宵:「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洒水滾成,如核桃大,江南所稱湯圓。」 可見「元宵」和「湯圓」的稱謂自此已出現了南北分化。
全國那麼多圓子,不來PK一下么?
在各地吃貨的紛爭中,湯圓大概是分歧最多的一種。
是搖出來的元宵,包出來的湯圓,還是不包餡的珍珠圓子?是甜黨,咸黨,還是甜咸兼備的中立黨派?餡料用葷油還是素油?烹飪該水煮、油炸還是裹粉?這麼多選項排列組合,吵上一天一夜,也爭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然啦,對於企鵝君而言,各地的湯圓/元宵都是讓人躍躍欲試的美味——老闆,麻煩每樣來一碗!
北京|現搖元宵
樣費力手搖元宵的場景,如今是愈發少見了
元宵節還沒到,北京各家老字號就熱火朝天地忙起來了。從前,手搖元宵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花生去衣,芝麻碾碎,餡兒拌好壓實,切得方方正正;糯米泡好瀝干,磨成粉。切好的餡兒得先蘸水,扔進笸籮里滾上糯米粉,如此來回三次,把元宵滾得圓潤瓷實,個頭均勻,方才大功告成。
後來,手搖的笸籮被轟隆作響的元宵機取代。如今,為著「食品衛生」的問題,一些老字號已經改在廠房生產,店裡現搖的元宵機也不多見了。
不過,在寒風中排起長龍買元宵,依然是京城一景。吃元宵講究現買現煮,因為元宵不耐放,隔天就容易發紅變酸,可也不能凍,凍裂了一煮就破。現賣的元宵往往將芝麻、豆沙、五仁、山楂等品種相互混雜,只用袋子裝著,一不留神就容易碰碎。得珍而重之地捧回家,忙忙地燒開一鍋水,看元宵在鍋里歡快撲騰,直至鼓脹成飽滿的白玉丸。
挑一個咬開來,軟糯中帶著熟悉的筋鬥勁兒,一口氣吃下一碗,再喝幾口湯熨帖腸胃,「原湯化原食」,這京味兒十足的元宵節才算圓滿。
江浙滬|肉湯圓
自小吃甜湯圓長大的人,第一次吃到肉湯圓大多會嚇得質壁分離:「湯圓居然能有肉餡的?!」
對於江浙滬某些地區的小夥伴而言,肉湯圓卻是尋常食物。南方過年不大吃餃子,湯圓就是如同餃子一般的存在,可以做成各種口味:鮮肉餡、菜肉餡、蝦肉餡任君選擇,還時常留一個尖尖的小尾巴,以區別於甜湯圓。
有些地區還會團些無餡小丸子,和各種菜、肉一起煮成鹹湯,泡點剩飯下去,就是一頓暖洋洋的主食。
福州 | 脫核元宵
元宵和湯圓的南北之爭在這裡達成了和解:福州人咸甜都吃,鹹的叫元宵,甜的叫湯圓。
福州元宵做起來,帶著南方人特有的精細講究。外皮要用七分糯米配三分粳米磨成米漿,壓干成「生薺」,又取一部分煮成「熟薺」,混合揉捏,這樣做出來的皮,才能不軟不硬不黏牙,是謂「脫核」。肉餡也要選用上等精肉,打得勁道彈牙,又加醬油和糖調味,入口鮮美多汁,才算合格。
福州元宵長得也特別,並不一定是常見的滾圓形,有捏成帶尖尖角的小包子形狀的,甚至還有捏成餃子形的,看起來實在有趣。
寧波| 豬油湯糰
寧波人對付糯米很有心得,年糕和湯糰都是當地一絕。每至春節,人們做起豬油湯糰來更是一絲不苟。
餡料一定要用豬腹部的板油,仔細剔去筋膜,切成小塊。新收的黑芝麻耐著性子淘洗、揀選,炒香後舂碎,講究的還要拿小篩子再篩一遍。豬油、芝麻和綿白糖拌勻搓圓,或許再加些橘皮和糖桂花解膩,包上薄勻的糯米皮。湯圓煮熟,餡心也正好融成一包燙口的油潤甜香,吃起來罪惡感十足,卻也是許多寧波人牽腸掛肚的鄉愁。
麻餡汨汨流出的一刻,是豬油湯糰最誘人的瞬間
上海|擂沙圓子
有人說擂沙湯圓由清末滬城的一位雷老太創製,其實只是訛傳。清末民初,一位名叫李一江的安徽人在上海喬家柵路開了家湯糰店,名為「永茂昌」,擂沙圓子就是店內研發的新品。
赤豆經過煮、炒、磨、篩的重重工序製成赤豆粉,將煮熟濾乾的湯糰滾上一圈,就成了圓潤可愛的擂沙圓子。永茂昌的用料很是講究,糯米一定來自青浦朱家角,赤豆非得用崇明大紅袍。李一江還定製了帶提手的木桶,借給小販裝了擂沙圓子沿街叫賣,這一點心於是名揚滬城。永茂昌在抗戰勝利後重新開店,更名「喬家柵」,擂沙圓子就作為喬家柵的招牌名點傳承至今
黃豆粉的擂沙圓子滿街都是,但終究還是赤豆粉的最經典
擂沙圓子常見的是豆沙、芝麻餡,據說也有咸黨大愛的鮮肉餡。傳統上要裹棕紅色的赤豆粉,但如今裹黃豆粉、花生碎的也不少見,與廣東的糯米甜點「糖不甩」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川|賴湯圓
都說賴湯圓創始人是清末四川的賴源鑫,其實源鑫是他的字,本名叫賴德順。賴湯圓一開始也不叫賴湯圓,他那時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喊的是:「奈湯圓,熱熱和和的奈湯圓。」
在四川某些地區的方言土語中,「奈」即為「熱」之意。反正四川人「奈」、「賴」不分,後來,賴德順租下鋪面開起小店,就乾脆以同音的「賴湯圓」作為招牌了。
一碗正確的賴湯圓並不容易做。賴德順的秘訣是在餡料里加雞油,以獲得獨特香氣和油潤口感。每碗湯圓固定是四個,餡料分別是棗泥、冰橘、玫瑰和芝麻,形狀分別是玲瓏細巧的圓形、橢圓型、一頭尖和兩頭尖。上桌時,還要配一碟白糖芝麻醬,嗜甜的可以用來蘸湯圓吃。
如今的賴湯圓變成了一碗八個,但白糖芝麻醬依然是標配
潮汕|鴨母捻
我大潮汕的食物名字都很神奇,湯圓也不例外。
潮汕人把湯圓喚作「鴨母捻」,其實是象形的說法,因為湯圓在鍋中翻滾不定,彷彿白鴨戲水,遂有此名。所謂「捻」,在潮語中指的就是鴨子浮沉戲水的動作。鴨母捻一般個頭碩大,包成長圓形,也有點模仿鴨蛋的意思在裡面。
傳統的鴨母捻和賴湯圓相似,亦有四種餡料:綠豆沙、紅豆沙、芋泥和糖冬瓜芝麻餡,並捏成不同的形狀以便區別。
不過鴨母捻的排場往往頗為宏大,紅棗、銀耳、百合、白果、芋頭、番薯、鵪鶉蛋等各種配料排列組合,擠在碗里眾星拱月,熱鬧非凡。冬天這樣甜美飽足的一碗下去,渾身都暖起來了。
不鬧一鬧,怎麼能叫元宵?
不管在湯圓口味上有多少分歧,中國人對於元宵節的娛樂活動倒是頗有共識。隋朝的燈會只在正月十五舉辦,唐朝人則把燈會延長至三天,宋人又往上加了兩天,明人更是把元宵節放成了十天長假,懸燈結綵,笙歌鼎沸,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浪」字。
明成祖曾下諭定元宵節假,口吻很是平易近人:「這幾日官人每都與節假,著他閑暇休息,不奏事。有要緊的事,明白寫了封進來。民間放燈,從他飲酒作樂快活。」與平日正襟危坐的聖旨相比,有種趕著放假來不及好好寫詔書的即視感。
明代《憲宗元宵行樂圖卷》局部
清人也不甘示弱。《紅樓夢》里賈府兩次過元宵,都極盡奢靡繁華之能事,又是看花燈,又是猜燈謎,又是聽書看戲,又是擊鼓傳花。玩了整夜,還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煙火:「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又有許多『滿天星』、『九龍入雲』、『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零星小炮仗。」光看名字都讓人眼花繚亂。
新舊《紅樓夢》對元宵佳節的詮釋
民間的元宵節又是另一番熱鬧。寫著燈謎的彩紙沿街掛了一排,與小夥伴們指點笑鬧,一看就是半天。舞獅舞龍的隊伍在人群中來往穿梭,鑼鼓聲聲,是一派塗歌巷舞的盛景。
兔子燈,則是孩子們的保留節目。還記得小學時代,學校教做兔子燈,用竹篾扎出圓腦袋長耳朵,糊上紙,描出紅紅的眼和彎彎的眉,點上根蠟燭,就可以提著滿街跑;再大一點,沿街的店鋪開始售賣充氣的塑料電兔燈,牽著滿街溜達,很是風光。只可惜,如今城市街道夜夜亮如白晝,人情味卻少了許多,那樣火樹銀花,城開不夜的熱鬧景象,大概也只能留在回憶里了。
但無論如何,今宵元宵,還是一碗圓子落肚,萬事如意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