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

在電影《後會無期》中,韓寒說「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此話一出,便引來無數人深深地共鳴,在網上廣為流傳,在一年前,我也是這無數人中的一員,從小到大,聽過的大道理無數,可對於過好生活,對於過好人生,所用甚小,往往在不如意之時,故作深沉,感嘆一句:「聽過這麼多大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啊!」

時光似白駒過隙,幾年大學時光即將收尾,看看自己現在的狀態——有著夢想在遠方,每天的生活充實而快樂,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積少成多,有愛我的和我愛著的家人、戀人和朋友;兩個月的時間,我自學了鋼琴,半年後,也就是現在,我能流暢地演奏KISS THE RAIN;每天堅持運動,囚徒健身、打球和游泳都是我的選擇之一;日常的睡眠,我保證在8小時左右;每一天對於我而言,都是充滿活力以及嶄新的一天,對於過去,不過於懷念,對於未來,不過於期待,當下才是最美的時刻;有新的想法,新的計劃,會積極去嘗試,不畏懼失敗,而是從中吸取教訓。。。。。。

我的改變是從一年前開始的,是一個持續性,漸進式的過程,這一年,我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越來越好,我正好好地過著我的人生,也有信心過好餘下的人生。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問題——為何「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見解,一方面,我自己這一年的實際經歷,讓我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我系統學習這方面的相關知識,也就是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例如積極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中國儒家哲學、西方部分哲學,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想要去解答這個問題,把我自己這一生過好;還有一個附加的原因,在於知乎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大都限於個人的經驗之談以及隻言片語,沒有真正的思考者的聲音。而我的目的,就在於讓大家能夠理解背後的原因,讓大道理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幫助。

那麼,為何聽了這麼多的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有一點必須要明確,那就是過好這一生的標準是主觀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這一生過得好不好,只有他自己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仁人志士在平常人的標準下過得很不好,可他們自己並不這樣認為,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如千千萬萬的紅軍長征戰士,為了革命信仰,爬雪山,過草地,三軍過後盡開顏。同樣,也有很多人,旁人對他們羨慕不已,可他們自己卻痛苦不堪。所以,這一生過得好不好,需要以當事人主觀的標準來評判。那就會有人說了,「就算我覺得自己過的不好,可是我硬是要說我過得好呢?」我認為,這樣還是過的不好,過的好不好,不是需要給他人看,而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受,換而言之,也就是個人的幸福感。

再者,關於過好這一生,也不是說在某個時刻過好,而是在某個時間段——少則一到兩年,多則幾十年——的一個整體主觀感受。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結合個人經驗和學識,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大道理是概括性的提綱挈領,是來源於生活實際,卻又高於生活的思想總結,需要我們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去應用它;第二個原因,聽了很多大道理,卻僅僅是聽了,可能有思想的觸動,但缺少實際行動,只聽不做;第三個原因,過好這一生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一、大道理僅僅是總結性的指導

儒家哲學體系以「仁」為核心,進而演化出方方面面的思想,我們所熟知的,與生活有關的,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這些大道理沒告訴我們具體該怎麼去做,就好比它僅僅是指引了一個方向,告訴你,朝著這個方向走去,你會遇到更好的自己,可是,沒告訴你怎麼走,是走路,還是坐車;也沒告訴你行走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走到一半的時候是什麼個情況。所以,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結合自身情況和周圍環境,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鍛煉有益於身體健康,這是一個大的方向,可對每個人而言,具體的落實方法只能靠他們自己把握,像運動員,他們的職業就是鍛煉的一種,所以,他們在工作的同時就是在鍛煉,他們對於這個大道理,不需要刻意去落實;而對於那些常年坐在電腦桌前的加班族,鍛煉有益於身體健康這個大道理,怎麼去實踐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有人會選擇在工作間歇打打乒乓球,做做廣播體操等等;也有人會選擇拿出專門的時間來鍛煉身體,比如每天早起跑步,周末約朋友打打球。所以,要想過好這一生,就需要我們化大為小,將大道理結合自身實際,化成一個個具體的,可實踐的小行動。

二、思想的改變,缺少行動的跟進

剛進大學那會,學校給我們大一新生安排了各式各樣的講座,有關於大學規劃的,有關於如何培養各方面能力的,還有優秀學長和學姐的學習經驗分享的,等等。。。。我的一個室友,有一天在寢室,突然問我:「T,你說,為啥當時聽講座的時候都熱血沸騰,感覺自己未來也能像他們一樣牛逼,可幾天後就一點感覺都沒有了呢?」我放下手中的筆,開玩笑地回了句:「可能雞湯效果只有這麼久,想要效果持久的話,只有隔幾天喝一碗咯!」。室友的這種情況,不是個例,相反,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有,每次聽了一些勵志的東西,都會有打雞血的感覺,可沒過多久,效果消退,生活依舊,該咋地咋地。

從心理學來講,這裡涉及到態度和行為的關係。還是以聽講座為例,假設我們聽了一場有關健康的講座,專家告訴我們,每天鍛煉身體益處多多,不鍛煉身體,危害如何如何之大,正常人肯定都會贊同這個觀點,因而,剛聽完講座,我們都會被這個觀點所喚醒,也就是我們的態度被外界的刺激所喚醒,在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方面有著很強的注意力,聽完講座後,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表現了,有些人聽完後沒有任何實踐的行動,那麼,效果就是個一兩天,過了這一兩天,被喚醒的注意力又重歸寂靜,回到聽講座之前的狀態;還有小部分人,聽完講座後,開始將鍛煉列入自己的生活節奏中,漸漸地感受到鍛煉所帶來的好處,一段時間過後,這小部分人已經深刻領悟這個道理,並銘記於心,外化於行動。在這裡就是一個正循環,首先是態度促使行動的發生,進而,行動又促進態度的加強。其實,早在明朝時期,大思想家王陽明已經認識到這一點,提出「知行合一」的觀點,其中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很好地概括了其思想,但是,這句話的理解要將「知」和「行」當成一個整體的兩部分,換而言之,沒有實際行動的「知」,並不是真正的「知」,譬如,從不鍛煉的人口口聲聲說,鍛煉對健康有益,但他們其實並不是真正地「知」鍛煉對健康有益,因為他們沒鍛煉過,也沒法體會過鍛煉所帶來的益處。總而言之,要想懂得一個大道理,聽完大道理後,還要將其付諸實踐,將行動加入其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懂,過好這一生。

三、過好這一生是一個過程

最後一點,人的這一生是一個持續性的,不斷波動的過程,類似於心電圖,高峰與低谷交替,喜悅與悲傷交加,因而,過好這一生不是一個狀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說達到某個目標,達到某個階段,就能過好這一生,更不是說,碰到某些挫折與不幸,這一生就過不好了;而是需要關注於這一生整個過程,在巔峰時期,盡情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樣,在低谷時期,潛心蓄勢待發,勇敢面對生活給出的考驗。達到某個目標,也就是處於人生巔峰;遭遇某個不幸,也就是處於人生的低谷,這兩者都是暫時的,不可能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並且,兩者是交替變化的,中間的,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感覺的上坡路和下坡路。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失敗會隨著時間過去的,同樣,成功也會在時間的推移下,成為過去時。有一個故事,講一位村民在文革期間,每次出遠門回家的時候,都要帶上一捆柴回來,有一天,被大隊幹部發現了,在整個大隊點名表揚,被授予大紅花;自此以後,這位村民每天閑著無事就去路上撿柴,直到離開這個人世。這個故事可能有些極端,但在現實生活中,躺在過去的輝煌成就中的人,難道少嗎?他們拒絕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固守著自己的成績,最終,被時代所淘汰。更多的是,那些遭遇挫折和打擊的人,便一蹶不振,頓覺人生無望,這一生就算是廢了。這些人,之所以過不好這一生,就是沒認識到,過好這一生,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根據環境和自身的情況不斷發展自己,從一個巔峰走向低谷,再從低谷走向另一個巔峰。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想過好這一生,貴在「知行合一」,貴在學習,貴在生活的過程——每天的生活。

推薦閱讀:

其實道理我都懂 但是就是做不到?
什麼叫內心的感受比外在的大道理更重要?
有哪些道理是你長大了才懂的?
為什麼說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你們是否也曾討厭大道理?

TAG:生活哲学 | 人生 | 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