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曼努埃爾一世的帝國(4)
選自The Empire of Manuel I Komnenos
作者:Paul Magdalino
譯者:Lisa-榮軍院的守陵人
PS:作者一邊吃薯片一邊在看曼大帝的表演,bug應該會有,還請多多包涵……
The Byzantine Crusade of 1175-1176
1175-1176年間拜占庭的聖戰
1174年,努爾丁和阿馬爾里克的去世讓突厥人內部的局勢變得動蕩起來,自第二次十字軍以來,西歐與十字軍國家同曼努埃爾的外交政策從未向現在這樣緊密團結在一起。努爾丁的死使得達尼什曼德埃米爾失去了最強有力的保護者,這讓基利傑·亞爾斯蘭二世得以趁機佔領「塞巴斯蒂亞(Sebasteia),新凱撒利亞(Neokaisareia),科馬納(Comana)還有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的一些城鎮與要塞」。埃米爾(達尼什曼德埃米爾)前去投靠曼努埃爾,而後者察覺到自己被蘇丹(亞爾斯蘭)欺騙了,他原本允諾將這些城鎮都歸還帝國。並且曼努埃爾還發現,自己無意中促成了那些在小亞細亞地區分散的突厥人勢力正在一步步屈從於一個強大的君主制國家。與亞爾斯蘭的同盟並非毫無益處:它使得拉丁人可以在小亞細亞,君士坦丁堡或是巴勒斯坦之間自由通行,這有助於曼努埃爾鞏固以及擴展他與西方朋友們之間的勢力網。但如今,特別是考慮到在南部發生的一些事情,這樣的同盟顯得有些弊大於利了。
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努爾丁的死讓十字軍國家們可以得到些許喘息的機會。他在埃及的代理人薩拉丁趁機奪取了大馬士革,並且將勢力擴展到整個敘利亞地區。伊斯蘭世界始終在醞釀對十字軍的反擊,而現在耶路撒冷王國將直面這一威脅。阿馬爾里克的兒子暨繼承人鮑德溫四世是個年僅13歲的麻風病患者,的黎波里的雷蒙德掌握了攝政大權。而雷蒙德的妹妹正是1160年被曼努埃爾拋棄的那位姑娘,他也並不打算去尋求君士坦丁堡的庇護。作為替代,他將目光轉向了蒙特費拉的威廉五世,後者是參加過第二次十字軍的老兵,並且是腓特烈·巴巴羅薩忠實的附庸。按照計劃,威廉的兒子「長劍」威廉(William Longsword)將迎娶鮑德溫的姐姐以及繼承人西比拉。到了1175年,曼努埃爾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腓特烈·巴巴羅薩很可能將成為十字軍國家最可靠的保護者,而此時日耳曼皇帝已經不僅僅滿足於鞏固他在義大利的權勢,還打算與薩拉丁,甚至是亞爾斯蘭進行外交上的接觸。
作為回應,曼努埃爾決定發動一次聖戰。在小亞細亞地區,他試圖說服亞爾斯蘭繼續遵循他們之前的協議,並且打算武力收復阿馬西亞和新凱撒利亞,然而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他重建了多利萊恩(Dorylaion)和索布萊恩(Soublaion)的城鎮。戲劇性的是,這和他之前側重防禦的政策有所背離,原本他更傾向於在小亞細亞的低地地區建立堡壘以及避難所,但多利萊恩和索布萊恩地處高原,而且把守貫穿整個半島的交通要道。顯而易見的是,曼努埃爾重建這兩處城鎮的動機來源於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對聖克里索格諾(StCrisogono)的紅衣大主教彼得的回復,內容有關1176年1月11日曼努埃爾的致信:
他(曼努埃爾)在伊科尼安的蘇丹的國土中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人口眾多的城市,用以讓拉丁人和希臘人定居,從而抵禦突厥人。這座城市同樣讓他得以控制大片突厥人的區域,所以他能夠為所有基督徒們——無論希臘人還是拉丁人,開闢一條通向聖墓的坦途。
皇帝向教皇請求西歐對他的聖戰進行援助,教皇隨即要求大主教們將這一請求告知法蘭西的國王以及貴族們。
當時拜占庭的記載對多利萊恩以及索布萊恩的重建大肆慶祝了一番,這表明曼努埃爾將這一舉動視為他再征服聖戰的開端,為了這項神聖的事業他不惜傾注自己的生命。在1176年的9月,他對科尼亞(指當時的羅姆蘇丹國)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遠征,幾個月的精心籌劃造就了如此龐大的規模。協同參戰的還包括塞爾維亞,匈牙利以及十字軍國家的分遣隊。曼努埃爾後來還告訴英格蘭的亨利二世,這支龐大的軍隊完全展開甚至超過了10英里。很顯然他打算一勞永逸地征服科尼亞,而不是再一次與蘇丹達成某些新的協議。曼努埃爾拒絕對方的合約並非出於傲慢自負,而是因為他的既定計劃就是解放整個小亞細亞地區。在當時他鑄造了許多珍貴的聖十字架,在其上刻下了一些詩句:「他無法忍受那些生來自由的女人的孩子成為女奴夏甲[1]的奴隸。所以他集結了一支空前強大的聯合部隊,決意向主的敵人宣戰。」
利里認為1176年的作戰可以說是一場規模空前的聖戰,並且讓拉丁人側目而視,伯納德·漢密爾頓(Bernard Hamilton)認為這與當時的緊急情況以及在耶路撒冷,由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人物——沙蒂永的雷納德所領導的親拜占庭的派系形成了巧合。但事實上,小亞細亞的事務以及拉丁人在東方的行為之間的關聯比這兩位學者的任何一位猜想的還要密切。在他未完成的敘事中,金納莫斯用一句總結性的話語陳述道:「在他(曼努埃爾)出發之前,他還派遣了一支150多艘船的大艦隊遠征埃及。但當他決定集中力量對付亞爾斯蘭的時候,埃及的遠征軍就缺乏援助了……」一個合理的猜想,金納莫斯的這句話想說的是埃及的遠征並沒有達成預定目標。泰爾的威廉說,帝國的軍隊包括70艘單層甲板大帆船(galleys)以及其他一些船隻,在1177年於阿卡(Acre)集合,準備進攻埃及,「鮑德溫四世為了配合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的行動也準備了相當久的時間。」在計劃中,這場1177年由法蘭克-拜占庭聯合作戰原本是打算與對科尼亞的聖戰相呼應的,只可惜它無疾而終。換句話說,整個計劃原本是基督教世界針對薩拉丁以及基利傑·亞爾斯蘭採取的一次雙管齊下的軍事行動。但金納莫斯給人的印象彷彿海軍方面的行動是時候才想起來的,這與漢密爾頓想法不謀而合。他認為這是沙蒂永的雷納德被穆斯林釋放後前往君堡協商的結果,不可能早於1176年的春天或者夏初。但是從外交上來看,雷納德昂貴的贖金也只有曼努埃爾付得起,這肯定也是幾個月前就商議好的事情。曼努埃爾在重建多利萊恩和索布萊恩的時候應該就已經在考慮這件事(與法蘭西的聯合作戰)了。他在進軍小亞細亞的同時也在外交上主動提議將幫助耶路撒冷對付薩拉丁,以此來恢復拜占庭在敘利亞以及巴勒斯坦地區的影響力。圍繞這一提議,皇帝的內兄弟,雷納德的繼子,安條克的鮑德溫三世成了重中之重。他們之間的親戚關係在1175-1178年間得到了加強,而在第一任妻子去世之後,博希蒙德迎娶了皇帝的侄女狄奧多拉[2]。
[1] 譯者註:這裡有一個關於聖經的典故,夏甲(阿拉伯語 ; Hagar;希伯來語 ?????,Hagar,意為陌生人)是《聖經·創世紀》中記載的亞伯拉罕妻子撒拉的一名埃及使女。神應許阿布拉罕,夏甲也為一國之母;她的後裔及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而夏甲的兒子以實瑪利被廣泛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先祖。
[2] 譯者註:這位狄奧多拉不是曼努埃爾的侄女,wiki上只說她有可能是曼努埃爾的二哥安德洛尼卡的長子約翰·科穆寧與瑪麗婭·塔朗尼蒂莎(Maria Taronitissa)的女兒,但仍不確定她的身世,而這位瑪麗婭·塔朗尼蒂莎同樣是曼努埃爾本人的情婦之一。
推薦閱讀:
※拜占庭的選官制度是怎樣的?
※西歐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後,為什麼對穆斯林國家(如土耳其等)沒有進行什麼侵略了?
※『XX一水隔,XX兩洲間』dendendon(砸聖像):聖像破壞派(1)
TAG:拜占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