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子,我們還能聊點什麼?

你們說,二十多歲看到的生活,會跟十年後看到的一樣嗎?一定是不一樣的,但究竟會有哪些不一樣,還真說不上來。但往前的話,我們倒是可以回溯一二。十年前,2007年,還在上高中的我,絲毫不會意識到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正在經歷著什麼,整個中國,在當年正經歷著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而整個國家也正處在期待著奧運會的美好憧憬之中。只不過當年的我,正在學校裡面緊張地學習,爭分奪秒。那股學習的勁頭還真是正旺。

十年前,任何一個人把自己能夠獲得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房地產市場,想必一定會賺得盆滿缽滿,笑得合不攏嘴;這是時代造就的機遇。但未來是否仍舊如此,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很簡單,房價從5,000/平漲到50,000/平,翻了十倍,而要以5萬為基數再翻十倍,那就得50萬/平,如果真的漲到了50萬/平,中國的通貨膨脹也還蠻嚇人的。或許未來會漲到10萬/平,誰說得准呢,可也就一倍的空間,可能還不是短期內能夠達到的。如果貸款買房的朋友,遇到了經濟危機,工作上遭遇了失業,生意遭到了寒冬,房貸可是不會給你緩衝的。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看不了過去十年那麼遠,頂多就是過去幾個月。而往未來看,更是看不到貸款幾十年意味著什麼,天真地以為現在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很久

2016年初,深圳房價瘋漲,很多人跟風沖了進去,結果到年末,基本上漲不動,甚至有些小跌。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至少在做一項重大的投資決策之前,應該了解自己能所承受的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比如要是房價突然暴跌了50%,自己貸款買的房子是否會被銀行收走?炒股也是,自己能接受股票下跌多少,止損設在什麼價格,要是想抗的話,能承擔多少的浮虧。不能只想贏不想輸。

過去一年,我深感大家都在討論房子,可這原本是最不應該成為話題的東西。居者有其屋,安居樂業。我們有了合適的住所,這只不過是一個基本要求,接下來應該是如何去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可是,這個世界似乎病了,就是這本不應該討論的基本要求,成為了很多人的終極追求。

對於香港人來說,很多人終其一生就只有一個目的:「上車」。香港人很有意思,他們把買首套房稱作「上車」,意思就是買了房的人,生活就像搭上了汽車,接下來的人生之路就輕鬆了。但其實,香港人存夠首付成功上車之後,等待他們的往往是長達40年的購房貸款。香港的利率很低,人均壽命又很長,這邊金融也很發達,所以銀行也很樂意給年輕人提供長達三四十年的購房貸款。這樣長時間的貸款,累積下來的利息其實不見得比本金少。就是這樣,整個香港的青年似乎最終都要邁向共同的命運,給地產商和金融機構打工。香港的繁華就建立在年輕人節衣縮食和勤奮工作上,香港可能真的病了。

在香港快五年了,對這個城市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這邊的年輕人眼光的確比較短淺,或許發達地區的年輕人不需要有太多長遠的憂慮,因為社會也很穩定,生活自然也就隨之穩定了。年輕人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何時可以買樓。香港人的論壇上,各種帖子,大講自己是如何通過節衣縮食成功存夠一二成的首付的(因為香港房價貴,首付基本上只需要10-20%的房款)。很多人分享的「高招」有不吃早飯,中午自己帶飯,拒絕大部分社交,也不出去玩,不買任何非必要的商品,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買房機器人,遑論生活的理想。當然,很多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論壇上把怨氣撒在內地這邊,也不怪他們,生活壓力的確很大。

一河之隔的深圳也好不到哪去。就算是深圳華為、騰訊的員工,面對深圳畸形的房價也倍感吃力。有時生活就是那麼奇怪,所有人都知道房價出問題了,可仍舊盼著自己買了之後能夠飛速上漲。

二戰之後,全球的大趨勢就是城市化。兩次世界大戰讓戰後思潮從鬥爭轉為發展。按照城市化進程來測算,中國的城市化率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國際標準。其實中國之所以城市化發展如此之快,就在於中央政府的統一調度,各種項目飛速上馬,什麼聽證會、表決、征地流程等等,都拋之腦後,直接上馬乾,GDP就是政績考核的唯一標準。在這樣的時代發展背景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城市化本身內在驅動的,而不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外在驅動的。很多時候各種配套設置、工作機會、人文環境都沒有成熟,房子已經蓋好了。中國的鬼城之多也是一個佐證。在這樣的行政命令下的城市化逐漸到頭了,土地財政也慢慢走不下去了。政府身上背負著巨額的債務,接下來勢必要好好發展經濟,否則收不到稅,如何還債,難道真的要「硬著陸」——靠開動印鈔機來還債嗎?嚇得民眾瘋狂地兌換美元,生怕印鈔機一開,人民幣就貶值。

形勢比人強,我們都拘囿於這個時代。我們才二十多歲,真的有著無盡的可能。我雖然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可我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要像很多香港青年人那樣,只想著買房。除了房子,我們能聊的,真的還有很多很多。


推薦閱讀:

香港油麻地警署:《古惑仔》的友情歲月
香港有什麼歷史街區?
遼寧艦抵港並向公眾首次開放參觀,說下各知友的感受吧?
香港澳門的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吳業坤的這首《百姓》反映了黃偉文的哪種政治觀?

TAG:香港 | 买房 |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