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散論
好,這裡讀三聲,不是四聲,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那個好。
食物好吃與否,一般來講是因人而異,甜酸苦辣咸幾種,都有人喜歡。孟子講過:「味之於口,有同嗜焉。」說得是一定的區域內人們的口味有相通、相同的地方,這是廣義的說法。四川喜麻辣,江浙人喜鮮甜,廣東人喜清淡,但是細細琢磨,還是有著差別的。回鍋肉在四川不同的地方就有多種做法,我在綿陽吃過一道「大刀麻花回鍋肉」,肉片切的很寬,很長,炒的時候裡面還要加入剛剛炸好的麻花,味道吃起來也不錯,而我們一般吃的回鍋肉,成品出鍋時肉片成燈盞狀,彎曲半透明,與大刀麻花回鍋肉相比,則是另外一種味道了。粵菜清淡,但也屬粵菜的客家菜就有許多味厚重油的菜式,像鹽焗雞、梅菜扣肉等;於是古人針對孟夫子的「味之於口,有同嗜焉」說法,又有「食無定味,適口者珍」的講法,自己喜歡的習慣的味道,自然就是好味道了。這雖然有些主觀但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俗語講「一方水土一方人。氣候、地理等生活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物產的不同、習俗的不同,也就是各地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和飲食習慣。中國地大物博,東西南北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不小的差異,很難在飲食上形成統一的喜好,這也就是各大菜系形成的根本原因。人們經常吃的還是家常菜,喜歡媽媽做的菜(如果媽媽做的好吃的話)。即使到了其他的地方,雖然當地的食品有新奇感,也可以吃上幾口,說幾句讚賞的話,但是時間稍長,還是懷念家鄉的菜肴。四川維和民警在國外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吃不到辣椒」,作家阿城在美國喝美國牛奶就要拉稀,只好把可樂加到牛奶里。為什麼呢?阿城解釋說:美國的牛奶很稠,而我們小時候喝的國產牛奶都是稀釋了的,喝多了國產的牛奶,腸道里的蛋白酶遇到很濃的美國牛奶,分解的能力不夠了,所以就會拉稀。加了可樂進去,牛奶被稀釋了,中國的腸道也就可以適應了。大部分留學生初到國外都會有這樣的現象,沒辦法,肚子里沒有那種蛋白酶,只能用稀釋的方法了。
說這些是為了引出現在的話題:好吃與否和人生長的環境、習慣的食物有著很大的關係。從小就習慣了的食物,口腔里的味覺和腸胃裡的分解酶是配合這些食物慢慢形成的,久而久之分解酶的生成固定了,遇到新的品種就會有一段的適應過程,同時新的食物和腸胃裡的蛋白酶不匹配,就會鬧胃,就會覺得不好吃,味覺也會有意見。嚴重的還會引起嚴重的思鄉病。蒓鱸之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晉人張翰居洛陽,秋風引起他對故鄉菰菜、蒓羹、鱸魚膾的思念,思鄉的情感也是要用故鄉的美味來表達,蒓鱸之思也就成了思鄉的代名詞。
中國之所以有很多的菜系,就是因為各地的物產和風俗的不同,與此相連的是飲食習慣和烹調手法不同造就的。不同地方的人有著不同的好吃的標準的原因也在於此。簡單的說那個地方的東西好吃或者不好吃,只能是少數人的官(器官)感,而不能以此來否定那個地方的東西不好吃。這有些文化相對主義的論調了,文化針對於文化的產生地講,針對歷史存在講,很難講誰比誰優秀。地方風味也是如此,想想就可以知道。上海人很難說四川的麻辣味道好吃,精緻的廣東人很難認同粗獷的東北菜,反之一樣。浙江的醉蟹在北方很多人覺得很腥,江南人則認為那是鮮味最好的表達方式。同樣的一道菜式,不同地方的人給予的評價不同,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和各自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
學習上有智商,生活中講究情商,其實到了吃喝這件看似通俗的事情上,大概是要講講「食商」。吃飯這件事,講究一些的說,是調動了眼、鼻、嘴、手、腦多種器官一起作用的雅事,是一種綜合的審美並欣賞美的過程。把智商、情商運用到吃喝上,慢品細嚼,感受菜品帶給你肉體的滿足並使之升華到精神層面,這就是「食商」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了。
說到這裡,好(三聲)吃倒是和好(四聲)吃有著很大關係了。記得有個朋友的ID叫「好(四聲)吃這一口」,大致就是這個道理。
推薦閱讀:
※請各位列舉出自己家鄉最有特色的小吃和菜品,看哪個地方的最多,看哪位列舉的數量最多。?
※和朋友喝大後,你想讓什麼填充你的胃?
※在日本如何過春節(1)伊豆之旅
※白兔餐廳,夢遊莓果的愛麗絲仙境
※伊春有什麼特色美食,去哪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