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卡夏麵包的槽點是,一開始竟然用的是海豚肉!
《知·食——義大利》目錄
上一篇:來一份鯷魚熱蘸醬,再聊聊如何烹調牛鞭和牛雜
【知·食】的目的,是將準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願你喜歡。
利古里亞地區(上)
利古里亞地區
【義大利??│知·食——題記】
利古里亞地區狹長而貧瘠的多山海岸上,到處是石牆圍出的梯田。這裡盛產義大利名列前茅的利古里亞橄欖油,出海航行的水手發明了色澤金黃、外焦里嫩的佛卡夏麵包,抹上羅勒青醬,搭配朝鮮薊、南瓜、韭蔥與刺葉薊等時令蔬菜搭配食用,簡直一場絕美的舌尖體驗。
《知·食》推出《義大利》連載專題,以義大利料理為主題,一起領略義大利的烹飪美食、飲食文化和精神靈魂……
烘烤後的佛卡夏焦脆無比,融化的芝士不經意的流露出來,挑逗著你的食慾……
利古里亞風光
【利古里亞的風土人情】
面積約5500平方公里的利古里亞地區,擁有350公里的海岸線。在這狹長而貧瘠的多山海岸上,農業種植以一座座石牆圍出的梯田為主。大型機器很難在這隻有四個步幅寬的梯田上運作,因此這裡的農業種植仍然以人工為主。至今,此地仍然是有機產品的綠洲,是農業旅遊的天堂。
利古里亞人自古至今能依賴的飲食,首先是魚、然後是山羊。在利古里亞菜中,最普遍的是漁夫料理,其實是回鄉菜。水手們在航行期間,吃的最多的是餅乾和佛卡夏麵包。原本使用橄欖油和稱為莫夏美(Mosciame)的傳統海豚肉乾調味的佛卡夏麵包(Focaccia),在全國禁止獵殺海豚後,被改為用鮪魚片代替。人們會在佛卡夏麵包上抹上青醬——以橄欖油和羅勒為底,加入熱量相當高的松子和佩科里諾羊奶芝士(Pecorino),以及搗碎的富含維生素的大蒜。
橄欖佛卡夏麵包【佛卡夏麵包】
利古里亞的早餐桌上,一定會出現佛卡夏這種特別鬆軟的義大利厚麵包,有的會撒上橄欖或番茄乾等配料。首先上桌的是令人食指大動、種類豐富的開胃菜,然後就是外形蓬鬆、類似披薩的佛卡夏。與披薩不同的是,上面並沒有融化的芝士,而是將芝士加在薄片之間烘烤而成,整邊都是焦脆的餅皮。
利古里亞知名餐廳(Ristorante Raieu的招牌)廚師將薄薄的麵皮抹上史特拉斯奇諾芝士(Stracchino)後,再抹上大量的橄欖油;然後再蓋上另一張薄麵皮,再抹上橄欖油。每一層薄麵皮並非完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破損,但卻成為了美味的關鍵所在。經過烘烤後,破損處會變得焦脆,使融化的芝士不經意的流露出來,看起來更加挑逗食慾。
放在配膳推車上的佛卡夏,在經驗豐富的侍者手中,熟練而完美的分切完畢,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賞心悅目。待侍者分切完畢後,放在白色餐盤上的佛卡夏擺在眼前時,還能看見融化的芝士從切口處流淌出來。迫不及待的品嘗一口,融化在口中的佛卡夏,成為味覺、口感、溫度、香氣與愉悅的主角。熱乎乎的酥脆餅皮里,融化的芝士帶著些微酸味的濃郁芬芳。
這種讓水手們當做存糧帶出海的,用麵粉、橄欖油和粗鹽製作的佛卡夏麵包,誕生於熱那亞港口的柴爐中。當地人經常在晚上和好麵糰,放著發酵一夜,一大早再烘焙好,出爐時正好讓出海的漁夫帶走。人們顯然難以忍受這香軟滋味的誘惑,以至於熱那亞教會曾經對佛卡夏麵包做出一條規定:禁止人們在彌撒時偷吃,否則將受到處罰。(裸食註:熱那亞教會認為,偷吃麵包是一種褻瀆行為,被抓到偷吃的人,便不能領受聖體。)
自中世紀流傳下來的,還有製作地道的佛卡夏麵包的準則和技術規範。整個製作過程應不少於八小時,麵包成分必須包含6%以上的利古里亞特級初榨橄欖油,內軟外脆;整個麵包色澤金黃,凹陷處微白。不同種類的佛卡夏麵包,可以配上不同的鮮果時蔬和芝士,人們會把佛卡夏麵包和朝鮮薊、南瓜、韭蔥與刺葉薊等時令蔬菜搭配食用。
橄欖油【利古里亞橄欖油和青醬】
當地港口有產量豐富的現榨橄欖油,作為船運的主要貨品,大量的橄欖油成桶的堆積在港口的倉庫中,價格比麵粉還低。(裸食註:利古里亞的土地至今也不適合栽種五穀,因此進口麥子價格相對昂貴)。由於橄欖油產量極大,當地人把佛卡夏麵包做得又薄又扁,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小坑,讓上方淋下的橄欖油可以浸入到凹陷的地方。
橄欖樹這裡的土地除了菜園,大多種植著具有三百年歷史的橄欖樹。因利古里亞地區的地勢崎嶇不平,這裡的橄欖樹用機械很難接近,因此只能靠人工採摘橄欖,但出產的橄欖油品質卻是義大利名列前茅的。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地人用橘色或綠色的網子覆蓋山丘,把所有橄欖樹連接起來,像是綿延不絕的大吊床,接住了一顆顆被棍子打下來的橄欖。由此採收橄欖便相對輕鬆很多,但把網子覆蓋在橄欖樹周圍的工作仍然得靠人工。
這裡的橄欖油是適合油炸的,熱那亞的油炸食品店裡,擺滿了現炸的對蝦和切片章魚;讓趕時間或想在街上吃點心的人可以得到精緻的美味小點。狹窄巷道內的騎樓小店裡,有更多絕無僅有的珍饈:裹上面糊油炸的魚和海鮮、節瓜、朝鮮薊、菠菜與萵苣、切成條狀的牛百葉和鹽腌鱈魚。
青醬品質絕佳的利古里亞橄欖油,除了是佛卡夏的重要調料,也是世界知名的熱那亞青醬(Pesto)的重要材料。香氣四溢但容易凋零的美味羅勒,在利古里亞海岸繁茂的生長,為了能從夏季吃到秋冬季節,當地人便發明了青醬。製作青醬,需要用木杵把羅勒搗碎,還要加入適量的松子一起磨細;大蒜和薩丁尼亞佩科里諾羊奶芝士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粗鹽【粗鹽】
製作佛卡夏麵包除了橄欖油,必不可少的還有粗鹽。歷史上的義大利人,對鹹的食物比較熱衷;鹽代表著財富,擁有鹽就等於擁有權力。據說,在四個月大的嬰兒斷奶時,義大利人便會給嬰兒吃一種用帕瑪森芝士、菠菜和橄欖油烹飪的咸性食物;當地人認為這樣能讓小嬰兒長得特別快。古羅馬時期,鹽曾經被當做薪資,士兵與軍官旅行時就會獲得鹽、橄欖油、酒和穀物等補償,直到後來才用金錢代替了這些貨品。在義大利的傳統國菜中,如巴卡拉、腌鯷魚、腌鯡魚、泡椒等,鹽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有史以來,義大利飲食文化對鹽都有極高的需求。離家出走的義大利居民,在啟程或上船時都要確保自己帶了充足的鹽。旅人除了帶鹽,還帶著經鹽腌處理的食品。由此,人們才能從大自然取得食鹽並用來調味蔬菜,水手、軍人與新領土的征服者才能夠迎向長途旅行的艱辛。住在朝聖之道沿途的居民,則會向朝聖者兜售鹽,讓朝聖者得以繼續長途跋涉……沒上路的,也需要鹽和香料,才能保存易腐壞的食物。
全義大利,鹽的生產販售都是市場獨佔的國營事業。由於與鹽相關的法規所致,海水具有商業價值。在未獲得政府許可的情況下,一般人甚至不能到海邊打一桶水來用,也不能隨便把海水抽到私人游泳池。因此,在義大利海邊度假時,淡水游泳池比海水游泳池更加常見。
其實不僅僅義大利,對所有人來說鹽都不可或缺。吃肉比較多的民族,可以從動物血中吃進不同的礦物質,但由於地中海飲食以植物為主,與北方的高蛋白飲食相比而言,地中海飲食需要更多的鹽,身體才能通過飲食獲得充分的納。
中世紀時期,歐洲從西西里往法國、德國與歐洲內陸的主要鹽道,就是經由熱那亞走陸路穿越亞平寧山脈與阿爾卑斯山。因此對熱那亞人來說,雖然也是進口,但粗鹽也是唾手可得之物。因此製作香草麵包時,當地人都毫不吝嗇的撒上足夠的粗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