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實體經濟抓手:頁岩油、氣產業及其帶來的國際連環影響
之前已經分析,特朗普當選後經濟抓手主要在實體經濟領域而不會在金融方面,金融之起輔助作用。本號也明確預測耶倫必定升息。12月15日的議息結果符合我們的判斷。不過,升息的國際反應的確是相當大的。由此可見,世界——包括中國,還沒有對即將到來的衝擊波做好準備。本號認為,美聯儲在2017年可能超出意料的升息(目前耶倫對外稱是3次,每年有8次議息會議),很可能比當前宣稱的更頻繁。基準利率到2018年上半年升高到2-3%也是可能的,之後再逐漸回落在1%-2%的水準。
因此,本文將討論特朗普的實體經濟抓手及其對國際的連鎖影響,而金融的放大作用可能使得文中所說的諸多邏輯被人們提前預期到,從而提前做出反應,使得本文所說的過程加速。因此,下面要提到的挑戰就必須引起人們格外的注意。
特朗普的實體經濟抓手:頁岩油頁岩氣特朗普當選後,主要的經濟思路會是解決問題。最好的切入點應當具有成熟、可行且連帶性強的特點。什麼部門具備這些特徵?自然就是油氣部門,主要是近十年來新興但一直被政治打壓的頁岩氣頁岩油部門。
頁岩氣頁岩油行業,真正商業化試運作始於2007-2008年,也就是金融危機爆發時。當時中文世界曾有少數嗅覺敏感的人士率先提到這一點,曾經預言這會改變世界。這是美國在實體經濟領域近期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創新。但是,由於它犯了民主黨及其利益群體的大忌:屬於排放二氧化碳行業,所以一直受到政治打壓。所以,頁岩氣頁岩油有如下特徵:
1、運營公司都是原來遍布美國的獨立石油公司(野貓型小企業),是個完全競爭市場。這些企業原來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這些美國巨型石油公司都沒法比的,經過頁岩氣頁岩油這一波有些公司成功了,有被巨頭收購的,有一度成功後來被淘汰的,也有成為中型規模的(由於這類公司股權相對集中,則企業主此時已經進富豪排行榜了,大陸能源公司的Harold Hamm就是這麼發家的);
美國開採頁岩油頁岩氣的都是像Gulfport這類名不見經傳的公司。
2 、由於都是小公司,開發又需要一定的資金(中等規模),又有風險性,又不是互聯網那種能忽悠來風險投資的領域,所以需要依靠銀行但銀行也不是很樂意。所以要依靠垃圾債券(利息率10%以上)來融資——注意這可是在2009年以後美聯儲已經把基準利率調到零利率的情況啊!同時,由於輸氣管道修的不夠,這些頁岩氣沒法出口只能扎堆甩賣,所以價格特別低。很多說頁岩氣行業是毀滅價值的文章,其實只是不考慮上述背景——極高財務費用和極低氣價而做的輕率斷言。一旦上述因子變化,整個情景完全不同。
美國本土原油鑽井統計,2009年之後增加的主要是頁岩油,2014年下半年跳水,直到2016年年中站穩開始重新上升
3、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頁岩氣進而頁岩油行業也都慢慢站穩了腳跟。2008-2014年,該行業在社會輿論爭議中技術不斷進步,日新月異。到2014年年初,油價暴跌,頁岩油行業一度出現減產的情況,甚至有分析家認為當時該行業的垃圾債券違約將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但事實證明並沒有什麼危機。到2016年下半年,頁岩油的產量和鑽井數開始復甦,而頁岩氣也在2016年3月以LNG形態出口(目的地是巴西),到2016年11月已經實現美國天然氣凈出口。
在這種內部草根強人對抗的環境里,一定會進化出很有競爭力的行業集團。可以預見,未來的路徑必定是:充分競爭的行業不考慮沉沒成本,只要運營成本上划算,就會增產。其結果,行業利潤率並不太高,甚至可能很一般,還會在分布上呈現有的企業盈利有的企業虧本並淘汰的動態局面,但這種行業很有潛力,會實現宏觀上快速的進化。這從該行業的一些上市公司就能看出來。
以下為幾個頁岩氣開採公司和工具公司的股價走勢,很說明其中的優勝劣汰
該公司曾經是頁岩油氣領域重要的玩家,因為負債太重而開採不足退市
切薩皮克這家知名的頁岩領域公司也處於剛剛復甦的狀態
下面這家就是知名的特朗普能源顧問的公司:
這家企業在競爭中逐漸脫穎而出
頁岩油頁岩氣行業符合特朗普執政口味且帶動鏈條長這種充滿牛仔精神的行業當然是特朗普抓經濟的絕佳切入對象!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以概括為:減稅、崇尚競爭。減稅,幫了這種靠實體經營盈利的行業大忙;放鬆管制:過去民主黨壓迫你不讓你開工不讓修管道的條條框框沒了;放鬆金融管制:允許乃至鼓勵金融行業用各種手段支持這個行業的投資及相關基建。當前,這個行業正好面臨幾個需求:頁岩油方面,長期被奧巴馬當局壓制的Keystone XL輸油管道是相關基建,得到特朗普支持——有趣的是特朗普能源顧問,頁岩油大亨Harold Hamm並不認為這是必要的——主要是怕引起過剩損害了自己的利益(此人曾被作為能源部部長候選人,不過他不感冒,聲稱還是要以事業為主,如特總統需要他他可以隨時提供建議),這也反映了強人互相之間都是不買賬的。頁岩氣方面,天然氣的管道是不夠的,尤其是要進行出口,需要相應的液壓裝置及存儲裝置,這是一系列基礎設施投資。而這些基礎設施投資的盈利性較強(美國國內外天然氣的巨大價差足以滿足加工成本及參與基建投資的金融利益集團的需求)。可以想像未來會發生什麼:金融管制放開主要將瞄準天然氣相關基建,而後可能可以成為證券化等各種操作的材料,而一旦基礎設施網路形成,天然氣定價又成為大宗商品的一個重要生意(目前天然氣沒有像石油那樣的交易所定價機制)。相關行業的潛力從Harold Hamm的表態可見一斑,他說現在美國完全有能力通過頁岩油把石油產量翻一番,達到2000萬桶一天(沙特一般產量在900萬桶左右,目前為1072萬桶),這可不是在說笑話,這是該行業最有潛力的大陸能源公司的見解——只是因為不希望出現價格暴跌而不這麼做而已。那麼可見,未來美國本土油氣產量一定處於一旦超過某個臨界線就大產而將價格壓低的狀態。這個標準目前看在60美元左右,而且可能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進一步降低。除了頁岩氣以外,其他領域的基建是比較難調動私人資本的,從特朗普團隊當前的原則看(想搞基建又不想財政出錢),能做的也就是這一板塊。
美國頁岩油開採從2016年9月開始復甦(以上為總開採數)
美國天然氣(主力增產是頁岩氣)產量預期
美國天然氣和世界其他地區天然氣到岸的價格比較,美國有很大動力推動天然氣出口
美國天然氣出口預期——和產量相比,這才是剛剛開始
國際油氣行業恢復成為科技引領的行業頁岩油頁岩氣行業持續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知道,因為諸多原因,美國實體經濟行業在過去二十多年裡陷入了停滯。而任何實體經濟產業,一旦陷入技術停滯,就會變成拼資本體量的公司,能撬動金融資源的人就會稱王。在油氣行業,這就表現為變成一種「資源型」公司。油氣行業從80年代初起低迷了近20年後,在2002年之後藉助中國經濟的黃金時代迎來了高油價時期,然而這一時期主流油氣公司技術並沒有顯著提升,於是行業講究誰佔有資源多誰為王,事實上是養活了海灣一批王室控制的石油公司,而開採技術則經常外包給各種油服公司、操作作業公司去做。總體上油公司地位高於油服-技術公司。(主要技術進步凸顯在勘探領域,該領域在信息技術進步下數據處理能力有很大提高)。但這種生態結構對行業進一步發展是不利的。頁岩水壓壓裂開採+水平井等技術的爆發,相當於恢復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石油工業剛剛發展的前五十多年的局面,即技術不斷進步。2016年底,GE公司收購老牌石油裝備和服務公司貝克休斯公司就是基於這種戰略考慮:貝克休斯公司由於多年的行業停滯,也已經變得技術老化。GE公司以貝克休斯公司為平台,不斷收購中小型石油開採技術公司,使之煥發第二春。
一家美國頁岩油氣開採領域頗具實力的開採技術提供企業的股價,也經歷了2014年的動蕩,於2015年年底開始復甦
進一步看,世界可能成為美國的頁岩油頁岩氣能源體系和中國的電力(上游可能是火電、水電、核電)體系兩大能源體系。當然美國的天然氣也可以拿去發電,但美國的交通系統不會依賴電力,而中國由於先天地質構造的原因,發展頁岩油頁岩氣沒有美國那麼方便,中國本土就必須發展依賴油氣以外動力來源的交通系統,這就是新能源汽車、電力為支撐的軌交,因為中國的煤炭和水電資源都不少,而且可以用特高壓把新疆、哈薩克等地的煤炭資源用起來。在中國的影響範圍之內,很可能出現中國本土依靠電力,但受中國影響力輻射的中小國家仍然進口美國出口的油氣的情況(當然自身也依靠煤炭和水電發展電力)。
當然,在這種夾縫之中,美國的電動車行業會怎麼發展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會作為加州富人的寵物而繼續存在下去,但美國的經濟復甦主力不太可能和特斯拉這種公司有關聯。
在科學依據上,特朗普也必定有所動作。特朗普當選後曾造訪紐約時報,提到對民主黨主推20多年的氣候變化問題持開放態度(open minds),一些記者就以為他要讓步了。錯了,特朗普的open minds是對他叔叔任教的MIT老一輩大氣物理學家(地位大概類似於我國竺可楨)及上一個十年的關鍵新興科技人士(如涉及「氣候門」醜聞的「醜聞審查者」)打開open minds。這就意味著十年前的舊案(該舊案最後導致2009年「氣候門」)要重審,其威力可能震撼世界。這很有可能在2017年年底前發生。如此一來,頁岩油氣產業徹底沒有「道德包袱」,大幹特干。
特朗普勝選後訪問紐約時報總部
美國的頁岩油頁岩氣將引發海灣國家劇變由此可見,美國頁岩油氣行業發展,將把國際能源價格鎖定在一定價位之下。所以特朗普當選後一些金融分析師鼓吹的「滯漲」很不靠譜。至於其他大宗商品漲不漲,可以預期,石化下游衍生產業鏈也很難起來。而其他黑色、有色金屬產業鏈,不受上述油氣資源因素影響,有待下一個大的需求出現,目前來看印度的大繁榮還有待時日,美國基建能不能拉動,還要看具體政策的落地情況。
然而頁岩油氣的發展足以讓國際政治經濟產生重大變動。其起始點便是中東海灣國家,尤其是海合會君主國。要害在於國際石油乃至天然氣(LNG到岸)價格將無法回到21世紀頭10年曾經達到的高位,這意味著產油國過去十多年的繁榮一去不復返。海灣君主國的石油開採成本比頁岩油低(但未來差距會逐漸變小,另外卡達天然氣開採成本未能和頁岩氣競爭),但決定其命運的是財政平衡所需要的油價多處於80-110美元之間,這目前大大高於頁岩油氣「聞價大增產」的臨界線,而2007-2014年上半年,國際油價除2009年的短期下跌外,一直在這個水平之上,所以當時頁岩油氣也在發展但還沒有威脅海灣地區。過去十多年黃金期,海灣君主國沒有做任何改進產業的措施,而人口不斷增加,形成的都是寄生性人口。因此,海灣君主國除能源、部分石化和少量水泥等簡單工業品外什麼都不生產,大量物資依靠進口。進口後的盈餘則通過種種形態部分匯入國家手中,成為中央銀行的外匯資產(或新設機構建立主權財富基金)。這就使得海灣國家的財政、外匯儲備、外貿、國內貨幣流動性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沙特等國事實上是類似香港的貨幣局制度。在上升期,油(氣)價高,貿易順差很高,外匯儲備(或主權財富基金)膨脹,國內基礎貨幣充盈(均為綁定美元的固定匯率制),貨幣自發寬鬆,銀行給房地產貸款寬鬆,財政盈餘,國民福利較高,迪拜等地產火爆,另外在當地幹活的外籍勞工向母國匯回僑匯。在下降期,全部逆轉過來,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外匯儲備(或主權財富基金)收縮、國內貨幣銀根自發收緊、商業銀行需要央行臨時貸款補充流動性、若干國家可能破天荒的發債或尋求出賣國有資產、迪拜地產價格下降、外來勞工開始解僱回家、國民福利削減。如此維持三四年,全世界都會看到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穩步下降(沙特里亞爾、卡達里亞爾這些貨幣在下行期不具有國際支付能力),可以推算出哪一天耗盡——而在這一理論日期到來之前一年多,很可能對其國際信心就崩潰了,國民勢必擠兌美元,使得這些國家一夜放棄固定匯率,貨幣危機爆發,進而陷入貨幣貶值+社會動亂不斷惡性循環的陷阱。事實上,上述前景已經在比較邊緣、比較貧窮因而比較脆弱的非海灣產油國應驗:非洲的奈及利亞、安哥拉在2015年以後貨幣大幅貶值(奈及利亞奈拉從155換1美元掉到490換1美元,安哥拉寬扎從73換1美元到現在490-650換1美元),社會動亂(安哥拉社會秩序迅速惡化,奈及利亞三角洲游擊隊再次鬧事)
與美國頁岩油氣的草根牛仔們相比,養尊處優多年的海灣諸王國的領導群體,眼界、能力和系統觀差的不知到哪裡去。即便是其中最老謀深算之輩,比如迪拜酋長穆罕默德-馬克圖姆,卡達王妃Mozah,沙特2016年上半年之前的石油部長等,也只是在繁榮時期善於理財,能夠打理城市國家的人,並無應對系統性危機的能力。而今日海灣命運的核心很大程度由一些冒險的年輕人決定。代表便是沙特第二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小薩勒曼)。沙特在2015年初經歷王位變更後,新任國王薩勒曼面臨二三代交接的新問題,刻意培養自己的兒子,希望最後傳嗣於他。目前小薩勒曼掌握軍事、經濟、能源部門諸多大權,但一年多來執政記錄實在不怎麼樣。2015年搞軍事,在敘利亞支持反對派,被俄羅斯-伊朗擊敗,親征葉門,被非正規軍打的稀里嘩啦;2016年搞經濟,從麥肯錫高價買了一個不知所云的「沙特願景2030」報告,圖案做的很漂亮,就是落不了地。說是要把沙特的財政從石油稅費變成投資收入,但投資從何而來?現在說是把沙美石油公司拿去上市,從國際投資者拿1000億美元過來(中國機構免不了貢獻點血),然後又在高位投Uber35億美元,再給了孫正義450億美元成立「軟銀視野基金」,孫正義轉手到美國向特朗普效忠,宣布要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其中能到位的錢先從沙特這筆錢里出。可見這小薩勒曼仍然在加速消散其儲備財富。「沙特願景2030」過分強調新能源、女性、社會改革等並非頭等重要或缺乏成本核算的改革方案,這種改革前景可想而知。
執掌沙特大權的小薩勒曼及其2030願景中各種「高大上」目標(包括國民鍛煉)
當前的中東版圖,形成於1917年一戰末,正式成型於20-30年代。一百多年來,憑藉海灣的石油,勉強給中東止住了沉淪,甚至一度成了世界土豪——但中東真正的文明中心:埃及-伊拉克、伊朗、土耳其一直不算富裕甚至貧窮。這樣一種結構是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一旦石油不再高價,人口又超出承受界(1971年以前低油價及80-90年代低油價時期海灣人口尤其沙特少得多),其結果是爆炸式的。沙特本國當年也是部落的聯合,是與拉希德酋長國先後佔據阿拉伯半島內陸,在20年代初最後滅掉拉希德酋長國 ,再轉而滅亡哈希姆家族的漢志王國(穆罕默德傳人)後,經由英國人承認,最終確立版圖的(之後就發現了大量石油)。如果全面動蕩,東部什葉派,其他內陸各部落和漢志地區的人一旦不服,出現大規模變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拉希德酋長國當年的範圍、故宮
現代沙特是在滅了拉希德酋長國再佔領漢志王國(兩聖地全在漢志)後才形成,沙特只是兩聖地守衛者
海灣國家劇變對國際政治經濟產生連環影響沙特為龍頭的海合會國家發生大的動蕩,肯定產生連環影響。這些國家僱傭了大量海外勞工,他們的僑匯是其母國的重要外匯來源。海灣動蕩,勞工就會大量解僱並返回這些發展中國家,一來外匯來源中斷,二來增加就業壓力。海灣國家的勞工主要來源地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尼、菲律賓、埃及、衣索比亞及一些阿拉伯窮國。其中,印度、菲律賓經濟處於起飛初期,出口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人的需求較大,可能可以比較平緩的吸收回國勞動力,而且較低的國際油氣價格將成為這些國家的福音。而巴基斯坦、埃及等國,政情複雜,經濟並未起飛,吸收就業能力有限,可能產生較大的社會動亂風險。孟加拉等國,本來經濟相對不錯,但可能受大量返國勞工衝擊。尤其要注意的是,這些勞工在海灣尤其是在沙特,只要皈依了瓦哈比教派,就會得到優待,成為小頭目。這些皈依了極端教派的人回到母國,很可能成為極端宗教鬧事的來源。另外,美國成為國際能源出口國後,勢必按照美元定價,按美元收錢,則在經常項目上過去多年的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就可能逐漸逆轉,同時對國際美元流動性產生收縮影響。這會使得國際上出現美元「稀缺」。大批發展中國家貨幣將長時間對美元有貶值壓力。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即糧食問題,未來一段時間,世界可能進入氣候變冷的周期,對農產品有減產的壓力,那麼減產帶來的美元計價的糧價上漲壓力可能對沖成本降低帶來的糧價下降動力,再加上發展中國家貨幣對美元長期存在貶值壓力,可能以本幣計價的糧價持續上漲,加劇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壓力,社會動蕩可能再加一把火。
如果海灣為核心發生動蕩,一帶一路的中間主要部分勢必出現大的黑洞
2013年11-12月,埃塞勞工從沙特大規模撤離,就預演了這種迴流的景象
事實上,還等不到美國大規模成為能源出口國,上述連環壓力就有可能通過美聯儲連續升息及美聯儲縮表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影響。這一點現在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當前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局面,和2014年之前彷彿兩個世界。由此看來,以海灣為中心,整個西亞北非可能陷入長期的動蕩和戰亂,這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當然是不利的。事實上,站在三年後回顧,中國的「一帶一路」正好是在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大變動(以2014年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誘髮油價戰爭,國際油價跳水開始)之前提出來的(2013年9、10月),當前我們承接倡導的理念,還帶有21世紀初黃金十年尤其是黃金時期的末期,新興市場國家(如俄羅斯、巴西等)相對地位較高時的時代印記,我們要清醒的看到,那個時代正在消逝,根本原因很簡單:在過去的美式全球化最巔峰十年里,只有中國是真正崛起了(工業、技術、人才綜合實力),而其他國家,無論是海灣君主國,還是其他新興市場國,都是被中國帶起來的,中國現在一是要強身健體,儘快洗去最近幾年的泡沫,一是要準確拿捏其他鄰居的能力,做好準備免得被拖下去。
下面,我們要看一看「一帶一路」未來幾年的前景,以及中國內部可依靠的力量。
推薦閱讀:
※最近整個世界是否都在右傾化?
※移民他國是天賦人權(right)還是需要後天努力獲得的特權(privilege)?
※Alabama州參議員補選結果會對特朗普的政治生涯造成怎樣的影響?
※維基解密公開的 DNC 郵件中有哪些美國民主黨不可告人的內容?
※為什麼經常見到美國政治人物出席娛樂節目或者與娛樂圈明星聯絡而國內卻少見?
TAG:沙特阿拉伯王国 | 页岩气 |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