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不報憂,才不是什麼堅強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校友的故事,曾經才氣逼人不甘命運的他,最後卻不幸身患胃癌,30幾歲便匆匆離開了人間。通篇故事讓人哀沉,而其中一句描寫「他是個從來報喜不報憂的人」,更是像根針尖,刺到了我的大腦神經。

我無意冒犯亡者,只是,在心理諮詢的情境中,聽過太多以悲涼為底色的故事,都有著相似的表情:報喜不報憂。

以下情景,對我們來說,是否熟悉?

父母:在學校怎麼樣?

儘管,為著學業畢業就業而焦慮不安常常失眠,但我們還是會說:挺好的。

父母:工作累嗎?

儘管,常常加班休息不夠頸椎酸痛精疲力竭,我們也只是平淡地說:挺好的。

我們不願意把一些苦一些累跟父母說,甚至也不覺得這是什麼辛苦,這很正常啊有什麼好傲嬌的,我們有著堅強而執著的應對哲學。

一個有些抑鬱的姑娘跟我說:我跟家裡從來是報喜不報憂,儘管我病了3個月,我還是沒有跟家裡說。說了,他們也幫不了什麼,我爸就會指責我為什麼沒有照顧好自己,而我媽就會哭,還要我安慰她。

她用著平淡無奇的語調,好像在講著別人的事,這種情感隔離,這種似曾相識的反應,讓我想告訴她:聽到這裡,我特別心疼你。

不過,沒等我說出口,她接著說:說起這些,好像我可憐兮兮的,但是,我並不覺得有什麼,早就習慣了。我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她是個獨立而倔強的姑娘,然而在這股倔強的平靜之下,我還看到了其他翻湧不息的複雜情感——那深深的無力感,還有不允許被意識到的憤怒感。

報喜不報憂的孩子,是在怎樣的嘗試和受挫後,一步步長成了現在堅強而無所謂的樣子?

如果父母難以共情和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管是採取冷漠,指責,像簡單粗暴的父親,還是焦慮的、抑鬱的這些被摧垮一般的脆弱反應,像哀愁哭泣的母親,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要麼就是,不願意不允許報告壞消息壞情緒,要麼就是沒有能力去承接壞消息壞情緒。

當父母無法充當稱職的照顧者、保護者的角色時,孩子就會迅速發展出自我照顧的技能,如果孩子感覺到父母的脆弱與無能為力,孩子也會順帶發展成照顧父母的角色,成為父母的父母(親職化,Parentification),當一個懂事的孩子,為父母的情緒負責。結果,撫慰了父母,壓抑了自己。

看起來,我們用報喜不報憂保護著父母,不想徒增他們的焦慮和憂愁,害怕看到他們為難的樣子。不想給他們原本就不容易的生活,增添負擔。不想有再多虧欠。

實際上,我們也在保護著自己,不想再一次體驗到那曾體驗過無數次的——失望,絕望。當把自己的苦楚告訴父母,滿懷期待地希望能從父母那得到理解與支持,但父母的指責或者脆弱,就會讓人感到無助無力,感到內疚憤怒,讓我們在內心堅信,父母幫不了我。

為了不再去體驗這熟悉的焦灼的情緒叢,長大了的孩子,學會了對壞消息選擇沉默,用沉默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也學會了用好消息討著父母的歡心,用「我很好」安撫著父母,獲得關注與肯定。

如此,報喜不報憂才不是什麼堅強,而是迫不得已習得的生存策略,帶著失望的無奈,帶著憤怒的悲傷。

如果報喜不報憂,不只是對父母,對伴侶、對朋友也如此,一個人習慣於獨自背負重壓,默默消化所有的負性情緒,就會導致長年的情緒壓抑,埋下身心健康的隱患。

情緒沒有能夠被說出來,就會尋找身體的出口,以各種慢性疾病的方式來表達,慢性腸胃炎,偏頭痛,皮膚病,脊椎疼痛,或者訴諸心理疾病:抑鬱症,焦慮症等,而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也會不斷降低軀體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看似不經意的一句報喜不報憂,反映出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情緒模式和關係模式中,那些失調的部分。

不管是孩子對父母,還是父母對孩子,或者朋友間、伴侶間,如果有一方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不是他們內心強大了無煩憂,而可能是對方形成了這樣的行為習慣,或者雙方在情緒溝通上,尤其是負面情緒的溝通上,出現了問題。

一段健康的成熟的關係,才不要什麼報喜不報憂,而是各自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同時相信對方願意,並且能夠,理解和抱持彼此的負面情緒。

(出於保密倫理,以上故事為綜合心理諮詢臨床理論與案例分析所建構)

歡迎關注個人的心理學公眾號:i無涯,endless_psy


推薦閱讀:

每個人總有些不同的怪癖,有什麼影響嗎?
什麼事情令你明確地感覺到世界是充滿陽光的?
為什麼有些人欠了錢內向會很想還清,否則總是惴惴不安,而有些人卻心安理得的不去想欠下的錢呢?
那我就靠這篇文章賣錢了

TAG: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