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在實驗室里"安靜"的做實驗

我猜想很多在實驗室搬磚童鞋的實驗室環境和我的在的實驗室是類似的:為了保證實驗室溫濕度的恆定,空調,除濕機等等這些設備都是24小時不停的在運轉著。同時,那些做實驗的儀器也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雜訊。比如說我在的實驗室裡面,激光器的水冷機哄哄的轉著,凈化空氣的設備也在馬不停蹄的跑著。還不要說那些能把樣品溫度降低到幾k量級的低溫設備,如果壓縮機轉起來簡直震天動地。嘿嘿,誇張了一點,我用一個app測得實驗室裡面的雜訊水平有接近70分貝。

在實驗室中降噪的要求:最好能聽的見人說話的聲音,最好一點都聽不見機器轟鳴的聲音。

我試驗對比了如下幾種設備在實驗室環境下的消雜訊能力和使用體驗:

隔音耳塞,華為主動降噪耳機,3m隔音耳罩和bose qc35藍牙主動降噪耳機。

隔音耳塞

這個東東比較簡單,便宜,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用過。它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問題在於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如果有師兄弟和你交流問題,得頻繁的戴上和取下來。基本處於不可用的狀態。

華為AM180主動降噪耳機1代

這款主動降噪耳機可能算是最便宜的一種了吧,最最入門級別的。它搭配華為的手機使用體驗比較好,手機可以直接給耳機供電,維持一個比較長時間的降噪。但是,對於我這種不用華為手機的人來說,就比較蛋疼了。基本充滿電之後只有一兩個小時的使用時間。做實驗哪有隻做一兩個小時的呀,所以它基本只能作為臨時拿來應急一下。除了續航之外,它的降噪效果也還是比隔音耳塞要好一點的,使用體驗也比隔音耳塞強一些。它在降噪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能感覺到明顯的電流聲音。嗯,這貨雖然在降噪,它也在產生雜訊。

3m X5A隔音耳罩

降噪水平比前兩個都要強出不少,單論降噪能力的話甚至可以比肩bose家的主動降噪。

問題:由於是被動降噪,它必須得緊緊把整個耳朵全部扣住,戴上它之後能明顯感到一種耳朵自己產生的轟轟的聲音,開始我以為是消除雜訊之後就是這樣子的感覺,直到我用了bose家的主動降噪耳機之後,才知道可能是它對耳朵周圍施加的壓力過大導致的。同時,耳膜能稍微感受到,它的耳罩裡面的壓強有點大。如果你想屏蔽說話的聲音,選它是沒有問題的。在這幾款之中,對人聲的消除它應該是最強的。但是對在實驗室搬磚來說就不太實用了,得不時的和其他人交流,我就得不斷的戴上,取下來。

bose qc35

重量級選手終於登場了,bose的主動降噪號稱是民用設備裡面最強的。

首先要表揚的是qc35的佩戴體驗,簡直比3m的隔音耳罩要強出來不知多少倍。戴在耳朵上面,沒有一點壓迫感,沒有因為耳罩壓迫導致的不舒服感覺,重量也要輕不少。

消除雜訊的效果,戴上之後,基本上在實驗室裡面就只能聽見一點沙沙的聲音。同時,比較神奇的是,人說話的聲音雖然有降低,但是是屬於可以聽見的範圍。所以,和師兄弟等的交流也不是必須把耳機給摘下來才可以。它的缺點是價格貴,差不多是3m隔音耳罩的十倍了。 它同時也是一款音質不錯的藍牙耳機,至少對我這個木耳來說,能明顯聽出來它的音質要比AKG K420強很多的。在雜訊比較大的環境下想聽個歌,還想保護聽力的話,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號稱續航能有20個小時,我平時也就偶爾聽聽歌,在實驗室的話全程開啟降噪,大概一個星期充一次電。

我有一個疑問,人在進化中實現了,如果我不想看見什麼東西,我可以把眼睛閉起來;如果什麼氣味比較難聞,過一會也就適應聞不見了;嘴巴也可以閉起來,但是唯獨耳朵是不可以的,無論怎樣你的耳朵都在工作。也許是為了在其它感官都休息了之後,還得感知到危險,不能完全和外界脫離關係?

希望能對被雜訊困擾的童鞋有一點幫助,第一次寫這種東西,可能寫的不太清楚,如果有什麼疑問的可以留言問我。


推薦閱讀:

索尼MDR1000x和BOSE QC35如何選?主要用電腦和iPhone6s推,暫時不考慮買前端。
Sony MDR-1000X 和 Bose QuietComfort 35 的對比體驗如何及如何選擇?
BEATS耳機音質不太好,卻熱賣。BOSE博士的IE2和其他品牌(深海,AKG,鐵三角)相比較的優勢和區別在哪裡?
想買個家用藍牙音箱,beats JBL BOSE 這三個牌子哪個好?
Bose降噪耳機質量如何?

TAG:科研 | 降噪 | B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