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理論教程】歌唱的發聲(下)
02-08
(二)歌唱中正確的舌位與喉位及其相互關係.1.正確舌位的調整
推薦閱讀:
.
建立發聲技巧的基礎,就是要找到適當的喉頭位置。但是,由於舌骨和喉器是緊密相連的,所以舌和舌骨的任何變動,都會影響到咽腔空間的體積和喉頭中聲帶振動的長度、寬度、厚度、張力、彈性和方式等,都會影響到喉頭的位置,影響到音色或音質。例如開口哼鳴,由於舌背緊貼軟齶,舌骨就上提,喉頭位置也就跟著升高。反之,如果舌根使勁往下壓,或者過分提高軟齶或小舌頭(這也會導致舌根下塌),又會導致喉頭位置下降過低。喉頭位置過低,咽腔開得過大,音色就會變暗、發悶、發空。喉頭位置過高,則聲音容易變成白聲,過分亮。所以,喉頭過高或過低都不是恰當的,而且對發聲是有害的。.舌後部的位置高低,還決定著聲音的明暗。從生理上來看,『靠前』唱時,舌後部位置較高,較向[i]、[e]母音的舌位靠近,所以聲音就明亮。反之,聲音『靠後』時,舌根下降,連帶著喉頭也跟著下降,所以聲音就『立』一些,但也暗一些、柔一些。.
舌部肌肉僵硬對發聲的影響極大,其主要原因在於舌根後縮或下壓。舌根往後退縮,使得舌尖也向後退縮,縮成一團,這是一種情況。舌根下壓,造成舌骨、舌面僵硬,這也是一種情況。舌尖往上翹,造成舌部整體的緊張,這又是一種情況。克服第一種僵硬的情況,發聲時把舌放平,讓舌尖輕輕觸到下牙床(不要抵得太緊,否則也會僵硬)。對於第二種僵硬的情況,可以用開口唱[i]、[e]母音來解決舌根下壓的問題。對於第三種僵硬的克服辦法,就是讓舌尖放鬆,平卧在下牙之後再唱,勿使舌尖再上翹。.總之,歌唱中,正確舌位(主要是指舌根的位置而不是舌背、舌面、舌尖)在發聲聲道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正確的舌位正如開口唱哼鳴時的狀態,舌尖要鬆弛自然地平卧在下牙的後面,而舌根自然高高聳起,但又不是舌根往後堵塞咽管通道。.2.正確的喉位及其調整
.正確的喉位(即喉頭位置)應該像聞花時的狀態,喉頭既不上升也不過分下降,而是適度。但喉頭只能相對地穩定在這個位置上,而不可能有一個絕對固定不變的位置,因為喉頭位置的高低升降與其他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如與聲門的閉合、聲帶機能的轉換、音區的轉換、氣息的運用等等都有關係。.讓喉頭稍微下降以使聲門稍微開大而留有一小片空隙,這時聲門並不完全閉緊,當氣息從中穿過時,按照空氣動力學原理,由於聲門之間的空氣流速較高而壓力減低,聲帶就會自動地向中間靠攏而輕輕閉合,鬆緊適度,能夠發出金屬色彩的聲音,所以是最合乎衛生、最合乎科學的發聲方法。但如果過分強調喉頭下降,以致過度,則會導致聲門開得過大,閉合力量過分放鬆,而導致耗氣過多,起音遲緩,只能唱強聲,唱不了輕聲,或起音時常出現上滑音,唱不了快速音階、跳音、裝飾音等。更嚴重的,會使音色變得過分暗,聲音嘶啞、漏氣。如果以這種方法去唱高音會導致聲帶發炎、充血、水腫、肥厚等病變。.
在唱靈活性較強的樂句或樂段時,喉位可以相應地比唱強聲延長音時的喉位稍高一些。.唱高音時,相對地比中聲區的喉頭要稍微更下降一些,以取得豐滿洪亮的音量,以及保護聲帶勿摩擦過度。.
3.舌位與喉位的關係.舌位與喉位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學中所說的術語『上掛下沉』就是指的它們。『上掛』即高舌位,『下沉』即低喉位。高舌位帶來聲音的明亮、具有金屬色彩及載遠性;低喉位帶來氣息的通暢、深沉,擴大音量及使聲音柔潤、豐滿。舌位的『上掛』與喉位的『下沉』必須是同時的,無論喉位隨著舌位上升,或舌位隨著喉位下降都是錯誤的。.如果初學者不能兼顧兩者(『上掛』與『下沉』)時,則『上掛』應比『下沉』更優先照顧。因為『下沉』的力量不夠只是聲音『淺』一些而已,但聲帶的閉合是良好的,如果不唱太多的高音,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以後只要再『靠後』一點、音色再『暗』一點、『虛』一點地去練,聲音自然會『深』起來,音量和音域也會隨之而擴大。但如果用這種方法去唱高音,久而久之,則因聲帶摩擦過甚,易得聲帶小結及息肉等病變。另一方面,如果『下沉』過甚,以致『上掛脫鉤』,則聲門閉合鬆弛、不嚴,聲音音色會變得暗而虛,耗氣過多,甚至漏氣、嘶啞。如果用這種方法去練高音,會因氣沖聲門過甚而導致聲帶發炎、充血、水腫、肥厚等病變。.但是也要防止走極端,以為舌位越高越好、聲音越『靠前』越好或以為舌位越高則『上掛』越牢。其實不然,過分強調『靠前』或舌位越高越好,會導致喉位上升過高而致氣息不順暢,音色『干亮』、尖細而不圓潤。而且在歌唱時由於喉位的下降,舌位也會少許相應地下降一些,這是正常的,合理的。同時,又要防止另一種極端,以為喉位越低越好,越『靠後』越好,以為喉位越低則『頭聲』越多。其實不然,過分強調喉位越低越好,過分強調『靠後』『打哈欠』『提軟口蓋』等會導致舌根的下降過度以致舌根下塌,而導致音色過暗、耗氣過多、高音困難。而且所謂低喉位也只是相對地穩定在某一位置上,而不是絕對地固定不變。它會隨著音高、音量、音色、母音的變換,情感表現的需要等等而有極輕微的調整及變動。.總而言之,無論是聲帶閉合的調整還是發聲聲道的調整,都需要藉助於舌位及喉位的配合、調整來實現。所以理論上的聲帶閉合和發聲聲道的調整到實際訓練及歌唱時,則成了舌位及喉位的配合、調整。.三、聲區的統一.聲區的統一,實際上是混聲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歌唱的『又亮又暗』的聲音就是混聲。最早提出『混聲』這一術語的是加爾西亞的高足瑪蒂爾黛·馬凱西夫人,她發展了加爾西亞的『又亮又暗的聲音』的學說,並認為人聲的高中低三個聲區僅是胸聲和頭聲的混合比例不同而已。低聲區時以胸聲為主(故又稱胸聲區),頭聲混合之比例較少。高聲區以頭聲為主(故又稱頭聲區),胸聲之混合比例較少(戲劇性聲部可比抒情性聲部混以稍微多些的胸聲)。如果混合的比例恰當,則高中低三個聲區渾然一體,覺察不到有何明顯的聲區差別。.如果人們不是以混聲的方法去唱,而是單純地用胸聲或頭聲單一聲區的方法去唱,則胸聲上行(或頭聲下行)到某一音時,再也不能繼續進行下去,即產生破裂音。.這就涉及過渡音的練習問題。.過渡音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進入下一個聲區的橋樑、關鍵和鑰匙。過渡音的特徵就是混聲。在混聲過程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行旋律比較難於混好,問題比較突出,因為大多數歌曲的旋律整體上都是由低向高發展的,最後在高潮結束。在演唱中,很多人越是快到胸聲區的盡端就越是更加使勁,越想用原來的方法再去唱高一些、亮一些、響一些,這樣使勁地唱直到唱不下去並出現破裂音時為止。破裂音是由於聲帶從重機能狀態(即胸聲)突然地轉入假聲輕機能狀態(或相反)所致。所以在唱上行音階唱到過渡音時必須要減少胸聲,加強頭聲的混合比例,即要加一些下一個聲區的唱法和音色,即音色變暗些,或母音變形,或喉頭逐漸地稍微下降,或者『輕』一些、『虛』一些、『假』一些。總之,在過渡音上絕不應再加強胸聲。在一個聲區的最高音上使上了一分勁,就會在下一個聲區的最低音的力度發展上增加一分困難,就會給聲音的平衡增添一分困難,甚至最後使得聲區不可能統一。當然,下行時也應注意混聲,只是剛好和上行相反而已。但有的歌曲的音域只在一個聲區內,這個時候歌唱者往往忽視混聲問題。其實,在唱中聲區及低聲區時也應該混以適當的頭聲(否則就會太『大本嗓』、太『真』、太『垮』、不柔潤),這樣即使以純八度下行到低音時也不是重摔下來,而是帶著一點『向上提』的勁兒以『輕著陸』的方式唱低音。推薦閱讀:
※【學唱歌的8個常識 90%的人都忽略了】
※為什麼西方人的聲音這麼有質感?
※【零基礎學唱歌】新手如何開始學習聲樂!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在KTV唱好歌的絕招!
※【嗓音的科學保健】分享保護嗓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