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說知識體:《 神秘動物學博物館 》 】

The Branch Museum of Cryptozoology: Interview with Lai Ho Wang ( 神秘動物學分館 )。

保持童稚之心不容易,但在不斷涌至的新玩具包圍下就沒那麼難了。

你若能結合強大的科技力量與一個六歲小孩的幻想,就能製造奇蹟。

神秘動物學( Cryptozoology )這個字是由希臘文「 Kryptos 」( 隱藏,κρυπτ?? )與「 zoology 」( 動物學 )複合而成,它原本被視為是一個西方自然學術體例中遭排擠的研究形態、日本人將此詞條轉譯成「 未確認生物體 」( 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 )甚而混入通俗文化,直至中國論壇更添加了現代自然觀點、民間科學與口傳結構,而成就了一套獨特的研究系統。神秘動物學理論現在已經是一門融合生物、生態、考古、文化探究上的複合學科。

為何需要一座神秘動物學博物館?也許這得先從「 假說知識體 」在大眾傳播中所進行的媒體文化策略:一個挑釁自已所處威權平台與大眾科學語彙的自然類型頻道——《 動物星球 》說起。如多數人印象,《 Discovery Channel 》、《 Animal Planet 》這類傳播平台,長期就是以具備威權性質的教育面向深受觀眾信任。引起熱議效應的自然類節目實際上不僅限於帶有「 神秘結構 」的議題上,但也因為這類題材的先天局限,在自然類傳播系統中、亦逐漸走進電影語彙,成為某種「 類型陳述 」。如大家熟悉的《 Monster Quest 》( 注1 )、《 Lost Tapes 》( 注2 )等,即運用了不少長期被「 科學相關頻道 」洗禮的視覺語言( 像是:邀請威權人士進行採訪、目擊紀錄的既定手段、各種被佐證的描述形態……等 )。算是一種「 在傳播美學上已經延展而出的特殊科學模型 」。

向來人們只討論科學怎麼成為技術、而諸如這種以擬仿記錄作為手段的議論也多數集中在傳播熱象上( 簡單說就是現象學的研究,注3 ),而很少人去交流「 科學如何從技術及其研究平台,轉譯成視覺或其他傳播介面 」。

當「 網路 」涉入神秘動物學後、部份探索奇異生物的形式、即產生了有趣的變異,就如同我們過往必須在街頭才能隨意閑晃,但至今只要使用 Google Map 便能在世界各地做影像漫遊。這樣的變異雖然製造出它網路自身的獨特迷霧,卻也間接突出了神秘動物探索上的困境與其別於純粹生物學的特質 —就是搓和了多個文化介面的這件事( 包括:網路迷因、心理分析、影視美學、甚至視覺科學與屍體現象 )。簡單說、擁有這些多樣的觸角,才逐漸拼整出「 神秘動物學 」。

這個虛構館址的設定條件,很可能就是一顆延伸自你所處網域的「 電子腦 」。這樣的空間也許以電腦主機來想像可能容易一些,當你進到你的電腦系統中,它可能都是呈現一種( 有秩序、但 )無情緒的資料夾羅列狀態。主機里有很多檔案、並且會擺放你平時感興趣的東西,但除了偶爾以檔名作註解之外、不會有太多內部細節。

神秘動物學分館目前的規劃以「 生物形態 」做基礎分野列為五大類:?|類人形生物|:其中包含大腳怪( Big Foot )、布爾迦納夫雪人( Yeti deBourganeuf )、幽威( Yowie )、神農架野人、臭鼬猿( Skunk Ape )、密西根狗人( Michigan Dogman ) 、德洛巨猿(De Loys* Ape )。 ?|以海洋為主的古生物殘存分支|:共囊括兩大類;「 水怪現象 」藏納的內容為:水怪熱與目擊調查、熱潮後的歷史重塑、水表面科學的佐證、神秘動物與攝像術、水下的自然物體探索等;「 神秘遺體 」項目收集的有:塔斯馬尼亞海怪、瑟堡海怪、聖克魯斯海怪、蘇拉克海怪等。?|飛行生物|:彙整了美洲原住民傳說的一種巨大神鳥—雷鳥( Thunderbird )。?|滅絕動物|:杜歐高武趾虎( Hoplodactylus delcourti ),被稱為失落的紐西蘭壁虎。現存標本之一是在 1989 年發現於馬賽博物館的地下室( 已經存放整整一個世紀 ),其二則存於本館。在毛利人的語言中,杜歐高武趾虎被稱為「 Kawekaweau 」,這是毛利人傳說中一種巨型森林蜥蜴的名字。 ?|虛構生物|:則收藏了兩個傳奇生物「 鼻行動物 」和「 石蠕蟲 」。鼻行動物是出自德國詩人 ——Christian Morgenstern——的打油詩,該詩以「 鼻子行走的生物 」來諷刺當時高傲的權貴。1957 年德國動物學教授 Gerolf Steiner 化名為 Dr. Harald Stümpke,以虛擬角色的口吻出版了《 Bau und Leben der Rhinogradentia 》這本書。 石蠕蟲( Vermeslapidum )則是早期出現於藝術與科學詞典里記載所發現的一種奇怪、可怕的蟲。據紀述、是一位在諾曼第的和尚於其所棲身的寺院內之牆壁中發現了這種專吃岩石的怪蟲。

神秘動物學分館目前最重要的一項館藏則是被稱為 「 塔司馬尼亞虎 」的 —袋狼( 胚胎 )。典藏這樣的生物雛體物件,是來自一種對動物滅絕的自省式負罪感。以至不少西方神秘動物組織都將袋狼作為代表形象。在 1936 年袋狼被判定滅絕後,仍舊傳出「 襲擊家畜的消息 」。這種傳說形態之於人類探索生物上、擁有一層「 復活 」或「 滅絕不全 」的特殊期望,亦替其他類型滅絕生物的存留( 剛果活恐龍與尼斯湖水怪 )附加更多有力的佐證態度。

本館設有幾個實驗空間,將定期以該研究分類做「 專題式主題活動 」。首當其衝的是《 UMA自然科學研究中心》( 注4 );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兩個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推理,是為本館的精神基礎,運作項目著重在建構神秘動物學知識庫上。《 UMA新聞狩獵小隊 》,當然是一個媒體組織,他們平常做的就是專門收集所有和神秘動物相關的新聞,並且需要了解當時社會氛圍來做為發表新聞的調配與文化平衡。而《 UMA仿生實驗室 》,則如其名,其運作即是以仿生( Bionics )技術為基礎來做計畫策動。例如,以古生物外型復原的基本理論、設計成閱覽者可以參與的簡易創建遊戲,或利用物理概念來推演傳說生物如何運動。

青少年對於自然探索方面的邏輯訓練、我也試過應用現有的「 流動應用程式 」( mobileapplication,注5 )策劃設計一系列神秘動物的考察研究,讓參與者一邊追擸傳說生物、一邊了解區域文化。自 1967 年起始《 Patterson–Gimlin film 》( 注6 )的生產,將神秘動物之發展推往公眾影視結構與普及科學,而其後至今產出多重面向的系列文化,於是本館發展了《 UMA流行文化實驗室 》。《 UMA民間傳說實驗室 》則是作為彙集民間動物傳說的一個「 線上容器 」( Online Container )。本實驗室為銜接長期被主流知識體裁忽視之民間結構而設立,閱覽者能藉由此社群涵納更多民間用以口傳、或其他文稿形式傳播存在之生物敘述相關內容。綜合上述規劃,《 UMA當代藝術實驗室 》即是將重心放在近年混入數位媒體與網路資訊結構後的藝術策略發展上、並從藝術方法如何在當代生物題材中進行實踐,做定期的系統性探討。

我們的經濟經驗告訴我們,一項文化要成為產業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創作者名氣發展起來,然後變成品牌,最後你才發現,明星化走向之後,卻沒有足夠的市場可以發展這些物品。我們很像是高速輸送帶下( 不可逆 )的量產物,著急地被搬上檯面,而內部卻沒有商場可以擺放( 最後被迫外銷 )。我一直認為深度的科學、藝術研究與實體商業產業並不相違背。一方面也希望未來一些擁有文化長期經營權的單位,亦能思考到以藝術( 或其他文化 )方法去架構推展產業,而不再只是挪用產業經驗來運作文化環境。因此,未來本館的產業合作面向、會以實驗室中生成的研究技術進行文化開發。例如上列所提及、關於青少年邏輯訓練所操作的流動應用程式( app )即是已經在發生的跨業合作。 至於本館的資源進駐其實並不「 神秘 」,因為參與者與研究者之間一直建立在一個信念底下,即是:「 你本身就是文化資產 」。

「 愛麗絲從兔子洞掉進一個充滿奇珍異獸的夢幻世界,遇到各種懂得說話的動物。」

虛擬空間( Cyberspace )中的社會集合體( Social aggregation )一直不是什麼新概念。但卻時常有朋友跟我提到,對他來說,具備社群系統的論壇似乎與一般網頁瀏覽獲取資訊的方式沒什麼兩樣。如果說,我們能理解愛麗絲藉由「 兔子洞 」進入另一個空間進行各種維度的生活,為什麼卻無法感知屏幕後有另一個具象世界的存在?我希望參訪者可以甩開超連結年代的網路思維,自在地進出這道神秘動物博物館的「 門 」。

附註:

①《 Monster Quest 》為歷史頻道一專門探索奇異生物的節目。

②《 Lost Tapes 》是動物星球頻道於 2008 年開始撥放的電視節目( 之後在台灣的探索頻道開撥 )中譯為:怪獸檔案。以神秘生物為主題,結合了紀錄片及虛構劇情,內容大多是描寫持有攝影機的主角們,遭受到神秘生物、妖怪和外星生物一連串襲擊的恐怖體驗。( 取自維基百科 )。

③ 能參考百度《 cryptozoology 吧 》「 尼斯湖水怪終極實驗 」( 2005 年 )。

④ 此處所指的 UMA 即為「 未確認生物體 」( 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 )。

⑤ 能參閱如 Ingress 這類遊戲軟體:zh.wikipedia.org/wiki/I

⑥ 至今為止拍到最清楚大腳怪影片的《 Patterson-Gimlin film 》,雖然一直以來都被質疑是一場惡作劇。

推薦閱讀:

人類的本質是不是一種思維複雜的、唯利是圖的高級動物?
多大的樓能裝下一百萬人?
在細胞內假裝自己是大分子,看到的膜結構是纖維網狀還是光滑曲面甚至達到分子水平?
如何看待這篇關於早餐的文章?

TAG:文化 | 生物 | 自然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