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你腦中的那頭「大象」——《通往財富自由之路》[1] 專欄閱讀筆記

作者 | 陳秋文

編輯 | 趙和玉 徐夏楠

全文共約5000字,預計閱讀時間約8分鐘。

編者按:我們每個人腦中都有一頭大象,這頭大象儘管威力無比但卻時常桀驁不馴,儘管銳不可當但卻常無定性。這到底是一頭怎麼樣的大象呢?到底該怎麼馴服它為我們所用呢?本文將教你如何駕馭你腦中的那頭「大象」。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小白鼠電擊實驗。

實驗者把小白鼠放進籠子,將電極植入一些實驗鼠的不同腦區,電極的另一端連接到鼠籠內的一個踏板上。在實驗人員誘導下,每當小白鼠自主踩動踏板時,就會有一次微弱電流刺激它的某個腦區,從而產生興奮。

有一些小鼠迷戀上了這項活動,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地踩動踏板,甚至忘記實驗人員送來的食物和水,甚至當科學家們將槓桿放在一張電網的兩端,需要輪流按壓兩端的槓桿才能獲得電擊,小白鼠居然還會歡脫地在電網上滋滋啦啦地跑來跑去以獲得電擊——直到爪子被燒焦無法繼續跑動為止。

當時是20世紀60年代。這個重口味實驗沒過多久就被精神病理學家搬到了人類身上了。實驗對象是一群精神病人,他們的反應比小鼠更強烈,會一分鐘電擊自己40次,甚至會為了持續地獲得電擊而拒絕食物。當實驗人員提出終止實驗時,有一個病人提出了強烈抗議,另一個被試者在電源被切斷以後依然按了200多下按鈕。

看了上述的實驗,你可能會推測,無論小白鼠還是人,當大腦的特定區域被電擊時,一定是感受到了「極樂」的體驗,才做出了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然而研究者們的後續實驗證明,他們並不是感受到了所謂的快樂,而是一種更近似於「期待」的感覺。

這種「期待」可以被稱為「獎勵承諾中心」 。且在進化心理學上也獲得了理論支持:進化根本不關心你快樂與否,它利用你對快樂的期待許下承諾,從而讓你不停地去狩獵、採集、吃喝、求愛,以更好的生存並繁衍。這就是這頭大象的廬山真面目。

再來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所有成功的廣告、遊戲都或多或少激活了人們的「獎勵承諾中心」。

你從屏幕上的軟色情圖像上能獲得快樂嗎?你從炸雞店門口的香味中能獲得快樂嗎?你從售樓廣告上人生贏家的愜意生活中能獲得快樂嗎?你從「雙十一」的促銷折扣中能獲得快樂嗎?他們只是給了你一種「只要你怎麼怎麼做,你就會快樂」的承諾,使你心甘情願地去做他們想要你做的事情,好像一種精神催眠一樣。

對比小白鼠實驗,廣告、遊戲等就像樹立在電網兩端的那槓桿,如果你放縱自己的「期待」慾望,你可能會和那些雙爪燒焦無法動彈的小白鼠一樣,既傷害了自己又得不到實際的回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實驗可以給我們另一個巨大的啟發——這樣一個強大的自我反饋系統,如果用在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上,我們也能像這樣,面對挫折困難如同電擊一樣的痛苦時,竭盡全力,毫不退縮,那麼對我們人生願景的實現是有極大幫助的。

李笑來老師曾講述過這樣一個道理。如何啟動「獎勵承諾中心」,為這頭桀驁的大象裝上籠轡,使其為我所用。本文中,筆者將這一過程稱為「打造行之有效且持續升級的自我獎勵承諾機制」。

這一過程分為兩個相輔相成的部分,即「即時獎勵承諾/兌現」與「長期獎勵承諾/兌現」。即時部分是長期部分的實現手段,而長期部分是即時部分的綱領和方向,兩者可以交替升級以形成整個系統的持續升級。

「即時獎勵承諾/兌現」系統

該系統對應的是刻意練習部分。其目的是讓我們能夠長期保持在並不那麼令人舒服的練習區。

這時候我需要先引進《學習之道》[2]里的一個概念:「劃小圈」。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想要完成的許多任務、想要獲得的許多技能都來自於一個體系的一部分,可能是200個小時乃至更多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完成的。

當你望洋興嘆,自怨自艾時,一定要試圖把這繁瑣的大工程分解成為若干個不會使我們感到泄氣的小工程。你甚至可以一直細分,直到你能夠接受最開始的訓練為止。由此來解決一開始你的不適應,和由不適應反饋的抗拒感。

我們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一點一點做起,慢慢增加難度、增加訓練量,這就是所謂的「劃小圈」。以打籃球為例吧,什麼都不會的人在打籃球時,本能性的動作是雙手向外擋臉。這其實就是一種因內心恐懼而激發的自我保護本能。

其實剛開始,我們可以沿著籃球場跑兩圈熟悉一下環境。 接著做一些基本的移腳步練習,比如墊步、滑步等等。這些都很輕鬆,當我們和場地慢慢建立熟悉感之後,再做一些簡單有趣的球性練習。

比如各種繞環,然後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運球急停、運球變向等等。接著是三步上籃、跳步上籃、歐洲步上籃…相比我們一開始就待在練習區進行刻意練習,這樣一步一步積累是不會產生本能的恐懼心理的。

建立即時獎勵承諾/兌現系統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 找到一件自己只要去做就會感到開心和放鬆的事情。 比如吃銅鑼燒、撕報紙、捏速食麵、舒舒服服地窩在床上翻來蹭去,這些都沒問題。只要你的情緒是愉悅就好。

2. 將這件事情與你劃的小圈綁定起來。綁定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你在完成一次小圈之後就去做這件事情。再就是你在劃小圈的時候腦中回想做那件讓你放鬆的事情的感受,或者偶爾分神假裝自己就是在做那件事。僅僅這樣的想像就可以緩解你一開始的不適應。

3. 在你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時(比如刻意練習50個小時左右),試著用之前完成小圈時的成就感和得到的愉悅心情去替換那件只要做就會感到愉快的事情。如果不能,重複步驟二,但是一定不要放棄嘗試這一步驟。

只有當這一步驟完成之後,你關於這項技能的「即時獎勵承諾/兌現」系統才算成型,並可以獨立運行且依靠自己的努力升級。

換言之,你的「獎勵中心」已經接受了新的成員的加入,運用這項技能或者進行這項任務都能讓你產生「期待」的情緒,也就獲得了非常純粹的原始本能的支持。

「長期獎勵承諾/兌現」系統

建立「長期獎勵承諾/兌現」系統是因為人類大腦天生短視,我們只有與本能進行搏鬥且勝出,才能進行長期的規劃並實施。而如果某項任務耗時很長,我們就很容易在沒有成果的時候感到焦慮,並且開始動搖和質疑。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建立「長期獎勵承諾/兌現」系統必不可少。

建立「長期獎勵承諾/兌現」系統的第一要素是:設計一個進度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瀏覽器在無法連接到網路時,其最上方的進度條依然按照一定的程序走動。移動著的進度條和「緩衝中**%」數字是非常具體的,它似乎有著神奇的力量。在下載快要完成時,盯著剩餘時間你總感覺像被催眠了一樣平靜吧。

這個進度條是不一定、甚至一定不準確的,就像沒有網依然在走的瀏覽器進度條一樣。因此我們不必要為了制定一個準確的進度條而煞費苦心。但有一點是需要嚴格注意的,那就是進度條建立之後我們的具體位置。

想想《美麗人生》裡邊的那個小男孩吧。我們大腦中的那頭「大象」也是需要我們花心思去哄騙的啊。片中的小男孩並不知道所謂的1000分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只知道每完成一項確定的任務就能獲得確定的分數。

把不確定的未來轉化為具體可視、可感的「積分」,對於長期任務的焦慮就會慢慢轉化為對「推動進度條」或者「贏取積分」的期待。這樣一來,你就將自己的成長與大腦中的「獎勵承諾中心」緊密結合到了一起,使得看似簡單無用的每一步都充滿意義。

筆者好像幫大家解鎖了「升職,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技能啊。

建立了這兩種獎勵系統,可以說一個人做一件事的內在動力已經可以自我更新、自我升級、自我驅動了。但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外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下面我們來聊聊如何借風力,扶搖直上九萬里。

答案就是為自己營造一個「低活化能微環境」。

很多人總是抱怨環境差,但是事實上生活在何種大環境中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是緊緊環繞在我們身邊,對我們施加最深刻影響的則是身邊三尺不到的微環境。學過化學反應原理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反應發生的難易程度主要取決於進行這個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一些很難發生的反應的反應速率爆炸式增長,從而使得這些化學反應能夠被應用於實際的生產生活當中。如果把我們的成長比作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的話,一個環繞在我們周圍的低活化能的微環境一定是可以起到催化作用的。

在我看來,低活化能微環境由兩大部分6個方面組成。分別是無機環境部分(方便易得的學習環境、足量的信息刺激,感情穩定生活規律)和有機環境部分(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一出身的前輩、有著共同目標的同輩、生活節律相近的同伴)。

下面我簡單談一談這6各方面具體怎麼對我們產生影響,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努力在相對穩定的大環境中持續改善微環境。

方便易得的學習環境。6樓的學生逃課率高於1樓的。如果從宿舍去自習室在3分鐘之內的路程里,那麼在宿舍(對於大部分人是低效的)學習就沒有那麼大的誘惑。所以買輛好騎的自行車或者嘗試搬到距離能夠安心學習的地方或者選擇更近更方便的自習室都是在降低活化能,使得自己想要學習所需的意志力降低。

足量的信息刺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你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你的言行與思想,所以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情,請盡情地讓它佔用你的生活空間。最好一睜眼就想到它,吃飯的時候想、走路的時候想、洗澡的時候想。最終像阿基米德一樣在浴盆或者像開普勒一樣在馬車上頓悟。

這樣的事情,在高考衝刺的時候有很多。比如各班的標語、總是在講自己想要上什麼大學考什麼專業。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件事情,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生活規律感情穩定。規律地生活是獲得持續動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穩定的感情的作用卻常常會被忽略。

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大腦對有關現階段感情的事情處理優先順序最高,進化讓我們永遠先關注最具體的喜怒哀樂而非更為抽象的思考——就比如我們基本上永遠也不會在老虎撲過來的時候腦海中依然被高數所佔據——凡是能夠調動我們情緒的事情,總是會像一頭大象一樣在你的腦海中橫衝直撞,讓你無法深入地進行抽象思考。

因而任何不穩定的感情都有可能帶來不確定的情緒影響。該影響是非常佔用大腦CPU的。所以,任何一段感情都請好好經營,沒辦法經營的就利索地斷舍離。我們需要做得事情太多,由不得你傷感、也由不得你自虐。

已獲得巨大成就的同一出身的前輩。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困擾大家的是一種對未來的焦慮,即對「我能否達到我心中所想的高度?」

這一問題的無謂思考。這一個問題無法獲得確定的答案,則會讓我們的等待成本無上限地增加,我們很可能因為無法投入進去任何一件無法感受到確定回報的事情而變成「餓死在乾草堆之間的驢子」。而已獲得巨大成就的同一出身的前輩無疑是這個問題最為有力的肯定回答。

當你身邊有這樣一個前輩,你發現困擾你的家庭因素、經濟因素同樣也曾經困擾過他或者正在困擾著他,你即使不能從他克服這些困難的經歷中學到方法,起碼也可以確切的知道那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知道了「There are ways to get there.」。當你知道某些令你困擾的未知問題有確定答案時,原本被焦慮耗費的精力,便全力以赴用在怎麼去克服困難上了。

共同目標的同輩。同行路上,猶如登山。你周圍的繩索越多,你就越沒有可能半途而廢。同行者的身影不管是在你身前還是身後,都會激發你向前的動力。同時你們也感受著同樣的痛苦、同樣的歡樂,不再覺得孤單無力。所以不要懼怕發出自己的聲音,因為這樣更能找到同行者。

節律相近的同伴。也許你們並不擁有相同的目標,甚至三觀也有點不合,但是你們可以一起吃飯,一起打水,一起打球,一起睡覺。當你手忙腳亂、手足無措的時候,總需要伸手能夠到一根稻草幫你從泥潭中爬出。

這就是節律相近的同伴的力量。這個同伴,你總是會遇到的,畢竟生態位是重疊的。你總是會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遇到同樣的人,只要你有意留心,就一定能夠發現他們,並和他們成為夥伴。

我們每個人腦中都有一頭這樣的大象,如果聽任它為所欲為,我們的時間、精力、金錢終將被當今社會中各種各樣專消費於大眾的營銷大師們殘忍地消耗掉。但當你走近它,了解它,進而慢慢地馴服它時,我們則會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走上持續成長的道路。

[1]這是「羅輯思維」推出的一款APP「得到」上的付費專欄,由前新東方教師,現天使投資人李笑來老師主筆,每日更新。

[2]《學習之道》是由美國的象棋天才喬希·維茨金所著的一本講述學習方法的書。該書圍繞作者縱橫西方棋壇十年以及之後修習太極拳連續21次獲得全美太極冠軍並最後獲得世界冠軍的經歷展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作者取得這些成就之前所摸索出來的學習方法。

歡迎感興趣的小夥伴加入我們的公眾號團隊,只要你有想法、有熱情,就能在這裡得到鍛煉和成長。請聯繫:fanyushuaishuai (wechat)。

歡迎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 象物 ID:xiangwu_world。

聯繫我們:fanyushuaishuai

轉載授權:13462749888@163.com

推薦閱讀:

如何儘快走出消極情緒?
如何解決過於頻繁的刷手機影響正常學習?
與上百女生交往,收穫的慘痛教訓,都在這裡了
願我們都能在不焦慮中成長
精神勝利法究竟存在不存在?

TAG:心理学 | 自我管理 | 李笑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