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韋伯到韋爾斯利,我為什麼沒有選擇哈佛?
Amy Jin ,小學初中就讀深圳實驗中學,高一就讀深國交,10申10 入讀加州The Webb Schools(韋伯中學),現就讀Wellesley College(韋爾斯利大學)。在男子高爾夫一隊比賽兩年後創建女子高爾夫一隊並擔任隊長,參與舞蹈隊、義工慈善服務;大學延續高爾夫一隊,參與拉丁舞比賽、國際學生組織、時尚組織;曾在國信證券、招商證券、騰訊實習。
Part 1 美本申請中的關鍵小技巧
申請前的分析定位
1)了解往屆錄取去向
往屆錄取去向這一點,只要搜索「matriculation」就可以在學校網站上查到記錄,雖然顯示的信息不會很具體,但其中哪所學校錄取多少人這樣類似的數據已經足夠了。
以我們韋伯高中舉例,我當時申請前做的research顯示,成績大概在10%以前的學生可以進入美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20%以前的大概可以進入排名前五十的大學。
像這樣找規律你可以做一些對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有幫助的統計。
2)分析Top10
分析排名前十的學生在GPA成績如何、選修了哪些課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獲得了哪些獎項等等數據或指標,以此來對應和調整自己的準備。
3)分析自己所在的位置
很多學校都不會公開學生的排名,但實際上你能大概了解自己的GPA水平和位置。
申請的時候可以根據往屆排名與自己相當的學生做一個比較,看看自己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或者找到你想去大學,看看去年有哪些人申請,對比他們的指標後,看自己是否能達到這個等級。
我的擇校準則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考慮,希望我的事例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建議大家在做決定的時候,真的可以像我這樣,先列出三個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標準,然後根據這個標準來選擇、分析,有利於在申請的時候做出更好的決定。
1)地理位置
我當年主要糾結是去韋爾斯利還是康奈爾。
這兩所學校都非常好,但是也非常不同。Wellesley位於距離波士頓市中心三十分鐘左右的小郊區,康奈爾位於距離紐約市中心四個小時車程的小城市。
對我個人來說,我偏愛熱鬧、離市中心近的大城市,當時我選擇Wellesley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喜歡波士頓,所以地理位置基本上決定了我的擇校。
2)教育環境
小班教學是Wellesley文理學院的強項。
這一點跟我高中的教學比較像,美高的課堂一般只有10-20個學生,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親近,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也比較強。
而我剛好比較喜歡文理學院這種教學方式。
3)校友關係
Wellesley的校友關係很好。
在我剛剛被錄取的時候,我收到了來自面試申請中校友對我的恭喜,當時就讓我感受到了學校相互之間很關心。當然本地也有很多聚會,加上可能是女校的原因,大家也都非常團結友愛。
Part 2 頂級文理學院的獨特體驗
與麻省理工的學習差異
從入學到現在大二,我越來越喜歡我們學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在Wellesley這一所學校感受到了多所學校的文化。
我們可以和MIT、Babson、Olin等附近的商學院、理工院校做一些互相上課的program,這一點讓我對不同學校的文化得到了更多深入地認識與了解。
比如我今年主要在MIT上課、做research,所以我一周的一大半時間都在這邊,這種方式讓我能夠對比文理學院和MIT的不同。
總的來說,Wellesley像家一樣,所以我們同學之間常說「wellesley bubble」:也就是我們生活在衛斯理的「小泡泡」裡面,大家都非常有愛、互幫互助,但這是沒有走入真正的社會、很理想主義的一種狀態。
MIT則很不一樣,在這裡你會非常有現實感,他們具有真正的大校風範。
1)課堂環境
Wellesley是小班教學的方式;MIT大概是100-200人的大教室。
Wellesley很多課都是以discussion為主,你跟同學有很多發言環節;MIT主要是lecture,你被灌輸的比較多。
同時Wellesley的課普遍上理論性較強,實際性沒那麼強調;而MIT的課種類繁多,且對職業的針對性要強一些。
拿Computer Science舉例,Wellesley可能只有一些比較基礎的電腦課,MIT的課程則會涉及很多針對相關工作問題。當然,我們可以到MIT去上這些課。
2)教授
我非常喜歡Wellesley的教授,最近他們還被評為了best professor。
每次給他們發E-mail,教授都會在一個小時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回復你,而且他們跟學生交流的語氣很隨和。這讓人覺得,當自己發了一封重要的郵件後,教授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回復你,在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你真的會感覺到自己得到了關心與愛護。
MIT的教授相對比較正式,他們會非常注重他們的研究,當然這對學生來說並不是不好,反而很有幫助,因為教授的專註度會督促學生做一些專業相關的research。
3)校友關係
前面我也提到過Wellesley的校友關係,這個暑期課程,更是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來自校友們的關愛。
因為我剛剛對矽谷的科技公司感興趣,我想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在LinkedIn等網路渠道e-mail聯繫了大概十個校友。當時我並不清楚這會多有效,最後我卻收到五六個人的回復!我被邀請去她們公司參觀、喝咖啡聊一聊······
所以我見到了這些在矽谷工作的校友,聽了她們的故事分享,很受啟發。這一點讓我非常感動,因為他們抽出自己的工作或休息時間,只是為了給不認識的學妹熱心分享職業或者行業經驗!
在MIT,因為我呆的時間不算長,所以這一點我還沒有開始領會。
但是我參加過MIT的招聘活動,當時學校大概來了上百家公司,都是諸如谷歌、蘋果這樣的大公司。我覺得MIT這個機會 非常好,因為他們能夠吸引很多讓人感興趣的科技公司和理工科公司,也讓學生們能有與大公司聊天、遞簡歷的機會。
Part 3 個人素質培養
美國人喜歡領導力、體育和各種興趣活動,這樣的話估計大家都聽厭了,但是我必須再強調一下,這些真的非常重要!
因為這不僅是申請美國學校的一個必考素質,也能幫助你快速融入美國人的生活。
以下是我在這些方面的準備與成績,希望可以啟發到大家。
1)領導力
我參加了學校的國際生組織,主要是給國際生或者國際文化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
我們主要的活動是開學前帶新生(主要是國際生)做一個破冰活動,我們會提前一星期做領導力的培訓,以便如何帶領新生更好地融入美國文化。
另一個活動是一年一度的culture show(文化節),針對各國文化組織學生做一些fashion show,比如來自世界各地的每個人穿上本民族的服裝或者通過跳舞、打鼓等方式來展示自己。
2)體育
我從高中就開始打高爾夫,之前跟男生打了兩年,因為我們高中沒有女子隊,所以後來我倡議學校開啟了女子高爾夫球隊。到大學後聯繫了學校的教練,他測試過我的水平後讓我呆在了team上,然後我就繼續開始了每天的高爾夫生活。
我在學校的主要課餘時間都貢獻在高爾夫球上面,因為這個體育活動很占時間。
每天大概訓練兩個小時,周末還有機會到別的大學(比如NIU、威廉姆斯、阿穆赫斯特等各種文理學院)附近與球場的同學打比賽,你可以認識很多其他學校的學生,跟他們邊比賽邊聊天的過程中,你能夠感受到其他學校的生活與文化,這非常很有意義。
3)文藝
我參加了MIT和Wellesley的聯誼交誼舞隊,有學習交誼舞、拉丁舞。
記得當時我大概只跳了兩個月,就有一些給不同等級的同學比賽的機會,你可以穿上美麗的服裝,在dance hall進行比賽和晉級。
我覺得美國這一點比較好,無論你的舞蹈(也不僅限於舞蹈)在哪一個層次,你都有機會參加比賽來展示自己,這讓人非常有幹勁,還能提升自信與交際能力。
推薦閱讀:
※留學香港或英國準備材料一樣嗎?
※我想去美國藝術留學,不知道東部好還是西部好?
※雙非二本網排126,雅思6.5,均分82,想去英國讀研,求推薦合適的學校和專業?
※目前考大學選擇什麼專業 未來發展有潛力?
※二本院校GPA特別低,均分70多一點,還有一學期畢業想出國讀研是不是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