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談談父母與孩子的「自我接納」和「相互投射」(分析篇)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Alice)。本期文章從父母自身的「內在小孩」講起,講到父母對於自己和孩子本性(「內在小孩」)的接納與否,分別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本文是主題文章「接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的下篇(分析篇)。

文章案例來自本人在加拿大和中國兒童教育工作中的親身體驗,為保護兒童隱私,文中所有的姓名均為化名,人物配圖全部來自網路。

本文章屬於原創,已開通有償轉載。如公眾號想要轉載請聯繫本人。拒絕任何不規範轉載(違者將會被追溯承擔法律責任,並按照作者標準支付稿酬)。個人用戶想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或者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歡迎以探討為目的的留言和提問。

本期文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住在成年人心中「內在小孩」:我們,真的長大了嗎?(上篇)

2. 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內在小孩」:別再說「xx從不這樣」(上篇)

3. 擁抱「內在小孩」,跟自己和解(下篇)

4. 「投射」與「循環」:和「內在小孩」一同成長(下篇)

因為篇幅的影響,今天主要講一講第三點和第四點。想閱讀上一篇文章,歡迎移步我的知乎專欄,或者在微信公眾號中點擊「全部文章」。

在此要特別感謝我的好友,心理諮詢督導兼家庭心理諮詢師甘女士所提供的專業建議。在我們平時的閑聊中,你的點撥和分析總能給我無盡的靈感(^?^)

3. 擁抱「內在小孩」,與自己和解

每個人都曾經是小孩,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擁有過童年。

毋庸置疑,幸福的家庭更容易成就一個人幸福的童年。當一個孩子沒能夠充分的做過孩子,他/她的某一部分也無法完全的成長為幸福而獨立的大人。這樣的人身上通常會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焦慮症、低自尊、拖延症、或者完美主義。

幸福的人格大都相似(積極進取和自我治癒),而不幸的人格則各有不同。例如上面提到過的低自尊、拖延症和完美主義,這只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這些人格上的不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絕不肯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

換句話說,他們為自己的「內在小孩」建立了一座堅固的牢籠,然後主動把鑰匙扔得遠遠的。正如英國臨床心理學家兼心理治療師梅蘭妮.芬奈爾在其作品《克服低自尊人格》中寫道:

「我害怕別人發現真實的我。我一直力求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否則我就無法獲得我想要的東西;一旦有一件事做不好,我的自我價值就會分崩離析」。

而造成這些心理困擾的因素,大多都來源於自己的童年經(yin)歷(ying)。以下的群體特別容易為此「受害」:

(1)經歷過兒童虐待或者兒童忽視的人;

(2)父母喜怒無常,自己經常無理由的成為發泄怒氣對象的人;

(3)校園「霸凌」中受害的一方;

(4)沒有得到足夠的家庭溫暖的人。

這裡想特別講一下最後一條。很多人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遭受什麼嚴重的心靈傷害,但也沒有得到足夠的家庭溫暖(父母的寵愛、欣賞和衷心的讚美)。僅僅「不虐待孩子、把孩子拉扯大」,對於人格的健康發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什麼都不缺,就缺愛」其實是種最要命的心理癥結。這裡我又要把我鍾愛的《挪威的森林》拿出來分析了:

我總是感到饑渴,真想拼著勁兒地得到一次愛,哪怕僅僅一次也好……直到讓我說可以了,肚子飽飽的了,多謝您的款待。一次就行,只消一次。然而他們(父母)竟一次都沒滿足過我。剛一撒嬌,就給掄到一邊去,動不動就說我花錢手腳大,從來都這樣。一來二去,我就想:一定自己來找一個一年到頭百分之百愛我的人。小學五六年級時就下定了這個決心。」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上面的例子出自一個叫綠子的女孩兒之口。她就是一個從小沒有得到足夠家庭溫暖的典型代表,導致她在成年之後以飛蛾撲火般的姿態去在他人身上尋求溫暖。而這種「絕望的渴望愛」的姿態是危險的。小時候讀這本書的時候,只覺得綠子坦率又有趣,可愛得緊;現在再回頭來看,真是時時都為她捏一把冷汗。還好綠子遇上的是很待人真誠又很包容她的渡邊。如果是別的什麼人,綠子是鐵定要重重受傷的。

綠子是由於遺憾自己的童年不夠溫暖的緣故,一直夢想著找到一個「一年到頭百分之百愛自己的人」。可是這樣的人哪裡會存在呢?如果在自己父母身上都得不到這種愛,想在陌生人身上尋求又談何容易?何況,為了「滿滿的被愛」的感受而愛上一個人,已經違背了愛情的初衷。

對於以綠子為代表的特定的人群而言,由於過去發生的不好的經驗無法獲得紓解,會漸漸凝結成自己的內心塊壘(「心結」)。潛意識中,他們在等待一個「救世主」出現以拯救自己,運氣好的人也許等到了,或者自己想通了,能從監牢中走出來;運氣不好的,永遠都在自我禁錮。

下面是綠子對渡邊撒嬌,要求渡邊在看完夜場電影后曠寢陪她的場景:

「我真的好寂寞,非常非常寂寞。我也知道對你不起。我什麼也沒給你,只是向你提出種種要求。隨意胡言亂語,把你呼來喚去的。但是能夠讓我這樣做的只有你啊。過去二十年的人生,從來沒有機會講一句任性的話。爸爸媽媽完全不理睬我。我的他(男友)也不是那種類型的人。我一說任性的話,他就生氣了。然後就吵架了。所以我只有跟你說。加上我現在的確筋疲力盡,實在想在誇我可愛誇我漂亮的甜言蜜語中睡一覺,別無他求。醒來以後就徹底來個精神煥發,再也不求你干這干那,絕對!一定做個非常乖的乖孩子。」

「可我還是不好辦。」我說。

「求你了。要不然我就坐在這兒嗚嗚哭一晚上,誰向我第一個搭話,就跟誰睡去。」

事既至此,我只好給宿舍打電話叫出永澤。請他做點手腳,使我看起來像是已經歸宿。

綠子由於小時候自己的「內在小孩」一直被父母否認和壓抑著,導致她在成年後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過分任性的人。這其實未嘗不是一種「補償心理」:

「都是因為你們從來沒讓我嘗過備受寵愛的滋味,所以我不要長大,我要努力(找別人代替你們)把自己寵成小孩。」

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是在說:「我沒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不完整。所以,我要永遠的尋找一位可以代替我父母的人來(按我滿意的方式)愛我,這樣我就永遠都完整了。

可以說綠子這種想法很有點問題。然而,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需要自己解決的心理問題。對此,我的心理諮詢師朋友的原話是「沒有人沒點病。意識不到的人很多,還在全能幻想里出不來。」

我本人還是非常喜歡綠子的坦率、堅強和樂觀。她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身上的問題;相反地,她百分之百坦誠的面對自己。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真正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並勇敢表露自己的真正需求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因為我需要,所以我執著的追尋」本身是個了不起的人生態度。

只不過,更多的時候,當我們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時,是註定更容易失望的。當我們不肯擁抱自己,轉而擁抱別人尋求安慰的時候,我們是在逃避自己從前的創傷,也是在否認「自己不完整」的這個事實。我們是在為自己不完美的「內在小孩」而感到羞愧。

實際上我們何必要這樣。創傷就是創傷,的確不可能根除。但是,「創傷是可以被轉化的。以前的是痛,轉化為痛並快樂著,就會漸變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心理諮詢師朋友在旁邊插話,如是說:「一般來說,要經歷這樣的過程,先是忍受長期創傷帶來的痛苦,然後開始發現它、正視它,經歷過哀悼、發泄、憤恨等階段,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後,慢慢這種創傷對人的影響會愈來愈小。然後,我們再去反思它,能夠收穫很多,最後獲得成長。」

哪裡有人能真正擺脫傷痕,我們不過是學會了與傷痕共存。

如何做到接受自我和「內在小孩」,慢慢從創傷中振作?我們要做到如下三點:

(1)首先接受創傷的發生,在腦海中捋清前因後果,正確客觀的認識該事件。問自己這些問題(最好寫下來):

發生了這件事我的感受如何?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次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什麼(客觀原因+主觀原因)?

除此之外,要接受自己會產生「心痛」的感受,不要壓抑負面的情緒。一味的壓抑只會導致更嚴重的反彈,不如給自己一段時間,讓自己好好的哀悼「失去」和「失敗」。

(2)在已經發生的事情中找到意義。

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會將我們的人生往某個方向推進,無論我們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如果我們願意以發展的視角去看待創傷,其實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充分的學習,以後該怎麼做能夠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再次遭遇創傷;這件事能教會/激勵我們去學到什麼樣的新知識和新技能。

(3)自我肯定與自我關懷。在自己「內在小孩」的創傷上打好「補丁」,以構建一個更高版本的自己。

「內在小孩」未必永遠是小孩,他/她也會和我們自身一樣不斷成長。

如果我們願意坦率的面對自己,去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我們自己本身的不完美就可以成為自己的救贖

別忘記,內心的那座牢籠是我們自己建造的。如果我們願意,一定走得出來。

用自己的本來面目去面對這個世界,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慶祝自己的每一個小小的勝利,世界會給予我們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褒獎。面對別人的質疑,可以坦然的說一句:「是啊,這就是我啊。」

無論是什麼樣的創傷,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化。當我們最後回頭重新審視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對它淡然處之。不是因為創傷的陰影變小了,而是因為我們的「內在小孩」長大了,我們的世界也更豁達、寬廣而美麗。雖然曾經的創傷還是在那裡,但它已經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4. 「投射」與「循環」:和「內在小孩」一同成長

將「內在小孩」和「創傷與個人成長」的理論用到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方面,我們往往能看到更多東西。我們會發現,有些父母的經歷童年創傷確實把他們變成了更好的人。在他們自己成為父母之後,會特意避免給自己的孩子造成類似的心靈創傷。

比如以前聽過的一個心理學界的實驗(細節記不清了,有知道的人告訴我一下吧)。大概情節是這樣的:

心理學家想調查遺傳基因和家庭環境對於兒童發展的影響,究竟哪一種因素更重要。這個調研持續了二十多年,心理學家的團隊追蹤了一對雙胞胎兄弟的人生軌跡。這對雙胞胎出生於貧民窟,父親是酒鬼,對家人和孩子都不好,常常喝醉了酒回家實施家暴。二十多年過去了,當調研人員再去尋找這對雙胞胎的時候,他們驚奇地發現兩人已經過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前者還是住在貧民窟,整天喝酒,一事無成,喝醉了回家打老婆打孩子;後者已經搬離了貧民窟,住進了高級白領社區,事業有成,家庭溫暖,父慈子孝。當研究人員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兩人卻給出了一樣的答案:「還用問嗎?你見過我童年的生活,我變成這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雖然兩人的回答是一樣的,但蘊含的含義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說:「我父親就是這樣對待我的,所以我的人生全被他毀了,變成這樣很正常,這不能怪我。」而後者則是在說:「正因為我父親曾經那樣糟糕的對待我,我才應該努力脫離這個環境,絕不能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

這件事例充分的證明了一點:在遺傳基因和成長環境完全一致的情況下,一個人如何去詮釋和領悟自己的創傷,如何給予自己不同的動機,會導致完全不同的人生和結局。

我們都希望,每一對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都可以作為「雙胞胎的後者」。很可惜,我所看到的更多發生在中國的案例,父母扮演的角色都是「雙胞胎的前者」。因為曾經受過童年創傷而又無法理解,這種憤怒和不甘又被他們原封不動的發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下面有一個案例,來自知乎上某位女孩子的個人經歷,本案例的使用已獲得她本人授權。下面是她的自述:

「我是90後。小學那會兒數學不好,班裡絕大部分同學能考到90分的卷子我只能考80分上下。後來父親開始檢查我的數學作業。他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但凡看到我的錯題,都會罵我是豬、說什麼他簡直白養我之類的。小女孩兒玻璃心,導致我數學越來越差,高中開始再也沒及格過。

「在那個年代很少有家長會去檢查孩子的作業。我小學數學老師,也是班主任,她看到了父親打的叉。於是,班主任問我家長是不是給我檢查過作業?我點頭。

後來的家長會,我偷偷潛入教室最後一排,安安靜靜地坐下。班主任當然看到了我卻沒有吱聲,然後她說出了下面一段話:

「各位家長,我建議大家不要主動指出孩子作業當中的錯誤。(家長一片嘩然聲)首先,一份準確無錯的作業的確是讓我省心了,可那會導致我們的任課老師錯誤地認為,你家孩子已經掌握了所有課堂上的知識,實際上有沒有隻有孩子自己清楚。老師只有看到孩子的錯題才能針對性補習;

第二,有些家長查到孩子的錯題時會忍不住發火,這會打擊孩子對該科的積極性;

最後,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檢查出錯誤然後再改正,否則日後小到考試,大到為人,都不會有人給他們檢查錯誤。

後來我問過那位女孩子,在這位好老師的幫助下,她有沒有重拾對於數學的自信?

很遺憾地,她回答說:

「沒有。誠然她是個非常棒的老師,但是父親給我的影響更大。至今我還記得父親摔我作業本的樣子,導致我現在一看到數字腦子就會短暫性死機。」

恕我直言,案例中的父親的做法真是愚不可及。孩子數學差,他有好多種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親自講解、找家教、和老師約談了解情況等),結果他偏偏選擇「用語言暴力來發泄憤怒」這一條最壞的方式。不僅傷人,而且毫無建設性。

為人父母,是一份最重要的終身事業。每個人小時候都或多或少受過傷害,無論多麼努力,童年創傷也不會完全消失。但是,這些早期的創傷仍然可以慢慢被克服。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願意花精力克服和處理好自己的問題,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還是輕易的把你的憤怒不甘踢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讓你幼小的孩子去掙扎著解決你沒解決的問題?

「對自己不滿」才是大多數人的常態。而這種不滿和挑剔,很輕易地就會投射到我們的孩子身上。我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恰恰是我們最不能容忍的「自我投射」的一部分。

如果有人說他討厭孩子的懶惰和貪玩,那麼真正懶惰的可能是他自己,並且他為此深深的不滿卻無力改變,所以才對自己的孩子諸多要求。我想案例中的父親在個人生活上一定有很深的遺憾和不順(九成九他自己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也不好),所以寄希望於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代替他改寫命運的遺憾。這種期盼不過是人之常情。

可惜,在成年人無法處理好自己與「內在小孩」的衝突之時,最無辜的是他的孩子。每當他看到自己孩子那畏畏縮縮的樣子時,就會讓他回憶起最不堪的、童年時期那渺小脆弱的自己,於是愈加的怒火中燒。家長越是責罵孩子「蠢貨」,孩子就會表現的越「笨」。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形成了一個彼此都不滿的「相互投射」,無窮無盡的惡性循環。

唯有我們「對自己滿意」才能擁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然後會引導我們建立一個更積極的與他人(不僅僅是親子)之間的關係。

希望家長們都能聽一聽孩子的心聲,不要把對於自身的不滿和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一時的情緒失控和「語言暴力(Verbal Violence)」,澆熄的也許是孩子心目中最珍貴的火種、打壓的也許是他/她一輩子對於知識的嚮往。

誠然,孩子們的成長中需要邂逅一位又一位這樣的好老師,用他們發出的微弱的光和暖,一點點呵護孩子心中的那簇珍貴的小火種。這樣的暖心之舉,即便僅有一次,已經夠讓那孩子念著十多年了。

而我,作為「為人師表」的老師,最不想承認的是這樣一個事實:

即使是最好的老師,也不應該把自己視作是「救世主」。我們能做到的始終有限,最多不過「錦上添花」而已。因為老師也是人,很多時候也得優先處理自己生而為人的無盡煩惱,儘管希望能一再為學生「雪中送炭」,很多時候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我還是願意,盡自己這份綿薄之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最後只想和親愛的家長們說一句: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也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赤子之心。去觀察、理解、支持、保護他/她的夢想。當我們去幫助我們的孩子呵護屬於他們的「內在小孩」時,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會因此而更完整。

THEEND

P.s. 「別忘了,你本來就能飛。」


推薦閱讀:

第二站:給孩子一個簡潔有序的家庭環境
為什麼日本動畫比中國動畫片血腥暴力得多,但卻並沒有聽說對未成年人造成更壞的影響?
該怎麼樣對待感統失調的孩子? www.15552107979.com
妹妹體育比賽狀態不佳,該怎麼辦?
和食物的鏈接-選擇

TAG:儿童教育 | 儿童心理 | 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