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巴黎開一間中文書店?這位大咖有絕招!

把金庸帶到法國的書店老闆 潘立輝

想知道這家書店有怎樣的獨特魅力,戳看視頻你就知道: 第3期:這間只有8平米的書店有著怎樣的迷之誘惑,引來巴金、金庸等大文豪的青睞? - 探秘華人大咖 - 騰訊視頻 http://v.qq.com/x/cover/0ib7na3w1rfqwd7.html?vid=q0336075mm4

有一家書店,在巴黎左岸

漫步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 空氣中的咖啡醇香和縷縷書香瀰漫在一起。從河邊綿延數公里的舊書攤到現代連鎖書店, 遍布街頭巷陌的各類書店是拉丁區最具韻味的文化地標,位於王子街的友豐書店就是其中一家。

上午10點,書店剛開門,老闆潘立輝正和兩名店員整理擺放書籍。店面促狹,僅有八平方米。主營關於中國的法語書,也有少量泰文、柬埔寨文、中文書等亞洲書籍。

店面雖小,年頭可不短,由柬埔寨華裔潘立輝於1976年一手創立,彼時他正在書店對面的索邦大學求學。

潘立輝,1952年出生於柬埔寨,祖籍廣東潮州

從惡補中文到開書店

少年時,潘立輝就讀於金邊。由於長期生活在海外,潘立輝使用漢語的機會有限。1973年,他進入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攻讀梵文和巴利文,在那裡結下了與中國文化的緣分。

大學裡,金髮碧眼的法國人有時會聊到李白的詩,這讓黑頭髮、黃皮膚的他感到些許慚愧。於是,潘立輝找來有關中國歷史的書籍惡補,隨即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進而萌發了開一家中文書店的想法。

1976年,這家叫友豐的書店在巴黎六區開張了。書店專營中文圖書報刊和有關中國研究的外文書刊,為法國的漢學家、華人學者、中國留學生、學習漢語的法國人及華僑華人提供了大量寶貴資料。通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友豐書店與巴黎的中國族群同步成長壯大。

出有意思的書,教法國人包餃子

潘立輝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發現找資料比較困難,於是開書店又有了新的意義,「我開書店是為了讀書,不是為了賣書。」 言談間,一名西班牙醫生拿著書單來店內尋找中醫書籍,潘立輝忙著幫顧客尋找書籍,他說:「來這裡(書店)的顧客一般目的明確,我只推薦他們真正需要的、專業的書籍,如果有顧客需要的是市面上沒有的、但有價值的圖書,我就記下來,考慮出版。」

除了翻譯中國圖書外,潘立輝也熱衷策划出版「有意思的書」。店中最受法國人喜歡的書是《中國傳統餃子》,裡面介紹了近百種不同口味的餃子做法,「這本書專教法國人包餃子,特別受歡迎」!

2004年金庸先生獲得法國藝術文學勳章

金庸先生的系列著作法文版

2004年,潘立輝組織翻譯的《神鵰俠侶》第一卷面世,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閱後來函嘉獎。在致潘立輝的親筆信中,對友豐出版社的傑出工作表示驚嘆和嘉獎。同年,金庸獲得法國藝術文學勳章。 目前,友豐出版社《山海經》的翻譯出版工作也即將完成。這部中文原版只有100頁的圖書,在加入了大量注釋後,法文版達到1500頁,活像一部「字典」。

《孟子》法文版

巴金先生的著作《憩園》法文版

一家書店,一種傳承

在拉丁區經營書店40載,從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到年過花甲的老人,潘立輝熟知店裡的每一本書。 近年來,電子書的興起讓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目前書店的銷量每天也就兩三本、網路郵購二三十本。他笑說:「我還出過一些一本都賣不出去的書呢,沒關係,我不是商人。」 「其他(法國)出版社不願冒風險出版關於中國的圖書。我是華裔,我就只做這一件事,把中國好的文化通過圖書呈現給法語讀者!」潘立輝說。

做全歐洲華人的精神家園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他的《巴黎,藝術至上》一書中這樣描寫友豐書店:「在友豐書店裡,可以買到華人世界的一切新書。兩岸三地,各地熱點,此處皆知。於是這家書店便成了巴黎華人文化的一個信息中心。許多人到此一為買書,一為了解最新訊息,以摸清各地文學與社會文化的走向……嗜書和愛書的人都聚到這裡來,小小書店就演變成一個文化的磁場。」  三十年的苦心經營,潘先生不但穩坐巴黎中文書籍銷售的頭把交椅,而且把「友豐」辦成了歐洲第一家以出版中國圖書為主業的華人出版社。

成就

由鳳凰衛視和天津衛視聯合主辦的「中國因你而美麗」盛典,旨在表彰投身於新中國建設,並作出傑出貢獻的外籍人士。

2015年的盛典首次以「海外華文書店」為主題,共有6個國家的7家書店獲獎。友豐書店是歐洲地區唯一的獲獎者。

榮譽

為了表彰潘立輝對中法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貢獻,1997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文學藝術騎士勳章。2005年,潘立輝榮獲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推薦閱讀:

開篇語:善讀
心理說:這些快速、高效閱讀的方法,能讓讀好更多的書和文章
有大數據可以反駁讀書無用論嗎?
那些曾經成績很好的人,他們去哪了?(薦讀)

TAG:海外 | 励志人物 | 读书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