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死亡恐懼症

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學專家,所以很多言論並不會那麼專業。但是這個帖完全是為了幫助像我這樣被所謂的死亡恐懼症困擾的朋友們,所以拿自己的親身體驗來交流。請多多指教。

與其說,克服死亡恐懼症,不如說緩解這一心理障礙和一系列所帶來的癥狀。首先在開始自我治癒的時候,得很深刻很直接的理解這種看似空穴來風(或者是有明顯緣由)的恐懼感到底是什麼。

死亡恐懼症,在英文中稱之為Death anxiety,也叫Death panic,是一種對死亡有著不正常的恐懼感。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是一種不知名的感覺,往往發生在當聽到或者看到任何和死亡有關係的時候。當然對於情節比較嚴重的人來說,感覺已經遠遠不止了。為了讓那些沒有特別感受過這種心理condition的朋友可以更好的理解這種心理癥狀,我把我當時的感受和生理癥狀表列了出來:

1.胸前總覺得有塊石頭壓著 (癥狀比較糟糕的時候胸悶會更加嚴重到無法好好呼吸)

2. 無論是上課還是和別人說話都會直接聯想到死亡(尤其是剛剛開始的時候)

3. 恐懼感上升到無法哭泣或其他可以發泄的方式都行不通

4. 失眠,做噩夢

5. 情緒極端化,想呆在有人的地方

這五個點是最多發生的癥狀。當然偶爾還有其他的癥狀,比如食慾不正,沒有精力,身體燥熱什麼的。不過,所有的一切足以將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給摧毀。很多人一定會下意識的把這樣的人歸於什麼抑鬱症患者,還有其他一些精神層面上的疾病。不過對於這個觀點,我有曾經向有關心理醫生討教過。她告訴我的是,這理論上來說是一種心理障礙,雖然那些焦慮或者害怕的感覺是可以靠藥物緩解,但是往往單純對死亡的恐懼是很少需要這些藥物來幫助的。大部分人都會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好轉。所以接下來,給那些有需要的朋友們一些Tips來緩解這些心理或者生理上的癥狀。從對於我們的需求而言,要是生理癥狀能夠先解決可能會減少這心理癥狀對生活的干擾。所以先給一些對生理癥狀幫助的點子:

1. 適當的健身運動

健身,從任何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很利於身心的活動。在流汗和伸展身體的時候,大腦會稍微開始忘記那些個苦痛。每天適當的運動也可以幫助睡眠質量。雖然這樣說很不專業,但是身體勞累的確會更加的進入睡眠。對於心理障礙者,做噩夢會影響睡眠質量的同時對自己發出不想睡覺的信號。所以,必要的讓自己累一些,也是能夠緩解失眠的。

2. 呆在有人的地方

這個辦法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但是對我個人來說還是有效的。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胡思亂想,要是加上點有感情因素的音樂可能會更加的嚴重。有人在的地方,會給自己一個很強大的信號,我還好好在這個世界生活著。很多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是來自於生活和社會本身,或許是壓力,或許來自於自己那顆好奇心。很多朋友在癥狀發作的時候,會無法專心做自己該乾的事情,這個時候可以找一家咖啡廳,或者去學校的圖書館找個大廳好好的加入那個群體去繼續自己剛才沒有辦法完成的事情。

3. 吃小而精緻的食物

如果有食欲不振的情況,切忌不能不吃,因為越不吃越會有那種抑鬱的感覺。肚子餓的時候會有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並且身體沒有足夠的熱量。既然吃不了多少,那麼就少吃,但是可以找一些精緻的食物。可以是自己家裡燉制的肉類,或者湯。那種暖和的感覺會給自己一個實實在在的安全感。也可以是比較異國風情的西餐。不一樣的味蕾感覺也可以緩解自己對恐懼的專註,分散之後會好轉很多。女孩子更加可以去吃點甜品,無論是西式的還是中式的。那種滿足感也會讓自己堅強好久。

以上這三種方法是我本人嘗試最好的能夠短時間內緩解生理癥狀的方法。還有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有其當我胸悶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時候,生呼吸。生理反應往往是最誠實的,但是要根本上緩解自己的癥狀還是要往心理方面著手。

1. 回到離大自然最近的地方

既然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然就默默的學會接受死亡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這樣的誕生,也得追尋規律的這樣的離去。可以到綠化很多的公園,找個板凳在那裡看看書,看看風景。在這個時候盡量不要聽音樂。這個方法是讓自己身心回歸到我們誕生的初衷,聽一下風的音樂,聽一下鳥兒和其他小動物的叫聲都會讓自己莫名的安靜下來。在這裡也結合以下之前提到的健身運動。現在很多人會去健身房之類的室內場所,偶爾騎車或者在外頭跑步會讓自己更加放鬆,效果會更好,因為不會有那種封閉的感覺。

2. 找一找真正的潛在原因

很多時候,其實死亡恐懼症是一種結果。其實當我們長大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我們終將面臨這一步。只不過,正常的規律是到了中年之後才會有對死亡這件事的顧慮。不過也有說法說,到老的時候我們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看開了,也就會準備好。其實死亡是一件很平靜的事情。當然了,對於年輕的我們而言,這是一件看似不是很能夠接受的事情。所以,不如追溯到自己在有癥狀之前的時候,那些輕鬆自在的日子是怎麼樣的吧。自己可以可以回憶,自己很健康很有活力的樣子,然後安慰和說服心中現在的自己。可以思考思考是不是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才會讓自己多想了。慢慢的,你會發現一個出路,自己也會慢慢接受起來。

3. 和家人交流

對於很多人而言,家人的支持是必要的。可以和家裡人交流一下自己心中的不安,會對自己的潛意識有幫助。

4.和朋友適當的交流

我之所以把朋友分開來說還是有理由的。當然這個要看自己是怎麼樣一個人。有的人會把兄弟情誼看的比較重,那就看自己怎麼衡量了。大部分的時候,朋友很難像家人一樣給予同分量的安慰,甚至有時候過度的發泄和依賴會影響到友情。這是一個很正常很現實的情況,每個人的生長環境總是有不同的。每個人眼中的別人,都只是一個snapchat,很難看到一個很完整的畫面。之所以親人會有更好的理解,往往是因為相似的生活環境和習慣。不過,朋友的支持和安慰也會讓心中不安的自己慢慢平靜下來。

5. 隨筆和閱讀

寫隨筆這個習慣可能是對於有心理障礙的朋友非常必要的一個習慣。在我們很小的時候老師就會教我們如何去寫日記這種東西。日記會讓我們記住我們想要記住的東西,也會讓我們慢慢的變得更加有耐心也學會和自己對話。不過,現代社會的節奏是很快的。經過了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每到稍後休息的時候,都累到不願意說話。所以隨筆可能對我們而言會更加的適合。不需要每天都寫,但是只要有了感覺,拿起一張紙或者自己的隨筆本,寫下自己的思緒都是好事。可以是私密的可以是公開的。私密的隨筆記錄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是如何思想變化的,自己是如何成長的。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快樂的。不用特別在意那麼下次再讀自己的隨筆的時候,會不會讓自己想起那個痛苦的回憶呢?其實人是這樣的一種生物,快樂的事情再回憶的時候還是會想起甚至感受到那種歡快的感覺。但是痛苦的回憶,未必會讓你痛苦,往往是一種深思。那種激動和憤怒的感覺會不復存在,可能到後來會成為成長的必要過程。閱讀,就不用說了。不是說一定要看心靈雞湯或者那種很學術的書本。可以是各類書籍,因為在這個時候你需要的可能是精力分散,和一些少許的心靈寄託。

6. 精神寄託

這個方法是推薦給有信仰的朋友們的。我自己是佛教信徒,所以有時候佛書佛語對我精神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這個寄託不限於宗教,也可以是找一個能夠讓你努力向上的偶像明星。你也可以成為一個發燒友,去做一些能夠讓你忘掉很多煩惱的事情。在這裡,更加推薦一些和你學業和工作無關的事情。往往心理障礙的形成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會給你帶來壓力的因素堆積太多而形成的。這種屏障的出現有時候出現也是在提醒你,是時候take a break了。

這些點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在這裡,更多說說自己的感觸吧。我是在高中最後一年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是一個半夜我正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我思考著,這些歷史名人有的是開國元勛,有的是改變世界的科學巨人,但是他們都死了。就這樣,心悸得讓自己難受。我本以為睡一覺就好了,可是很不幸一天比一天糟糕。之後,就逐漸出先了我上面說的那些癥狀。我在抗爭的過程當中,找過老師的幫助,還有朋友的幫助。其中有那麼幾次的談話,讓我現在回想起來依舊還是受益匪淺的。

「The thought is not real, only the action is real.」這是我的導師告訴我的話,我所思考的事物對於我所存在的世界是虛假的。

「One day you will be okay with that you cant find answers for lots of questions. At least, not with your life time.」 這是我一個科學老師告訴我的,他說在我活著的幾十年是無法尋找所有我追尋的答案的。的確,可能因為是年齡逐漸變大的關係,越到後來也就越會放得下。思考這短短几年的時間,我的很多執念真的是放下很多。所以我的恐懼症已經很少再來找我了。說到這個點,我只想說,我死亡恐懼症大概維持了有小半年,我途中甚至是放棄自己的心態。(好些之後,這種感覺還是會回來找我,但是很快就好了)那個時候,大學申請書也上交,平時也沒有什麼事情干,覺得更加的墮落了。每天活在死亡的陰影中,覺得也快死了的樣子。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狀態比什麼都要可怕。到後來,突然有一天,不知道是害怕成為了我的習慣還是怎麼了,我想要改變現狀。我開始參加很多極限運動,既然我最害怕的無非是那個死亡,其他還有什麼好怕的呢!也是因為這樣,我的癥狀奇蹟般有了好轉,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健身是一個很好的發泄方式。

在那個小半年的頹廢時間中,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命數,我文學課所讀的書是莎士比亞的悲劇之一,《哈姆雷特》。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 不同的人看到這句話,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是有自己的意義的我。我們的結局其實都是一樣的,在意的是你的過程。死亡,是我們的終點,所以我們要接受並且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時候,和朋友聊起死亡恐懼症的時候,很多人是不能夠理解,甚至會取笑。不過,也只有自己知道,當自己經歷過這一切之後,得到的或許是更過更好的東西。在痛苦掙扎之後,或許會升華,會變得更加堅強。有這樣心理障礙困擾的我們並不是不正常,我們只是比普通人更加敏感。有個醫護人員也和我說過,或許是因為我的求知慾過強,好奇死後的世界。或許我是比以前更加聰明了,沒有依據的事情讓我感到驚慌失措。也許,有很多也許。她也很好心的提醒我,其實每個人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會一直思考。這種害怕的感覺,會慢慢的消失的。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是《哈姆雷特》的side story。我覺得這本書運用了黑色幽默讓讀者更好的理解了哈莫雷特這個故事的意義吧。雖然對當時的我而言,讀這和死亡有關的書非常的苦痛,但是我還是覺得有那麼些用意去讀。我最愛的那幾句話:

「Life in a box is better than no life at all, I expect. Youd have a chance at least. You could lie there thinking: Well, at least Im not dead.」

「Whatever became of the moment when one first knew about death? There must have been one, a moment, in childhood, when it first occurred to you that you dont go on forever. It must have been shattering, stamped into ones memory. And yet I cant remember it.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at all. We must be born with an intuition of mortality. Before we know the word for it, before we know that there are words,out we come, bloodied and squalling...with the knowledge that for all the points of the compass, theres only one direction and time is its only measure.」

希望大家能夠得到幫助!

請熱愛自己,也熱愛生活!

也請留言,如果有更多的想法和Tips!


推薦閱讀:

如何突破思維定式模式?
「我是為你好」錯在了哪兒
你的多層思維,決定你是《軍師聯盟》里的司馬懿,還是人類歷史裡的塵埃。
人思考時腦海里的那個「聲音」是怎麼產生的?
打破思維限制的3個維度

TAG:心理 | 面对死亡 | 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