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中國人與英文名的愛恨情仇

編者按:對名字的糾結,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人獨有的。我們很多人都有英文名,拉丁文的名字比我們中文名字更容易發音,習慣了覺得很自然。

小編出國念書的時候,才發現不只是中國人才有難發音的、奇怪的名字。比如說西班牙語名「Javier」,發音像「Havia」。還有印度人的名字也很不好念,他們為什麼沒有起一個英文名呢?後來我嘗試只用中文名字介紹自己,感受是別人的印象更深刻了。

李爽和我情況不同,她在美國住了多年,英文名和中文名同時用。她也好奇,為什麼無論華人、還是中國留學生,用英文名現象都這麼普遍?為了探尋答案,她特地聯繫了高中同學,從他們那裡,看到了中國人對於名字的糾結、對自我認知的探索。

生活在美國,我同時使用兩個名字。從業新聞,我經常和陌生人打交道,自我介紹常是這樣的:「你好,我叫Celine(音譯:席琳)……對,和那個歌星名字一樣。……什麼?我的中文名啊?中文名叫Shuang。」

1

16歲起的新名字

高一開學後不久,我的英語老師走進教室,從皮包里掏出一把小紙條。在教室前後的桌子上擺弄了好一陣子之後,他抬起頭看著50多張好奇的臉龐,用手指推了推碩大的圓邊近視鏡,嘴角漏出一絲詭秘的微笑。「今天你們每個人都要起英文名字。我寫了一些女生的名字,放在講台上,男生的名字在教室後面。現在你們去選一下。」

輪到我了。走上講台,我低頭看著幾十張小紙條,Emily? Mary? Julia? 這些名字沒有一個看著順眼。腦袋裡只能想到一個名字——Celine(席琳)。那時候我是一個席琳·迪翁的歌迷。那就Celine吧!還挺特別的。

就這樣,全班每個人都有了英文名。講課時老師用新名字提問,增強了英語學習的語境。英語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這些洋名字不但逐漸取代了我們的中文名字,甚至掛上了昵稱的色彩。在表揚我們時,老師柔聲細語地用英語稱呼我們;批評時則大吼一聲中文名,立即讓我們精神緊繃。高中三年下來,同學之間互相稱呼英文名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中英文名字間掙扎

來到美國讀書,新聞專業里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室友也是美國人。我的中文名字單子一個Shuǎng,在英語中絕對是個「天外來物」。美國人看到我的名字,總是會停頓一下,然後很心虛地嘗試著念,但沒有一個人能念得准。我便延用了Celine,湊巧在美國是個罕見的名字,好讀好記,非常實用。

「你的中文名字很好聽呀,為什麼不用呢?」

開學沒多久,麻煩就來了。由於學校登記的名字是中文名的漢語拼音,我需要和每一個老師解釋為什麼我有兩個名字。交作業的時候,到底是寫拼音名還是寫Celine?兩個名字我混用了好一陣子。有的老師開始不耐煩了,導師告訴我:「我教過非常多的留學生,只有中國來的學生會用英文名字,其他國家的人都是使用母語本名。你的中文名字很好聽呀,為什麼不用呢?」於是我用回了中文名,不得不向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又解釋了一遍

隨後在英語電視台實習和工作,每天聯繫採訪,同陌生人打交道。還是覺得用中文名不太方便,於是又開始用Celine。同事中極少有人知道我的中文名字。時間久了,英文名字署在作品裡、標註在節目中,Celine成了我在工作中的代號。

『Shuǎng』就是在酷熱的夏天裡,喝上第一口冰鎮啤酒的感覺。」

在美國住久了,經常被人追問名字的問題。一些人不理解為什麼我的名字一點都不像中國人的名字,甚至有人發現我使用「假名字」之後很受傷。更是有較真的人,執意要學Shuang的發音,即使他們總是念不準,也記不住。很多人對我的名字好奇,問我Shuang是什麼意思。向美國人解釋漢語的深層意義太麻煩,我會簡單地說:「Shuǎng就是在酷熱的夏天裡,喝上第一口冰鎮啤酒的感覺。」他們總會兩眼放光,說:「哇!好酷!」美國人的英文名字是沒有含義的,他們都很喜歡我奇特的中文名字,或許同他們愛喝啤酒也有關係。

但在美國的華人卻從來不問我為什麼叫Celine。環視四周,身邊的華人移民中大部分都使用英文名,華人第二代更加是幾近清一色的英文名。絕大多數從中國大陸移民美國的華人,身份證件上仍然是漢語拼音,英語名字用得再多,仍然不是理直氣壯的「真名字」。他們在美國生下孩子之後,基本上都會在孩子的出生證上填一個英文名,大多是為了孩子成長的方便。混血的華裔孩子更是如此。有些華人父母會另起一個中文名字,把這個名字的拼音作為孩子的「中間名」。但中間名在生活中是極少用到的。

2

堅持用「怪名字」的美國姑娘

「Hello, Im Sakura.」

前不久我認識了一個日本電視台駐美國的記者,非常年輕朝氣的姑娘,濃密的黑色直發,接近非裔的美麗膚色。她用標準的美式英語對我說:「你好,我叫Sakura。」Sakura是日語「櫻花」的意思,但她的長相完全不像日本人。

Sakura告訴我,她在美國出生長大,媽媽是日本人,爸爸是美國非裔。父母都十分熱愛日本文化,特意給她和她的姐姐都起了日語名字。Sakura在4月出生,產房裡擺著粉色的小花,讓媽媽聯想到了日本的櫻花,名字就由此而生了。

Sakura非常喜愛自己獨特的名字。「Sakura(櫻花)啟發了很多藝術家和作家,被引述在詩文和歌曲里。櫻花啟示我們要珍惜轉瞬即逝的寶貴人生。它代表著一個永恆的理念。」「另外,櫻花受到世界各國的愛戴。我經常開玩笑說:這麼多的櫻花節都是為我而舉行的!」

在白人居多的美國中西部長大,Sakura身邊的人都有普通的英語名字,這個日語名字給她添了不少麻煩。她的老師總是念不准她的「怪」名字,索性給她起名叫Cherry。在英語里,「Cherry Blossom」是櫻花的意思,湊巧Cherry是一個常見的女孩名字。到了小學四年級搬家轉校,Cherry才變回了Sakura。但是直到高中畢業,她的名字仍會被人錯念成Sacura,Saqura或者Sakora。時間久了,她也懶得去糾正別人了。上了大學之後,大多數人能夠讀准她的名字。「現在唯一麻煩的地方是,在星巴克買咖啡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我會用一個假名字。」

「在美國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名字也是一個文化背景的標籤。」

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欣賞Sakura獨特的名字。曾有人嘲笑她說:「你的名字和你一點都不配。」Sakura對這類人的反應很簡單:不去和他交朋友。從小到大,Sakura從來沒有考慮過給自己改一個英文名。「亞洲語言里的名字都是有含義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在美國這個文化多元的國家,名字也是文化背景的標籤,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所寄託的期望。」

在Sakura認識的日本裔混血的美國人中,她和姐姐Aiko兩個人的名字是最「日化」的,其他朋友的名字多是日英兩者通用的名字,仍然還有日語色彩。在她認識的日本出生、美國長大的朋友中,只有一個人起了英文名字,其他所有人都保持了日語名。Sakura也認識很多在日本長大的同事,他們來了美國之後,沒有一個人使用英文名字。她還特意幫我問了同事的看法。「我的同事們的想法非常一致:讓別人用英文名字來稱呼自己是一件多麼令人難為情的事情啊。」

3

中國人用拼音名字的煩惱

為什麼在美國的日本人和韓國人大多使用母語的名字?有人說是因為這兩國語言的羅馬字母拼寫轉換適合英語語境,美國人念起來不像漢語拼音那麼麻煩。但這其間有更深層的文化關聯嗎?

我自己使用英文名字主要三個原因: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不願做突兀的「怪鳥」;希望別人能夠記住我的名字。在剛來美國的時候,用英文名字對我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它像一塊迷彩服上的布料,我模仿身邊的華人「穿上」,以為這是必備之物。但時間久了,認識到厚重的修飾遮擋住了膚色,在個性至上的美國,反而成了累贅。

但是有些中文名字在英語語境里確實會遇到挑戰。絕大多數的英文名字只有一個單詞,所以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會把雙字的中文名串在一起,拼成一個詞來作為名字使用。按照英語發音習慣,漢語拼音的聲調會在外國人口裡統統變成第四聲,念出來後變了味道。

△ 小瀋陽的玩笑反映了中文拼音發音的尷尬

很多中國人來到英語國家後都會面對這樣的個人抉擇:是硬著頭皮用標準漢語發音來介紹自己,還是「主動」跟著英語「走調」?雖然自己聽著難受,但是至少外國人聽得明白。

「問題在於我們真正的名字他們讀不讀得出。」

另外,有些中文名字的拼音會湊巧和某種英語單詞或用法類似,引發歧義,這就更讓人頭疼了。

幾年前,堂妹Hàoyǔ(在外國人口裡變成了Hàoyù)即將赴加拿大留學,問我是否應該起一個英文名字。我強烈建議她堅持用自己的中國名字。但Haoyu在求學的第一年遇到了名字的問題。「聽別人總是叫我How You,每次人家說 How are you(你好嗎?),總是感覺在叫我。」「每次我用Hao Yu自我介紹,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念好。念中文發音吧,別人都是一愣,然後問你這是什麼。要是自己念How You又覺得很蠢。」

「聽著實在是難受,就重新取了個名」現在Haoyu用Helen這個名字,在生活中省去了很多麻煩。「每次和人家說是自己隨便取的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問題在於我們真正的名字他們讀不讀得出。我認識一些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人也都給自己取名字,就是因為他們的名字跟你說了你也念不出來。但是南美、歐洲、日本、韓國的名字英語都能發音,雖然和母語發音不一樣,但起碼是個名字。」

4

喂,老同學!現在該怎麼稱呼你?

失散多年的高中同學還在用英文名字嗎?我好奇地聯絡了一些老朋友。大家海角天涯,各行各業,也頗有成就,但對名字卻有很不同的看法。

「老外這麼跟我講:你的名字是你的身份,是你對自己文化的認同。」

Chénzhé在高中時喜歡撞球高手史蒂芬·亨德瑞(Stephen Hendry),於是選了Stephen做英文名。他18歲留學愛爾蘭並定居。但出國後,Stephen這名字他只用了短短三年。「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說我叫Stephen。他們就會說: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叫這樣一個名字?我說中國名字不好念。後來其實是老外這麼跟我講:你的名字是你的身份,是你對自己文化的認同,不管多難叫、多麼長,其實多叫兩遍大家也都熟悉了。所以剛開始自己找的那些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Chenzhe告訴我,「當時我們為了學習英語起英文名字,給自己找一種文化的帶入感,出發點是好的。就像外國人到中國給自己起一個中文名字。」但他不贊成華人延用這些名字。「日本人和印度人從來不會硬要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是不是(華人)潛意識裡面有對自己文化的不認同感,或者有自卑情緒呢?」

「Zhe」的發音在英語中還是有些難度的。他的一些朋友其實並不能完全準確地念出他的名字,有時會把它讀成「Zee」,但是Chenzhe並不介意:「雖然發音有點問題,但還是我自己的名字。別人叫我Stephen的時候,我感覺他們叫的不是我。」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你哪怕是有一個所謂的英文名字,但老外眼裡面還覺得你是中國人。哪怕你在國外出生長大,老外看你的臉,還覺得你是中國人。你名字是什麼其實無所謂。」

Chenzhe剛剛做了爸爸。他給兒子起了中文名字Lu Ke,出生證上兩個字連在一起就是Luke,一個常見的英語名字。他說這個名字採用兩種語言的中和,是因為不想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但也考慮到孩子長大以後的使用。「我會教他的中文名字怎麼發音,是什麼意思,不想讓他忘記了中國人的本分。」

除了像Chenzhe一樣成年之後出國的華人堅持使用中文名,有些很小時候移民的華人也延用了他們的中文名字。

「發現我的名字給人的印象其實挺深的」

堂妹Haoyu的朋友Bǎitáo在11歲讀小學的時候移民加拿大,他說很慶幸沒起一個英文名。「剛來的時候不會說英語,說不清楚,就隨他們叫。後來習慣了,也就把它當作一個話題去看待,也就無所謂了。之後發現我的名字給人的印象其實挺深的,有些初中認識交往不深的同學,碰到了還會記得我的名字。」「和陌生人聊天自我介紹的時候,總會多那麼一個話題。他們會問我我的名字怎麼讀,有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等等。」

「我也可以教他們Baitao怎麼讀,或者鼓勵他們給我起個外號什麼的。有好多朋友都是這麼交的,這麼開始的。所以我現在外號小名什麼的也挺多的。」Baitao說朋友會叫他Sky(天空),Peach(桃子),Rabbit(兔子),Biscuit(餅乾),也有人給他起常見的英文名字Brian(布賴恩),Mike(邁克)。「都是他們瞎想的,我其實無所謂,所以就讓他們自己想一個去,所以大家叫的都不大一樣。有時候有個人想個不錯的,大家也會跟著叫。」

"那次我取了英文名字之後,我心裡有一種背叛的感覺。挺奇怪的!」

我在美國的朋友Dānróng17歲移民,很多美國人念不准她的名字。她曾經起過一個英文名,但只用了兩天就放棄了。「他們叫我的時候我總是反應不過來。後來又覺得改名字很麻煩,各種文件都要去改一遍。我的名字是我爺爺給我取的,所以我也不想換。」

因為美國人發不出拼音里Rong的音,Danrong就按照英語習慣把發音稍作調整,並且努力讓每個人都能準確地念出她的名字。「剛來的時候,我講英文會很害羞,不好意思去糾正別人。現在如果他們講得不準的話,我會一直糾正他們。」

Danrong很受不了別人亂叫她的名字,即使被迫要把名字縮短也要讓別人念得准。「現在有些時候我也會放棄,教了很多次,不想再教了,我就說叫我Dan(常見的英文名「丹」)就可以了。」Danrong是高中老師,老師和學生們以她的姓來敬稱她Ms. Huang。但是Huáng這個音也不好發,有些學生會把Huang讀成Hang或Hung,聽起來和Huang完全不擦邊。「我聽不下去,我就說Ms. H就可以了。」

她說一些人念不准她的名字也很正常:「有些人的名字我也念不出來啊,所以很公平。」「每個人活得不一樣,對很多人來說換個英文名字其實並沒有什麼。但是我就不想換,那次我取了英文名字之後,我心裡有一種背叛的感覺。挺奇怪的!」

"我覺得『Yang』才是真正可以留下來的名字。」

雖然寄託了豐富的文化和情感,但名字終歸是一個代號,叫的人多了,有時或許就會變得自然了。Yīméng是我的同學中名字最多的人,她在高中時不但起了英文名,還改了中文名。後來留學澳大利亞,又改了英文名,選定了Emilia(艾密利亞)。不久前,幸福的Yimeng剛剛生下了中德混血小寶寶。在工作中,她的名字是Yimeng。在生活中,全家人和很多朋友都叫她Emilia。她對新名字的認同感也是逐漸產生的。「我出國後一開始是中國圈。大概5年前,從認識老公後,接觸了更多講英語的人,其實現在覺得Emilia更親切。」

給寶寶起名字,Emilia和老公花了很大的心思。決定結合老公的德語名Rouven和自己的中文姓Yang,拼出了英文名Ryan,並且音譯出了中文名字Rui En。孩子的中間名是兩個字,Rouven Yang。「我覺得Yang才是真正可以留下來的名字。」Emilia在結婚之後並沒有追隨西方人改夫姓的習俗,而是保留了自己的中文姓氏。

5

英文名在中國本土也好使?

在北京外資企業工作的老同學Qíng,仍然經常使用高中時起的英文名字Francis(弗朗西斯),並且現在縮短成了Frank(弗蘭克)。「同事之間,中文名和英文名都叫,比較隨機。外國人肯定管我叫Frank。」Qing向來拿Frank和外國同事做自我介紹。「跟外國同事交流會方便。」這在他的工作環境中,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以前跟我們美國分公司的人聊,有人還問我為什麼不用中文名,我還真沒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英文就是這點好處,在禮儀系統上不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制約。」

在大城市裡,英文名也在一些中資企業里流行起來了。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下級稱呼上級時以職位敬稱,等級區分明確。一些公司鼓勵員工打破傳統,直呼英文名。曾經在騰訊工作的Yuǎn,在工作中用Neil(尼爾)。他說騰訊的上下各級員工大多使用英文名辦公。「像馬化騰三個字,我們內部文件里應該也沒有出現過,都是Pony。」

△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公司郵件中使用Pony,而馬雲在國外報道中也以Jack Ma出現

Neil說,騰訊在北方的部門,當稱呼高層領導時,還是會用職位來敬稱XX總之類,但是南方大家更多地是互稱英文名。「英文就是這點好處,在禮儀系統上不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制約。一開始叫的時候戰戰兢兢,後來就好了。也有利於公司扁平化吧。」

Neil在工作中常和外部公關人員合作,他說大家都喜歡使用英文名,覺得用中文「真名」的話,反倒不方便了。

但另外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騰訊員工告訴我,雖然有時候英文名字會帶來便利,但是並不真的能夠拉近不同級別的距離,讓上級更好接觸。「任何公司都有等級差別,遠景總會被現實限制。中英文名其實沒有什麼差別。」

「我覺得我不需要換個名字去迎合外國人。因為這就是我的名字,你就要念這個名字來找我。」

就職外企的老同學Qing(Frank)說,中國同事私下交往也用英文名,但也有例外:「我有一幫朋友,在一起有時候不叫中文名,但我的同事Shaobin堅決不用英文名。」

Shàobīn告訴我,曾經就職的這家外企北京分公司大概一千多人,使用中文名字的同事很少。「我所知道的可能就我一個。」他說,很多人都是順應公司的要求而起了英文名。「一般情況下,入職的表格是純英文的,裡面要求填英語的姓名。工作郵箱地址也全部是帶有英文名的。」「我是覺得對於我來說,我沒有必要非要起一個英文名不可。因為這就是我的名字,你想念,那你就要念這個名字來找我。可能也是屬於比較自我吧!我從小就不是個聽話的孩子。」

"不聽話」的Shaobin並未因為沒有英文名字而遭到上級的批評。Shaobin說,並沒有感覺到他的中文名對工作產生影響。用英語習慣來念Shaobin,常會變成Xiaobing。但他並不介意,「不會去糾正因為差不太多,我知道他們這樣叫我就好。」「我覺得我不需要換個名字去迎合外國人。」如果名字在英語中有歧義,Shaobin認為,這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有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用台灣或者新加坡的拼音方法,也是可以的。」

「我覺得很裝……」

我的「海歸」朋友Yìfān 在上海的中資企業工作。在國內上大學時因為有外教授課,Yifan給自己起了英文名字。在美國生活時,講英語的朋友和同事都叫她的中文名Yifan。反而在美國的華人公司里,講普通話的華人同事人人叫她的英文名字。

現在定居上海,她說白領使用英文名是一個十分普遍的風氣。「很多人都裝洋氣,或者也是留洋的。」Yifan說:「我覺得很裝。外企裡面這個現象比較普遍,其他企業還好。」她在和外國同事交流時,堅持使用Yifan,她說外國人稍微有些偏差的發音可以接受。「在中國的外國人都對中文比較敏感。」

在這種大規模的社會環境中,能夠頂住壓力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老同學Michael(邁克爾)在中國讀博士,身邊有很多只用英文名的中國同事。「到目前為止還有兩個上海的同事我不知道中文名是啥。記不住,因為幾乎從來不用。」

Michael對英文名很反感:「我不舒服,覺得太裝了。」但是如果執意使用中文名的話,他說會被人另眼相看。一些中國同事甚至還會自作主張,把他的中文名字改成英文拿來稱呼他。「被一群人鄙視的感覺還真不好受,感覺好像鄉下來的。所以丟個Michael得了,一個群體性的習慣我一個人真心改不了。」

6

國門內外的反向潮流

謙和的文化傳統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華人和其他族裔交往時的心態。在海外,我和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觀察:法國人是對名字讀音極其認真,硬要學我們中文名字讀音的人中有很多是法國人。當我們讀不准他們的法語名字時,他們會翻來覆去地糾正我們的發音,表情嚴肅、聲調堅定,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中國人不太想麻煩別人,不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

一些國家的移民講英語有很重的口音,但是他們並不會害羞不敢開口。在愛爾蘭的老同學Chenzhe說:「為什麼說在美國那麼多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印度人,中國人幾乎沒有,是文化差異特別大。中國人不太想麻煩別人,不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印度人想什麼就說什麼,也敢說,哪怕說了半天別人沒聽懂,他還是繼續說。我覺得是文化植根在我們心裏面了。」

「其實中國人還是很聰明的。一開始到新的社會,文化差異挺大的。可能按照中國的思維,不積極發言和互動。但是在了解規則之後,相當一部分人還是會做積極改變的。倒不是說改變自己,而是對社會規則學習的過程。」

很多移民海外的華人都有類似的思考,認識到自己「古怪」名字的寶貴,像Chenzhe一樣逐漸放棄了洋名字,生活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發現只要過了自己這一關之後,叫什麼名字其實外面的世界並不在意。

在中國,大城市的「國際化腳步」日夜兼程。各類國產品牌也都追求洋名字,即使一些名字起得生硬蹩腳。實在想不出英文名字的牌子,哪怕直接打拚音,也要把商標名變成一串拉丁字母。在商場里溜上一圈,抬頭看不到幾個漢字的招牌。

△ Angelababy(楊穎)以英文名藝名被人熟知

在一線城市,年輕父母給寶寶起英文名字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在真人秀《爸爸去哪兒》里,林志穎叫兒子Kimi,田亮叫女兒Cindy。這甚至在英文名不普及的日本和韓國人群中也慢慢成為了潮流。我的日裔混血朋友Sakura曾在韓國教小學生英語。「韓國的小孩子也都起英文名字。有一天他們問我為什麼他們要起英語名字,而我一個美國人竟然不用美國名字。我就告訴他們:我願意用你們的韓語名字稱呼你們。但是全班只有一個曾經在芝加哥住過一兩年的女孩子選擇使用韓語名。我所有的學生中,也只有另外兩、三個在課堂上保留了韓國名字。」

我們的名字,我們的探索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中國人對名字各有主見。對於我們來說,英文名字是一個工具;在海外,名字的選擇是華人在陌生的社會尋找立腳點和塑造自我的摸索;在中國,名字的使用也是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上打造事業所傾注的心力。對名字的認識折射出了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而這兩者都像是永恆流淌的江河,經歷幽谷和平川、峭壁和淺灘、時急時緩,永遠在變化之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以自己的速度,尋著自己的方向,摸索著自己的路。至於我自己,在兩個名字的漩渦里翻滾了太久,尋找到重心還是個需要時日的歷程。

電話鈴聲響起,「你好。對,我是Celine。感謝你的回電,有件事我需要和你確認一下,下周我來貴機構採訪時,麻煩在入口安保處預留下我身份證件上的名字Shuang……對,不是Celine,但你還是可以叫我Celine……沒錯,確實有點奇怪,這個說來話長了……」

世界說 李爽

發自 美國 紐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網上很多人炮轟海外留學生?
怎麼看待悉尼大學華裔講師吳維的辱華行為?
雅思5.5.雙非300+,均分80刷出來的,20周語言讀unsw的JD專業,這是作死么?
留學生和移民中有多少是官二代以及所佔的比例?
沒什麼技能的在美留學生除了代購,打黑工和炒股之外怎麼賺錢?

TAG:留学生 | 英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