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實踐論》讀書總結
一部不朽著作的背後,往往深藏著一段痛苦的歷史。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作的誕生都印證了這個觀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一、認識論背景
由於當時黨內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批判王明們的「左」傾教條主義,總結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毛主席自感「我的工具不夠」,於是,閱讀了大量的馬列哲學著作,為寫《實踐論》和姐妹篇《矛盾論》奠定了基礎。
所以,《實踐論》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進而揭露了當時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而寫的。所謂的教條主義,就是背得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不根據當時客觀的情況,忽視了馬克思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處生搬硬套、片面引用馬克思詞句。《實踐論》也深刻地論述了認識和實踐的關係,即知和行的關係。
首先,來談談認識。認識是受條件制約的,受社會和歷史因素的制約。要想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獲得指導意義的認識,必須對人、社會以及該事物的歷史有大致全面的了解,結合這些制約因素來認識,才能接近客觀和具有指導意義的。
如古代馬謖失街亭,效法韓信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但它忽視了對敵方心理以及作戰風格的認識,他的對手是老辣的司馬懿,觀念上過於主觀自然也就導致街亭的失守。
二、認識的目的
認識的目的,全然是為了指導實踐。那麼,實踐的形式有哪些呢?實踐包括,生產鬥爭、階級鬥爭、科學實驗這三項社會實踐,是人的正確思想的源泉。人唯有從這三項實踐中才能獲得正確的思想。紅軍經歷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毛主席總結出了「槍杆子里出政權」的真理;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推翻亞里士多德的重球先著地的論斷。
三、感性的認識
認識又分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認識。
感性認識只是看到事物的現象,片面以及外部聯繫。感性的認識也就是我們感官的認識,譬如我們看一場NBA球賽,看到美如畫的投籃,或者聽到評論員所說籃球規則,這些都屬於感性認識。而理性認識是由感性認識的大量的積累而躍進的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
感性認識看的事物的現象,現象是認識入門的嚮導,進一步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繫。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借用列寧的話來說,「物質的抽象,自然規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非瞎說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鐵生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後來我們了解它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水發生了氧化反應,生出了鐵鏽。我們用化學方程式揭露了其反應的過程,再深入一點我們用離子和共價鍵進行解析,了解了其反應的內部聯繫。
四、理性的認識
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很容易根據現象,得到一些感想(自己的結論)。但是,困難的是,我們還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功夫,不把感想當結論,而是客觀的根據分析和綜合,邏輯和推理,引出正確、客觀的結論。所以,材料要豐富,分析要客觀。
而無論是感性的認識還是理性的認識,都是需要經過實踐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又或者說,實踐出真知。當然,實踐的過程也是優化的過程。因為,人們經過實踐之後,難免遇到錯誤,要麼進行改正錯誤,要麼是優化整個實踐和認識的過程。
舞蹈要具有美感,除了學會教練教的動作之外,還要不斷地進行優化,使之更具有美感。香港一些明星唱歌,他不一定懂國語,但是每個字都要經過反覆地去摳,讓每個發音都更加悅耳,這是實踐優化的作用。業餘籃球愛好者練習籃球動作,首先可以看一下視頻的理論教學,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之下練習動作,而後還要經過實戰,與人切磋,優化和總結籃球技巧。「藝之精全在微妙處」,實踐就是發現細節和精妙的必然過程。
最後,認識的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每一次的循環,認識都將進入到高一級的階段。
文章作者:祥神 轉載註明出處。
公眾號:讀書瑣記,獲取我個人的新書:《如何打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在公眾號回復關鍵詞「高效記憶」,記憶方法是經本人多年探索,純乾貨,普遍適用。
如果需要獲取《讀書方法論:如何高效學習》,回復關鍵詞「讀書方法論」。
祥神的其他作品:
揭秘猶太人的讀書秘訣,聰明人是這麼學習思考的!
文科生如何長時間高效地背書?
乾貨 李開復教你怎麼讀書和思考?
如何系統化學習?
笛卡爾:如何達到思考的巔峰?
推薦閱讀:
※比照現在與兩百年前的社會,是否可看出,資本主義社會正逐漸邁向社會主義社會?
※年輕人讀資本論有必要嗎?
※為什麼法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卻有很多法國人有共產主義情結?
※[資本論導論] -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6.1-3 | 資本的流通
※如何應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中年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