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人的信仰
前言: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是人類群體穩定存在並發展進步的基石之一,沒有信仰的人不過是一群智力較高的動物罷了。
一、引言
「中國人沒有信仰」,這一觀點流傳很多年了。
說出這一觀點的人往往確認這是事實,且通常並不滿足於僅僅是陳述,他們認為其後存在著一個推論:沒有信仰=>缺乏敬畏、心靈不被約束、慾望泛濫=>種種痛苦和焦慮、爭權奪利、食品問題、誠信問題、……,總之,一切社會問題都可以歸結到這裡。這一觀點在看似合理而嚴密的論證下,被用來批評中國的社會現狀與中國人的民族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擁躉。
然而,這一暗含著某種對比和矮化暗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中國人並不缺少信仰,在持續近五千年的發明、實踐、總結、積澱之下,我們的信仰有著豐富的內涵。事實上,中國人的信仰完全不同於天啟宗教(猶、基、伊)的信仰,東方的華夏先民與西方的閃米特人在文明肇始期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本文將約其要職,在狹義與廣義兩個層面闡述中國人的信仰,筆墨著重於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力求在最小的篇幅內完成論述,避免冗長的分析、考據、比較(以免求全導致本文變成數十萬言的專著)。
二、狹義信仰的層面
狹義的信仰一般指宗教信仰,具體含義是:「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對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來自百度百科)」
天啟宗教(猶、基、伊)具備以上特點。在七世紀伊斯蘭阿拉伯文明崛起、十八世紀基督教歐洲文明興盛後,天啟宗教成為世界哲學和文化領域的顯學。尤其是基督教歐洲文明興盛是和地理大發現相聯繫,其對全世界各文明的政治軍事征服使得天啟宗教族群掌握了文化上的話語權。天啟宗教的重要特點是一神性、排異性、自信性,天啟宗教族群敏感地辨識著外部人群的信仰特徵,將自身視為正確的標杆,將多神信仰貶稱為低級,將無神信仰貶稱為無信仰。兩百年間,基督教歐洲文明引領著全世界的變革與發展,其價值觀自然而然的對外輸出,並逐步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普遍認可性,也緩慢地影響了世界其他文明對自身信仰的判斷。科技工業和軍事的巨大優勢無疑大大增加了天啟宗教族群的優越感,並使得世界很多文明開始自我否定,啟動了自我改造以「向先進文明靠攏」。這樣的大形勢下,中華文明信仰成為了一個虛無的存在。中華文明中缺乏人格化的絕對力量崇拜,與天啟宗教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因此,天啟宗教族群的強勢必然導致雙方均認可「中國人沒有信仰」這一論斷。
本質上,這是力量差異帶來的自信差異。
前言中已說明:「信仰是人類群體穩定存在並發展進步的基石之一,沒有信仰的人不過是一群智力較高的動物罷了」。凡是強盛過的文明,必有自己的信仰。作為一個廣闊區域的核心文明、作為一個延續數千年的文明,中華文明必有自己的信仰。
本部分將概述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並按傳統的三教(儒道釋)予以分別。
(一)或許你自己都不知道:默化於心的儒教信仰
儒教信仰是中國人信仰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儒教又稱聖教、國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源自學者所總結的五帝三王歷代先賢的聖言聖行,由周公旦制度化,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系統化,由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陽明、王夫之等人加以側重點不同的發揚。從漢代起,儒教就一直是中國的國家宗教,數千年間指導著中國人的世俗生活。
數千年的潛移默化,儒教信仰早已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不知不覺間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思想深處。這種烙印是如此之深,再加上儒教不要求去教堂、不要求做五功,所以中國人普遍的不能感覺到其存在。下面,我將舉出儒教信仰的核心,這些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畢生踐行的,完全可以稱作儒教版的「十誡」。
1、尊重知識、重視教育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是最重視教育的。孔子最重要的尊號是至聖先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由此可見一斑。對知識的渴望、對教育的推崇,是我們中國人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的。《論語》開篇是「學而時習之」;童蒙讀物《三字經》開篇就講不教性遷、玉琢成器之理,並舉孟母、竇燕山之例;童蒙讀物《千字文》收尾之句是「孤陋寡聞,愚蒙等誚」;這都是中國人最希望教給孩子的道理。
滙豐2016年發布調查報告《教育的價值:未來的基礎》顯示:「中國內地父母對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視程度名列全球第一……子女教育支出最為剛性……如需在財務上進行取捨,……有近六成(59%)內地受訪父母表示,子女的教育經費是他們最不可能削減的支出……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2%)……幾乎所有(97%)的中國內地父母都是自己承擔子女教育所需資金……幾乎所有受訪父母都希望子女進入大學深造。」
中國人所渴望與推崇的知識是廣義的,並非僅僅是腐儒所謂的道德文章。周代官學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包括道德禮儀、體育作戰、識文斷字(以明古史時事)、以河洛三易為代表的古代數學與哲學,這應該是對全面素質教育最早的闡述了。在古代中國,除了經史文章,醫、卜、相、數、百工等在中古以後,也是社會普遍認可的體面職業。在今天,「讓孩子學點手藝」以免「一輩子打短工」,也是愛子女的父母們的共識。
2、勤勞與艱苦奮鬥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的勤奮是舉世聞名的。勤奮是基於對生活的通盤考慮與計劃布局而自我控制懶惰與慾望,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微觀生活上的映射,素為儒家崇尚。如孔子讀書,「韋編三絕」;如孔子見宰予晝寢,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如《孟子》中:「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朱子家訓有云:「黎明即起,洒掃庭除」等。
勤奮是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非洲人坐擁大片優良土地,不事勞作,故窮困甲於天下;歐洲人如今不尚勞動,故發展疲態已顯,我們中國人,只要有穩定的發展時機,我們就能憑藉艱苦奮鬥,在幾十年間出人頭地、家興業旺。例如在印度尼西亞,華人占人口不到4%,但卻操控了40%以上的經濟。這些華僑的祖先當年下南洋一般是先在碼頭當搬運工,攢幾年錢就經營雜貨店,從事本地人嫌累不幹的活計,從五毛八毛的掙起,兩三代就成為富豪。
3、處事執中
按儒教學說,執中是處理問題的最高智慧,大到治國理政,小到日常瑣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均可以、並應當應用。執中的含義大致為恪守中道、無過無不及、執兩用中、和而不同、通權達變,其反義則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簡單思維方式。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說明做事前明辨左右,隨後在左右之間的某處取一個合適的點著手,這是聖人傳下來的大智慧。
這種思考處事方式便是儒家十六字心傳中的「允執厥中」,也即是簡單意義上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無上大道,是只能接近但永不能到達的最高境界,值得為之努力。《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道又是極易入門、萬事可行、行必有果之道。《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即人皆能行之。
4、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看重親緣紐帶
在中國人心中,「四世同堂」是一個美好的褒義詞;在中國人心中,「天倫之樂」是最美好愜意的享受。孩子是生命的延續,從生理角度看,舉世皆然;但從心理角度看,其他文明族群少有像中國人這樣看重親緣紐帶的。春運這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是最好的證明。
儒教要求人們講孝悌和慈愛。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簡言之: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另一方面,儒教所謂的孝悌並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孟子》:「申之以孝悌之義……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詩經-小雅-棠棣》:「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論語-顏淵》:「父父子子」。以親情為紐帶能夠締造最為穩固和強大的家庭關係,推而廣之則可以構築穩定和諧的社會,這是儒教的要求,也早已被中國人全體踐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對家庭成員的稱謂是最多的。英文cousin,就把你同一輩的親戚(堂/姑表/姨表 兄/弟/姐/妹)都包含了;英文grandmather,就把你奶奶輩的女性親戚(親/姑/舅 奶奶/姥姥)都包含了。這些都說明了這一點。再舉個例子,我國廣大農村住宅裝修的時候,常常會在大門上方用瓷磚貼上「家和萬事興」,亦是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重視家庭的明證。
5、有以「智仁勇」為核心的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即是修身。修身是持續進行的自我完善,一向是儒教的核心要求,如《大學》有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周公《誡伯禽書》:「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諸葛亮《誡子書》:「靜以修身」之類,皆屬此意。
儒教所要求的修身,其核心為「智仁勇」。《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仁,指仁愛,是最高的道德原則,要求從自身、到親人、到眾人,皆要關愛、愛護。唯仁者能無敵於天下,《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中蘇氏曰:「……孟子以來,自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秦晉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殺不已,故或合而復分,或遂以亡國「。知,通智,指智慧。人非生而知之,需學而知之,故智慧要從學習中來,《中庸》:「好學近乎知」,不亦宜乎?勇,即勇氣,儒教不好小勇,《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
故,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在同等條件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道德水準。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普遍是最友善、犯罪率最低的族群。另一方面,在危急關頭,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又是最勇敢強大的群體,這也使得我們成為了全世界主要上古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的,能夠在數千年間保持種、地、文不變。
6、有「治平」的抱負
儒教希望每個受教育的人都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
《大學》為《四書》之首,《大學》對學者的最高要求便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賓士天地、以明明德於天下。故朱熹倍加推崇《大學》,以斥貶世間神道虛妄之教、短視功利之學,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云:「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閑,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於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閑。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前文說過,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源自五帝三王歷代先賢的聖言聖行,其人皆以天下興衰、百姓亡苦為己任。例如伊尹,事見《孟子-萬章章句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湯使人以幣聘之……(伊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這是一種內在的、強大的、潛伏的、有追求的精神力量。在這種自我甚至難以覺察的力量的帶領下,即便是快餐文化產品的領域,我國的網路小說也體現出了與美劇、日漫等不同的特質,格局和故事背景明顯超越對方,主角的行動力、責任感、拼搏心平均也超越對方,甚至出現「位面」這類概念(私以為,位面不用於平行世界,是比平行世界更高的存在)。
7、士大夫治國
儒教主張,治理國家需要特殊的人才,即官員行政應是一種專門的職能,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這種思想,加上上節所說的抱負,逐步地變成了中國「士大夫治國」的特點。士大夫是一個特殊的、相對固定的、不因政權更迭而改變的階層,是知識分子和官僚的混合體。士大夫直接接觸、管理人民,並將可能危害人民的力量(即國家暴力機器)與人民隔絕開,形成一個特殊的中間層,儘力使人民安定、使社會有序。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同樣主張專家治國論,他認為國家政權應該讓經過訓練、有知識才幹的人來管理,反對選舉民主;同時他還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治國人才。可惜的是,蘇格拉底死於民主,西方世界從此(或許到伏爾泰?)再無專家治國論,數千年來其人民或是被國王/教會/領主實行混亂的領導、或是手握選票看著走馬燈般演出的商人政客。
進一步的,為使士大夫階層更加「精英化」、並增加流動性,儒教中國還發展出了科舉這一舉世罕見的制度。科舉符合儒教基本理論,絕非後世所妄議的制民之策(亡唐者黃巢、亡清者洪秀全之流,科舉未能成為其全部志向,讀者宜推敲分辨之)。以科舉為代表的「競爭性官員選拔考試」更被英國所學習,成為如今西方世界低級公務員的錄用方式。
8、推崇規則、秩序、穩定
儒教在社會生活方面的最高理想是具有良好穩定的秩序,也就是和諧,而「禮」和「化」則是達成這一目的的兩種手段。禮,是行為的規範,以某種恰當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頒行天下,人民踐行之,則可以逐步獲得穩定和秩序。「化」則是針對不能尊禮的人而行的,其意思是教育、改進、感化,既不放任自流使社會有失序的風險,又不似天啟宗教實行強制手段。其實行,兼顧了人與社會的雙重利益。
舉例說明,除法律外,於民間則廣泛存在家規和鄉約,皇權不下縣,然民間有三老;於朝廷則有成憲,自古君權、相權相互制衡,力求決策穩妥恰當、力求避免獨裁引發失序(重點說明:自漢朝以來,中國核心政權的主流絕非獨裁政治)。相權之相者,前文所述士大夫之所尊者也。
儒教信仰下的中國人不輕易破壞秩序。遵守秩序則行事成本低、推翻破壞則代價極大,且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並不容易。但當秩序帶來的痛苦達到閾值時,則中國人會選擇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此即儒教所讚揚的「湯武革命」。
9、大一統
自上古起,中國人就有著強烈的國家統一觀念,其後的儒家繼承並發揚之。《詩經》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春秋公羊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董仲舒是大一統思想的積極踐行者,其立論深刻的影響了接下來兩千餘年的中國政治格局與中國人思想。大一統,即是政治上的,也是思想上的。
政治上,有鑒於三代諸侯攻伐及七王之亂,以晁錯、董仲舒為代表的當時學者,主張政權統一、以郡縣制替代分封制和半分封制(郡國並行制)。這一舉措的施行,使得漢帝國的行政成本、分裂隱患大幅降低,使得漢帝國的動員能力、抗風險能力大幅提高。進而使得接下來三百餘年不僅無嚴重邊患,還有力拓邊;內部除王莽之亂外,基本無內部的戰亂,保證了政局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應當說明,罷黜百家,並非焚書棄智的禁止百家之學,而是在國家中央政權層面上以單一思想作為價值觀和指導思想,這也是儒教組織化和國家化的開始;至於獨尊儒術,所尊的儒也並不是原教旨主義的儒學,而是以儒學為核心,充分吸收了道、法、陰陽五行等百家學說的新學說,從這個角度來講,儒學又是與時俱進、包容兼收的。思想上的大一統,使中國人道德準則、行事方式趨同,增加了內聚力,為後來的一個個盛世奠定了基礎,也使國家統一被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所認可。
10、天人感應與人本主義
天人感應之說,起源自《尚書·洪範》:「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意思是說君主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的變化。子曰:「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孟子》:「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以上,皆表明代表著最高力量與決斷的「天意」與居於其下的「人世」存在聯繫,「天」就是儒教的最高神。
天人感應的第一層的字面含義,是君權神授。即帝王是上天所派授,統治萬民。帝王德行善,則上天嘉之,不善,則上天罰之,《詩經-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這一層含義與天啟宗教和很多上古文明的信仰是一致的。然而,這不是儒教對天人感應的真正定義。
儒家對天人感應的真正定義,也是對天意、天帝的真正定義,即:天即是人、天意即是民心。《孟子-萬章章句上》:「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天與之……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可見,最高的神是天,而天其實就是人。這是儒家學說中的偉大的人本主義,拋棄了制裁萬物、不可捉摸的人格化的神,而代之以人民,即全體人民就是天。對此,毛澤東有一個十分經典、恰當的論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此之謂也。
以上十條。
韓愈:「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聖人者立,然後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義,教莫正乎禮樂刑政。施之於天下,萬物得其宜;措之於其躬,體安而氣平。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文武以是傳之周公孔子,書之於冊,中國之人世守之。」
自上古至於今,以上十條所代表的儒家道統早已深深刻印在中國人心中,這就是中國人的儒教信仰。儒教信仰根植於我們內心,是我們道德、觀念的來源,決定了我們政權、社會、家庭的結構。儒教信仰早已默化於中國人心中,這種默化是如此之深,如果不仔細思考發覺,多數人甚至不會注意到。在儒教信仰的指引下,中國成為了全世界唯一的延續數千年至今的古代原生核心文明,並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時期成為最強大與最先進的文明,成就與信仰是如此的偉大,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
(二)人生的第二方案:釋道
中國的傳統宗教信仰還有兩種,分別是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其信仰者的數量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大,但其「宗教特徵」相對於儒教來說更明顯。佛教追求智慧與覺悟,道教追求自由與解脫。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組成宗教團體,稱為教徒,通常居住在特定的地方並不參與世俗生活。佛教徒和道教徒要捨棄家庭,一般不承擔社會責任,主要精力用於感悟佛法與自然。
佛教和道教在民間擁有為數不少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通常信仰並不堅定,與佛教和道教的互動更多的是交易,即以供奉、布施換取功德、運氣的回報。追隨者中只有極少數最終會成為佛教徒或道教徒。即便如此,這也成為了中國人人生的第二方案,即出家、出世。佛教和道教在此不多介紹。儒教信仰、佛教信仰、道教信仰共同構成了中國人的信仰主體,其中儒教信仰是核心。自中古以來,儒道釋三家被稱為正教,三者各成體系又互相借鑒,共同豐富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三、廣義信仰的層面
中國人的廣義信仰、也就是中國人最深層次的信仰是什麼呢?
請看如下的文字:
1、《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2、《淮南子》:「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3、《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4、《列子·湯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雜然相許……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6、《墨子-非命》:「故昔者三代聖王禹、湯、文、武,方為政乎天下之時……出政施教,賞善罰暴……昔桀之所亂,湯治之;紂之所亂,武王治之。當此之時,世不渝而民不易,上變政而民改俗。存乎桀、紂而天下亂,存乎湯、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湯、武之力也;天下之亂也,桀、紂之罪也。若以此觀之,夫安危治亂,存乎上之為政也,則夫豈可謂有命哉。」
7、《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百王之無變。」
這些文字中有一股朝氣、有一種不信邪的勇氣、有思考和努力。太陽太多,弓箭射下來;洪水太大,修河道馴服;山擋路了,搬走;海害人了,填平;猛獸多,建巢;疾病多,用火。天命?天命可制而用之!這些朝氣和勇氣、思考和努力是從上古到今天一直在中國人身上存在的;這些朝氣和勇氣、思考和努力使得我們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不服神鬼、不畏山川、不拜天命,相信天地之間人為最大、相信人類可以控制一切,崇尚人的主觀能動性,這便是中國人最最根本的信仰。
四、總結
前文講述了中國人的信仰,包含以儒教為主、道釋為輔的狹義的宗教信仰,和崇尚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廣義信仰。每一個中國人,細細的審視自身,應該都能確認前文所述信仰的存在。「中國人沒有信仰」這一暗含著某種對比和矮化暗示的觀點可以休矣。
三九先生於北京鳳凰嶺
推薦閱讀:
※宗教能讓那麼多人虔誠信仰,對於營銷來說,其模式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聖經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如何系統學習佛法?
※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會因為什麼原因被塑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