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尤其是健身工作室,請適當收斂情懷,默默修鍊

關於「健身情懷」

健身房、健身工作室,在如今國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的政策下,如雨後春般破土而出且瘋狂生長。而就小麥我所在的上海這座城市,最近兩年據不完全統計,不同品牌的工作室就達2000多個,而一個品牌擁有2-3個門店更是常事。

萬把塊的房租,十來萬能搞定的全套國產健身設備,簡單的裝修,就把健身房裡的「私教區」搬出來,變成了一個「場館」。場館的擁有者對他們的客戶宣稱,「做健身我們是認真的,做健身我們才是專業的。」確實這樣的模式在一開始,由於私教服務做的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吸引了不少客戶,有不少的盈利,因此越來越多的教練紛紛效仿,就有了現在的「熱鬧景象」。

這樣的「熱鬧景象」自然就讓那些健身培訓機構可以大做文章。各種培訓課程、各個老師都在對我們的從業者說,「只要(有)你把你的技術做好,你的客戶就會對你產生好感和依賴,你的服務就是好的,你也不用在擔心自己的課賣不出去,不用靠健身房那種忽悠的方法。」

如此,越來越多自己做工作室的教練們(注意我說的是教練們,而不是經營者或者管理者)都認為,做工作室我們要有一個所謂「匠人精神」的情懷,我們要服務至上,體驗至上,只要我們死磕專業,慢慢我們就能服務更高端的人群,自然我的經營狀況我的門店流水就不需要太擔心。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好的體驗、服務,是只有你的專業就夠了嗎?是整天在朋友圈發一條,「我的夢想就是想做一個好教練」就可以達成的嗎?我不是說專業有錯,可是那些追求專業的工作室們,請問你們現在的經營狀況,還好嗎?

在這裡,小麥老師想赤裸裸的告訴大家:

1.據我的同行統計,60%的健身房教練會在工作的第二年第三年選擇自己去開一個自己「夢想中」的工作室,而這些工作室中的80%會在第二年轉讓或者關門。

2.如今每個月只有1-3W營業額的工作室在這個市場上一抓一大把,而這些工作室的房租成本可能就需要2-3W,再加上設備折舊,人員開支,水電費用。。。。。。綜上所述,工作室的擁有者,只是在為房東打工而已。

所以,當想開工作室的教練用你的情懷去構想一家店的時候,那只是你嚮往的一種生活形態,或許你可以感動你自己。可是請問你開店的意義在哪裡,為了虧欠么。

說句實話,打開門做生意,撇去所有的條條框框你的理想你的追求,最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或許說到這裡或有很多我的同行會噴我,「我就沒想著掙錢,我就是想把事做好」。可以的,我佩服你的勇氣,至少我是要先把飯吃飽的。

而所謂健身情懷的定義又是什麼?你的專業對這個客戶來說他能感知到多少,客戶的需求是否需要你「那樣的」專業,還是說你一直就只是站在了你自己的認知里,營造一個你覺得對的、有情懷的場景感動了你自己。

在這裡,小麥老師想告訴各位,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一名健身工作者,我也花了大量的經歷學習了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體態糾正,筋膜鏈,體能訓練,健美訓練,產後恢復,FMS動作功能篩查,跑步訓練。。。。。拿的出手的國際私人教練認證就有2、3個,小工具類證書更是一堆。但是在我沾沾自喜以為我的這些專業可以更好的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卻經歷了幾近奔潰破產的日子。我也有我在健身行業的追求和情懷,可是,當你的情懷不能讓你生存下去的時候,請先吃飽飯。我不能否認一個從業者對這一行業的熱愛與信仰是支撐他走下去的信念。但是如果你要長遠的對外做到有情懷,請先把你的生活過好。

說的直白點,教練們做工作室,大部分你只有專業,請問當你只有一項東西作為你的競爭力的時候,你在這個市場上的機會大嗎。商業,運營一門生意,你的技術好壞確實直接關係到你產品的好壞,而產品的好壞確實和你的口碑有關。可是小麥老師提個問題,如果你的產品都不曾推向市場讓客戶了解過,你的口碑如何形成。如果只有寥寥無幾的人來體驗過你的產品,你的口碑夠客觀嗎。

做健身,僅僅是「做專業」嗎

想寫這篇文章之前,曾想擬的另一個標題是,「私人教練,你跑偏了嗎」。我想,現在有很多成熟的工作室或者成熟的健身房的老闆最害怕聽到的就是教練張口閉口說:「我未來想成為一名有名的健身行業培訓師。」

很多剛入行的教練,參加各種培訓,看到各類培訓師強大的人格魅力,優良的專業分享能力,看到他們的專業讓他們可以帶運動員、術後康復的人,賣出幾近千元的單節私教課程,菜鳥們都想在未來成為「他」,可以輕鬆的讓自己本身一天上7、8節課的收入在一個小時內一節私教課就可以達到。從個人專業發展的道路上來說這個想法沒毛病。可是請你也別忘記,別人成為培訓師花了多大的努力,多久的積累,才有了今天。你想成為他也沒毛病,但是培訓師的收入來源於我們從業者,是我們養活了這些培訓師。而養活你,養活你場館的,是我們的客戶。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這個大眾健身行業也來越畸形。

各位情懷情節特別深的同行們,你們沒有發現嗎,當你鑽的越深,希望你的客戶目標也越複雜的時候,意味著你的消費群體會越來越小眾。舉個例子,「麥當勞」、「肯德基」,人家做快餐垃圾食品,一年在全球的盈利是百億美金級別的。一個米其林餐廳,菜確實都很高大上,環境格調也很好,客戶素質也都很高,但在這個世界上能有幾個,盈利狀況又如何。

在這裡我並不想聽到有人和我鑽牛角尖說,「我就是喜歡有檔次的,所以健身我也要做有品質的,我的專業要很好才可以。」你的這個想法沒毛病,但我只想談兩件事:

1.你創業開工作室的時候你的投入如果只有30W左右,意味著你就是看中這樣的模式門檻低,你能承受,但是你的口袋裡並沒有更多的資金可以讓你撐太久,否則你就不會只拿出30W做一家店,而應該用更高大上的設備,選更好的地段,更大的場地,來匹配你「專業」的定位。請問如果你餓死了,連場地都沒有了,你還如何實現你的偉大抱負。

2.我覺得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大眾的影響力對你的品牌認知提升大,還是你的小眾群體可以讓你的品牌影響力更大。如果你將你的影響力做大到一定程度,那麼賺錢只是一個結果,但前提是你把事做對了,你的方向是對的。

星巴克的咖啡在那些精品咖啡師的眼裡一點也不好喝,它卻成為了咖啡行業里最大的品牌。靠的不是對咖啡的極致品質和口感,而是體驗。

一個行業的普及程度也關係到你的定位。在國內大部分老百姓對於健身鍛煉的觀念還停留在「跑步」、「散步」、「騎騎自行車」這種做有氧訓練的方式下,你卻始終在你的社交媒體上宣傳,自己今天帶誰誰誰做了「懸吊核心訓練」、「美式體能訓練」,請問你想要新的客戶來體驗,他們看到這些東西能懂嗎。

我們來假設一些經常會發生的場景:

客戶:教練我想瘦我的小肚腩,有什麼方法可以練下去啊。

教練:哦,這個你需要通過全身的大肌群力量練習和你的腹部力量練習,達到肌肉增加代謝加快,然後再通過正確飲食造成熱量缺口,慢慢就能瘦下去。脂肪是整體消耗的,肌肉訓練不能整體改變你的緯度。

客戶默念:卧槽這麼麻煩還要練全身,我就瘦個肚子。

教練的解釋沒有任何毛病,可是這不是一個有效的溝通,知道為什麼嗎?!

1.你打壓了你客戶對於訓練的積極性

2.你從一開始就營造了訓練很複雜的感覺

3.你用了一堆客戶聽不懂的話給他解釋問題,他並不專業

知道問題出在哪嗎?在溝通,與邏輯思維!

客戶的健身需求對於一個教練來說往往很簡單,對於教練需要的專業往往也很簡單。錯就錯在你不懂得營造客戶良好的體驗,激勵他參與運動,課後認真關懷客戶的感受,每次訓練前中後都讓你的訓練顯得非常有趣。別和我鑽牛角尖說只有有趣就是忽悠別人,一點都不是專業訓練。你設計的訓練動作有效是你作為教練該做到的事,在這個基礎上還能做到有氛圍讓客戶非常積極才是真正營造良好健身體驗該做的事,這也是推動你的客戶一直來願意參加你課程的原因,也是你一直讓客戶產生續課的原因。

有多少客戶曾告訴過我,我之前訓練的那個教練我和他說話好累,有些訓練我覺得我不喜歡,我不想做,我覺得可以換個方式做,我用很委婉的方式和我的教練商量,我的教練完全聽不懂,還告訴我NO PAIN NO GAIN。可是做他逼我做的那些訓練真的好痛苦,難道真的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嗎?

我們做教練也是做服務,但是真正的服務有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做不到,還居高自傲的說自己只要把專業做好就夠了,那就是扯淡。就正如很多教練會對客戶說,「你做我教你的這個肯定沒錯的,這個動作對你好,你只是現在能力達不到,做做就好了」。對不起,小麥老師想說,你只站在自己專業和情懷的認知里,給了客戶「你覺得對的和好的訓練」,並不是「客戶想要的訓練」。也千萬不要告訴我客戶不懂,你是做服務的,客戶感受是第一位的,你說你很專業,為何不能用你的專業,讓一個動作有難易程度的進退階,讓你的客戶非常有信心且有效的做完「他想要」,且「他需要」的訓練呢?

說到底,小麥我還是想告訴各位暫時還愁眉苦臉工作室經營狀況還不好的老闆們,如果你的想法行得通,你早該經營的很好。如果你不願跳出自己的舒服區直面很多在經營、管理、推廣方面的問題,你遲早會死的很難看。推廣不好就沒有人來,管理不好意味著你永遠招不到你中意的員工,或者你自己培養出的員工覺得你這再也沒有前景就會離開你。

希望我的這篇正兒八經的胡扯,能喚醒一些,假裝睡醒的人。一個人的成功需要一定的軌跡,每一個行業的成功對於一個從業者來說都有1W小時定律。不要被日益湧現的健身工作室越開越多的假象迷惑認為能賺到錢。如果你不能靜下心來默默修鍊,修鍊你全方面的能力,你會死的很慘。開工作室,你已經從一個技術人員轉化到經營一門生意,生意是商業,商業有商業的邏輯,你的僅有的情懷和專業,真的不夠看。


推薦閱讀:

推薦初學者學習健身的步驟
如果只選幾個健身動作你會選哪幾個有效鍛煉到全身?
在沒有重大安全問題的前提下,錯誤(借力的)動作真的那麼不可取么?
每天健身好還是隔天健身好?
肌肉訓練不可能三角

TAG:私教 | 健身 | 健身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