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再也不怕進屈臣氏買面膜了

每次進屈臣氏,感覺自己什麼面膜都要買,臉上有數不清的問題。為了能安全地走出屈臣氏,我去了解面膜的歷史,主要成分,面膜的功能,哼,再也不怕買面膜了,漲了好多知識。

1.面膜的歷史

傳聞最早的面膜發明者是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她每天晚上睡前把雞蛋清敷在臉上,雞蛋清就會在臉上形成薄薄的一層膜,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用清水洗去這層膜,而皮膚會變得緊緻光滑有彈性。當然我國這麼多愛美女性,與面膜發明有關的就要數回眸一笑讓「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了,據傳她用珍珠、白玉、人蔘適量,研磨成細粉,再用上等藕粉混合,調和成膏狀敷在臉上,靜待片刻,然後洗去,就這樣保持著膚若凝脂的狀態。《紅樓夢》里也出現過一些面膜配方,比如薔薇粉面膜就是把薔薇花風乾,研磨成粉,然後敷面15分鐘就可以潤滑肌膚,保護皮膚;還有一款茯苓霜的做法是先給籠屜上鋪上一塊乾淨的紗布,然後將白茯苓放在紗布上,隔水蒸40分鐘後把蒸好的茯苓放進攪拌機,倒入牛奶,蓋上蓋子,開始攪拌,一直攪拌到看不到明顯的顆粒為止。然後倒進沙鍋,大火燒開算好了,稍微冷卻以後,再加入適量蜂蜜,就可以用了,可以去除人臉上的瘡、斑,具有潤澤肌膚,延緩衰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可選擇的面膜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學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2.面膜的主要成分與種類

面膜裡面主要的成分是各種油脂,硅油和乳化劑,主要功效就是保濕和順滑;還有神經醯胺,傳明酸,玻尿酸,膠原蛋白,果酸,銀杏,蘆薈及甘草萃取液,尿囊素,綜合維生素,天然保濕因子等。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泥膏型、剝離型、膏霜型、面貼型四種面膜。

泥膏型面膜常見的有海藻面膜、礦泥面膜等,由均勻細膩的粉末配合水和油性成分等混合而成,外觀是膏狀的,粉末一般以高嶺土,綠陶土為主要成分。有吸附油脂的功用,油性膚質的人使用後有清爽的感覺。

剝離型面膜最常見的就是黑頭粉刺專用鼻貼等,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膠、水和酒精,塗抹在皮膚上十幾分鐘後能形成一層可撕去的薄膜,主要是去除老化的角質,要是粘合力高些的就可以粘住黑頭頂端,把黑頭拔出。但是目前對於這類面膜有爭論,主要在於會不會讓毛孔變大,導致皮膚鬆弛。敏感肌膚最好少用這款面膜。

膏霜型面膜,有凝膠,也有乳液或乳霜,主要是日常保養性質作用。大多數睡眠面膜和具有美白、保濕、舒緩等效果的面膜大多屬於此類。其中凝膠型面膜比較適合油性肌膚,乾性膚質也可以使用,塗抹要有一定的厚度,要蓋住毛孔,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面貼型面膜是人們平常用得最多的一款,其材質各異,主要有蠶絲、全棉、滌綸、混紡、天絲、生物纖維等,靠吸附各種機能的精華液,利用膜的不透氣,保溫特性,加速皮膚吸收保養品的能力。此類面膜一般會含有玻尿酸,丙二醇,甘油,胺基酸,膠原蛋白,維生素B5或油脂類等保濕成分,此類面膜由含有防腐劑且不透氣,最好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一般15-20分鐘就可以讓面膜里的有效成分與肌膚表面充分作用,不要等到面膜幹了再拿掉,布面幹掉後反而會吸收皮膚的水分使皮膚乾燥。敷完之後要塗上保濕乳液,鎖住精華成分。

3.面膜的功能

面膜最本質的功能就是清潔和保濕,部分面膜會有美白和控油的作用。一般保濕面膜含有甘油,丙二醇,丁間二醇,還有高分子類保濕劑,如透明質酸,非多元醇類常見的保濕劑還包括氨基酸,膠原蛋白,PCA-鈉;美白面膜的主要成分有維生素C、曲酸、甘草萃取物、果酸、桑葚萃取物、美拉白、胎盤素、、熊果素等,果酸成分有煥膚功效但使用過多會腐蝕皮膚使其變薄,皮膚變得敏感;清潔控油類面膜主要成分有高嶺,膨潤,蒙脫土以及活性炭等。不管什麼肌膚類型,最基本的都要做到補水保濕。一些混合型皮膚T區容易出油的需要多使用保濕補水的面膜、控油麵膜、深層清潔面膜, 美白補水面膜。有毛孔粗大、黑頭等問題的肌膚最好定期使用清潔類面膜。同時去角質1個月做1次就可以了,過於頻繁地去角質,會損傷角質層。需要注意的是敷面膜前注意是否過敏,是否有傷口。

所以買面膜的時候明明白白的,干好變美這項技術活。

推薦閱讀:

長途飛行,如何保濕
補水保濕產品?
【秋冬保濕季】隨身攜帶一瓶保濕噴霧上班吧!
【秋冬保濕季】保濕護手霜
面膜補充閱讀:保濕是怎麼回事?加一堆玻尿酸就萬事大吉了么?

TAG:面膜 | 保湿 | 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