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與敗寇的關鍵區別在哪裡?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濟大業。」——當陶呂夾逼之危,荀彧勸曹操舍徐守兗以固根本,魏武深然之

「長驅四野,飄蕩擄掠,此盜寇之術,非帝王之略也。今降霖雨,乃天意示將軍不宜留也。鄴有三台之要,西接平關,四塞山險,因喉趁勢,宜北徙而據之。伐叛懷德,河北既定,則基業不墜,天下莫敵矣。」——張賓勸石勒舍壽春取河北,穩固根基

在群雄並爭的大混戰中,成王與敗寇的關鍵區別在哪裡?

很多人認為在於實力,也有人認為在於名望,但實際上,這些說法相當表面化。

歷史表明,群雄逐鹿的贏家往往並非實力最強,也不一定名望最高,但其勢力卻肯定最能夠承受得起挫折(赤眉、綠林都曾比劉秀強大,李密亦曾號令李淵,黃巢、秦宗權也曾凌駕於朱溫、李克用。)

這是因為,群雄之間爭奪霸權的競爭是極其複雜難料的,再高明的決策者也不可能不出錯,也不可能完全規避重大失誤的後果。

一方面,爭奪最高權力的政治軍事競爭本身就是極為複雜的,其中牽涉了無盡的利益糾葛,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需要決策者統籌內外、審視全局,而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思考一次戰役時,我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力求駁倒自己;在制訂戰役方案時,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我總是擴大危險和意外,即使我看來高興,其實我始終極度緊張和激動。」——拿破崙。作為一個極為審慎的決策者,拿破崙依然在滑鐵盧犯下了致命的失誤

在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忽略了派遣格魯希元帥率領三分之一的法國軍隊追擊布呂歇爾將軍敗退的普魯士軍隊,卻忽略了布呂歇爾將軍掙脫格魯希主動與威靈頓匯合的可能性,這一疏忽葬送了拿破崙自己。

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制定的平推式侵俄的「奧托計劃」,必然引發一場消耗戰,相比而言,希特勒力主修正之後的「巴巴羅薩計劃」則能夠有效殲滅蘇軍有生力量——但是忽略了德軍推進過快、以及天氣對後勤的影響,其後果是災難性的

1941年,阿道夫希特勒發動了對蘇入侵,德軍連戰皆勝,但是由於蘇聯公路質量狀況極其惡劣、德軍推進過快,再加上十月份的綿綿大雨,使得德軍的後勤出現了致命的延誤。到了11月寒潮來臨,大批德軍在前線凍死,但與此同時大量冬衣卻腐爛在波蘭倉庫——這一疏漏毀滅了希特勒的帝國。

另一方面,由於政治軍事博弈的影響因素是極其不確定的,而且是不斷變化的。這就導致勝機與危險往往轉瞬轉換,這就使得決策者很多時候無異於在迷霧繚繞的死亡陷阱中前行。

1942年7月,由於哈爾科夫戰役的災難性失敗,使得蘇聯整個南方戰場,出現了難以想像的劇烈崩潰。這使得斯大林本人籌劃流亡(斯大林翻譯瓦列金·別列什科夫對此有詳記錄),以及弗拉索夫將軍在內的大批將官叛變——新疆的盛世才也誤以為蘇聯將亡,開始大規模清洗在疆的蘇聯幹部和布爾什維克

1942年7月到8月,希特勒的情報顯示,蘇軍在頓河流域的軍隊面臨解體,士兵大量逃亡,預備隊也所剩無幾,一切似乎顯示俄國在斯大林格勒將大難臨頭,這促使希特勒分兵高加索——從弗拉索夫的供狀和斯大林的逃亡舉措來看,德軍的情報基本屬實,但是9月15日以後,裝備簡陋的蘇聯武裝民兵竟然憑藉其意志力逐漸阻滯了德軍的進攻,這為整個戰役的轉折埋下了伏筆。

「戰爭就是一道門,只有踹開它,才知道門後是什麼!」——希特勒

因此,在必然會犯錯的情況下,真正衡量逐鹿者能否成為最後勝利者的關鍵因素,就在於其承受重大挫折的能力——當難以避免的軍事、政治、經濟挫折到來的時候,能否最大程度降低損失,並避免多米諾災難。

「魏安釐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 信陵君列傳》

「三十一年(馬陵之戰大敗後),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為太子。」——《史記 魏世家》

「四十年,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銳師以伐,敗我濟西。王解而卻。燕將樂毅遂入臨淄,盡取齊之寶藏器。湣王出亡,之衛。」——《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

戰國中期的秦國實力並不比鼎盛時期的魏國和齊國強大,但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在於,函谷關能夠成為秦國一條穩定的止損線,為戰敗的秦國阻擋六國的兇猛進攻,而魏國和齊國則在戰敗後陷入被諸侯聯軍瓜分的境地。

戰國後期,秦國在邯鄲和黃河之南兩場大戰中被信陵君率領的諸侯聯軍打垮,卻能夠憑藉函谷關的險固保全關中的根基,相比而言,如日中天的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一旦遭遇軍事失敗,就馬上面臨諸侯四面侵逼的滅頂之災;橫行東方的齊國在濟西會戰一旦大敗,就面臨舉國淪喪的危局。

1667年、1674年,英國海軍在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戰爭中被荷蘭打垮,在七年戰爭中面臨全歐洲的敵對,但卻保持了本土的安全

英國人或許不會贏得某場戰役,但肯定會贏得整個戰爭。"——李德 哈特

「德國的脆弱就在於,如果她的軍隊失去了一場戰役,那就意味著失去所有戰役。」——富勒

「你們當然可以高喊抵抗,畢竟你們擁有一條無法跨越的海峽。」——1940年,貝當元帥反駁邱吉爾

「美利堅雄踞北美,挾兩洋而制歐亞。」

同樣,英美兩國也曾遭遇過多次重大軍事挫折,不過,依託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的天險,英美兩大國卻總能保持本土的基本安全,實現戰敗止損;而德國的軍隊即便再驍勇善戰,但其一旦遭受軍事挫折,就會立刻成為四面侵逼的災難,這種局面並非希特勒比邱吉爾、斯大林或者羅斯福愚蠢,乃是德國極端惡劣的戰略處境決定的——即,希特勒極度缺乏犯錯的資本。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使得英美凌駕德法等歐陸大國稱霸的關鍵,並非因為其制度或者文化優勢,而是其地理位置使然,這一點類似於函谷關庇佑下的秦國。

「(彭城大敗後,劉邦)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史記 卷七》

「(宋金剛席捲河東,唐軍幾乎崩潰)高祖(李淵)於是悉發關中兵以益之,又幸長春宮親送太宗(李世民)。」——《舊唐書 本紀第二 太宗》

「世充圍偃師,守將鄭頲之下兵士劫叛,以城降世充......元真竟以城降於世充.......時王伯當棄金墉,保河陽,密以輕騎自武牢歸之,謂伯當曰:兵敗矣,久苦諸君!我今自刎,請以謝眾。伯當抱密,號叫慟絕,眾皆泣,莫能仰視。」——《舊唐書 李密傳》

「賊分寇汴州,李克用自鄭州引軍 襲擊,大敗之,獲賊將李用、楊景。殘眾保胙縣、冤句,官軍追討,賊無所保。 其將李讜、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各率部下降於大梁,尚讓率部 下萬人歸時溥。賊自相猜間,相殺於營中,所殘者千人,中夜遁去。」——《舊唐書 黃巢傳》

而在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過程中,真正考驗的依然是承受挫折的能力。

劉邦的軍隊在彭城被打垮之後,卻能夠依託蕭何徵發更多的物資人力源源不斷地支援前線,並將戰線維持在滎陽成皋一帶;李淵的軍隊在高墌、河東、黎陽遭遇災難性的潰散後,卻能汲取足夠的後備力量,最終挫敗強敵;張作霖的軍隊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被吳佩孚摧毀後,能夠依託山海關的險固保住東北,並積聚足夠的反擊力量。與之相反,李密的強大軍隊一旦在邙山被王世充突襲重創,其勢力立刻土崩瓦解;黃巢的雄兵一旦在陳州被李克用打擊,就從此一蹶不振;李自成的大順精銳一旦在山海關覆滅,其政權在河北、山東、山西就立刻陷入全面崩解。

因此,那些志在天下的豪傑,必然能夠意識到能否最終勝利的根本,絕非逞凶於外,而在於不斷地穩固自身的政治、經濟、族群根基,從而強化自己承受重大挫折的能力,最終形成不敗臨敵的局面。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三》荀彧

「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葚。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公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漢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三國志 武帝紀》

「長驅四野,飄蕩擄掠,此盜寇之術,非帝王之略也。今降霖雨,乃天意示將軍不宜留也。鄴有三台之要,西接平關,四塞山險,因喉趁勢,宜北徙而據之。伐叛懷德,河北既定,則基業不墜,天下莫敵矣。」——張賓勸石勒舍壽春之財寶而取河北,先固王業根基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大患,宜漸除之,以固社稷。"——《晉書 王猛傳》王猛臨終勸苻堅

「高圍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升

所以,亂天下者或許是無惡不作、殺人盈野的梟雄,但最終制勝天下者,必然是能夠建立秩序,恢復生產,穩定內部,從而完善自身根基的豪傑——這使其能夠承受重大挫折的打擊。

劉邦任蕭何治關中,光武憑寇恂鎮河內,曹公以荀彧理兗州,石勒深根襄國,李淵入據關中,朱溫以張全義勸農河南,李存勖依張承業治河東,明祖高牆於江東,張作霖以王永江治東北,美國屠滅印第安摧毀墨西哥。皆深根固本,以不敗制天下。

通過美墨戰爭,美國徹底打垮墨西哥,成為美洲大陸獨一無二的強國

為了凈化北美大陸的族群結構,建立穩固的單一種族國家。自建國起,美國就開始屠殺滅絕印第安人。1814年,美國麥迪遜政府頒布法令,規定每上繳一個印第安人的頭蓋皮,美國政府將會發給獎金50 到100美元。美國英雄謝爾曼將軍曾表示 「就像地里的莊稼,如果我們今年多殺一點,那麼明年要殺的人就少了一點,反正他們都得殺掉, 或將他們作為窮光蛋的品種保留下來 。」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為它的基本任務,大約3000萬-1億印第安人在被直接或間接消滅——印第安人作為族群被徹底滅絕

相比英美,蘇聯脆弱的人口結構使得其(俄羅斯人口比例的迅速降低是布爾什維克打壓民族主義的結果)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就可能使得國家土崩瓦解

前秦君主苻堅未能意識到前秦脆弱的族群結構難以承受軍事挫折的衝擊——淝水之戰的敗潰,引發前秦全國性的塌方,羌、鮮卑等族先後叛亂,使得強大的前秦曇花一現,迅速滅亡。

常言道,漢高帝屢敗屢戰,曾國藩屢仆屢起,其之所以能如是,不外乎深根固本,不敗臨敵也。曾文正曾道,「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其所言實非虛也。

++++++++++++++++++++++++++++++++

逐步推出現代馬基雅維利思維政治《無可匹敵的力量——群眾運動》 ,歡迎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假如三國時期將領各統一軍相互打仗,誰會贏?
如何評價陳建斌演的曹操?
如果說曹操殺呂伯奢家人是因為誤會,可是為什麼還要殺死買酒回來的呂伯奢呢?
曹操傳(一)
輔佐曹操二十多年的謀士荀彧,究竟為何要自殺?

TAG:汉高祖刘邦 | 美国 | 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