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表演的舞台三步訓練法
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最終目的是在舞台上呈現精彩的演繹。優秀的聲樂演唱不僅要求演唱者具備精湛的聲樂技巧、優美的音色與寬廣的音域,還要通過感人的藝術表現、優美大方的舞台表演來傳達藝術形式的完美。隨著時代的發展,聲樂表演不僅僅是聽覺藝術,在某種程度上更是視覺藝術。聲樂演唱者除了要有美妙動聽的聲音,還應配合豐富的表情、眼神、手勢等形體動作,更少不了優美大方的姿態儀錶、錦上添花的服飾妝容與歌唱相匹配。只有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才能使聲樂表演有更高的藝術境界,才能在舞台上呈現出高超嫻熟的藝術水平。
然而,一些聲樂演員雖然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但在實際的舞台表演中,由於舞台表演實踐經驗不足,導致不能在真實的舞台實踐中充分展示出應有的綜合演唱實力,演唱的藝術性和感染力不足,有時還會出現引人發笑的尷尬局面。這是值得聲樂教師深思的問題,如果聲樂教學中,只教會學生唱歌的技能技巧,在教學中沒有融入舞台表演訓練,那當學生登上舞台時,可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失誤,因此,細緻充分的舞台表演訓練應該成為聲樂教學中的必要環節。
第一步 舞台表演基本功訓練
1.眼功訓練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使表演細膩精彩,除了各種技能技巧之外,還需要眼神的運用,所謂「一身之戲在於臉,一臉之戲在於眼」,可見眼部的傳神與內涵的重要。這與聲樂表演有著共同的特點。眼功的基本程式動作訓練:包括「左右轉動、上下轉動、環動、定神、放神、收光、遠望、近看」。這是提髙眼睛運動能力的訓練,也是表演常用眼法。
眼神,是舞台表演者心態和內涵的表達。眼神的運用是隨歌曲和戲劇人物的感情來變化的,所謂「心通眼,眼通嘴,嘴帶臉,臉心合一,」因此,在訓練眼神時要做到心中有物,眼中才能有神,表情才會生動。教師在演唱訓練中應結合聲樂表演的特徵,例如在教學生唱新歌時,讓學生先理解歌曲的意境,然後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導演,為要唱的歌曲拍MTV,讓學生演唱歌曲時,眼睛就像看著自己編導的歌曲的MTV,訓練學生用眼神將歌曲的意境、劇情、人物的內心感受、情緒變化等描述出來,做到眼有所顧,眼皮抬得起,亮相定得住,眼神收放自如,虛實有度。這樣才能感染觀眾,引人入勝。
2.面部表情訓練
在聲樂演唱中,面部表情是以感情體驗為基礎的情緒動作。面部表情包括「喜、怒、哀、怕、羞、恨、愁、狠、呆、思、盼、蔑」等。面部的眼、嘴、眉、臉、鼻都是表達感情的工具。如,嘴的張、合、翹、癟、閉等動作都表達了不同的情緒;眉的彎、皺、豎、倒等樣式也表現著不同的情感;臉頰肌肉的沉與啟、緊與松都表達了不同的心情。總之,面部表情要根據歌曲內容、劇情和人物情緒的需要而選用。
聲樂演員要用心深入品味聲樂作品,才會有貼切、真實、自然的表演狀態。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歌曲內容表達的需要來訓練聲樂演員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合理運用,能帶領觀眾進入想像、產生共鳴的空間,使表演更具魅力。
3.手勢訓練
聲樂演員在舞台上演唱,離不開手勢的表演。因為手勢是人類的一種「無聲的語言」,它不僅能幫助情感表達渲染氣勢,而且能夠為形體造型。在聲樂表演中,常用的手勢有「引、定、開、合、托、錯」幾種,每種手勢均可表達一種或幾種情緒:如「引」,手勢向上向外,表意境開闊;「定」,手勢立而穩,可表堅決而不可侵犯;「開」,雙手手勢外展,情緒昂揚熱烈;「合」,雙手手勢收攏回縮,可表沉思內省;「托」, 或單手或雙手呈奉獻感戴之意;「錯」,雙手錯開,手勢不同互補,可表堅決果敢之意。
以上每一個動作的表現和連接,都是「動態」的,指、腕、臂的轉換使用,需如流水般順暢。這就需要教師平時訓練學生熟練運用這幾種手勢,演唱時根據歌曲的內容和感情需要,使手勢動作有情感的依託,做到眼隨手走、手有所指、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徐疾有別、能剛可柔。如此,手的動作才有可能成為一種「語言」的形態來輔助聲樂表演。
4.形體訓練
聲樂表演與舞台形體是合為一體的,擁有良好的舞台形象氣質、優雅端莊的行為舉止,是每一位聲樂演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當聲樂演員走到舞台上,首先征服觀眾的便是其優雅的姿態與氣質。樂聲繞樑之時,演唱者舉手投足間的姿態,既可以輔助音樂表達作品蘊藏的情感,又可以引起觀眾與歌曲的共鳴,這些都與表演者的身體姿態息息相關。
教師對學生進行舞台形體訓練,可以在有鏡子的形體教室進行表演練習,讓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形體動作表演和感情表達、塑造人物形象的密切關係,努力使自己的舞台藝術表演達到「神形兼備」的境界。讓學生用觀眾的眼光看自己、感受自己,想像每一個動作帶給觀眾的感覺,自我修正。這樣,在正式演出時,帶著對自己的了解上台,才有可能由內而外地展現出十足的自信。
5.歌詞朗誦訓練
歌唱的咬字、吐字、語氣、語調、語感的情感表現,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藝術處理都與朗誦有著共同的基本規律和藝術規律。因此,訓練學生在表演前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十分重要。朗誦應講究方法,教師應注意這方面的指導,歌詞朗誦既要注重咬字吐字的規範性,理解歌詞的深層含義,更要重視分析歌詞字與字之間、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和邏輯重音,對抑揚頓挫進行細緻的研究,最後把其的輕重關係、力度變化、節奏快慢準確地運用到歌曲演唱中,這樣,演唱者才能更好地把歌曲的意思清晰地傳達給觀眾。
6.氣息旋律訓練 常言道:「氣則聲發」。從人的生理角度來說,歌唱的原動力就是氣息。要使學生在聲樂演唱中獲得優美的發聲音質,良好的音準以及清晰的咬字吐音,無一不是以正確的氣息為基礎的。打「嘟」的氣息訓練方式,可以鍛煉對氣息的控制、保持能力,演唱前再用哼鳴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旋律,經過對氣息旋律的複合訓練,能解決歌唱中音色、音準、氣息、節奏等一系列關鍵的問題,使聲樂演員的歌聲更好地建立在氣息的支持下運行,達到聲情並茂的歌唱狀態。
第二步 舞台形象的整體塑造
1.舞台颱風的訓練
演員的上場、下場(謝幕)都可稱謂是演員的颱風。一位歌唱演員的颱風好壞直接關係到演員是否受觀眾的歡迎,所以,培養學生的舞台表演作風和藝術風度顯得十分重要。演員走上舞台時,應該目光穩定、面帶微笑、精神飽滿、步姿大方、速度適中。將自信、瀟洒的第一印象傳遞給觀眾。演唱第一首歌曲前需穩定三秒鐘左右,然後可向伴奏者微笑示意可以開始,這樣能顯示出演唱者與伴奏者之間的默契與友好。
此外,演員在演唱中或兩首歌曲的間歇時,眼神要集中,表情要投入,因為演員在舞台上的一顰一笑都有可能會引起觀眾的欣慕或反感,所以演員在舞台上要以自然大方的舉手投足,優雅的藝術氣質,讓觀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謝幕則是歌唱演員演出的尾聲。觀眾對演出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時,演員應彬彬有禮地向觀眾鞠躬致謝,這時動作要緩慢、沉穩,鞠躬的高低要保持適度,使自己自始至終都保持良好的颱風。
2.化妝及服裝搭配技巧訓練
通過對色彩的基本知識、皮膚的保養與化妝、著裝的要求與原則、舞台髮型設計等相關藝術理論和專業技術的教學,從技能和理念兩方面培養學生掌握生活和演藝領域各種人物形象的整體造型設計要領,使其具備服飾造型設計、髮式造型設計、化妝造型設計等整體人物形象設計的相關設計與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
第三步 演出實踐訓練
通過表演、比賽和社會演出三個方面的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舞台表演中,得到更多鍛煉,克服表演心理壓力,積累舞台表演經驗,增強自信心和主動性,提高競爭意識和社會適應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引入舞台表演實踐會為聲樂課堂帶來更佳的教學效果,一是學生更有表演的慾望和熱情,會更積極地學習表演實踐所需的專業知識,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求教。二是課堂內容變得更有趣味。融入舞台表演的教學後,學生能結合自己在演出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先嘗試利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若解決不了或有疑問,也可以主動向老師請教並共同探討最優的解決方案。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出教學的互動性、實用性、社會性。三是演出實踐能帶動教學改革。舞台表演實踐,既能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也能將課堂延伸至教室外,實現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的互補統一。
推薦閱讀:
※民謠與民歌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評價龔琳娜的《山中問答》?
※致我們所愛的詩人與民歌手。
※兩次立場轉換:「大紅公雞」意象與性別視角問題
※為什麼龔琳娜說《望鄉》不是中國民歌?什麼是中國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