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叫獸】你有多久,沒有死磕過一個問題?

Re-think: 「歸因」

有人問李叫獸:你是如何思考的?到底怎麼分析一個事物的本質原因?

首先,我們看過太多這樣的分析:

「華為手機為什麼成功?」

「因為他們堅持大投入研發,產品為王,其實所有的商業模式,關鍵在產品。」

接著可能有人問:

「可是,產品為王、大力研發就能成功嗎?諾基亞和Moto的研發更厲害,怎麼失敗了?既然都知道這個秘訣,為什麼別的公司不堅持產品為王?」

這個嘛,留點面子,就不用深究了。

那麼長期來看,怎麼做,不會這麼容易被「挑戰」呢?

實際上,關於這類「分析技巧」、「思維方式」的文章數不勝數,無數的模型讓人眼花繚亂,而李叫獸這次,就講講我一直嘗試去堅持並訓練的3個做法:

  1. 多維歸因:尋找最合適的那個why
  2. 不要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
  3. 不要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1、多維歸因:選擇最恰當的那個why

歸因真是一個系統工程。我想只要學過中學歷史的人,一定會被什麼直接原因、導火索、間接原因、根本原因等一系列名詞搞得含混不清。

作為一個追求實用的人,我想你一定會破口大罵:這是什麼玩意兒!勞資不管這麼多名詞,你就告訴我,如何得到「我想要的那個原因」?

那麼到底什麼是「我想要的那個原因」?

你想要一個原因,無非是為了指導工作、改善處境,從而達成這個目標的歸因本質,實際上就是:在「可操作性」和「本質性」上取得平衡。

聽起來有點繞口,先舉一個前幾天我剛遇到的「牙痛」例子你就懂了。

前幾天我牙痛,想到的第一個解決方案是:吃止痛藥。

這個解決方案可操作性很高(我自己可以改變),但感覺沒有解決本質問題,有點「出現火災後,不去滅火但把火災報警器砸掉」的感覺。

我去了公司旁聖熙八號的藥店,被告知疼痛的本質是發炎了,所以止痛沒有用,得吃消炎藥。

所以有了解決方案二:吃消炎藥。

吃了消炎藥沒幾天結果又痛了,我覺得肯定有本質問題沒解決,所以去牙醫診所。被告知,重複發炎的真正原因是:牙齒裡面塞了食物殘渣沒有出來。

所以有了解決方案三:用牙線剔除食物殘渣。

那是不是這樣就行了呢?這是「我想要的原因」嗎?

當然不是,大夫說:之所以這顆牙容易進食物殘渣,是因為上面有個洞。

所以有了解決方案四:補牙。

這個時候我還擔心「這不是我想要的原因」,所以又問了問題:為什麼我的這顆牙上有洞,別人的沒有?是我生活習慣造成的?

大夫說:看著不像,這是因為小時候牙齒髮育問題造成的。

所以還可以有解決方案五:發明時光機。

嗯,發明時光機,穿越回嬰兒,重新發育,也能解決。

那我應該選擇什麼歸因和方案呢?

我想所有人都知道:應該補牙。

一層層歸因下來,你會發現:補牙之前的方案,雖然都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都沒有接近問題本質。補牙之後的方案(發明時光機),雖然更接近問題本質(發育問題),但是可操作性太差。

所以,所謂的歸因,重要的不是去學習什麼「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導火索」,而是一層層往下問為什麼,然後在「可操作性」和「本質性」之間,取得平衡。

而這,就是「你想要的那個原因」。

在這裡再舉一個我做過的分析的例子。

去年的時候,有個公司問我:公眾號粉絲太少怎麼辦,怎麼拉粉?

按照上面「牙痛案例」,我們就得開始一層層歸因了。

粉絲太少?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做拉粉增粉的活動(包括地推)啊。

所以,解決方案一:拉粉活動。

這個方面的攻略網上一抓一大把,可操作性也強。

但這本質性夠嗎?

看起來不夠——我發現他們公眾號根本沒有持續性滿足某種用戶需求的內容。

(參考李叫獸公眾號,每周發的內容類似,持續滿足一個需求,而不是這周發愛情,下周發商業分析,再下周講故事)

所以,解決方案二:進行內容體系設計。

這對應的方法也很多,媒體圈的人可能比我還擅長。

但這夠本質嗎?

看起來不夠——我發現他們之所以沒有辦法進行這樣的內容體系設計,不是因為小編能力不行,而是因為被干預太多,整天被銷售部要求發廣告等等。

這樣很難起步啊。

所以,解決方案三:提高自主權,減少干預。

嗯,這已經到管理學的範疇了,李叫獸暫時懂的不多,就不分析了。

這夠本質嗎?

我發現,這也不是本質——所以他們各個部門容易撕逼,是因為企業運營公眾號的本身的目的就不對。

他們把新媒體當成了一種營銷方式,而不是一種產品

實際上,新媒體內容應該是公司的一種免費產品,也應該像做產品一樣,去設計用戶需求等。

(具體的觀點,李叫獸在《【李叫獸】2016,新媒體不是媒體》裡面講過,不詳述)

所以,解決方案四:像做產品一樣,做新媒體

這夠本質嗎?

當然還可以更本質,比如去問:為什麼公司的人就不能產生這種觀念?

一個原因可能是:公司內有很多來自傳統行業的人,一時還沒轉化思想。

所以,其實還有解決方案五:換人。

這個更進一步,但可能像「牙痛」案例中的「發明時光機」一樣,可操作性太低(哪有因為單純一個新媒體項目,就換高管的),所以就沒有在這裡分析。

所以,後來我產出了一篇關於新媒體的方法論,並沒有講前面的「如何拉粉增粉」這種可操作性高,但不符合我觀察到的很多企業的本質的,也沒有講「新媒體關鍵就是人,所以要換人」這種可操作性不高的。

而是切入了「如何像產品一樣做新媒體」這個角度。

所以,歸因的方法很簡單——一層層去歸因,最終取得「可操作性」和「本質性」的平衡。

(其他的歸因案例,篇幅所限就不講了,日後補充)

既然歸因看起來沒那麼難,那為什麼偏偏就很多人不去做恰當的歸因分析呢?

下面2個部分,給你講講原因。

2、不要輕鬆地給自己一個答案

大部分人無法產生洞察,因為他們的目標是為了更輕鬆地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以解決「無知」的難受,而不是為了尋找更本質的真相。

比如開頭的案例:

「華為手機為什麼成功?」

「因為他們堅持大投入研發,產品為王,其實所有的商業模式,關鍵在產品。」

如此漏洞百出的分析,怎麼這麼多人寫?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大部分人之所以想要回答問題或者分析原因,並不是為了找到真相,而是為了得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嗯,反正上面的分析已經基本解決了疑惑,大致邏輯也走得通,自然就不深究了。

就像古人弄不明白為什麼下雨,於是YY出一套龍王雷公電母的系統,也能解釋,得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即使稍微有點邏輯的人都能分辨這是扯淡的解釋)

而這與分析本質原因的一個關鍵非常衝突,那就是:不要輕易對自己的答案感到滿意。

有一次,某個做APP的客戶突然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以前用戶覺得我們的品牌非常酷,現在卻沒那麼酷了,怎麼解?」

僅僅1秒的時間,我腦中閃過很多種方案,比如請有高勢能的代言人,比如主打年輕化群體,比如讓用戶感覺到產品更具科技感……

直接把這些行業通用做法說出來,當然也能頭頭是道。可是這些很輕鬆得到的「答案」,表面上合情合理,實際卻漏洞百出。

品牌很酷是因為請了牛逼的代言人嗎?

可能是,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這個團隊當年創業的時候,沒有任何代言人,大家還覺得酷。

品牌很酷是因為主打了年輕化群體嗎?

可能是,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有的中老年拐杖品牌,有時候比大學生書包品牌還酷。

品牌很酷是因為科技感嗎?是因為很高端嗎?其實都不是。

所以我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說要研究一段時間才有答案。

直到後來找到JCR上14年剛發布的一篇研究,才發現,「酷」這種心理感覺的本質是「當別人打破了某個不合理常規,我們才覺得酷」。

華為打破了「誰說中國人造不出黑科技」這個不合理常規,我們認為華為很酷。

(後來我也寫了那篇關於品牌如何變酷的文章《【李叫獸】蘋果、小米、FB這些品牌,為什麼現在不酷了?》)

試想,如果我當時很輕鬆地找到一個看似合情合理,能夠說服別人的答案,可能就不會有後面的不斷發現,也會造成對方的理解失誤。

實際上,很多重要的發現和洞察都是這樣產生的。在大多數人按照行業的普遍標準,輕鬆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時,總有一些人覺得這個答案不夠好,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這個。

比如在著名醫生約翰·斯諾之前,醫學界一直認為讓成千上萬人死亡的霍亂疫情,是通過空氣傳染的,所有的防疫措施,都聚焦在這一點。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滿意的答案(完美解釋了為什麼病人身邊的人容易傳染)。但是斯諾並不滿意這個答案,因為他發現這不能解釋某些病例:有的跟病人同處一室的人並未被傳染,有的不在一個房間的反而被傳染了。

最終,他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導致霍亂真正的原因並不是空氣傳染,而是水源傳染——所以同處一室但不一起喝水的人沒有被傳染。

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

記得有一次跟一個朋友在公司旁邊的雲南菜吃飯,朋友問我:「選這家是因為很喜歡雲南菜嗎?」

我愣了一下,但沒有立刻回答,朋友都奇怪我怎麼不說話(這個問題又不難回答)。

不過對於我來說,這個問題的確很難回答。

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其實無法知道自己行為的原因(如果我直接脫口而出是因為這裡好吃,明顯是在合理化而已,而不是真正的原因),要尋找行為的原因,就必須從多方面分析入手。

於是我在回憶最近什麼影響了「我」這個消費者的選擇:

「是因為我們臨時約見,所以我是為當天做的規劃。而消費者當天的規劃更加註重成本類信息?」

(因為給當天做規劃,心理距離更近,更加容易在意距離遠不遠這種成本類信息;而如果給未來規劃,心理距離更遠,可能就更加容易注重好吃這種收益類信息,從而選個更遠但更好吃的地方)

「還是因為最近吃膩了其他幾家想臨時換個口味?」

「還是因為最近正好看《琅琊榜》,正好看到什麼雲南幕府之類的,對「雲南」產生了啟動效應?」

最終過了幾秒,我說了句:「今天剛開完好幾個會有點累,要不我們不回答歸因類的問題了吧……」(因為我也沒找到任何一個讓我滿意的原因)。

(ps.我真心認為「為什麼」是一個超級難回答的問題。)

既然「不要輕鬆給出一個問題的答案」,那麼這一點如何檢驗呢?我怎麼知道這個答案是不是該讓我滿意了?

其實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你幻想出一個你最鄙視,認為最不學無術,最平庸的人,看到同樣的問題,會給出什麼答案。

一旦這個答案跟你現在想的一樣,你就要警惕了。

有一次我在參加一個諮詢會的時候,有個高端電商導購APP叫「調調」,主要是各種發燒友在用,正好遇到「產品形象模糊不清」的問題,大家正在討論。

當時討論的主流觀點是:應該定位高端、有面子。

是啊,我腦子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也這麼認為。然後我就想:今天上午有個來我們公司送快遞的小哥,如果是他,他會認為怎麼做?

我想快遞小哥肯定也覺得,高端品就是要主打面子需求,定位成奢侈品。

嗯,這樣就要警惕了(如果快遞小哥都能憑直覺提出的方案,為什麼要拿到這個會議上討論)。

最終,我仔細了解產品的情況之後,想到之前做過的研究,發燒友和因為外在形象而消費奢侈品的人,是兩撥人。發燒友追求的是內在滿足,如果說為了面子和高端,他們反而不會買了。(所以,耳機發燒友很少買beats耳機)

既然是這波人在用,那麼就要問:發燒友最經常看什麼?

跟奢侈品購買人群看時尚雜誌等不同,發燒友們最經常看的是「評測」,所以應該讓他們認為調調是一個「評測各種生活品的平台」。(現在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3、不要嘗試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

下面最後再講講第三個重要的阻礙:不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

這句話聽起來很奇怪:「我分析問題,不就是為了得到我想得到的答案嗎?你怎麼說了相反的話?」

實際上並不對,因為「你大腦想得到的答案」和「真正的答案」,一般是兩回事。

很多時候,我們相信某個答案,更多是因為「這個答案讓我們的心理很舒服」,而不是因為「它是真的」。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不錯的熱文《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公司》,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我當然對裡面的好多觀點感覺到很舒服。

比如:

「既然來創業公司工作,就得ALL IN,平時和周末沒區別,上班和下班沒區別」。

「嗯,說得對!」我想所有創業公司的創始人,都巴不得讓員工相信這句話,這當然讓我們很舒服。

也就是說,這一定是「我們大腦想要的答案」——它讓我們很舒服,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把責任推給了別人。

但這是「真正的答案」嗎?

當然不是,實際上,員工有沒有「ALL IN」的感覺,更多是CEO的職責。

記得有段時間,因為忙於製作課程內容,沒有怎麼打理團隊整體,員工的確投入感一般。

這個時候我是不是應該在會議室大喊一聲告訴大家:「你們要ALL IN,不ALL IN不要來創業公司?」

當然不是。相反,這是我自己作為CEO的失職,正是因為我沒有協助大家明確任務目標、塑造清晰的使命和願景、簡化並優化工作流程,才讓大家的工作變得「不那麼吸引人」。

而我真正需要做的是後面這些工作,做好了這些工作,所有人自然投入感提高,而不是依靠「喊大家去ALL IN」。

這才是對我真正有利的「真實答案」,但很明顯,我的大腦跟所有人的大腦一樣,都會排斥這個答案,因為它讓我們不舒服。

不論是在微信上微博上還是書籍里,有特別多這樣的服務——他們的專職就是為了創造我們喜歡的、想要的、戳中內心、戳中膝蓋的答案。

  • 作為老闆,我們想轉發「創業公司員工必備的8個素質」;

  • 作為年輕人,我們想轉發「劉超事件」,以證明年長的人不一定有能力;

  • 作為年長的人,我們也想轉發「年輕人不靠譜的新聞」,以證明自己資歷更厲害;

  • 作為營銷人,我們想轉發「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品牌」;

  • 作為HR,又想轉發「人才才是企業的生命之源」……

但選擇盲目相信讓人舒服的答案,會讓我們錯失獲得啟發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二戰時出其不意襲擊了珍珠港,造成慘劇。

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因為得到了幾個月前英國航母襲擊義大利艦隊的「塔蘭托」戰役的啟發。

塔蘭托戰役,是史上第一次航母艦載機對軍艦形成巨大優勢並取勝的案例,讓人們首次看到了行動緩慢的軍艦相對飛機的巨大劣勢。

但是在當時,只有兩個人(山本五十六和沒有被採納布放建議的某美國海軍上將)領悟了這個啟發,意識到停靠在珍珠港的美國海軍也很危險,而其他所有人都沒有當成新聞一樣看了。

因為干擾因素太多,幾乎所有人都只是想找到「讓自己大腦舒服的答案」,很快就被一些佐證的因素給消除了顧慮:

英國的轟炸機到塔蘭托僅僅2小時航程,而日本航母到珍珠港要一周半,難度可不一樣。

珍珠港水很淺,魚雷根本起不來……

塔蘭托戰役是在夜晚,而日本根本沒有精確制導技術,所以只能白天襲擊,更難了……

正是因為這些無數干擾因素,因為我們的大腦太想告訴我們自己「繼續休息吧,其實沒什麼危機,不過是新聞而已」,讓大多數人根本沒有看到真正的價值。

而只有兩個人能夠拋開這些無關信息,發現關鍵啟發:在那個年代,海軍很容易被飛機襲擊。

因為「大腦想要舒服」,而「真相」往往不舒服,我們才經常錯誤分析原因,喪失啟發機會,從而難以產生真正的洞察。

比如前段時間「逃離北上廣」活動出來以後,很多人發文章批判這個策劃在營銷上的不足之處,在知乎上最火的一個答案說的是:「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自嗨營銷」。(ps.僅僅說在營銷方法方面,不是說有人質疑存在內定名額等問題)

看到這個答案,我也一剎那間萌生了去點贊的衝動,甚至都沒來得及看清楚這個反駁到底有沒有邏輯。

後來我反思當時的大腦,發現這是因為:證明這個活動失敗,是我大腦想要的答案。

因為一旦證明他失敗,說「他們有什麼了不起的」,也就保護了我的自尊。

所以,過了這一瞬間,我就不再想發現這個活動的漏洞(廢話,所有的方案都能被找到漏洞),而是尋找它帶來的關鍵啟發到底是什麼。

最終我才吸取它背後帶給我的最大啟發——人群中有一些時刻等待被觸動的熱點,如果有關鍵的行動領袖帶領,就容易激活社會運動。(有了後面關於「關鍵行動領袖」的文章,並以此優化了自己接下來要策劃的活動)

總之,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戳中內心的解釋(比如「創業公司員工就要ALL IN」)。

這些舒緩內心的解釋,本身都無所謂。但是到了真正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能如此相信「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而更應該去想:「什麼才是真正的原因?」

結 語

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是最大的懶惰。

如果想獲得洞察並分析本質原因,先要去克制自己輕鬆得到答案的衝動,剋制自己讓大腦舒服的衝動,去層層歸因。

最後留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自己可以鍛煉下歸因(別忘了回復我):

同樣是看到有潛在危險的東西,為什麼你看到籠子中的蛇會害怕,看到插座不害怕?

李叫獸分答專區上周已經上線。

看了今天的文章,你有哪些思考?又有什麼想向叫獸提問的?點擊閱讀原文,說出你的疑惑!

本文已在「初探網」 進行版權登記,版權歸屬李叫獸,抄襲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zhang_xi_4620307。


推薦閱讀:

刀塔主播說的容錯率是怎麼回事?
解析《六頂思考帽》,教你快速切換思維模式。
聽不懂音樂怎麼辦?
關於死亡
學習的反饋很長,那麼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將反饋縮短嗎?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