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太遠孤獨,太近傷害
我剛學諮詢那會,覺得自己在做一個神聖的事業,滿腦子都是奉獻自己的想法。我的老師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善良的女士,她去散步的時候看到一隻流浪貓,覺得野貓可憐,就把它帶回家好好餵養。過了幾天,她去散步,又遇到一隻野貓,覺得那隻貓也可憐,只好也帶回了家收留。第三隻、第四隻……附近的野貓好像都被她遇到了。很快,她家變成了貓窩,她所有的生活,都被貓佔據了。她一邊在家養貓,一邊怨氣衝天,覺得自己的生活被這些貓給毀了。可要扔下這些野貓,又於心不忍。於是她就這樣成了貓奴。老師講這個故事,是提醒我,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都應該有邊界。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警惕我們的好心突破了邊界,最終損害了彼此的關係。在心理諮詢里,邊界是一個挺重要的詞,大意是說,我們需要承認和尊重彼此的獨立性,「我承擔我的責任,你承擔你的責任」,絕不輕易越界。就像兩個雞蛋,都帶著自己的殼,你再想跟別的雞蛋親近,也只能期望成為「一個籃子里的雞蛋」,而不能期望成為「同一枚雞蛋」,因為如果挨得太近,就可能雞飛蛋打。
彼此獨立其實是一件挺寂寞的事情。這意味著我們既沒法庇護他人,也沒法受他人庇護。我們需要赤裸裸地面對著存在本身。為了克服這種孤獨,我們會在朋友和家人之間創造更加親密的關係,來有意地模糊這種邊界。如何維持一個恰當的邊界,有時候也挺考驗人的智商和情商。
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來向我諮詢抑鬱症的事。事情是這樣,她有一個多年的好友,最近因為離婚,情緒低落。去醫院診斷後,醫生說是抑鬱症。這位朋友經常半夜打電話向她哭訴前夫的種種不是,一打就是一兩個小時。她很著急,問我怎麼能幫助這個朋友。說實話,對於那些以「我有一個朋友」開頭的問題,無論問的是「我有一個朋友,得了焦慮/抑鬱/強迫症,我該怎麼幫他?」還是「我有一個朋友,失戀了/出櫃了/迷上SM了,我該怎麼勸他?」我都會有些警惕。我總擔心他們會過度介入別人的生活。「要遵守邊界啊!」我在心裡默念了一遍老師的話。於是,除了提供一些關於抑鬱症的知識之外,我特別叮囑她:「不要試圖做一個拯救者,你沒法拯救別人的人生,那是上帝的工作。」我跟她講了流浪貓的故事,還跟她說,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故事,朋友之間從噓寒問暖開始,到漸行漸遠結束,中間還抽插著「你責怪我不理解你的痛苦,我責怪你不感恩我的付出。」這樣的戲碼。「嗯」,她嘆了口氣。「可她在這邊只有我這樣一個朋友,我能怎麼辦呢?」
我也嘆了口氣,我覺得我跟她說得太多了,我也生出了點拯救欲來。
過了一段時間,她給我電話。我們又聊起了她那位朋友。
「還不錯。」她說,「我們一直都在聯繫,關係也很好。」
「是嘛?你是怎麼做的?」我很好奇。
最開始的時候,那位朋友打來電話,她都耐心聽著。時間久了,她也感覺有些厭倦,就開始在電話這頭敷衍起來,說些類似「你要積極樂觀」、「振作一點」、「別多想」之類的話。朋友的病情卻開始加重了,有兩次她半夜裡被電話吵醒,是朋友打來的,哭著說想要自殺。第三次電話打來,她衝到朋友家,朋友正躺在床上哭。「我陪她哭了一會,等她好了一點,我跟她說了你跟我說的話。」
「什麼話?」「就是邊界啊,規律啊之類的」,她說,「我跟她說,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就真的要分開了。我不想離開你,你也別讓我離開你。為了別陷入這樣的規律,我們來限制下我們的關係吧!於是我要求她,每周只能給我打三次電話,每次別超過半小時。」「她答應了?」我問。「她問我能不能增加一次!」她笑著說。這當然也是挺重的負擔,不過這是她願意為友誼付出的代價。這並不是說她們不親密了,而是她承認了她們關係的限度,她克服了對「自私」的恐懼,保護了她們的關係。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在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先要成為一個更壞的人。同樣,在保持長久的親密之前,你可能先要學會保持距離。可是,很多人寧可保持對彼此的依賴,也不願意看到邊界的存在,哪怕這種依賴意味著停止生長。我猜是因為我們很難面對這樣的事實:人生而孤獨。我們既沒法讓別人承擔我們的命運,也沒法幫助別人承擔他們的命運。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照顧好我們自己,然後讓他人照顧好他們自己。邊界把我們分割成了獨立的個體。有時候,為了擺脫這種孤獨感,我們會嘗試越過邊界,去跟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分享更多彼此的生活,最終卻還是發現,邊界是客觀存在的限制,你不尊重它,就可能被它傷害。家人的邊界,要更加親密,也更加複雜。我們既需要獨立空間,也需要相互依賴。可獨立空間在家人里,卻總是不容易被理解。畢竟在婚禮上,新婚夫婦宣誓的口號是:「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而不是「我們要成為彼此獨立的人」——那容易被誤解為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嘛!至於父母和孩子,孩子生命的前幾年,更是完全依附於父母的,他們的邊界是孩子逐漸長大成人之後,才慢慢出現的。但是在心理上(事實上也是),我們會本能地認為,孩子的事就是父母的事,父母的事也自然就是孩子的事,父母的日子沒過好,孩子有義務去幫他們過好。父母對孩子有要求,孩子自然有義務去滿足他們。「如果他們的關係變好了,那我就能安心工作了。」他心想。
安全一邊幻想著遠方,一邊又惦記著回海南照顧父親。「我還想繼續看看我在社會上怎麼樣能夠生存下去,我很想要繼續的頭破血流繼續地學,可是我的父親這麼樣的需要我,我該怎麼辦?」她說。
小雨一邊在北京發展蒸蒸日上的事業,一邊惦記著要回家買房照顧抑鬱症的媽媽。「這是我的命,不承認不行呀。」他說。
甘心嗎?不甘心。可他們都很難勸服自己,我的事是我的事,父母的事是他們自己的事。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家人也會不斷以愛的名義,介入他們的生活。如果那時候有人跟父母說應該讓孩子獨立,估計父母會非常不屑:「小孩子懂啥,我這是為他們好!」於是,父母和孩子的生活,被緊緊綁到了一起。愛和自私,自己的需要和家人的需要混雜在一起,家人的邊界,也自然變得模糊,以至於有一天,當孩子長大成人,想重新劃定一條邊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做不到了。
「這就是我的命啊。」小雨的這句話,道盡了太多的無奈。無奈的一邊,是人口流動的工業文明,年輕人在到處遷徙,尋找自己的生活。無奈的另一邊,是流傳千年的家族意識、以孝為先的傳統文化。於是,他們陷入了這樣的境地,往前一步是委屈自己,往後一步,是內疚自責,進退兩難,無法動彈。在這種兩難中,彼此纏繞的情感,逐漸消磨了愛,這時候我們才想起來,邊界原來不止限制了關係,還保護了關係。
推薦閱讀:
※樂觀愛笑是不是因為沒有經歷過磨難?
※我不想對父母發脾氣,但是剛剛我又對我母親發脾氣了?
※喜歡分享是不是內心不強大的表現?
※有沒有人玩過筆仙?是怎樣一種體驗?
※《5分鐘自黑速成》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