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滿清十大酷刑之首的根管治療?
牙科最早、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
不是把牙齒弄白、弄好看;
也不是鑲牙、種植牙;
而是治牙疼。
一說到牙疼,很多人的神經就像被小針扎了一下,但是想一想就可能引起生理上、心理上的反感和恐懼。
牙疼為什麼那麼劇烈呢?
首先疼痛本身就是神經受到不良刺激後將信號傳導到大腦而構成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
而牙疼就是直接牙髓神經疼,綠色通道直達大腦,所以強度要遠高於一般的皮外傷。
也正是因為牙髓神經的脆弱,所以它是被牙齒堅硬的外殼牢牢保護其中的。平日里颳風吹不到,下雨淋不到,只有偶爾吃火鍋、冰激凌等極限溫度食物時才略有反應,提醒人們別燙著或凍著。
堅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一旦牙齒因為蟲牙,出現了牙洞,保護牙髓的屏障就開始出現問題了。如果發現的及時,洞還不深,通過簡單的樹脂充填就可以將牙齒修補好。但如果洞越來越深,洞內細菌、毒素向內滲透,感染了牙髓,甚至是直接將嬌嫩的牙髓暴露在外界刺激中,典型的牙痛就開始了,一段較比複雜的牙科之旅也就隨之而來了。
在過去的日子裡,由於對疾病的認識有限,技術手段有限。對於牙疼,牙醫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很多牙就因此被拔掉了,牙都拔掉了,牙髓脫離了身體,自然也就不疼了,不過這種治療的缺點也顯而易見。
後來又出現了很多針對牙髓的治療,牙神經不是疼嗎?我把牙神經殺死,不就不疼了嗎?於是乎很多用藥物直接作用於牙髓的治療應運而生,目的只有一個:殺死牙髓。這個思路沒錯,不過牙髓雖然死了,但導致牙髓感染的細菌還在,牙髓的壞死組織還在,它們在牙齒里繼續發酵,最後順著牙神經生長的路徑蔓延到了牙齒周圍的骨頭裡,導致了更嚴重的感染和新一輪更難控制的疼痛。下圖中,牙根外一坨坨黃的、紅的就是顯示的這種感染。
現在,該如何治療牙疼,並預防進一步的牙疼,思路已經十分清晰了:
首先要去除牙髓,終止牙神經的疼痛;
然後要消除牙齒內部的感染,把從牙洞進來的細菌都殺死;
最後還要把道路封死,不給細菌向骨頭裡蔓延的機會。
為了實現以上這三點,就應運而生了當代的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一般分為以下幾個大的環節:
首先是麻醉,因為接下來要對付的是神經,必須保證無痛,要不就不是治療而真是上刑了。
開髓。把牙髓上部的牙齒去掉,充分暴露牙髓,這個過程中也就把牙洞里的髒東西一併去除了。
根管預備。這一步耗時最長,技術難度也最高,示意圖上看著牙髓十分粗壯,實際在牙齒里一根根牙神經比頭髮粗不了多少,牙髓在牙齒里所在的位置就叫做根管,為了清除乾淨,牙醫會用很多特殊的器械去把牙髓和裡邊的細菌一併清理出來。一般這一步做完,疼痛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了。
根管充填。神經已經去掉了,根管這回是名符其實的「管」了。為了防止後續感染的發生,牙醫會用一種特殊的膠,把根管從頭到尾都封死。這時再拍x光,就可以看見牙齒里有了一根根的白線,那就是牙醫的勞動成果。
最後往往被很多患者忽視,經過了根管治療的牙齒雖然不疼了,但其實元氣大傷,牙齒比原來脆弱了,往往需要做一個保護的罩子,來把牙齒包裹起來,也就做一個牙冠。牙冠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進一步防止細菌再順著牙齒感染進去,是保證根管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然,也有一些牙齒的缺損沒有那麼大,可能是不需要做冠的,只需要用樹脂牢牢的補上就可以了。這個就要由牙醫來把握了。
今天的文字有些複雜,建議大家多讀兩遍,把前因後果捋清楚,你就不再對根管治療感到困惑了。關於根管治療的話題其實還不少,以後有空繼續說:)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許大夫的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喝零度可樂會提高齲齒的發病率嗎?
※女患者看牙的時候要怎麼放自己的頭髮?
※如何看待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陳主任被砍逝世網民仍大肆嘲諷?
※3D列印牙嵌體和牙套哪個更好?
※為什麼實習的牙科醫生都很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