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或多語的現代國家裡,軍隊採用何種語言組織和指揮?

奧匈帝國的軍隊由於語言繁複,導致軍隊指揮易於陷入冗餘和混亂,很難充分發揮紙面上的軍事實力。那麼對於擁有明顯的語言區域劃分的現代國家,比如加拿大、比利時和瑞士,軍隊在組織上是否會按照母語進行劃分?又使用何種語言進行戰時的指揮調動?

尤其是比利時,弗萊芒人和瓦隆人族群矛盾顯著,其軍隊採用何種語言組織和指揮,又如何保證軍隊接受統一的調度,保證戰鬥目標的實現?


謝邀 @Terence Wang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我也不大了解所以就現學現賣一下吧。

歷史上比利時軍隊的語言問題還是很尖銳的。在世界大戰期間比利時軍隊大概有八成的士兵是弗拉芒人,但是命令以法語發出,瓦隆人對弗拉芒語也十分排斥。

據我所知現在的比利時的憲法(基本法?)是有條款規定保證國民有使用母語的權利,在入伍時根據本人的母語進行分組,訓練和指令均以士兵的母語發出。一般來說每個士兵的語言偏好默認是他的居住地的語言,當然士兵也可以自行申報。在1982年大概有59%的比利時軍官使用弗拉芒語,另外41%是法語。


拋磚引玉

對於奧匈帝國仰賴德語團結的多民族軍隊,所有的新兵需要記住80個德語指揮詞,而軍官必須會一口流利的德語。但是到了1903年之後,匈牙利軍官可以不用學德語了,因為他們的語言在軍事學院里被抬到了和德語一樣的地位。這導致,不少其他族群的軍官和他們的參謀實際上只是靠《軍用匈牙利語手冊》在和士兵交流,指揮效率極低。


加拿大一直是英法雙語。加軍也自然是官方雙語。一般來說除了魁北克「軍區」 別的師都是主說英語。其結果就是很大的資源浪費和人才浪費。很多軍隊資源都要印成雙語,課件之類的也得來回翻譯。軍官要求雙語,高級士官也盡量選擇雙語人才。有的時候為了政治正確,很多單語人才很難晉陞。

戰場上因為主要是以本單位的主體語言相互溝通。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混亂。但也僅僅局限於阿富汗之類的治安戰。如果出現部隊打散,整編,肯定會有溝通障礙。


指揮基層部隊用民族語言+幾十個標準語單詞。整體上指揮中高級軍官(上尉以上),用某種通用語言,比如法語或者德語。

歷史上奧地利帝國的軍隊是這樣組織的。他們把不同的民族派往不同的地區。比如德意志人去匈牙利,匈牙利人去羅馬尼亞語地區,波蘭人去義大利,義大利人去波蘭。當然了,軍隊指揮還是要說德語的(至少,用幾十個德語的單詞,40個左右,這些大家還是聽得懂的)。奧地利帝國的名將也不全是德意志人。斯拉夫人和波西米亞人還有匈牙利人武德也是非常豐沛的。

比如奧地利帝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名將家族,Schwarzenberg家族其實就是捷克人(不過祖先其實是巴伐利亞人。當然了,本來奧地利也就是東半個巴伐利亞嘛)。這個家族在80-90年代還出過當時的捷克總理。

施瓦岑貝格統治者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認為整體上討論軍事可能是標準語(比如德語,或者是當時受過教育的階級普遍會說的法語。比如歷史書上明確記載,三十年戰爭時代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和普魯士腓特烈大帝都是講法語作戰的),下級軍官講民族語言足夠了。同時用幾十個德語單詞完成指揮任務。其實在近代,德意志帝國內部方言的區別也是很大的。標準法語的誕生也是近代以後的事情了。

而且近代各個歐洲國家的軍隊很多也是僱傭兵,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民族國家軍隊。比如法國陸軍就有許多的瑞士人,天主教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


奧匈除了80個德語單詞外,以捷克人為主的中上層精英大多會說德語,斯洛伐克語和捷克語相近,斯拉夫各族通用一種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Serbo-Croatian)或者現代叫波斯尼亞-克羅埃西亞-門的內哥羅-塞爾維亞語Bosnian-Croatian-Montenegrin-Serbian )作為較規範的語言交流,這種語言同時大量作為斯洛維尼亞人和馬其頓人的第二語言,除字母表不同外差別類似粵語閩南語和北方官話。北部的伏伊伏丁地區有大量的人說匈牙利語或德語。奧匈或者南斯拉夫的中上層基本要掌握一兩門其他語言。帝俄通用俄語,白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也與俄語相近且字母互通。瑞士人無論德法意裔一般受過教育都能流利地說兩門語言,為的是在不同區域暢通無阻。加拿大的法語區基本要求掌握英語,但由於英語的通用,說英語的人只有很少部分會法語,比例亦逐年下降。儘管被調侃成French,魁北克加拿大人對加拿大的認同感依然勝過法國。南非布爾人以說南非荷蘭語(Afrikaans)為榮,鄙視要求推廣英語的黑人,白人軍隊大都通用荷蘭語。紐西蘭和太平洋諸國通用英語,土語的使用程度更像各族群中的方言。紐西蘭人在學校掌握英語的同時基本也從小粗通毛利語辭彙,所有上過學的必須學會說英語,從公共設施到媒體都大量充斥毛利語。毛利語在紐西蘭和法語在加拿大的地位相同,都是官方語言,都是多數族裔粗通不常用,少數族裔迎合多數族裔學習能通用的語言。口音雖然存在,現代語言教育普及的情況下一般士兵掌握一兩門常用外語並不困難。要語言的互相理解性,通古斯語系接近,斯拉夫通用西里爾字母,歐洲通用拉丁文,東亞歷史上通用漢字。另外很多語言語法辭彙都會互通,普及標準官方語言並要求掌握另一門常用語言並不過分。


據我所知,在瑞士軍隊里,語言似乎不是太大問題。

只要受過教育,法語區德語區的人基本都能雙語,義大利語區的至少會說法語或德語的一種,講羅曼什語的人較少,他們基本都會講德語。

軍人之間基本能做到見誰就說什麼話。也要看部隊在哪個語區,在法語區的,法語自然有些優勢。

我接觸過的瑞軍現役軍人,說法語沒問題。認識一位母語是德語的退役上校,法語略帶德語口音,周總理1954年來日內瓦時,他曾參與護衛,當時是排長。

瑞士人應該擔心的是,以後軍隊里阿拉伯或阿爾巴尼亞語成通用語言。

當然,未來二三十年里這不太可能。


印度算不算?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和印地語,但真的不保證所有人都會啊,民族那麼多。

所以按照民族來編成營。旁遮普營、錫克營什麼的。。。主要也是避免內部衝突。至於語言,小兵不用知道那麼多,中下層指揮官懂指令就行了


第一個想到的是總動員之後的奧匈帝國軍隊,軍官用德語或匈牙利語發號施令,下面的士兵指不定用什麼語言呢?因此,奧軍每個團都專門有幾個用來翻譯的參謀。在加利西亞或者義大利的某個戰壕里,士兵們可能講各種各樣的語言,有捷克語 斯洛伐克語 羅馬尼亞語 波蘭語 魯塞尼亞(烏克蘭)語 意第緒語等語言。

在戰前,奧匈帝國軍隊鼓勵軍官們學習士兵們的語言 ,一戰前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就會說德語捷克語和匈牙利語。同時,士兵們也要學會80個基本的用於作戰的德語單詞,在帝國的奧地利部分,如果每一個團如果有20%的士兵講某一種語言,那麼該語言也自然而然的成為這個團的官方語言。


最極端的例子,奧匈帝國 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人軍官:士兵們,射擊!(德語)

塞爾維亞士兵: 這個德意志佬在說啥?嘿兄弟,(推了下旁邊的隊友 (塞爾維亞語)

克羅埃西亞士兵:啊?塞爾維亞佬,你tm在說啥?反正隨便開兩槍意思意思對得起這點軍餉就行了。(克羅埃西亞語)

——————


據我所知法國外籍軍團里所有成員都是要學法語的 之前是按人種來劃分 結果發現語言不通 還可能不服管 到後面就統一法語並且把人種打亂隨機分配


奧匈指揮官在一戰時使用他們為了移民美國而學習的英語。


推薦閱讀:

TAG:語言 | 軍事 | 加拿大 | 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