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家長對幼兒園老師工作的不理解、不信任?
02-08
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會得到不公平待遇
因為雙向的不尊重。
不尊重是很明顯的,原因有幾點吧:一,幼師職業在中國大多數人的傳統認識裡面,是一個低下的職業,準確來說,在中國,除了公務員這種為人民服務的職業之外,任何工資相對較低的職業都不受尊重。二,由於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在大多數地區,當幼師門檻低。在多數人印象中,幼師普遍學歷差,上學時品行不端。三,對學前教育不重視,由於傳統教育的影響,除了相對學歷素質比較高的一批人外。大多數過人對學前教育沒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只是簡單的認為幼兒園等於託兒所。
四,媒體影響,負面新聞頻發。而且幼師其實也需要心理干預的,這一點如果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幾十個孩子在你耳邊喳喳,那種感覺真的可以逼瘋人。但是關於心理干預方面,屬於整個國家都缺失的。既然是雙向的不尊重,那我們還可以說一下幼師方面的意見。一,大多數家長不懂幼兒教育。中國大多數家長是不懂教育的,養孩子就是養孩子,養活大就好了,缺乏系統的教育觀念。所以這教育觀點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到了幼兒園後,還需要老師去糾正。二,幼兒園的教學方法。越是好的幼兒園,越喜歡強調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會布置更多的遊戲,任務,這些都需要父母的參與。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師和家長的位置逆轉,幼師面對家長處於權威管理地位。三,信息的不對稱。幼兒園是一個獨立的教育機構,教師擁有相對絕對的權威,而孩子智力還未發育好,有時無法傳達正確的信息。教師對於家長來說,擁有更多的對這些信息的解釋權。四,孩子的權威轉換。在上學之前,孩子的權威是家長,上學後,權威是老師,父母被移到了第二位。這種情況在越是窮苦的階級越是凸顯,幼師在這種情況下,對孩子的行為控制權超過了家長,地位的逆轉。五,反歧視,既然幼師經常被看不起,我們明明認真工作了,憑什麼被看不起?這種反向的心理作用。這個觀點是我個人根據經歷,見聞,學業知識總結的,也沒查過資料,不知道準確不準確,有興趣的權當看樂子了。家長工作是幼兒園老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長不理解工作會十分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但當家長工作做的好的話,會讓你的工作變得更加順暢很多,所以以下提到的是如何做好家長工作方面的問題:
1.家長會的作用。作為幼兒園老師,幼兒入園前的第一次家長會實則是很重要的。在這第一次家長會中要和家長們傳達很多信息,比如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園一日流程、老師的工作內容、在園內幼兒會出現的問題、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等。班級管理工作順不順利,第一次家長會有著重要的作用。除了第一次的家長會外,每個年齡班學期初的家長會同樣重要,記住幾個家長會的關鍵問題:首先要告知家長信任老師,用班級內的事例以及以前帶班的情況結合年齡特點和家長溝通孩子們的情況以及需要配合的內容,傳達老師工作的不易,適度表揚配合工作的家長,意外情況老師也不希望出現如果出現情請家長們諒解(前提是孩子出現意外老師按照流程處理,及時和家長聯繫,不要等家長去問,這樣很被動)
2.要建立好的班級氛圍。班級內肯定會有十分支持工作的家長,可以請他們多多帶領其他家長,讓他們成為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調和劑,多傳遞正能量,很多班級都會建立班級微信群,要告知家長多傳遞正能量,如有問題疑問請直接找老師當面解決,不要私下議論或在群里說。適度在群里表揚支持工作的家長,如:布置的親子作業有的家長很快交回或做得很好,就可以適度表揚。3.要讓每個家長都覺得你十分重視他們家的孩子。這需要你關注到每個孩子,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家長問起孩子情況時,先表揚孩子的優點,記住要說具體的事情和細節,這會讓家長覺得你很關注他們家的孩子,如果孩子有哪些需要進步的地方,要在表揚後說,如果孩子在某某方面上有進步就更好了,然後告訴家長如何教育這方面問題的方法即可。4.淘氣的孩子要提前給家長打好預防針。比如這一段時間某某孩子比較喜歡動手打人,一定要告知家長,和家長說要共同教育,要不然會出現打架的情況,讓家長提前有個心理準備,要萬一出現抓撓現象,自己家的孩子也有原因。5.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小班孩子自立能力差老師會在生活活動上給予一定的照顧,但是老師是一對多,所以要讓家長在家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如:進餐、如廁、穿衣等。中班往上更是如此,比如家長比較關注的喝水問題,一定是要讓孩子有喝水的意識,這也是需要家長了解的事情。幼兒園老師可以提醒幫助,但是如果良好的自理能力習慣無法養成那麼上學後受罪的是孩子,尤其是現在家長都比較嬌慣孩子的大形勢下。6.家長義工。可以請家長來幼兒園當半天「老師」,讓他們切身感受下老師的辛苦,最後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其他家長,家長對家長這樣的溝通方式會比你去描述孩子們的活動要來的見效,這個方法很奏效,可以嘗試。7.最後一點給家長們:孩子在幼兒園遠比你們想像的要好,請相信老師,家長們不要過度焦慮。實習的時候遇到幼兒耳朵後面被蚊子叮了一個包非說她家小孩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不依不饒的家長,也遇到過孩子分離焦慮嚴重滿地打滾家長拉著她家孩子不撒手在幼兒園陪吃飯陪安慰待了兩個小時臨走還各種挑剔不滿意的情況,給我所在班級的老師帶來很多麻煩。有一段時間班級里最小的孩子感冒每天哭的稀里嘩啦的我就經常抱著她,我的主班老師都會告訴我不要總疼愛這一個孩子,對其他孩子不公平。請家長相信,我們確實會私底下聊一下哪個小孩父母是幹嘛的這種八卦,但七八個老師在飯桌上也會坦然,你幹什麼,如何身居高位,和我怎麼對你家孩子真沒什麼關係,我總不能為了巴結你每天摟著你的小孩睡覺吧…奉勸一句,請盡量和主班老師保持融洽的關係,有疑問不信任也請用相對緩和的方式交流,那種和主班老師相處天天感覺人家欠你的家長,一般來說他們的孩子確實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過原因都是因為他們有這種花樣作死的爹媽。
一名沒有當媽的小幼師飄過。我認為家長不信任、不理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然後用孩子的進步去贏得家長的認同感,讓家長信服於你。
分幾個問題來說說——1、家長為什麼不信任?2、家長為什麼不理解?3、面對不信任、不理解,老師們該怎麼做?part 1 家長為什麼不信任?
從孩子角度來看,出於安全問題,家長不信任。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小寶貝,尤其現在這個年代,孩子是捧在手心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的。一個孩子,兩三個大人在家裡陪著,還說不準要磕磕碰碰摔倒弄傷。一下來到幼兒園,20.30個人一個班,一個老師帶班,至多2個老師,這能看的過來嗎?從老師角度來看,出於怕經驗不足問題,家長不信任。一般情況下,是老教師帶著小教師,更有兩個小教師搭班。家長會想,年紀那麼輕,也沒當過媽,有經驗嗎?知道啥時候給孩子穿脫衣服嗎?part2 家長為什麼不理解?
首先,社會對幼教工作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態度,各類文件里,幼兒園總是存在在中小學旁邊的括弧里。同意置頂回答中說的。媒體負面新聞過多也是很關鍵的。我身邊有累到三天兩頭掛鹽水的、有幹活猝死的同行,從沒有被報道啊?別說家長不理解,連身邊不是同行的人都難以理解,幼教就是帶帶孩子啊,多開心。事實上,帶孩子+備課上課已經是最哈皮的事情了。(似乎偏離本部分主題了啊哈哈)part3 我們怎麼做?
1、用專業知識、育兒觀念讓家長信服,即使是20出頭的老師,也有強大的理論知識支撐著,能夠帶好孩子。2、一心培養孩子,用孩子的進步說話。3、關心孩子,及時反饋情況,讓家長知道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以上暫時想到這些工作半年了,就自己的所見所聞談一談。1、家長個人素質我們班分兩種家長,一種是客氣禮貌型;一種是目中無人型。客氣禮貌的家長接送孩子都會道聲老師幸苦了,平時也非常配合老師的工作,有教育上的問題還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溝通。目中無人的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不會和老師打招呼,平時也不配合老師的工作,言行舉止中讓人感覺其非常的不尊重老師。2、幼教的專業素養縱所周知,幼教的師資水平良莠不齊,普遍較低,並且這幾年隔三差五爆出幼師虐待孩子的負面新聞。導致普羅大眾認為幼師的專業素養不高。專業素養不高直接就導致家長對幼師的不信任,不尊重。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幼師朋友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本身就沒有身為幼師的專業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己把自己看成「帶孩子」的。解決方法:所以從這兩方面而言,首先,最核心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幼師團隊的專業素養,幼兒園本身也要提高招聘門檻,直接從源頭上解決師資水平不高的問題。另一方面,身為幼師,一定要有專業自尊心和自信心,你比家長們更懂孩子,你有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你可以看到孩子最本質的問題,你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可以組織二十幾個孩子快樂的參加集體活動。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其次,就是要加強家園聯繫,讓家鄉朋友們了幼師的工作,知道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具體是怎麼進行的。當然,提出解決方法很容易,但是具體實行起來實在是需要幼教同仁十幾年甚至數幾十的的共同努力。
大家共勉。
對待家長只有四個字「不卑不亢」。既然都不支持老師的工作,真的沒必要說太多,不如把這份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最能檢驗老師了。
匿了 鍵盤俠太多 說了一些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事情
家長的不理解首先來自社會對幼兒教育的不重視,雖然近幾年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有了一些認識上的提高,但「看孩子」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很難轉變,尤其對於公辦幼兒園來說,「學知識少」,「不教東西」的聲音致使幼兒教師難以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家長素質有高有低,尤其農村,家長素質水平低,理解事情不夠全面,導致發生事故後家長對教師的不信任,總以為孩子在幼兒園會受委屈,甚至臆想出很多可怕的想法。教師與家長平時的溝通是很重要的,平時家長工作做得好,就算哪天真的出一點小事故,家長可能也不會太介意,因此,要做好家長工作,重點要溝通良好。
嗯,總結的不錯。我也是幼師。握手!
首先,要讓家長放心,老師確實要做到一個像母親一樣身份的人物其次,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要冷靜客觀的分析問題,下來了解清楚原因最後,完善自己的知識,像母親一樣愛孩子
推薦閱讀:
TAG:學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