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是否患有抑鬱症?

歪個題,神不是不能抑鬱。。無論是封神榜,還是西遊記,乃至於其他國家的神話中,鬱悶的神多了。。倒是恰好印證了佛教將他們歸為有情眾生中的一員,哈。

至於說到悉達多太子是不是抑鬱症。。

我個人認為。。沒有跡象表明他有抑鬱症。。

在其為太子的時期,生活快樂。。找不到抑鬱的影子。。

在其發現了生命的無常苦而不得解的時候,你可以說他有點聖母,也可以說他有點敏感。也可以說他有時有點幼稚,但絕不是抑鬱,因為他很積極的在考慮這個問題,只是越考慮越鬱悶,因為知識不夠用。

在其離家修行期間也不是抑鬱,因為他目標明確,一直堅定,勤奮好學。

在其一次次得到不究竟法而沒有得到自己要的東西的時候,有失望,卻不是抑鬱,因為他細心的實踐了這些方法。

所以你可以說少年的悉達多有點多愁善感,有點心理敏感,有點聖母心,卻沒有抑鬱,始終是積極的。哪怕是幼稚的思考階段和一次次無法讓人滿意的求學階段。

至於悟道成佛後,那就更不可能抑鬱了,因為為什麼會抑鬱,這本就是修行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假如你是個器質性也就是大腦有問題,而抑鬱,心狂亂者如何修行呢?


問:釋迦摩尼是否患有抑鬱症?(這裡指的是史實上存在的那個人類釋迦摩尼,而不是「神化」的釋迦摩尼)

答:哦,我跟題主有相同的問題!

如果題主沒有證據,就可以說幾千年前的人患有什麼什麼病。

那麼我也可以沒有證據,就說【題主的艾滋抗體是否陽性】

對不?


我不覺得釋迦牟尼有抑鬱症。

他還在一直尋求自救,而且很明顯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責任的自我負責的人生態度。

放我依靠自己,才是真正進入抑鬱症的範疇。


等我發明了時光機並且拿到心理醫師資格證書就告訴你


這種問題如果試著先去打坐(靜坐)之後,再來回答,或許有不一樣的理解了。學問是純粹思維的轉動,而修行則是身心相連的實驗與實踐,完全是不同的維度。


著實有趣的問題。雖然史書經典也不說明是真實厲史,但除了那些我們也沒地了解厲史了,只能靠那些。

客觀說,佛在三十歲前即使沒有抑鬱症,也是心煩不安的,否則也不會跳牆跑走,追都追不回來了。後來的情形是,別管什麼症,治癒了!

所以這問題應加限定,指明在佛的一生中的哪段。至於有一答說僧團的建立是對什麼的懷念與恢復,似與悟道後佛所講的無常、苦、空、無我、舍等法義相當地不諧調。以戒為師的戒,如稍深究的話,它的指向是停止貪嗔痴。若僅看作社會道德規範,顯得有點看淺了。


也許抑鬱過,但我估計不會像現代人一樣長期形成抑鬱症,畢竟能有幸成為寥寥無幾的了悟真相的人,身心素質都不會壞到哪裡去。


史上存在的釋迦牟尼,也就是我們能從書本里看到的釋迦牟尼。至於「神話」……我只能說,佛教算是大教裡邊最接近科學的宗教了,至少,他的「神話」是比較容易判斷和剔除的。

關於釋迦牟尼的各種記載,都沒有提到抑鬱症,當然,那個年代也沒有這個詞。到我們可以對比人的狀態和表現。

抑鬱症的表現,是啥都不想干,對啥都沒興趣,屬於消極的。

釋迦牟尼可不是,他是啥都想干,啥都幹了,最後變成沒啥可干,準備坐死樹下。縱觀他的一生,他都是積極的。

抑鬱症會覺得做啥都沒有意義,釋迦牟尼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大意義(讓人類徹底了脫生死)。

所以他跟抑鬱症並沒有半毛錢關係。


佛陀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抑鬱症的反義詞。我周圍有兩三個抑鬱症朋友,一開始我以為抑鬱症是種天然的憂鬱氣質。後來發現他們突然病情加重,往往是來自外界的刺激。其中一個核心是他們認為世界不關心我,我不重要,周圍都在議論我。 而佛法不正是講求諸法無我 嗎?

其實我看周圍抑鬱症朋友發病時候,我都會不痛不癢的安慰勸導。其實真想跟他們說一句,「你當你自己是誰啊,憑什麼求世界來慣你。」


第一節佛教各宗派

相傳釋迦牟尼生在公元前五六五年,死在公元前四八六年,活了約八十年,大致與孔子同時。

當時天竺社會己處在奴隸制衰落時期,大大小小的奴隸主(第二級種姓,稱為剎帝利,即田主和武士),割據土地,互相殺掠,不僅最低級種姓首陀羅(賤民、農人)痛苦難堪,就是那些較弱小的邦君城主(第二級種姓,田主王種),在強凌弱、眾暴寡的環境中,也擔心危亡,惴惴不知所以自保。社會地位最高的婆羅門種姓,以宗教為專職,虔修出世法。修行法多至九十六種,即所謂九十六種「外道」。其中有若干種苦行「外道」,採取自餓、投淵、赴火、自墜、寂默、持雞狗戒(「雞戒外道」學雞,常以一足孤立、「狗戒外道」學狗吃人糞)等修行法,自謂可以得到解脫。苦行在天竺很流行,這正反映天竺社會黑暗無光,苦難深重,有些統治階級中人也寧願放棄現有的優越生活,幻想可能修得清靜的安樂世界。


不是抑鬱症,是神經症。根據森田正馬的理論,解讀釋迦牟尼成佛之路。

起初,釋迦牟尼剛出生便下地行走,步步生花,指天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

相士找到釋迦牟尼的父親,告知其子釋迦牟尼會成為佛,先知,聖人,blabla。這是先天性氣質。

雖然父親盡量將他從真實的世界屏蔽開,小小的釋迦牟尼看到原本自然的生老病死四種苦,只接觸一次便鬱鬱寡歡,這是典型的疑病素質。恩,我佛是憂鬱的小王子。

悶悶不樂,走上佛道。

森田正馬在著作中講到,釋迦牟尼是典型的神經症者。根據精神分析的思路,神經症源於內心的衝突,而不二法門,可以從內心沒有衝突這個角度來理解。

神經症最核心的情緒是焦慮。

焦慮是對潛在的、可能的、推測的風險的擔心。

抑鬱是對過去傷害的不愉悅及對未來的悲觀預期。

因為釋迦牟尼生在蜜罐中成長的孩子,過去的傷害是談不上的。

近來被追捧的正念訓練,非常類似佛法中修行的觀照法門。正念訓練實在是緩解焦慮的好辦法。

如果繼續寫,可以寫很多很多很有趣的思辨。不過這裡不多展開了。

PS,我兒子從小就是敏感的小神經質,我曾跟老婆開玩笑說兒子是我們家小佛陀。老婆罵我瘋了吧,我就把上面的話講過給她聽。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抑鬱症 | 宗教 | 釋迦牟尼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