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原因?


感謝 @Kaede Suzutsuki君邀請,遷延許久,一直沒有時間答題,對此致以誠摯的歉意!

這個問題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基礎問題,越是基礎的問題越難回答,倘有疏漏,敬請指正!

首先必須明確一下封建的概念

自上個世紀以來,大陸史學界的主流意見是將秦以下,至於清的歷史稱之為封建社會。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尤其是與西歐的封建社會比對之後,其猶有諸多可疑之處。

「封建」本義為「封土建國」、「封爵建藩」、「封藩建衛」。封建制的基本內涵是世襲、分權的領主經濟、貴族政治。殷商西周實行宗法封建,春秋戰國時期此制漸為郡縣製取代,秦漢至明清社會主流離封建愈遠,實行地主經濟基礎上的君主集權官僚政治。因此,稱秦至清兩千年為「封建社會」是背離了「封建」本義。

那麼,封建的「西義」是什麼呢?中語「封建」一詞對應的是英語中feudalismus,馮天瑜先生《中國封建社會再認識》描述了這一辭彙的在西歐的發展過程:

這一術語在西歐有一個複雜的形成過程:它並非中世紀本有的名詞,而是近代西歐創造的表述中世紀制度的專名。Feudalismus源於通俗拉丁語fedum(采邑)以及法語feu,feud,或feudum(領地),指西歐中世紀的一種土地所有制。16世紀法國的律師率先以feudal一詞表述北義大利波河流域的封土律。17世紀英國法學家用feudalism指中世紀遺存的土地協約。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擬封建法,論及封君封臣、貴族分權、農奴制、莊園采邑制,概括出feudalism的基本義項——領主壟斷土地、土地不能自由買賣、與人身依附並存的領主與附庸間的契約關係等等。19世紀以後,經歐美史家,尤其是德國歷史學派闡發,feudalism成為西歐中世紀制度的專用詞,並以feudal(封建)為基幹,形成一系列相關術語,如feudalismus(封建主義)feudalgesllschaft(封建社會)、feudal—system(封建制度)、feudalistaat(封建國家)等。強調世襲封建主控制臣民人身及土地是封建制度的基礎,由此派生領主壟斷土地、土地不能自由買賣、與人身依附並存的領主與附庸間的契約關係等,是feudalismus的特點。法國史學家、年鑒學派創始人馬克·布洛赫(1886~1944)在名著《封建社會》中,把「依存關係」(人身依附)、「封土」(fief)、「封臣」(vassal)視作封建制的基本屬性,認為「依附農民」是「歐洲封建制度的特徵之一」。布洛赫的《封建社會》上卷特加一附標題:「依附關係的成長」。而人身依附淡化的社會(如秦漢以下,特別是中唐以下的中國社會)顯然不是封建社會。

兩相對照,封建一詞無論是漢語本義,還是西義,其所指的都是實行貴族政治、領主經濟的政治體制。在這一點上,秦漢以下的社會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那麼,題主所問的中國封建制度,實際上,更確切的表述應該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這一制度是起於戰國,大致以秦的統一為標誌,初步形成。這個制度得以形成,主要得益於三種力量的推動:個體農民經濟的出現、地主階級的產生,官僚制度的發展。以下分論之。

一、從春秋到戰國,由於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井田制下的農夫一變而為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個體農民,這種農民個體經濟就是專制主義集權制度藉以建立起來的物質的經濟基礎。

個體農民經濟在春秋後期就已大量出現了,到戰國時期更形成為社會的主要經濟基礎。戰國時期的農民和國家的關係類似於後來農民和地主的關係。他們從政府那裡取得一份土地,在政府的管理下進行生產,其義務是當兵、納稅、服徭役。政府靠農民的兵役、徭役和賦稅來生存。這種國家授田的景象,我們可以在史籍中找到諸多記載: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商鞅為秦「徠三晉之民,利其田宅,復之三世。」

以上的記載表明,國家的土地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農民所耕種的土地是從政府那裡取得的。

這帶來兩個結果:第一,大規模的土地調配,要求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第二,農民個體經濟力量是分散,在大型的水利工程等設施上,仍需要中央政府進行安排。這兩項都促進了中央集權的產生。

二、地主階級的產生。戰國時期,地主階級產生有兩條途徑,其一是土地兼并與招撫流亡,其二是因軍功受爵賞。第一條以齊魯最為典型,第二條以秦國為最。無論是哪一種途徑產生的,地主階級在出現之後,為了與原有的奴隸主貴族爭奪土地與民眾,必須結成一個整體,集中自己的力量,這個要求也催生了專制制度。

三、官僚制度。張星久先生指出,官僚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是君主專製得以實現的特定組織形式和制度形式。以秦朝的制度來看,在地方行政上,廢分封,行縣制,在中央上推行三公九卿制。這一套官僚體系使得皇帝可以大權獨攬,是其專制的保障。


來源於對歐洲歷史 原始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抄硬套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政治 | 等級制度 |